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艺术]十五年:女人转身
作者:小 原

《天涯》 2005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心他人的情感纠葛是一件痛苦的事,面对着肖鲁与唐宋的恩恩怨怨,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匆匆过客,就像在大街上,偶尔碰到人家两口子在打架,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我完全没有必要再挤进去,非看两眼不可。问题是,我实在太好奇了,更要命的是,我不是一个无动于衷的看客,看了就会有理性判断和情感倾向,就会忍不住说点什么,毕竟这场恩怨还关乎历史、关乎艺术、关乎人性。
       被误读的“枪击”事件
       1989年就像一个狂欢时代的尾巴。《对话》枪击事件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出现的。1989年2月5日11点10分,在中国美术馆的一个角落里,肖鲁拿起枪对着自己的作品《对话》,唐宋一声大喊“打”,然后,枪响了,然后,一片混乱。
       说实话,在我看来《对话》不过是一件普通的艺术作品,它讲述的是男人和女人如何的不相通。在现实中,男人和女人不能面对面交流,这种无言以对让人痛苦而又困惑,于是,他们躲进电话亭,希望能够顺利交流,但那悬挂在中间的电话分明告诉人们,电话亭里的男人和女人同样不可言说,他们只是躲在了孤独的自我空间里,在隔绝的状态下,所谓的对话也就变成了独白。
       正像肖鲁自己说的那样:“《对话》的原始创意,源于个人情感的困惑。”这幅作品其实是非常女性化的,它表达了一个女性情感受挫时的真实情绪:纤敏而脆弱,困惑而无助。在肖鲁看来,艺术其实是有着情感救赎之能效的。然而她从情感出发选择的艺术表现手段,却不期然地成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几经延宕,最终爆发出两声枪响,让观念艺术变成了行为艺术,让一件原本普通的艺术品演变成了惊世骇俗的事件,它不但打碎了几块玻璃,还打着了当时社会的敏感神经,而这其实是在肖鲁的预料之外的。
       如果说艺术创作是个体行为,那么艺术展算得上是一种集体行为,1989年的首届现代艺术大展是官方认可的,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它需要遵循一种集体规则。前来参展的艺术品,无论多么创意十足、惊世骇俗,但都不能突破这个底线,而被枪击了的《对话》作品恰恰破坏了这个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枪,是一个富有隐喻意义的物体。枪击事件发生后,从治安事件到政治事件,经过几番指认,《对话》越来越远离了原初的艺术面目。很多年以后,肖鲁认为枪击事件发生以后,《对话》的解释权被唐宋夺去了,她本人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而我却认为,他们两个谁也没有得到《对话》的解释权,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历史集体意识形态手中。同样的一件作品,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任是谁,即便是作者也无法撼动霸道的历史语境。
       一件艺术作品一旦突破了“潜规则”所提供的某种底线,话语权肯定不会由柔弱的个体(作者)所掌握,真正可以发言的,往往是采用集体名义的匿名者。枪击事件发生后,警方拿下的是在一旁呐喊助阵的唐宋,而不是开枪者肖鲁,肖鲁在叙述这段往事时用了“误抓”这个词,而我认为,这才是最正常的结果。因为在男权社会,人们总会有一种思维定势,出于习惯,《对话》和枪击会被看作是一种带有政治企图的男性表达,而不是女性情感的流露,这样一来,唐宋就成了“事主”,即便不是他开的枪,他也会被认定为唆使者。历史在这种误读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唐宋是枪击事件的始作俑者。自然,如果这个作品在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功绩也只能算唐宋的,而真正的“作者”肖鲁在这种读解中只能是悄然隐没。
       当女人遇到爱情
       十五年后,肖鲁却打破沉默,对我们说,“枪击事件”的策划者是她本人,而不是唐宋。她才是真正的、惟一的作者。
       十五后,肖鲁为什么旧事重提?
       到底谁是《对话》的真正作者?
