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文教学模式浅谈
作者:方 正 钱舟扬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历史上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又该怎么办?
       一、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语文教学模式就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组织、课堂结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等。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使得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行为过程以及操作要领等被直观地凸现出来,这样我们在从事教学活动的时候,就会有了一个参照系。
       二、对待语文教学模式的态度:扬弃
       (一)1924年语文学家黎锦熙在《新著国文教学法》中提出的“三段六步法”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语文教学模式,其具体内容是理解:预习、整理;练习:比较、应用;发展:创作、活用。这一教学模式同中国古代语文学习过分强调机械记忆不一样,强调语文学习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强调语文学习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做到活学活用,突出语文知识的应用与延伸,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流行的是“讲授法”。建国后中国的语文教学类似中国政治上的“一边倒”,全面借鉴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尤其是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在中国形成了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五十年代风行全国的“红领巾教学法”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首先从文章的时代背景讲起,依次为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一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用最短时间向学生传授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对于显性的语文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的知识传授,用这种模式从事教学是最经济有效的。但这一模式是在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文字是表意的,不同于表音文字,中国文学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如果用分析法就会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讲授法”重分析理解,轻诵读,违背了语文的习得之道,即语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会的。
       (三)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是以启发学生智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南钱(上海的钱梦龙)、北魏(辽宁的魏书生)、中洪(武汉的洪镇涛)三个典型代表,尤以钱梦龙的“三主教学法”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最为典型。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强调学生的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将管理引入教学。钱梦龙的“三主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三主教学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消解了凯洛夫教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讲授法”的旧模式,从而确立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无论是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是钱梦龙的“三主教学法”都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为宗旨,至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引人入胜,人文底蕴,人文价值则重视不够。在语文学科“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后两个维度重视不够。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流行的是“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立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在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获得美好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促成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从而张扬个性、健全人格的学习。要搞好研究性学习,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处理好四种关系。由于对研究性学习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目前研究性学习存在六大误区:①是研究课题求大化;②是研究内容偏狭化;③是研究方式游戏化;④是研究成果剪贴化;⑤是结题形式单一化;⑥是研究功能扩大化。
       三、语文教学应营造多元竞争的格局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性、创造性活动,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风格的多样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每一种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对于刚走上讲台的老师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教学一旦模式化便走向死亡。因此我们反对教学的模式化,反对某种模式独步天下,而主张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而灵活运用,语文教学应形成百花齐放,多元竞争的格局。
       方正,钱舟扬,高校教师,现执教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