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
作者:汪继东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的习得要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在语文教学理念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文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语文能力为中心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应怎样认识和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实践活动,笔者试作如下阐述。
       一、为什么要加强言语实践活动
       当师生开始新一篇阅读教学的时候,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文本呈现给读者的内涵往往是多样的、丰富的,学生根据其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对文本的感悟会因人而异,呈现多元化的状态,理解的程度也会深浅不一。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关注的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只引领学生了解其中的某一点,既置文本的丰富性而不顾,又不顾及学生个体对文本独特的感知。同时这个答案又是现成的,因为教师并没有通过必要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没有经过内心的感悟体验,这个结论是外加的,而不是内化的。长此以往,学生学会了阅读中直奔主题,忽略了作品的丰富性,蒙蔽了发现美的眼睛,失去了对作品细致而敏锐的感悟力,也就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美妙,久而久之,语文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繁冗的负担。因此,语文教学中充分展开言语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与作者交流,与文体对话,寻找与作者与文本在心灵上的契合,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体验,甚至怀疑。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你教育的学生开始怀疑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这种怀疑就是思考,就是独创性的起点。
       阅读教学的另一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和答案标准化,教学过程就势必弱化。有专家指出,语文教学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学生诵读不够,教师就开始析讲,学生揣摩不足,教师给予结论太快,学生讨论不足,教师结束太快。教学过程的弱化,使学生建立不起语言材料与思想情感的联系,更无法弄明白语言之外的弦外之意、话外之音。对语言的感觉迟钝麻木,阅读能力低下,最重要的是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无法通过语言进入丰富的大千世界和心灵深处。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而应该让学生有一个主动的、积极的选取和吸收的过程。
       从课堂教学的诸种关系看,不注重言语实践过程,把师生关系看成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既包括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也包括学生独特的眼光,还可以指学生阅读作品时的心情、心境。)就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没有思维的碰撞,就没有语言的磨砺,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管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是言语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要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敞开心灵,激发真诚的情感,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就容易找到完善的表达途径,而一次成功的言语实践活动,就是一次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心智的磨砺和言语表达的提升。有一个教学案例,小青蛙与小蛇在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回到家里,妈妈告知他们是天敌。教师通过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使孩子们沉浸在朋友与天敌的矛盾与痛苦的选择中,然后让孩子们写一封信告诉对方,明天他们还要不要在一起玩。有一孩子选择了“私奔”,当成人们为三年级孩子的选择报以一笑时,同时却看到了孩子那种对和平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如果没有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既不会有这种情感,更不会用“私奔”这一词语。
       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间,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极大的认识潜能得到实现。通过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言语接受,促使学生将文本呈现的语文素养内化,通过活动将所习得的语文素养外显,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逐步发展和完善。“教育者或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即将知识、品德、要求加到儿童身上,任何怎样的企图只会破坏儿童健康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基础,破坏培养他的个性品质的基础”([苏]费里德昂著,李国民译《中小学教师应用心理学》9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教师必须看到学生有着巨大的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言语实践活动可以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多种潜能,能够做到学与用相结合。教师应增强教学民主意识,尊重、信任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与用的活动中发展思维,丰富情感,提高能力。
       二、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要创设有利于语言实践活动的情境。这种情境包括两种情况。首先是语境,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学生依据言语成品,不断地还原语境,理解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传达的情和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展开丰富的想象,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品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是情境,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认知和情感水平,结合文本而创造出来的教学气氛。语文教师应当努力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未知文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情感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感悟文本的内在驱动力。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语文素养。学生阅读作品的深浅程度首先取决于他们阅读前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知识积累等等。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环境认识体验越丰富、越深刻,他对作品的感悟就越丰富、越深刻。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了孩子们不同的积累。教师要研究、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积累的构成,寻找学生积累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联结点,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如城里的孩子对现代文明感触较多,而农村的孩子则对自然、生命感触更深,更不用说每个孩子的丰富的、个别的内心世界。如果无视孩子们的这些积累,只是按照自己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或者照搬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而不了解学生去教学,就找不到让孩子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肤浅走向深刻,从麻木走向敏感的桥梁,就无法打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因而也就无法展开真正意义上的言语实践活动。只有了解孩子们的积累,教师才可能找到适合孩子们的知识水平,使孩子们感兴趣的言语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此外学生言语实践活动还要考虑到条件,如谈谈中国文字文体的变化,二十世纪污染环境的灾难性事件等活动就不适合缺乏资料和信息的农村的孩子们去做。
       进行言语实践活动要善于寻找切入点。能否寻找到这个切入点,是有效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的关键。不对教材、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随意提几个问题让学生活动就很难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在学生的兴奋点、教材的关键处提出让学生有效活动的方案。钱梦龙老师的办法之一是让学生在课前提出问题,然后梳理成有序的、有大小层次的问题。有位教师执教王维诗歌,在感知了王维山水诗的意境之后,把王维另一首诗与其他诗人的山水诗让学生作比较,辨别出哪一首是王维的诗。学生从用词、风格、意境进行分析,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言语实践任务,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文学鉴赏的能力。类似的切入点如: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关联,从各种矛盾处引发思路,欣赏课文的精彩之处,从含义深刻的句子中发问,抓住课文的奇特处,通过比较异同而领悟,在充分理解领悟后阐述等等。切入点的选择,集中表现了教师驾驭教材,带领学生开展主体学习的能力,往往体现出教师匠心独运的艺术魅力。
       让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师生言语实践活动取代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表达与文本对话,与教师交流,与同学讨论,阅读教学就会充满乐趣和活力。
       汪继东,江西师大鹰潭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