       肖鲁和唐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年的策展人高名潞,如此这般回应肖鲁的“说明”:“我虽然是中国现代艺术展的策划人,是展览从1986年到1989年全程筹备工作的组织者和见证人,但并非是对所有发生在中国现代艺术展中的事件,特别是某些突发性的行为艺术的知情者,更不是打枪这件事的知情者与参与者。”我深深地赞赏高名潞的这种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乱加评论,不卷入是非,颇有史家风范。但本人只是个街头看客,不是艺术史家,面对是非,还是忍不住指手画脚一番。
       我宁肯相信肖鲁是枪击事件的策划者!因为十五年后,当肖鲁跳出来说出了“真相”,另一个当事人唐宋始终保持沉默,要知道,说出真相是需要勇气的,十五年又是多么悠长的一段时光。
       枪击事件发生后,人们很快就看到了一张堪称经典的照片:唐宋被一个警察拖出了中国美术馆。照片上他的笑容,几乎可以称作洋洋得意,也许是恶作剧成功后的欣喜?这个被定格的笑容,后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我更关注另一张照片。照片上,唐宋正在侃侃而谈,他在阐述《对话》和枪击事件的诸多意义。而坐在一旁的肖鲁则低着头,沉默着。
       这是一张让人看了不能不有所触动的照片。历史的误读成全了《对话》,使它一“击”成名,而唐宋是这个枪击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误读,唐宋被认为是枪击的策划者,他受到了官方的惩罚(拘留),但也得到了公众的高认知度。有意思的是,唐宋本人也甘心当这个无辜的事主,乐此不疲,喋喋不休,享受着它带来的盛名。
       我还特别注意到肖鲁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话:
       之后,我走出审讯室,这时,唐宋正好从另一间审讯室出来,我们在走廊相遇,他冲我微微一笑,特定状态下的浪漫情怀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那天我们好了。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动的场面啊。忐忑不安的少女,碰到了大无畏的“骑士”,这个时候,不需要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够了。我相信这刹那间的感动,足以让一个视情感为生命的女人无怨无悔地为一个男人牺牲自己的一切。官方、公众和唐宋共同组成的男权话语最终夺得了《对话》的解释权,把一个表达小女人情绪的作品肢解得面目全非,而这个时候,肖鲁和世间其他女子一样,成了爱情的俘虏,不但放弃了言说的权利,甚至迷失了自我——这种少女时代的爱情幻觉,支撑着肖鲁和唐宋生活了十多年,直到情感破碎的那一天。
       如此看来,这也是一个中国女性的情感故事,一个女人十五年来如何面对一个男人的故事。
       毋庸讳言,如果没有情感的变故,也许肖鲁不会站出来说出“事实”。
       面对肖鲁的说明,唐宋选择了沉默。沉默的背后又会是什么呢?也许是温存和善良,也许是阴冷和虚弱。但在需要站出来澄清大是大非的时刻,一个沉默的男人,并不是我喜欢的。
       沉默,可以少一些是非,少一些纷扰,但沉默同样会使流言四起。我不知道唐宋的沉默是个体的沉默,还是群体的规避,说不定这沉默就是流言的怂恿者。
       十五年前,一个男人在喋喋不休,一个女人在沉默。
       十五年后,女人在纠缠不已,这个男人却沉默了。
       转身再看肖鲁十五年前的作品《对话》,仿佛是她对自己的命运早就写下了谶语。
       十五枪,虚无与遗忘
       失去了爱情的肖鲁不但抖搂出当年的“真相”,她还重新拿起了行为艺术这个法宝。2003年10月19日,新作《十五枪……从1989—2003》推出,肖鲁用手枪对着自己的十五件作品连开十五枪,表示与过去的十五年诀别。2004年新作《一个关于〈对话〉的对话》推出,在1989年的枪击作品《对话》面前,她不但揭露了“真相”,而且剪下头发敬赠给在现场的人们。
       有人说,肖鲁十五年后的这些行为,复制的是“女性主义幽默”,而在我看来,这其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哀怨和悲愤。肖鲁分明试图通过“模仿”过去来告别过去,求得人生的大转身。
       虽然是行为艺术,但倘若没有莫大的勇气,肖鲁如何能做到这一切呢?十五枪,相信每一声巨响里都有她难以掩埋的旧日时光。如此决绝,又如此笨拙。这个当日为了爱情选择沉默的女人,又在枪声中开始反省自己作为女性的种种选择。因为,她的沉默让她失去的不仅是对作品的解释权,还有她的自我。这看似笨拙的重复其实是一次女性的自我拯救。
       我无意探讨肖鲁内心最隐秘的动机,但积极的行为,都应该值得鼓励。
       在另外一个作品中,肖鲁剪下自己留了十五年的长发,分送给在场的观众,这也是一种决绝。可这表达又是多么的传统而古典啊,难道即便是经过了痛苦的思索,女人真的还是只能和头发一样纷乱?
       言之将尽,我还是忍不住把自己的最后一丝担忧说出,在《十五枪……从1989—2003》的十五张照片中,色彩从浓重到浅无,图像从清晰到模糊,从中我看到了决绝,但也感受到了虚无。
       惟愿这是一次成功的女性觉醒和自我认同,而不是女性自虐沉溺的开始。
       小原,记者,现居济南。曾发表诗歌、小说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