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观刈麦》与《孤独的收割人》比较阅读
作者:冯文举 冯世蛟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改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加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联想、综合、归纳能力。
       现将白居易《观刈麦》(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五册)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两诗试作比较。
       从思想内容上看,两诗都是抒情诗,都取材于乡村生活,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劳作。白诗重在叙事,开头四句,交代时间和背景:经年累月劳作的人民极少有空闲时间,到五月夏收季节更加繁忙。南风吹拂,一夜之间田陇的小麦泛起金黄,告知农忙开始。5-12句写农人辛苦劳碌的生活场景:妇女们带着孩子,给在南冈收割的人们送水送饭,男人们正忙着收割,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累得精疲力竭也全然不顾,只希望夏天时间再长一些,好多干些活。13—20句特写,写一位带着小孩,提着破篮子的妇女,正在拾捡丢失的麦穗。妇女诉说家里的田地为缴纳繁重的赋税已经卖完了,只好靠拾麦充饥。最后六句写诗人内心深感惭愧,表达出对农民无限的同情。
       华诗重在写诗人的内心感受。第一节描写一位年轻的姑娘在高原的田野上收割的情景,她在孤独而凄凉的歌唱。第二节用阿拉伯沙漠夜莺的啼啭和赫伯利群岛杜鹃的啼声来衬托年轻姑娘歌声的动听感人。第三节猜测姑娘所唱的内容。第四节诗人受歌声感染,激起内心的强烈感情,对歌声是那样的神往,当歌声消失又显得那样惆怅。
       从创作风格上看,两诗都运用了朴实的语言,但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一诗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契诃夫说:“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任何创作风格和个性都不得不毫无例外地要受到所在社会的经济,哲学、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别林斯基说得更为具体: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还是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痛苦和幸福的根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历史、人类的器官和代表。《观刈麦》一诗写于元和二年(807年),诗人时任县尉,此时唐朝已是晚期,各地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诗人与下层人民多有接触,了解下层人民疾苦,深知他们生存的艰辛,对他们富有同情心理。只是在反映社会现实时没有杜甫诗的直率、犀利,用语较为委婉。因此白居易诗叙事自然真实,不加雕饰、语言通俗、感情真挚。真正体现了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
       华兹华斯,作为“湖畔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人物,久居英格兰西北部湖区,对大自然和乡村风土民情有广泛接触。他在《抒情歌谣集》中提出了新的诗歌创作主张:注意观察和感受,吸收民歌传统,运用民间口语,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等。《孤独的收割人》一诗就是这一诗歌创作主张下的佳作。此诗语言朴实生动,创作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正是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然而诗人不能和当时进步的社会同步,反而与资本主义文明对立,怀念过去的宗法制农村或自由村社,从过去的生活中寻找思想的寄托,把过去理想化,并将这种纯思维的历史抽象与现实对比,深切怜恤农民的破产和颠沛流离。因此诗歌情调伤感,主观主义色彩较浓,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是感伤的浪漫主义。
       从表现手法上看,两诗都运用了对比衬托。《观刈麦》一诗在叙事内容上,首先是群体对象与个别对象的对比衬托。诗中对群体对象进行了全景式的场面描写,一群男女老少忙于收割的图景,接着诗中用一特写镜头聚焦于一位困苦不堪的农妇身上,从这一妇女身上折射出晚唐社会的黑暗,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不禁让人感到无比的悲哀。其次是农民的内心世界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对比,诗歌虽然没有直接具体描绘农民的内心世界,但读者可以从诗中所描述的事实,看出农民内心的痛苦、悲哀,以及无可奈何,难以诉说的辛酸。面对现实,诗人的内心世界难以平静,深感惭愧;同时希望统治者能了解民生疾苦,减轻农民繁重的赋税。再次是农民和作为朝中官员的自己的对比,农民经年累月劳作,但最终“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而我却“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孤独的收割人》一诗叙事简略,对收割女的劳作一笔带过,全诗重在抒写诗人内心感受。首先是景的对比,空旷辽远的高原与孤独的收割女的对比:荒凉的沙漠与一只夜莺的对比:遥远的赫伯利群岛与一只杜鹃的对比。背景越大,就越能衬托所描写景物的孤独、寂寞、微小。其次是声音的对比,诗中没有正面描写姑娘的歌声如何,而是用夜莺的嘀呖啼啭以及杜鹃的啼声衬托姑娘歌声的美妙动听感人。诗人将歌声放置在广阔的背景下,那哀婉凄切的声音,给人以无限的伤感。
       从艺术技巧上看,两诗各具特色。清人吴乔《围炉诗话》中说:“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很明显,《观刈麦》诗属咏史诗。此诗在叙事上遵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从头到尾进行叙述,使诗的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文本时间)与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故事时间)保持一致,使得诗歌叙事情节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诗人写景抒情,有感而发,也就显得真实自然亲切。其次诗歌主题鲜明,不给读者设置任何阅读障碍,没有任何悬念。
       《孤独的收割人》一诗则不同,所表达的主题较为含蓄。钟嵘《诗品》:“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尽管我们读完全诗,也无法探寻姑娘为什么唱那凄凉哀伤的歌,歌词内容无从知晓,只能猜测,然而诗人对歌声是那样的神往。如果我们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就不难看出,这是诗人为了逃避现实采取的曲折隐晦的表达方法,是诗人欲排
       遣的孤独哀伤的外化,是诗人对现实逃避而不能的那种惆怅与失望。正因为诗人对过去眷恋的深沉,孤独哀伤的情感才感人至深。其次,诗中意象的跳跃,使得意境摇曳生姿,拓宽了诗的空间容量,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去填充,发挥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冯文举,冯世蛟,贵州桐梓二十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