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编者]编辑感言
作者:黄碧斋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编《文学教育》这一期,应该是与以前几期有所不同,一是经过一个不算短的暑假后才着手编这一期的,武汉的夏季是全国人都知道——酷热。放假的这段高温日子里,老是一个人呆在房子里,阅读各类书籍和杂志,我对阅读和做编辑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编这一期好似是又一个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真的有这个感觉;二是《文学教育》从创刊到现在,出了十几期,在教育与文学这个不算小的圈子里,它被许多人所了解,因而我们得到的反馈很多,大多数都是持褒奖的态度,这就更使我们办刊人添了担子,我们不能无故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还要好受一些。但我们这个国度,好人、好心人多,所以说好话的人也多,这是我们所共知的。
       在前面几期“编者”栏里,我写每一篇文字时,总是很激动,这一次动笔时,我却很冷静。我知道,文学与文学写作需要的是那种冲动的情感,文学从她产生,到现在,以至将来,是不会成熟的。所以,人们喜欢文学就如大人喜欢孩子一样,是因为孩子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这也是人们喜欢文学的原因吧!我在前面,写“编者”这个栏目的文字时,都着意介绍《文学教育》这个刊物的缘起、以及有些栏目内容的解说,目的是让读者和写作者更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刊物,特别是栏目特点,以便作者更有针对性地向《文学教育》写稿。作为办刊人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刊物办得精益求精,更贴近它的特色和旨意。这一期我最想解说的栏目则是《文学教育》上半月号的《文本读法》与下半月号的《读者》了。
       在暑假炎热的日子里,我真正是一个十足的读者,现在想起来,如果不是书籍伴随着我,我的这个不算短的假期就会变得有如唐僧西天之旅,漫长而曲折。以前,我认为“皓首穷经”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那是地狱般的生活。酷暑读书的这段日子,我体会到“皓首穷经”应该是天堂般的享受。真正的阅读是精神游离常态下的读书,就如明代学者李贽所说,写作与阅读是人们的两种狂态,在《读书乐》里他写道: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之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英国大作家D·H劳伦斯对于从事艺术的状态是这样表述的:“当然太正常的人是搞不了艺术的——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偏执狂们的营生,或是常人在偏执狂状态下的作为。”阅读一旦进入这种“歌吟不已,恸哭涕泗”的偏执状态,那么最高的阅读快感也随即达到了,你会情不自禁地在读书的极乐境界里长久的乐逍遥。
       《文本读法》、《读者》这两个栏目就是想际遇这样的阅读者,通过这个栏目,并期望把阅读者的阅读理解、阅读感悟与阅读方法等传递给别人,来共同提高阅读的旨趣,一起来分享阅读的快乐。我个人的理解是,阅读的历史是丰盈而饱满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应该与他的人生史等长的。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文学教育者,如果在你的阅读史中没有几部作品、几个作家打动过你、并深深影响了你,那么,你应该是一个门外汉;如果你在阅读中,不是一次次狂烈地期待、追寻知音的话,你可能是一个读书盲。因为,每一个作家都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寻找性情相投的知音;同时,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也是想通过阅读作品来觅得知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教育》里的《文本读法》、《读者》就是鹊桥,让知音与知己两相逢。
       在我的眼里,文学作品是从地平线上刚露脸的太阳,或是襁褓里的孩子,有理性的光芒但不强烈,有无限的生命力但不强大。只有在读者的阅读中才走向强烈,走向强大。因为每一个阅读者都会给它增添一束光,一份养料。所以,每一个艺术的东西,对你来说,都是处女地,只要你潜心地开掘,从“横看、侧看;远近、高低”不同的视角去开掘,你一定会看到“峰、岭”各异的景观。
       我们都忙碌于一个太真实、太实在的社会里,存活在一个现在进行时的生活时间里,而文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离我们活生生的现在,一个更久远的过去或是将来。在那里,我们全方位的洞悉社会、了解人生。所以阅读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有趣、真确、丰盈,而文学的目的正是保存和力争捍卫生命的有趣、真确、丰盈。
       刚一开始,我说我这次的写作是冷静的,一旦说到文学,就又变得慌乱了,码砌出的文字就如一个没有出师又笨拙的小石匠泥砌的砖墙,很不整齐与合规,这也难怪,谁叫文学与哲学分家了呢。
       最后,还是真诚希望读者、作者把你的阅读感想与高见交付给我们,让读者通过《读者》这个栏目获得你的思想与灵光,相互得到心灵的慰藉,并觅得知己。
       也期望读者像刘洪波老师一样,对《文学教育》给予关心,当然,不要像刘老师那样过于慈爱与仁怀,说好不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