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抢镜头
作者:邵燕祥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4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抢镜头,该是影剧界的行话吧。拍电影,该谁上镜,是主角是配角,是特写还是一带而过,都在导演掌握中。不该你上,你上了,最后也难逃被剪掉的命运。
       从前没有电影,只有舞台,演员在台上不安于位,越位也叫抢戏,犹如抢镜头也。
       一般人没有上舞台、上摄影场的机会,在拍照片的场合,也会发生抢镜头的事。
       当然,平常家人朋友的生活照,大抵不存在这个问题;反正谁也不挡谁就行了,至于谁前谁后,谁左谁右,无关宏旨。正式一点的合影,有个排座次的问题了,随着就产生是否有人抢镜头的争议。
       与领导人(不管是全国一级,省市一级,县以下以至乡镇一级的官员们)合影,你置身何处,就成了大事。第一排座次是排定了的,谁该坐在哪儿,各有白纸黑字标明,据说问题不大。“抢镜头”是发生在站着的人里。西北某省一个搞复转军人安置工作的干部,就“抢”上了一个“镜头”:他恰好站在某一中央领导人的身后,他把这张照片的有关局部放大,突出了他和这位领导人的近距离,几乎成了随侍左右的“身边工作人员”的样子。他颇以此招摇了一番。只是成也“合影”,败也“合影”;他先是利用这张合影照片蒙混了一些人,甚至得以提升;但他不知进退,张扬过度,终于被明眼人所揭发,弄巧(?)成拙了。
       中国人的政治生活,相当程度体现在看电视新闻或听新闻联播上。经过长期反复训练,竟能从名单的排列,看出或听出宦情的沉浮。这,说难也不难,因为中国两千多年旧礼教,讲究的就是礼法规矩,亦即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不但长幼有序,更重要的是尊卑有序,尊者先,卑者后,不得僭越,电视有了视觉形象,更是一目了然。“文革”当中,伟大统帅毛泽东在前面走,副统帅林彪随行于后,总得保持几步距离,再往后看,依名单为序鱼贯而行;据说,每逢节日登天安门城楼,林彪绝不赶早抢先,但也绝不拉得太远,总要保证在毛泽东到达后几分钟准时来到,这个“几”分钟是有一定的,他的秘书们记得清,我就记不清了。
       那时候,还不期而然地对老百姓进行了一套语法修辞训练。比如标题为“……(前面是一系列“红太阳”之类的词语,从略)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以及周恩来总理……”,一个“以及”,这是暗示,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亲密程度略逊于毛林的关系,甚至是暗示,周恩来够不上毛泽东的“亲密战友”,至于还算不算一般“战友”,也很耐人寻味了。还有,在报一大串名单之后,挂一个“还有余秋里同志”,便显得余某人上天安门啦、上宴会厅啦,都有点勉强,不过碍于周恩来的要求,给这个管生产的负责人一席之地罢了。
       这自然不是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人所能决定得了的。
       但中国的听众和观众,却由此长了不少见识,这恐怕是其他大多数国家的人所没有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编了“九·一一”后“号召美国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以布什总统为核心的共和党周围”的套话,一时成为笑谈。
       确如某些人土所说,中国有中国的国情,这是中国特色之所由来;西方国家想学也学不去的。
       中国人,那些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除外(正如我们说中国是“礼仪之邦”,那些随地吐痰的人除外一样),因关心国家大事而爱看报纸时事版,关注广播电视中“新闻联播”的,都在心里有一份名单,经常对照着看;比一般群众更热衷于此的,则是各级官员中经常上镜头的人。
       要问上镜头的意义,演员或表演艺术家们最清楚,那是联系群众的惟一渠道,那是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对于演员以外的人呢?我们知道,有些县市办的电视节目,实际成了当地主要官员的“起居注”,没一项活动不出镜头,没一天不在荧屏上露面,有时作为配角陪上级检查工作,更多时是主角,天天在镜头前广而告之;开大会小会,亲临基层检查,接见外来客商,各种礼仪活动,包括工程奠基开工,公司超市开张,都要合影,剪彩,作重要讲话(当然不是说他们只该讲不重要的话),给人的印象,就像是新世纪里的“华威先生”,想象他们只能在夜深人静后才能看看文件,批批条子,或进而读读书,想想问题了。
       一切成了习惯以后,一天不上镜就会不适应,担心群众会怎么看:是不是某人被“双规”了?为什么不抛头露面了?会不会因此谣言四起,说某某人犯案了?会不会因此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于熟悉中国国情的人来说,有这样的想法,还真不是多虑,而是极其自然,因为一般观众听众,也正顺着同一思维定势,作如是的猜想和推测。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于是,越是限制官员出镜,在某种意义上,越是促成了其中一些人“抢镜头”的迫切心里。
       大家记得,在王宝森自杀案透露以后,陈希同频频出镜,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向公众表明陈某人的存在:陈某人依然大权在握,陈某人没有你们传说的问题,如此等等。
       有了这样的视听经验的中国听众观众们,不但对于常常出镜而归于悄然的公众人物(主要是当地负责官员)有所怀疑,而对于忽然异乎寻常大抢镜头,几乎天天不拉甚至分包赶场在电视荧屏前近于随叫随到的人,也产生了格外的关心:这是干什么呀!是不是有点像穿上特制文化衫,前胸后背写着“我没露馅,我没失风”?
       好端端的传媒,一向充满令人快慰的好人好事的地方,却让个别抢镜头的人给闹恶心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