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走进“上海的弄堂”深处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杨宏伟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教学实践的背景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第七单元《世俗风情》选编了作家陈丹燕的文章《上海的弄堂》(原标题为《弄堂的春光》,选自《上海的风花雪夜》)。本文写上海弄堂的生活,颇多生动细致的特写镜头和饶有情趣的细节描写。读者在作者的引领下,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幅幅历尽沧桑又历久弥新的上海里弄世俗生活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这种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只是为作者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据和印证,作者不失时机地在大段对日常琐事的叙写中插入了精辟的议论,以此揭示上海人的内心世界、生活准则、处事态度和人生哲学。文章对于上海的弄堂生活有许多赞赏之辞,“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作者写道,“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
       《上海的弄堂》以独具个性的笔触阐释了独具魅力的上海本土文化,笔者认为,它完全可以作为了解上海的启蒙文章。但是,如果以为读了本文,就走进了当代大上海的现实生活,那就错了,正如我的一位学生在文章里写道:“别看到马路上有‘弄’就以为是里弄,里面也许是一幢又一幢的摩天高楼。”当代上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变迁。随着旨在塑造城市新面貌、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旧城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展开,上海里弄开始成片消失。2004年12月,笔者对自己任教的初二(6)班的同学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弄堂生活非常熟悉的占94%;曾经在弄堂居住过的占74%,至今仍在弄堂居住的占13%;自己居住过或串过门的弄堂正在动迁或拆除的占45%,已经拆除的占32%。上海的弄堂正在成为一道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风景线。而弄堂生活,正在成为绝大多数上海人弥足珍贵的美好回忆。
       由此可见,陈丹燕的《上海的弄堂》,带给当代上海本土学生的阅读体验必然是十分复杂的,必然是一次回忆感怀和理性探索相结合的文化之旅。作为教师,我试图引导他们从人文的角度体验和珍视上海弄堂独特的文化及生活氛围,并引导他们留住自己的根,以城市小主人的身份思考:现在和将来该怎样为城市本土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二、教学实践的过程
       (一)、“上海的弄堂”
       2004年11月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请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上海的弄堂》:“本文描述的哪些弄堂生活情景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我要求他们阅读后脱离文本到讲台前讲述。不愧是本土的上海人,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就在轻松的复述中完成了。接着我继续提问:“文中对弄堂生活及生活其间的上海人有不少评述性文字,你赞同吗?”同学们轻松地找到了这些文字,并说,这些文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上海弄堂里的生活氛围和上海人的生活准则和处世哲学。接着我请同学用课文中描述的生活琐事来印证上海人的生活准则和处世哲学,并进而让他们思考:这种吻合和印证给予我们怎样的深层思考。
       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的发言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们认为,文章里有关弄堂生活的描述和对于上海人的生活准则和处世哲学的揭示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表明作者曾经对上海弄堂生活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和深层思索;他们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正是“上海的弄堂”这种特有的生活生存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历史和生活氛围,这种充满沧桑感又永远保持新鲜亮丽的弄堂生活,造就了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缩影”特有的城市文化,这种特有的城市文化正是上海不该消逝的城市个性和灵魂的一部分。
       (二)、“我们”的“上海的弄堂”
       以上课堂实践说明上海学生对于本土文化得天独厚的“直觉性”把握,我以这样的话语方式试图激励他们走得更远:“作家陈丹燕直到八岁才随父母来到上海,在座同学的大多数从生下来就与弄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相信,同学们记忆中的弄堂生活远不止这些,同学们对弄堂文化肯定还有不少自己独到的理解。”结果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接下来同学们关于记忆中弄堂生活的描述带上了太多的个性发挥,细节之丰富细腻令人佩服,用成语“如数家珍”来形容毫不为过。以下文字即录自这次课堂发言:
       “在我家老房子的弄堂里,有许许多多极富上海特色的东西。弄堂口卖‘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糍饭、豆浆的小铺是一道熟悉不过的风景线。”
       “清晨,‘栀子花——白兰花’的声调一起,四周便会围上许多女人和孩子,阿婆的和颜悦色和花串的幽幽清香,便在每一间厢房、客堂,乃至亭子间、三层阁弥漫开来;夜晚,‘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子粥’的歌声渐近,散发着甜香的挑担终于停在过街楼下,与之响应的是叮叮当当的碗匙声响……”
       “弄堂不仅象征了上海的历史,还将上海的文化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古旧的上海弄堂是现代化的大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上海弄堂)的存在,让我认识了温馨,让我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让我感到了真实的‘过去’……”
