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反训例析
作者:樊建国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反训,顾名思义,即“相反的训释”。作为一个语义学术语,反训指一个词同时具有两个相反的义项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中学课本中有《陌上桑》一诗,学生读到“为人洁白皙,颇有须”二句时,总以为“颇有须”就一定是“胡须很多”的意思,因为他们只知道“颇”有“很、相当”的意思,表示程度高,而不知道“颇”有“稍微”的意思,表示程度很低。“颇”有“很”、“稍微”这两种相反的义项,互为反训,而“颇”字就具有反训的特征。
       笔者曾有一位同事因胃酸过多导致胃痛,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药,他接过药,一看说明就连连摇头:“大夫,这是不是弄错了?我明明是胃酸过多,这瓶上还写着‘本品有较强的制酸作用’,难道我还需要吃药制造更多的胃酸?”医生笑着解释说:“这个‘制酸’不是‘制造酸’,而是‘抑制酸’,‘制’字有两种意思啊!”的确,“制”字同时有“制造”和“抑制”这两种相反的解释,具有反训的特征。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很可能犯错误闹笑话。
       具有反训特征的词其实并不少见,尤其在文言中更是多见,下面我们再举一些例子。
       沽:既可释为“买”,也可释为“卖”。例如:李白《将进酒》:“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沽:买。)/待价而沽。(沽:卖。)
       置:既有“设立”义又有“废弃”义。例如:《管子·任法》:“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也。”(置:设立。)/《国语·周语中》:“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置:抛弃。)
       致:有“赠送”义也有“得到”义。例如:《荀子·解蔽》:“远方莫不致其珍。”(致:馈送。)/《黄生借书说》:“家贫难致。”(致:得到。)
       资:既有“资助”(别人)义,也有“依赖”(别人)之义。例如:《韩非子·说疑》:“资之以币帛。”(资:资助。)/柳宗元《封建论》:“归周八百焉,资以胜殷。”(资:凭借、依赖。)
       贷:既可表“借出”也可表“借入”。例如:《潜夫论·忠贵》:“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贷:借出。)/《晋书·王长文传》:“长文居贫贷多,后无以偿。”(贷:借入。)
       绽:既有“破裂”义又有“缝合”义。例如:皮开肉绽(绽:开裂。)/古乐府《艳歌行》:“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绽:缝缀。)
       售:既可表示“卖”又可表示“买”。例如:刘基《卖柑者言》:“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售:卖。)/柳宗元《潭西小丘记》:“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售:买。)
       樊建国,中学教师,现居湖南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