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语段点析法在审美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针桂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外有专家预言,未来的美学将是对审美的人和人的审美的把握,它将以审美教育研究为核心内容。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把人从片面的、低级的欲求中解脱出来,使心灵得到超越和升华,从而促使人的心理素质的全方位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是高中阶段审美教育的最主要也是最好的阵地。有资料显示,以美为本体特征的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中占绝大部分,占60%至80%,而在新编的高中语文试验教材中总体占60%,高三占80%,高二则全部是文学作品,所以仅从数量上看,语文审美教学(甚至可以说整个语文教学)就应以审美为主导。反观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对美文的肆意糟蹋,从字词句讲解到段落大意归纳直到中心思想空洞套路式的所谓分析尚有很大市场。况且相当多的师生,教学中也仅能感到文章很美,但问及究竟美在哪里,为什么写得这样美,也大多是模糊不清。“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语文美感荡然无存。”(刘国正语)罗丹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更是如此。“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1]基于此,我们运用“语段点析”的方法探索一条适合农村高中语文审美教学的路子,借助一双双慧眼,把原本美妙的语文“还”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选择“语段”,是相对全篇文章而言,语文教材大都较长,囿于有限的教学时间,用段而不用整篇,目的在于使美文能更好的聚焦,让美点更能闪光突出,且易于平时积累读诵。选择“点析”,重在“点”,含英咀华,要求由点及面,对美文作较深刻的发掘。
       二、研究过程和目标
       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①确立精美语段→②具体点析和课堂教学运用→③精美语段的练习巩固→④语段的读诵积累
       【说明】
       ①语段选择在文体上兼顾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语体上兼顾文言、白话。同一课文中多则3段,少则1段,每段以300字以内为佳。
       ②收集相关的评析资料,结合自己课堂教学,从文章的语言、结构、手法、立意、情感等角度来评点,并将结论用于具体课堂实践,取优补劣,及时加以分析调整,最终完成点析理论和教学运用的双向循环。
       ③习题形式基本以选择、填空、讨论为主,学生费时不多,关键在于学习课文后能够体味到文中所含的美感因素。
       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点析,再加上课堂(包括课外)的吟诵品读,既能加深对美文的印象,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老师原有指导的基础上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形成一个文质兼美的范文读本,一份相对理想的精神食粮。也希望在这种做法影响下,真正改变一部分教师原来对教材的处理方法,还语文课以清白,真正让语文教学走出“少、费、差、慢”的误区,也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读写难以结合的矛盾,并由此积累可贵的探索经验。
       三、具体研究内容简介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工具性(符号性)属于表层,审美性属于中层,思想性属于深层。作为审美教育媒介的语文教学正是把蕴含在语言文字、文学的自身结构之中的美点挖掘出来。因此在具体内容的研究上着重以下几点:
       1.语言的音乐美
       由于双声、叠韵、叠音、声调等声音因素,再辅以音乐、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汉语具有了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而这种特点,是西方语言所难及的。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声韵婉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也正是这种音乐美,为语文审美教学的施教者在情感抒发、声音摹拟和情态描绘等方面的美感传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汉字(词)的象意美
       与纯粹抽象的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象形”性。从这一视角来看,汉字是审美型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其美丽的形体所展示出来的巨大活力,已说明它不再只是方块字的代名词,而由此构成的词语,也是意蕴无穷。在《故乡的榕树》第7段中的“蹑”字,极为传神地写出老祖母因为缠着“三寸金莲”而极其小心翼翼的步态。同是步态描写,《阿Q正传》中用的“飞、飘、踱、游、蹩”等词更是绝妙。
       3.文学作品的自然美
       教材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表现了锦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的塞外风光(《内蒙访古》);色彩素淡朦胧、旋律和谐悦目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雄奇峻拔、文物荟萃的泰山奇观(《登泰山记》)。无论是风情万种、诗意无限的康桥,还是远离烦嚣、寄寓深远的空中楼阁;无论是雄伟气盛、直上云霄的滕王阁,还是豪华奢侈、浩大精巧的阿房宫。可以这么说,我们相当多的学生正是在语文课上首先饱游了这些名山大川、桥楼殿阁的。借助于课文中的自然美因素,提高他们欣赏自然美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是语文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4.文学作品的技巧美
       技巧是为深化主题、增强文章表现力服务。欣赏表达技巧,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表达技巧的探赏主要有这样几项内容:一是铺垫与衬托。铺垫是突出文章重点,加强文章气势的一种写作方法;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或相反的条件,用某些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的事物或思想的写作方法。二是象征与含蓄。象征提示某种性格或思想,使抽象的意念具体化;含蓄是思想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三是点睛与线索。点睛能使题旨显豁、立意深刻,给人以启迪;线索是将文章的材料和事实组织、串连起来的脉络。此外,细节的描绘、修辞技巧的使用、结构的安排等等,也都属于技巧探赏的范围。
       5.文学作品的情感美
