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青少年应多读儒家经典
作者:郝占良 胡先锋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精粹,是我们民族赖以存世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值得每一个人汲取。但由于多种原因,当今的青少年,日渐远离了经典,首当其冲的是儒家经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笔者认为,儒家经典应列为青少年经典阅读的第一站,提倡青少年多阅读儒家经典,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生境界,提高文学修养,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提高民族的凝聚力等方面作用甚大。
       倡导读儒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现代社会商品经济日渐发达,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但伴随而来的是文化垃圾充斥视野,低级趣味逐渐泛滥,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随处可见,这些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加之现在考试主导一切,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写字和读书等传统求知方式被不断弱化,甚或许多人不知传统文化,民族之根在哪里,对儒家经典不知为何物,甚至存在偏见,视作封建流毒。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或下几代都是没有理想,精神空虚,文化底蕴肤浅,只知做题与考试的机器,也不希望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缺乏友善关爱、充满冷漠的社会。
       上述问题的解决,依靠法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笔者敢冒鄙陋,认为必须从民族之根,民族文化的源头——诵读经典开始,尤其从是儒家经典的开始,从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倡导青少年多读儒经,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尤显紧迫与重要,特别是在物质日趋丰富的今天,精神上也必须让学生富足。
       当然,对儒家经典,我们要对它批判地继承,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并进行创新,与时俱进,而不是全盘吸收,乃至复古。肯定有人会责难:“老古董!都什么年代了,学生负担这么重,考试又不考,哪有空去读它!”撇开其无知与偏见不谈,单就考试这根指挥棒来说,就足以扼杀了青少年诵读传统经典的兴趣!也难怪时下的中学生,一窝蜂似的去补英语、数学等热门科目,语文渐趋被冷落,连一些语文名师也感叹语文没人补了。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至于读经,更是谈何容易!正因为其不易,正因为它与国与民有利,我们才以顽强的信念去提倡,为之奔走。可喜的是,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去实践,或开办学校,或倡导读经,琅琅的读书声又响彻校园。而义务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也相应地增加了儒经中的名篇(如《论语》),美中不足的是,还是太少。
       当然,读经除了上述阻力之外,儒经诘曲聱牙,深奥难读,也是影响青少年读经兴趣的重要原因,如“十三经”,各书深浅不同。具体做法上,可针对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可先从《论语》入手,进而旁及《孟子》、《左传》等;也可开列必读经书的书单;或开办讲座,让学生选修,进行古经今译等普及工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读经的氛围,耳濡目染之中,来陶冶其情操,进而提高其素质。
       诵读儒经的意义
       首先,从大处讲,儒经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大一统思想,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德治思想等,这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推进以德治国的进程,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这些经典堪称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的长期积淀与凝聚,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要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就应该从民族的根部土壤中汲取丰富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营养。
       其次,从小处讲,“文以载道”,儒经中一些思想至今还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如道济天下、厚德载物的博大情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及重礼仪,讲孝慈,尚和谐,主谦让,崇厚朴,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等,这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对遏制私欲膨胀,防止腐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尤其是针对当前公众道德滑坡的严峻现实,国家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大力倡导的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核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与儒经中的精华有着渊源关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再次,从文学角度上看,儒经中相当多的篇章极具文学性、艺术性与哲理性,堪称典范。像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其中优美的诗情;重章叠唱,反复咏叹的章法;赋、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含蓄蕴藉,寄兴遥深的独特风格,更是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鲜明特色,它的一些艺术技巧,如炼字功夫,向来受人重视,它创造的诸如烘托、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更为后世所沿用。指导青少年诵读其中的名篇,有助于其参悟古典诗歌中那绝美的意境,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文学修养,提高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诗歌的传统,只是由于社会的变迁,人们兴趣的转移,以及急功近利,才导致眼下诗歌境遇的尴尬,看看中考甚至高考的作文就知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种做法不利于诗歌的教学与创作,必须得改。
       又如《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是其文学价值不容低估,如叙事说理,笔墨不多,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刻画人物,寥寥数笔,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阐述人生哲理,深入浅出等。学习它,对于现在的堆砌词藻、无病呻吟的不良文风,以及应试的八股文,不亚于一剂良方。
       笔者重读《论语》,感觉如同一位博学的、慈爱的长者在无拘无束地谈心:谈道德,谈文学,谈理想,谈人生,语意谆谆,如浴春风。《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论语》中成语与格言比比皆是。如“尽善尽美”(《八佾》),“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公治长》,“一言以蔽之”(《为政》),“文质彬彬”,“敬而远之”(《雍也》),“诲人不倦”,(《述而》),“任重道远”(《泰伯》),“循循善诱”,“后生可畏”(《子罕》),“过犹不及”(《先进》),“成人之美”(《颜渊》),“名正言顺”(《子路》),“当仁不让”,“言不及义”,“杀身成仁”(《卫灵公》),“分崩离析”(《季氏》),“色利内荏”,“道听途说”(《阳货》)等。
       此外,像《左传》中的战争描写也独树一帜,其刻画人物个性鲜活,剪裁得当的手法,外交辞令的娴熟运用,波澜起伏的情节等,文学价值很高。以及《孟子》的感情充沛,巧用譬喻的大气磅礴,更是时刻在感染着我们,流传后世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不胜枚举。历久弥醇,常读常新。
       总之,倡导青少年多诵读儒家经典,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不但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而且更是全社会的职责,我们希望看到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风俗的淳化,民族凝聚力的提高,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郝占良,胡先锋,中学教师,现居河南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