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古典诗歌的主题与传统的农耕文化
作者:彭书雄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诗歌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占据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从先秦的原始歌谣、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古诗,再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诗词散曲,犹如一条灿烂的星河,横亘在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主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各个时代都有共同的诗歌主题。主要是思乡主题、战争主题、爱情婚姻主题。为什么古代诗人所处的历史朝代、历史背景不同,但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上却又表现出共同的主题呢?这与产生于农耕文化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思乡主题与安土重迁的传统国民文化心理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植根于深厚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之中。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化的宗法社会背景,培育了中国人与自然节奏相协调,追求安土重迁、宁静平和、不事扩张的传统文化心理。而这种国民心理又左右着国民的外在行为,甚至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这种国民心理与文化行为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主题。由于受传统的“安土重迁”的文化影响,在古典诗歌中都表现出了普遍的思乡主题。一直以来,受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自然经济依赖于土地,而土地又是无法移动的不动产。因此,古代中国人必然选择了植物固定型而非动物迁徙型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培养了古代人民安土重迁、宁静平和、不事扩张的文化品格。他们依照自然规律,在固定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祖先的遗产,繁衍着生命,特别害怕由于战争、徭役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的离乡背井、远离家园,这是古代人民最为痛苦的事件。人们希望在前辈遗存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这成了古代人民的一种强烈的理想和愿望。这种理想和愿望必然会在古典诗歌中表现出来,成为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再由于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一些仕人为了谋取功名长期飘泊在外,再加上寄人篱下、功业无成,必会产生思乡之情;一些贫民百姓被国家征召远赴边关,戍守边防,战事不断,归期永远是个未知数,也会激起士兵们的乡土情蕴。人们之所以如此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是因为家乡是他的父母之邦,是他祖先的长眠之地,也是他将来的归宿。家乡给了人们一种历史延续感与生命的延续感,它使人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不是偶然和无意义的,而是生命之链上的一环与历史长河中的一滴。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家乡的一切都已成为人们生命的基因渗透到了人们的潜意识之中,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对于远在旅途上的人来讲,有一种熟悉感、安全感和亲切感。当我们翻开《诗经》的时候,在“国风”和“小雅”的作品中,一股强烈的思乡气息扑面而来,像《采薇》、《匪风》、《四月》、《鸿雁》、《卷耳》、《草虫》、《伯兮》等如此众多的作品都有着眷恋故乡的共同主题,这不能不说是孕育于农耕文化基础上培养起来的特殊的民族感情,这种感情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等一系列诗句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世界文学史上,大概再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诗歌,能像中国古典诗歌那样,思乡之情会成为如此重要的主题。真所谓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无法阻挡家乡的召唤。
       2、战争主题与宗族伦理和宗国情感
       战争主题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又一个共同而又普遍的主题。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去取代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庭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化”的社会格局。由于农耕民族聚族而居,必然形成宗法文化,每个村庄由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组成,宗族之内以男系血缘为基础,采取嫡长子继承制,提倡尊祖敬宗,有严格的上下伦理秩序。这样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进而组成社会,发展成为国家。所以国家是建立在农耕——宗法基础上的大家,君主就是大族长。为了维系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小家大国,必然形成相应的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柱。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统治阶级及知识分子加以改造,使之理论化、固定化,并由此铸造出一整套宗法意识,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和几千年的文化。处于宗法制度下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先顶礼膜拜,长期的朝夕相处,共同的祖先加深了人们之间彼此的朴素感情,并且使他们在宗法血缘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极强的宗国意识,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抵御来自外敌的入侵。所以,尽管封建统治者与农奴之间有着剥削与被剥削、压制与反抗的斗争关系,但当外敌入侵、大敌当前之时,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仍会把他们联系起来,共同对外,显示出为国分忧、保家卫国的宗国精神,甚至不惜抛弃个人的安定生活与生命。这种根植于故土、情深于亲人、升华为爱国的情感已成为各个朝代诗人创作的中心主题。这一点在诗经、楚辞、唐宋诗词等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限于篇幅,不多赘述。
       3、爱情主题与传统文化
       爱情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它与死亡一起,被称为文学的两大永恒主题。尤其对于古典诗歌来讲,爱情的主题扣人心弦,成为抒情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诗经》的开篇第一首诗《关雎》就是爱情诗,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的。在《诗经》305篇当中,抒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情感的诗篇就达到50多首,占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些诗全方位生动地展现了古代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生活,也反映了古老中国的婚俗文化。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古代青年男女见面不太容易,青年男女对话时,常常采用对诗、对歌的方式,既保密又富于浪漫色彩;既避免尴尬羞怯,又能暗中传情。特别是一些“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在“诗隐”的掩护下,爱情的泉水始终奔涌流淌。古代人民也经常运用诗歌去试探、问候对方的爱意,这比直接诉说,效果更佳。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及“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古诗《行行重行行》)等诗句都因“隐”而产生了强烈的表情效果。所以,中国古代不少诗人都把“隐”作为追求“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的最好手段。此外,由于中国是一个无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文化是一种只关注现世、不相信来世的现实型文化。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为,人死不能复生,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存在什么天堂和来世。既然人的生命具有现世、短暂、终结性的特点,那么爱情应该像生命一样也跨不过死亡的门槛,也有现世、终结性的特点。再美满的爱情婚姻,死亡也会将她带走;今生得不到的爱情,死后更是休想实现;今生已是难续的前缘,死后更是一片茫茫。因此,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脆弱易逝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像短促的人生一样,他们更珍惜这种失而不可得的无价之宝。所以有关爱情的主题当然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又一个重要而永恒的主题。
       总之,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于传统的农耕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必将投射在古典诗歌之中。还有诸如古典诗歌意象的文化阐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与“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等内容更值得去挖掘。
       参考文献:
       1、顾晓鸣主编,《中国智慧大观》,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褚斌杰主编,《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秦惠民著,《中国古代诗体通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陈廷湘主编,《中国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马敏主编,《中国文化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彭书雄,男,湖北鄂州人,硕士,副教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