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融进文本
作者:张红鸥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作为教学的例子,尤其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极强,因此,学生只有与文本广泛、亲密地接触,情愫在其中涵咏,素质在其中历练,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有效提高。在与文本对话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心扉,激起学生与语文世界亲密接触的兴趣和欲望,真正拨动孩子们的心灵之弦,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发展文本,把阅读文本变成一种真正鲜活的富有情趣的个性化的生活感悟。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融进文本呢?
       一、明确目标,走近文本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宿,同时还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应立足于文本,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设法把学生引进文本中的世界里一点一点地感悟。在执教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文时,我作了这样的尝试:《提醒幸福》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过去我们在备课时,把教学目标和重点锁定在文体特点的落实上,一般会按照理清文章结构,找出文章的观点,体会语言特点的步骤进行教学。但是新课标理念告诉我:这种教学方法,既抹杀了文本自身的美,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于是我对教学目标作了调整:
       1、理解本文为什么要提醒幸福,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2、学习本文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倾注的思想感情。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心感悟幸福的内涵。
       从三个维度上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着手去感悟幸福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但教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为达成上述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作者提醒我们幸福是什么?在你看来幸福是什么?作者告诉我们怎样享受幸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所感受到的幸福。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外,通过问题生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里,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依照自己的认识来解读文本,丰富文本,使解读不仅具有个性化,还具情感化。
       二、聚焦细节,融进文本
       我常常提醒学生阅读时要聚焦于课文中的细节,这样往往会有不同凡响的发现和创见。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这是一篇人物传记,文章通过客人拜访贝多芬,认识贝多芬的外貌,倾听贝多芬的心声,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有孤独、苦闷、无奈、软弱,但更多的是有着坚韧与刚强。如何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我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抓住关键词句,字斟句酌。文中有这么一段:
       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初读这一段,学生首先读出的是他内心的孤独、软弱与无奈,但是仔细品味,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但是”、“有时”,就会使学生豁然明白:“叹息”、“软弱”仅仅是“有时”,而“但是”一词告诉我们:贝多芬更多的是坚强,是与不屈命运的抗争和对音乐的挚爱。在学习外貌描写时,我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如“蓬勃”、“深邃”、“凝重”、“坚闭”等来把握人物形象。
       三、创设氛围,体验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的方式是十分丰富的,每篇课文的体验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结合的。作为引导者——教师,必须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敏锐的眼光,对教材进行审视、整合,然后选择最佳的体验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在体验中增长知识,受到熏陶,提高语文素养。为此可在课堂上创设几种氛围,比如:
       ①创设情景氛围。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可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引出话题: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深入感受人物形象,并联系课文说明理由,看谁说得深刻、独特。借助这个话题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情景中,深入感受人物形象,课堂上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相互启发,思维活跃,不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有人说爸爸大爱无言;有人说爸爸充满爱心;有人说爸爸善于教子;有人说爸爸十分严厉;有人说爸爸特别爱花……让他们联系课文陈述理由,用自己的阅读敏感去体验,获取独特的感受。
       ②创设动手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增进乐趣,进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学习《金色花》后,让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并写上美好的祝愿送给母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③创设质疑氛围。我在教学《行道树》一文时,要求学生探究行道树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深沉起来,引导学生阅读后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空间,因此促使学生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读出了疑问,读出了新意。
       ④创设合作探究氛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也是21世纪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行道树》时,当学生通读课文找到了全文点睛之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时,我就抛给了学生两个问题:为什么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为神圣的事业承受了哪些痛苦?请他们再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集体探究,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问题不但得到了解决,而且还产生了创新的火花。
       四、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当学生探究了人物的内心,走进贝多芬的心灵后,我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临别赠言,向贝多芬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或钦佩、或羡慕、或学习,学生的回答已经完全跳出了课文内容,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已不再停留在贝多芬身上,而是延伸到像贝多芬一样的伟人身上。教学《风筝》时,学生面对“我”发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告;学习《丑小鸭》,有学生领悟到了丑小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非凡气度。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评价和赏析,超越了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产生出“超文本”的效果,给人以新的启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无论打开哪一篇课文,都等于进入了一个特殊的人文天地,进入了一所美好的“精神家园”,学生在文本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窥见了美的心灵世界。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学生变了,变得更聪明、更善良、更宽容。从这个角度讲,语文阅读是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但愿我们的文本课堂能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
       张红鸥,中学教师,现居浙江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