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作家立场]致三农问题的专家的信
作者:万孔钊

《天涯》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朋友:
       我是江西省都昌县一个普通乡村新上任的村长,名叫万孔钊。我本来是石匠,每年到广东那边打工糊口。今年正月,我当选为村长。我很重视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于是放弃了外出打工的计划,在家里一边干活一边照顾村里的事情。我希望能干一些对村里有利的事情,比如建设学校、祠堂、铺路、改造水利、收拾垃圾等等。可以说多少还有点雄心壮志。
       可是,在思考如何建设自己的村庄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惑,一时无法解决,很想向各位专家请教。
       我以上所列的建设学校、祠堂等项目,每一项都跟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一项都是重要而且急切的。当我选择其中一项计划实施的时候,我相信村民都会积极集资捐资。可是,接下来做第二个、第三个项目时,再要村民集资就很难了。再说,如果要改善村里的卫生条件,收拾和消化垃圾,这还不是按照目前的政策和习俗所能解决的,还需要一定的制度创新,才能找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我感到无能为力,非得有高人指点和支持不可。
       总的来说,我们的村民还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远谈不上致富,大家难于拿出很多钱和精力来支持公益事业、改造公共环境。
       由此我想到,我有没有可能为村里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径,让大家增加收入,到时候不但那些公益事业都可以做得像模像样,每家每户的生活面貌也可以上升一个档次?也许我们有条件开发某种产品、发展某种产业,只是我们没有打开自己的思路?也许我们在交通、资源、信息等等方面本来具有一些优势,只是我们眼光不够敏锐,一直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
       我们村庄坐落在鄱阳湖北岸的丘陵地带,与鄱阳湖隔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山,村子的背后就是与鄱阳县、彭泽县交接的崇山峻岭。我们处在九江与景德镇两座城市的中间点上(东去七十公里是景德镇,西去七十公里是九江),交通还算便利。村里有将近三百亩水稻良田,有很广阔的山林。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十分可爱。这些因素,能算是我们赖以发展的有利条件吗?能够从中发掘出支持我们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吗?
       村子总共大约五百人,其中农业人口大约四百人,非农业人口大约一百人。农业人口中的青壮劳力大多数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非农业人口中有的人在本地教书,有的住在县城里,少部分分布在景德镇、南昌、沙市、杭州、深圳等地,他们中有大学教师、会计、经理、商人等等。这些力量有没有可能集中起来,在村庄建设中发挥作用?如果能的话,我应该如何组织和集中这些力量?
       专家朋友们,让我感到为难的这些问题,也许对你们来说并不为难,因为你们长期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一直在指导乡村的建设和发展。不知你们是不是可以帮我们出出主意?你们能到我们村里来考察一下吗?能亲自倾听一下我们村里人建设美好乡村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吗?能给我们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案吗?
       要是你们愿意把我们村作为研究乡村建设问题的一个基地,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的。
       但愿能够借助《天涯》杂志传出我的请求,但愿我的请求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
       我的电话:13635987952
       通讯地址:332600江西省都昌县鸣山乡丁峰村委会万家湾村
       江西省都昌县鸣山乡丁峰村委会万家湾村
       村长 万孔钊
       2007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