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大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陈宝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对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观念的正确培养,对此,高等院校在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之外,还体现出了人文素质教育高度的特殊建设性效用。
       一、“人”的观念的初步形成
       中学阶段,因为学生学习的终极目的被中学教师、家长变相地定位在高考——为未来生存所虑的“独木桥”,所以,尽管在素质教育要求普遍推行的现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主导着很多中学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追求升学率的教师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共同把学生铸造成为一种考试的机器,而学生则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之下“迷失”了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讲,为生存设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设计更确切地说是强制性地对学生从肉体到精神的一种异化,即在学生的意识中没有“人”和“人性”概念的相对正确的定位。也许这种判断过于严厉,但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人文氛围相对浓厚的大学校园里,众多从中学过渡到大学的学生对“人”的个体认识体现出一种茫然,对个人前途命运现实考虑表现出一种无助。这是一种脱离中学时代老师和家长制约、扶助后的无所适从。所以,在人生应当定位、定向的大学阶段,我们首先要给这些学生补的课就是关于“人”的观念的相对正确而完整的认识。
       对此,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可以说是具有战略性意义,因为它能以其独到的形象性淡化传统的更正学生观念的政治说教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摆正学生对“人”的认知。在该课程的体系中,像陶渊明、鲁迅、史铁生、老舍等著名作家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从他们个人的遭际中获得对“人”的生存概念的体味,而与此同时展开体现他们的品格、胸怀、人性的篇目的解析,这就更能使学生感知到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的现代人文精神,从而体味到真正的“人”的有意义的存在,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同情等正确的人生情感。这对于纠正学生在心理上有关自我以及他人的认识偏差、缓解中学教育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尽可能地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在不同于中学时期的文本分析中,《大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纠正观念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政治说教的不足,使学生在短期内建立对自我的基本人生定位,形成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基本认识,它相对缩短了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的心理断乳期,使他们较早地形成有别于中学时期的关于自我发展的初步方向。这可以说是对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人”的观念的最基本的更正,是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推进的有效基础。
       二、个人性情的良好培养
       现今的学校里,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绝大多数家长往往因其“独”而另眼相待,它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个人性情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缺陷,反映到学校生活中是自理能力不强、个性倔强偏执等等,这成为他们学校集体生活的拦路虎和将来走向社会的严重障碍。如果不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及时地加以性格重塑,既不利于学生个人自我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高等院校整体人文素质的改观,更不用提未来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一句话,这于学生、学校和社会而言,都会产生难以估计的负面效应。
       我们知道文学是人学,《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建设基本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除了基本的技能培养之外,更多的是立足于文学审美。这时的文学审美性作品分析已经不同于中学时代的作品讲解,而是正立足于文本剖析、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和欣赏美的更高层次的教学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建设中对学生个人性情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恩格斯曾经说过,他在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有关经济学的东西,“比要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这充分指出了优秀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社会科学教育功能。在高等院校的非中文学生中展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可以系统地全面铺开人文素养中的人格、人品修养教育,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中去学会做人的道理,体味人生的真谛,从而在新的层面进行个人性情的塑造。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的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是说:在教学中除了用必要的教学艺术去感染学生之外,还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之以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各项美德的自然外溢,这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有益探索,还是对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独特教育贡献。
       古语曰:“腹有诗书气自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性情教育行之有效的一剂良方。
       三、社会品格的完美健全
       人,是社会中之人。生存在社会空间里,避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际。而现代社会又是竞争的社会,在竞争中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踏入社会,步入竞争不是单纯的个人意义上的竞争,更是广泛的社会意义上的竞争。如果每个人仅仅立足于自我而生存的话,那么他作为“人”的意义就没有体现出来,因为他的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完全意义的发挥,更不用提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对学生进行自我性情气质的培养是必要的,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品格的塑造更为重要。故在高等院校人文素养的教育改革体系中,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全面塑造,即对学生展开“以真善美为一体的人的本质实现以及人与环境(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的现代人文理想教育。
       从古至今,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甚至科学工作者在很多作品中都体现出博大的社会人文关怀,这种气质不仅是个人性格品德的展现,同时也是个人胸襟气度的外溢、社会责任的表露,就如屈原、魏征、杜甫、爱因斯坦等等,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不仅表现出自我的非凡气度,而且展现出对社会苍生的体恤、对国家兴亡的关注。这是高于自我的“人”的价值的自然流露,也可以说是完美人性的体现,是我们应当汲取的精神财富。
       在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展开相关作品的文本剖析,可以博古通今,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高于自我的人文气质,造就学生对国家、对社会高于家庭的责任情感,从而健全学生的社会品格,有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事业心、社会心、国家心的形成,从而在逐步的成长中树立起一个大我的形象。这是高等院校学生自我素养最终的形成,是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范本。
       也许,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并不能容纳完整的人生,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并不能彻底改变高等院校学生的人生认识、人文情结,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执教者越来越注重在“现代人文意识”的指导下,更多地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西方优秀文化自由创新的人文理念,这无论是对我们进行新世纪的课程建设,还是对我们进行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改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素质教育改革层面。
       所以,我们应当看到:“人”的观念的正确定位、人性的改观直至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在以点带面的不断推动教育中获得不可估量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当坚信的是如果每一位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备了这种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地推行它,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会体现出新的活力,而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也会取得可观的成就。
       陈宝琳,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