       ……
       同学们通过回忆“还原”了上海弄堂的生活原貌,这是他们“自己的”弄堂生活,而他们对于弄堂文化的阐释正是建立在对这种生活的提炼之上的。这既是对文本的补充,也是对文本的超越,是一种极具创意的文化建构。
       (三)、“我们”的弄堂故事
       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许多发生在里弄的有趣故事,便引导他们继续自己的弄堂文化之旅:让他们写作随笔《我的弄堂生活故事》。在之后的课堂交流中,我听到的故事清新自然,个性独具,令人感怀:
       “我小时候最喜欢到别人家里玩,一直要玩到吃晚饭。这时,妈妈在窗口一叫,我便马上从别人家里赶回家,一路上能闻到各种各样菜的香味……”
       “记得当时,我们弄里有一位心灵手巧的阿姨,总爱给我们剪头发,看谁的头发长了就给谁剪,剪得漂亮极了。她总是分文不收。”
       “外婆家二楼的阳台上总有猫在那里睡觉。我总想捉一只来玩,可一次也没成功,于是又玩起扔石头、飞瓦片、钻地道、写‘王’字等游戏……”
       “我家住三楼,每次收废品的老头从楼底走过时我总会大叫‘喂’,然后静静地蹲在阳台上看他,他回一句‘谁呀,谁要卖废品’,见没人反应便又走了,之后我会一个人笑个不停……”
       “由于工作忙,有些家长顾不上接孩子,弄堂里的老人便会主动‘请缨’。老人总会在路上买一些小吃,天凉了,总不会忘记带上一件大衣。那时,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家长赶不回来……”
       ……
       有过弄堂生活经历的同学都表示,他们对童年生活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并对上海弄堂的成片消失产生深深的伤感之情。一位同学在朗诵题为《回不去的“上海的弄堂”》的随笔时语带幽咽地说:“上海的弄堂是上海人的家,上海人的根,上海人的精神家园,上海人灵魂的栖息地。而今,我魂牵梦绕的弄堂已消失,我再也回不去我的弄堂,我再也回不去我的故乡……”类似的情愫几乎流露在所有同学的课堂交流中。
       (四)、城市故乡的集体迷失
       作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伴随者,我敏锐地感觉到,一次教育的契机就在我的面前。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只是你们个人的体验吗?请走访几位长辈,请他们讲讲自己的弄堂生活,看他们对弄堂有何感想。”
       通过访问,同学们了解到,不同年代的弄堂生活有各自年代的烙印,如一位同学的母亲回忆道:“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洗床单被褥。那时没有自来水,一条弄堂里只有一个供水站,所以要洗就得赶早,无论天气多冷,都要赤脚在木盆里踩床单……”但他们又惊人地发现,长辈记忆中的弄堂生活与自己的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见过类似的情景,玩过相同的游戏,似乎岁月并没有在古旧的弄堂里带来太多的改变。长辈们对弄堂的深厚感情在他们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譬如一位同学的奶奶在回忆之后深情地说:“现在想来,弄堂就像世外桃源一样,那是生养人心的地方啊,可是,我现在哪里还回得去啊?”
       同学们在交流自己的采访成果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上海的弄堂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顽强地传承了许多温暖人心的生活细节,并给予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相同的滋养。他们说,在弄堂成片消失的现在,不同年龄段的上海人对“上海的弄堂”表现出惊人相似的迷惘和伤感——这是一座城市故乡的集体迷失。
       (五)、记录与整理,是为了防止不该发生的遗忘
       我建议同学们在走访过程中注意搜集上海弄堂的名称并考证其文化内涵,搜集上海弄堂的游戏名称并记录其规则,并用相机随时记录里弄居住区的不同状态(包括保持原来面貌的、正在动迁的以及正在改建或拆除的)。
       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去。利用课余及寒假的时间,他们或结伴或独行,走向市区的各个角落,搜集到的弄堂名称很多,经过活动负责人(语文课代表和班长)的整理,归类如下:
       1、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弄堂名(这一类最多),如:兴安里、人安里、忻康里、福康里、幸福里、平安里、永康里……
       2、带有明显历史遗存的弄堂名,如:马棚弄、酱园弄、蕃瓜里、火油弄……
       3、表达人生准则的弄堂名,如:兴仁里、仁智里、厚德里……
       4、表达关注国事之情的弄堂名,如:华盛里、港思里、永庆里……
       5、其他有待考证的弄堂名,如:耀阳里、锦星里、吴兴坊、玉雀弄……
       活动负责人总结说,上海弄堂的独特之处在它们的名称里就体现出来了,既表明了人民渴望安康幸福的心愿,也代表了斑驳的历史遗存,还表达了人们明理仁义厚德等生活准则,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还表达了居民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渴望香港早日回归等爱国情愫。他们说,上海弄堂的名称,非常直观地阐释了“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对于弄堂游戏的搜集,同学们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活动负责人记录整理的游戏名称有:造房子、滚铁环、打弹子、顶橄榄核、扯铃、掼结子、斗鸡、跳橡皮筋、过马路、扔沙包、抽贱骨头、写“王”字……这份结果记录还附录了不少同学关于游戏方法图文并茂的说明,如一位同学描述“造房子”游戏道:“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房子’,然后扔沙包,单脚双脚交替着跳在各个格子里,捡沙包,双手不能着地。”这位同学还总结说,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凡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
       同学们还利用板报进行了里弄照片的展览,这里既有温馨忙碌依旧的生活场景,也有正在进行保护性改建的感人场面,还有只剩下弄堂建筑和满地杂草的“空城”画面和满是建筑垃圾的拆迁现场。看到这些照片,同学们感慨不已,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上海正在经历的巨大变迁。
       活动负责人最后总结说,不管是弄堂名称,还是弄堂游戏,以及我们拍摄的弄堂生活照片,都表明弄堂是人民实实在在休养生息的地方,是一方文化的记忆和象征。记录并保护它们,是为了防止不该发生的遗忘——对历史的遗忘、对上海人“童年”的遗忘。
       (六)、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本土文化