       客观地讲我们的教材是情文并茂的,课文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恨、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例如,《背影》中的父子情,感人至深;《祭妹文》中的兄妹情,震撼人心;《故乡的榕树》中的祖孙情、《琐忆》中的师生情,也都溢满浓香;甚至“金刚怒目”式的鲁迅杂文(不少人对其杂文有误解)也“洋溢着浓烈的人情美”(钱理群语)。应该说,我们的审美教学,除了完成认知目标的任务以外,还应深入发掘这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目标,陶冶我们学生的审美情操。
       此外,我们也对“作品的形式美”、“作品的风格美”、“汉语的人文美”等命题加以涉及,限于篇幅,在此不加赘述。
       四、对“点析式教学”研究的理性思考
       1.在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中,运用“语段点析式”教学要做好以下三个结合。
       ⑴实用与审美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反复指出,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张志公先生在1996年也重提“要学以致用。今天学习,明天就要用。现在是学以致用的时代。……”作为整个语文教育中主导的审美教学,不能光顾表面的热闹,除要培养学生吸收信息的基本能力,还要培养多吸收、快吸收信息的能力,同时要真正地进行读写结合,要让我们的最终目标落到实处。当然,作为构成审美素材的文章,皆为人的创造,它有内涵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词句的含蓄美、段落的匀称美、层次的节奏美、篇章的完整美、文面的行款美、事物的实在美、人物的心灵美、意旨的哲理美、情感的真挚美、道德的崇高美等等。它的确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避免华而不实或干涩乏味的弊病。
       ⑵手段与目标相结合
       审美教学时任何艺术手段的运用,诸如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等的运用均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始终不能动摇我们审美教学的总目标: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育体,总体上都是借美育人。因此,选择最恰当的教学艺术形式,以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使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是我们进行审美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⑶典型与整体相结合
       运用“语段点析法”进行审美教学,并非是一种变相的肢解课文,具体语段的选择是在全文通盘考虑之下完成的,这一“点”上的分析力求能建立在全文整体的把握上。我在教学朱自清《威尼斯》一文时,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文章第1、第2、第6段进行分析,分别赏析其语言美、写景美和音乐美,并由此辐射,最终完成威尼斯作为一座“水上之城”和“文化艺术之城”所具有“别致”的特征。
       2.“语段点析式”审美教学课堂模式
       ⑴美读——先声夺人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这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也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艺术功底,需要较高的技巧。
       例如我朗读《为了忘却的记念》第五部分,以悲愤的情感、低沉浑厚的语音、缓急交错的节奏读出;读《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开篇,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言、舒展的节奏读出,效果都很好。另外,也可采用配乐的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朗诵家的功力的珠联璧合,更能感人至深。
       ⑵美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戏剧的激烈冲突,都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出来的,让学生步入美境之中,尽情地投入,用心灵去感悟。
       教读《我的空中楼阁》这篇美文,我抓住了“四美”。首先是绘画美,以课文第5段为例,分析作者远景、中景、近景结合清晰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又能把园外的景物借过来与园内的景物结合起来的“借景烘托”手法。其次是色彩美,全文以“绿”为主色,以课文第7段为例进行分析,那小屋蓝的墙、白的窗、院内的红花、院外的青山便在这主色调中烘染成一幅宁静温馨、平和隽永的画面,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美的认识。再者是对文中动态美与静态美相结合描写的分析。通过揣摩使自然景观产生的美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进而深刻把握自然事物与自然对象的精神意义和生命意义,从而使审美主体获得更大的审美愉悦!
       ⑶美析——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作品的美学意味也并不是一目了然、唾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2]
       教读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第五部分,鲁迅并未在叙述之后大段抒情,却只写了四个字“原来如此!……”,便戛然而止。为什么不再写下去呢?细加探究,便能理解省略号中蕴含的无穷意味:“我”是如此震惊、愤怒、悲哀……青年们是如此果敢、坚毅、壮烈……敌人是如此地卑劣、凶残、暴虐……。所谓“哽噎不能语”,是先生此时此刻的情态;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是这个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正是鲁迅先生在省略号里发出的惊雷似的呐喊!再如在小结柳永《雨霖铃》词中“画意美”时说:“总之,一幅幅‘画’之所以美,就在于其中有景、有物、有水、有声、有人、有情;唯有景,才使万物美丽;唯有物,才使万物存在;唯有水,才使万物滋生;唯有声,才使万物舒心;唯有人,才使万物有灵;而唯有情,才使这一切都富有神韵。柳永词的美,就在于“情之真”,只因有情,才把这画刻写得如此凄切优美。”[3]美析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其幽处必显,使其深邃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都深深打动自我的灵魂,从而达到共鸣。而这种共鸣又是其他任何空头分析所不能取代的。
       注释:
       [1]王钦韶主编《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语文课美学现象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2]曹明海主编《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3]王针桂《<雨霖铃>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6期。
       王针桂,浙江玉环玉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