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母狼的智慧》对狼的重新解读
作者:彭安寿 钟道莲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自古以来,人们对狼一直没有好感,总认为狼凶残、狡猾、贪婪。如“狼”的成语中,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这是人们对狼的一种认识体验,反映了人们对狼的无比憎恨。可见,人们只认识了狼凶恶的一面。试问,狼仅仅就这一面吗?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吗?如果你读了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一文,你一定会对狼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狼担心子女的安危
       “狼带着小狼过河”、“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小狼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狼怎么办呢?狼就寻找一只动物,把它咬死,将这只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系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一起过河。从狼带着“子女”过河中,我们不难看出狼的聪明,我们更应该看到狼的人性的一面。狼为它的“子女”考虑,这不与我们人类的母亲很相似吗?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子女有多大,出门在外,母亲总担心着子女的安危。母狼过一下河,还生怕在岸上的“子女”会发生意外的事,非要把“子女”一次背过河。母狼与我们人类的母亲不是一样的吗?他们都非常关怀爱护着自己的子女。自古以来,我们一直称赞人类母亲的伟大,难道母狼对它的子女的爱就不是伟大的母爱吗?
       二、狼带着子女逃命
       猎人“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在这形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母狼也没有放下自己的“子女”不管,而是仍然带着自己的“子女”逃命。假如母狼要是放下“子女”不管,猎人是无法“击毙”那只母狼的。因为母狼“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即使在平原地带,猎人也无法追上它,因为这只母狼“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它跑起来“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母狼既要逃命,又要照顾自己的“子女”;既消耗了体力,又浪费了时间,所以母狼才被猎人“击毙”。儿女在危急之时,母亲见到了能置之不理吗?不能。无论如何也要挺身而出保护儿女的安全。母狼的所作所为不正与我们人类的母亲是一样的吗?母亲的行为值得称赞,母狼的行为也值得称赞。
       三、狼以死换回子女的生
       小时候,我听爷爷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年闹饥荒,一位母亲引着两个儿女背井离乡的去讨饭,一连几天都没有讨到吃的,一路奔波劳顿,体力不支,可又不得不走,不能眼睁睁的等着饿死。一天,母亲终于讨到一个黑馒头。一个人都吃不饱,如果三个人吃那就更不用说了。母亲就把馒头掰成两半,给自己的儿女吃,儿女们也不肯吃,非要给母亲分着吃,母亲骗儿女们说,我刚才在那家已经吃过了,这是专门给你们吃的。这时,儿女们信以为真,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第二天早上儿女们醒来,才发现自己的母亲饿死了……,当时,我听了这个故事感动得掉下了眼泪。今天我读了《母狼的智慧》一文,更使我感慨万千。“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从前,我只知道人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母狼也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人为子女愿意不惜一切,狼不也是这样吗?母狼要是狠毒、负义的话,它肯定会丢下“子女”不管,自个去逃命,可它并没有这样做,它选择的是把“子女”藏好后,还朝相反的方向跑,意思是把猎人的视线引向它,它把死的后果留给自己,而把生的希望留给“子女”。你还能说狼狠毒、负义吗?
       总之,我们不能只看到狼的凶残的一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狼的仁慈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狼不仅具有“狼性”,而且也具有“人性”。《母狼的智慧》正是从这个层面一反传统的认识,对狼来了一个重新的解读。
       彭安寿,钟道莲,湖北郧西县城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