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城乡新传说]跑 官
作者:申之珉

《故事林》 2005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官场上有句顺口溜:“不跑不送,降职不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对这话从来都抱嗤之以鼻态度的萧山,此时也开始考虑跑官了。
       论学历,萧山中文系本科毕业,写写划划举手擒来;论政绩,在抓地方工业时,不敢说成绩显著,也算得上兢兢业业;论品格,两袖清风,无任何绯闻逸事;论资历,做了八年林城县副县长,是全市县级干部中资格最老的一个。按说,像他这样的干部早该提升了。想想,够憋气的!
       这几年组织部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年龄超过45岁,就不再考虑提拔了。萧山今年42岁,他自己不好说,身边的铁杆朋友却沉不住气,纷纷找他游说,要他抓紧时间“活动活动”,说什么:“与其让个腐败分子买上个一把手,还不如咱花钱让你这个清官上去,这也算是造福一方,对党对百姓都有好处嘛。”鼓励他:“大胆去跑官,甩个十万八万的,我们支持”。有人鼓气,萧山还真有了想法,他准备到市委郭书记那里跑跑。
       郭书记是本省人,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提上来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从未发现有过拉帮结派的非分之事。正当萧山感到无从下手之际,却意外地发现郭书记竟是自己姥爷当年的得意门生,为他掘开一条路。
       萧山的姥爷原在省城一家中学任教,郭书记在读高中时,天资聪慧,可家境却十分窘迫。作为班主任的姥爷爱才,平时可没少资助他,并鼓励他考入了一家名牌大学。虽说姥爷早已作古,可郭书记却不忘师恩,还与大舅保持着联系,为大舅村争取到了一笔扶贫贷款,铺设了一条通往国道的柏油马路,彻底解决了村民推车挑担运输山货的困难,走出了脱贫的第一步。凭着这层关系,萧山便觉得自己有了几成把握。
       大舅住在距林城60公里的山区,萧山赶来找到大舅,对他说了来意,大舅摇头说:“郭书记虽说是你姥爷的学生,为人却耿正得很,他有个弟弟就在咱乡政府工作,想找他帮忙将自己调到县里,都被他训走了,跟他搞这一套呀,没门。”
       萧山听罢说:“大舅,他不会这么绝吧,咱村头的这条大路,不就是他帮助修的吗?要不是姥爷的面子,他会亲自过问这事?”
       大舅感慨地说:“山子,修路那阵,你正在外地念书,不清楚咱这路是扶贫路,是县委研究决定的,郭书记不是那种不讲原则的人呀!”
       出师不利,吃了闭门羹,萧山心里凉了半截,便要告辞,大舅硬拽着他吃午饭,萧山推却不过,只好答应。他见时间还早,便到村里村外转悠转悠。
       多年没来,小山村的变化简直让萧山目瞪口呆:连接村外平坦宽阔的马路上,农用手扶拖拉机忙碌穿梭;山坡上牛羊成群结队,村里家家都住上了明亮宽敞的新房。萧山吃午饭时,对村里的变化大加赞扬一番。大舅得意地说:“这就是修路带来的好处!别的不说,光咱石料厂生产的虎牌青石板,每年就上缴村里几十万!”说到这,大舅又感慨地说:“唉,我要是有你这两下子,非得好好写写郭书记当年带领大伙修路的事迹不可!”
       说者无意,听者留心。萧山心中豁然一亮,忙说道:“大舅,我找几个人来咱村写写咋样?”大舅拍手笑道:“好啊好啊,咱村的老少爷们正巴不得呢!一切吃住开销我全包了!”
       萧山不禁为自己的灵感所激动。心想,如今领导都爱听赞歌,如能完成一篇歌颂郭书记当年艰苦创业的文章,既能教育众人,又能讨得郭书记及上级领导的欢心和青睐,还可避免跑官送礼那套庸俗官场作风,岂不一箭三雕?他集中精力构思,文章题目定为《闪光之路》。当他找到在市委宣传部当副部长的一位老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同学拍手叫好:“哎呀,老萧,我算是服了你了!我们刚接到省委宣传部的征稿通知,省出版社年底准备推出一套报告文学丛书,就是专门写各地基层干部的,你呀,抓住好题材了!”
       不久,市委宣传部发了文件,组成一个专门写作班子,由萧山牵头撰写《闪光之路》报告文学。萧山带着几个笔杆子,驻进了大舅村里。
       进展还算顺利,写作组收集到不少关于郭书记的动人事迹,萧山十分高兴,准备动笔之时,萧山却意外地听到一个对郭书记不利的消息:路修好后,为郭书记树碑立传,这碑如今还在村石料厂放着!
       萧山亲自跑去石料厂看个究竟,果然在库房发现一块大石碑,上端刻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八个大字,下面是密密麻麻为郭书记评功摆好的碑文……
       萧山看罢,很不是滋味,心想,作为共产党领导干部,拿国家下拨的资金,干了应该干的工作,竟要群众为其歌功颂德,岂不有悖于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难道郭书记也在沽名钓誉?他走出石料厂,大舅家的老二开车过来,看见他便停了下来。萧山问道:“你这是往哪去呀?”
       老二小声道:“我爹说郭书记家修房,让我给他送去青石板。”
       萧山一听愣了:这不是行贿受贿吗?他想去找大舅问个明白,可又一想:干部不都是穿一条裤,大舅当了村支书,他会告诉我这些吗?第二天,萧山又来到郭书记家,果然看见一群人正热火朝天地帮他盖房。他似乎明白了一个真理:世上没有不吃腥的猫!
       萧山回到了住处,越想越失望,那股清高劲又上来了,他宁可这县官不当,也不为贪官涂脂抹粉,他准备收拾行囊,打道回府!
       正好大舅来找他,听说他要走,问道:“山子,这么快就写完了?那也得给乡亲们念念呀,看看还有遗漏没有?”
       “不必了。”萧山冷冷地说:“你们这位青天大老爷都立碑了,我们还写什么?”
       大舅说:“咳!你误会了。提起立碑的事,我们全村老少对老郭有一肚子意见哩!”大舅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就在这条路修到半山腰的时候,资金到不了位,眼看天就要冷了,如一月之内不打通,一旦大雪封山就无法修了,这满坡的山果就得烂在山上。郭书记闻知这种情况,将自己家盖房的钱拿了出来,又在政府机关中发动募捐,这才把路修了下来。乡亲们自发给他立了个碑,谁知被他知道后给推倒了,这碑还在石料厂放着。”
       “那、那你们给他送的石板呢?”
       大舅显得有些不安:“听说他家老屋今年才翻盖,我们几个村委商量一下,给他父亲送去一车青石板,你说,郭书记为咱山区修路操了这么多的心,费了这么大劲,我们送车石板还不应该吗?可郭书记的家人就是不收,这不,刚才又捎信来,说如果不拉回,他们就要告诉郭书记了,这叫我们说啥好呢?”
       萧山的心一下被震撼了,回想起自己此行目的,肚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时啥滋味都有……
       半年后,由萧山执笔的《闪光之路》报告文学发表了,并在省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读者纷纷写信打电话赞扬,县里还掀起一个“争做人民好公仆”的活动……
       这天,萧山和几位铁杆朋友又聚在了一起,当大伙问起他这“官”跑得咋样时,萧山百感交集,连声说道:“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啊!”
       (责编:文讲?摇图:胡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