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写作教学可行性方法探讨
作者:王德华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思路是什么,如何使教师成为学生写作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教师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写作方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其意义十分深远。
       据此,我们归纳出写作教学中几个方面的策略。以期在我们写作教学的百花园中,找到更多的亲密合作的伙伴,并通过实践来检验策略与方法是否科学与可行。
       一、激发情感,引导自主写作
       首先,语文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写作涵养深、性格多元化、睿智而又有亲和力的老师,这样学生才会爱语文,才会爱写作。教师在教学中,细心琢磨自己的语言,坚持不懈地锤炼语言,如春风化雨,就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和吸引力。
       其二,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写作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是自主学习的必要准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是一种内驱力,所以,教师要用各种方式与手段去激发学生产生写作冲动,让学生在激情中写出好文章。
       第三,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所有与写作有关的事情,都让学生自己去做。写作的素材,自己去积累;写作的题目,自己去拟定;写作的角度,自己去斟酌;写作的主题,自己去提炼;写作的形式,自己去选择,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这样,就有利于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
       二、把握时机,创设合作氛围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优良品质、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趣和强烈的合作精神。它有利于展示多彩的生活,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相互熏陶和感染。当学生处于对写作浓厚的兴趣氛围的时候,教师不可以让学生“放任自流”,从而使学生迷失了正确的写作方向。此时此刻,应通过多种方式创设写作的合作氛围。
       (1)引导学生与书本合作。书本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学生从课外书籍中,从中外名著中吸收丰富的营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书刊的经典性、思想性、基础性、批判性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引导学生与教师、与团队合作。教师组织一些班会或主题沙龙,让学生交流思想和体会;组织讲故事、开辩论会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绝妙;当学生遇到分歧时,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意见的冲撞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感受“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愉悦。教师将学生写作的成果加以“检阅”,教师应明白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生活哲理,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中不用“一把尺子”,不用“一个标准”。让带刺的仙人掌和鲜丽的玫瑰同园,让怯生的含羞草和耀眼的丽菊共圃。它不失为教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
       (3)引导学生与生活、与社会合作。真正的好作品,不是“作秀”,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在写作中以生活为基础,文章才会有许多话可说,才能思如泉涌,才能以情动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连没上过学的七八十岁的老婆婆都能懂,就因为他的作品是以生活为基础,是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中,诗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也是他的诗文流传久远、千古不衰的重要原因。
       三、发展个性,培养探究精神
       探究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有生机有活力的文章,应该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章,应该是张扬个性,多元共生。
       作文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学生的自我升华,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同时,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
       王德华,中学教师,现居湖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