       我和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为上海弄堂文化的保护做些什么。我提出了以下建议:1、了解上海弄堂的历史变迁。2、关照上海弄堂的现状。3、查找有关城市环境和建筑保护的国际惯例和相关资料。4、以上海市小市民的身份给市长写一封公开信,谈谈自己对于弄堂文化保护的建议。
       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当代中学生,他们掌握相关资料的渠道和速度是令人吃惊的。对于以上建议的前三项,学生们查到的资料非常丰富。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他们开始了最后的文字写作。我后来看到的文字处处跳跃着他们的热情,处处闪烁着他们理性思索的光芒。以下文字就是几例:
       “应该对所有的弄堂分层分类。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或者房屋结构有特色的弄堂,应该重点保护。不能只保护弄堂建筑本身,还要保护周边地区整体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弄堂的原汁原味。”
       “我赞成同济大学罗小未教授提出的对上海弄堂实行‘拆、改、留并举’的方针,可以多营建一些‘新天地’一样的建筑。既将弄堂的形式、格调保留下来,也添加一些国际化因素,集古典和现代于一身,融典雅和流行于一体。”
       “很多上海市民为了过上高档舒适的生活,不愿意住在弄堂里,对于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在经济方面予以弥补。”
       “可以将弄堂开成博物馆,也可以将它们出租,让弄堂成为上海独特的旅游胜地。谁想体验一下弄堂生活的温馨,可以去参观或租住。”
       ……
       2005年3月,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十条建议。为了使同学们的建议更趋理性,两位活动负责人分别电话采访了同济大学城建保护专家罗小未和路秉杰两位先生,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2005年4月,活动负责人综合所有同学的建议并结合专家的说法,拟定了一封有全体同学签名的公开信,寄给市长及相关媒体……
       三、教学实践的总结
       对于学生来讲,为期半年的走进“上海的弄堂”的过程,就是一次难忘的体验成长的过程。有过弄堂生活的亲历,而今已经远离弄堂;深切地感受过弄堂生活的温馨,而今又亲眼目睹了弄堂的成片消失。这就是绝大多数当代上海本土中学生的真实经历。小小年纪,在感受时代变迁的激情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回不到弄堂、回不到故乡的迷惘。这就是他们的独到之处。在这次文化之旅中,他们通过文本冷静地审视了上海的本土文化——弄堂文化,更通过走访、搜集、考证、记录、整理等方式走入历史、走入生活,亲身感受和重温了“上海的弄堂”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情感和观念的“生成”足以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思考了,行动了,他们大声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保护本土文化。年轻一代的这种历史责任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作为一名身处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学教师,我深感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明白,真正的教育,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摈弃强制灌输,根植于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在自主活动和交往中,在价值冲突与重构中实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这次文化之旅中,我没有给出结论性的东西,所有的感悟体验结论和措施,都是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自发”要求、“自主”行为。他们不仅是自己的主人,而且是城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实践证明,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力求使自己的教育实践成为灵魂的唤醒、精神的启蒙、心灵的转向、力量的赋予、人性的升华,在学生思想情感乃至实践行动的“生成”中,实现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的美好愿望。
       后记:全班同学致市长建议保护弄堂文化的公开信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年5月26日晚,杨宏伟老师及学生代表徐隐吟、陈骋应邀做客上海市土地资源管理局,该局领导面对面地与师生交流、征求意见。6月2日,管理局给全班同学寄来了《书面答复意见书》,意见书高度肯定了同学们的宝贵建议,并从三个方面做了具体答复,鼓励他们继续关注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沪上媒体《东方早报》、《新闻晨报》、《新闻午报》及《上海星期三》等对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均给予了热切关注和追踪报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先生5月22日给全班同学写来了一封1200余言热情洋溢的信。阮仪三教授在信中动情地说:“你们年纪虽小,却拥有敏锐和聪慧的眼光,看到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你们已经树立了上海这座卓越城市的小主人的责任感……你们的文化实践活动充满了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这就是爱家乡、爱城市、爱祖国的高尚的心灵和行为。”同学们深受鼓舞,在给教授的回信中纷纷表示要为城市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而努力学习。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学生们感受到作为城市和国家的小主人的无比自豪。
       注:以上引文摘自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初二(6)班韩京俊、成倩莹、徐隐吟、郭嘉骅、蒋玮欣、潘迪飞、舒清雅、王绅、蒋译谣、宋全、沈豪、裔传臻、陈骋等同学的随笔、发言或调查报告。
       杨宏伟,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教师,中国青年诗人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