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天地]一座名城的“别称”之辨
作者:何 申

《文史精华》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自我当年来承德插队算起,至今已近40年。其中有3年虽在河北大学(保定)念书,但亦是“承德来的学员”。承德先称热河,是雍正年间改的,这已众所周知。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始,又有一个别称叫得很火,即“紫塞”。从市里到县里,从官员到平民,从商人到文人,从网站到酒瓶,从舞台到影视,总之一提起承德,就常有言有文道:热河名城乃“紫塞明珠”。可谓说得朗朗上口,写得清清楚楚。
       只可惜叫错了,写错了。这是一次很大的集体误读。
       承德是名城、明珠不假,国务院在上世纪80年代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就榜上有名。后来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又成为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据说有了这个名分,日后若有战争,敌对方不允许往这投炸弹。但这事很难考量,往哪投炸弹都不是好事,最好还是别打仗,世界和平。
       现在就是非常珍贵的和平年代,和平年代搞经济建设,也搞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在近年很具体的事是各地纷纷建设“文化大市”。为此当局广开言路,让大家出招献策。我在献计之初就提了一个问题:凡事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而事不成。一个地方的称谓甚为重要,眼下称承德为“紫塞”是不对的。
       结果又产生了—场争辩。包括笔墨之争与当面之辨。
        这里的“又”可不是信笔写来,绝对是有出处的。出处在于数年前我为承德避暑山庄晨练太“火爆”,写过一篇文章《离宫清晨有点躁》,发表后不光是引发了争论,还有一些晨练者在大街拦我要“过招”。我年少时倒是喜爱摔跤,但日后都就饭吃了,如今哪里敢应战,结果吓得我小半年没敢进山庄。后来情况大变,上下舆论都认为我说得有道理了,为此市里还修了不少公园以减轻山庄的负担。我自己想想也就释然,真理虽然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得允许多数人有个理解转变的过程。比较庆幸的是这段时间比较短,不然在一个小城里,认识你的人太多,日子不大好过。
       于是这一次说“紫塞”,我就格外加小心。尽管下了大力多方查资料反复修改文章,并请人提意见,自我感觉立论点论据都很清晰翔实,但毕竟上下称“紫塞”已历20来余载,大有根深蒂固之势,忽然道声你说得不对,人家肯定反感。恰好我在本地报纸上有专栏,每星期一篇,都是短文。我就先试探地发了一篇《溯源求证话“紫塞”》。发后即有反响,说文章不错,就是短点,于是乘兴前趱我就往大里详里写,尽展有关史料与个人思考。
       而做文又需有由头,由头就是春节前在网上看《红山论坛》如下一些文字:“《咬文嚼字》公布今年(2007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随后有人贴上一条,原文是:“有人喜欢用‘紫塞’对‘红山’,把‘紫塞’当成‘塞外’,这也是个错误。其实,‘紫塞’是专指‘长城’的。据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第1117页载:紫塞,指长城……”
       我就由此讲开来:
       人家的这一说法,是既有出处,也有道理的。贴帖子的先生,大概是赤峰一带的人吧,他是由关注“红山”而引发对“紫塞”含义的再阐述。但却给承德提了个醒,因为当下使用“紫塞”一词频率最高的,莫过于我们这里了。一种普遍的理解,认为承德的别称就是“紫塞”,而“紫塞”一词,叫着又挺好听的。但若问承德何以称紫塞,估计就不那么容易答出来。或者说大家都这么称嘛,称多了不就约定俗成了吗!没必要较那个真。
       硬要这么说也没办法,但这就不是对历史对学术所应有的严谨态度了。对一个地方的称呼,不论是正式还是别称,都不该草率,尤其对建立在误解上的“约定俗成”,更应做及时的更正。承德是历史文化名城,如果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不改,定会留下笑柄。
       
       “紫塞”一词之本意,初指秦以及随后朝代(汉、隋、唐)的长城,再往后又泛指长城。这一定义应该说是历史出处明在,典籍词义早有。它与时代发展后创出了一些新词不同,新词的特点是新意新创,而“紫塞”是老词,古往今来世人通晓,不能再硬添横枝杂叶乱了本源。
       去岁春上,我曾写了一篇《避暑山庄赋》,开篇描述承德地域上诸多风貌时,写了滦水(滦河)后,就写“巍巍紫塞,秦汉唐一龙腾翔”,并特别加注说明紫塞指长城。当时虽未有多作解释,但已经有意将“紫塞”的确切含义加以点明,以备日后详述。
       “长城”一词的最早使用,始于汉代司马迁所撰之《史记》。但在先秦时期,以及秦汉以后,因朝代不同,修筑长城的形式存有差异等因素,对长城的称谓也各不相同,诸如列城、方城、亭障、塞、堑洛、界壕、边墙等等,实质上都是指长城。秦朝所建乃至汉长城,多称为“塞”。即使《史记》面世后,当时人们还是习惯称长城为塞,以至于为“紫塞”。
       那么,“紫塞”是怎样而来又是指哪一段长城呢?原来秦朝建长城,在西北一带主要是土筑的,有点干打垒的性质。据《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紫河即今浑河,水含紫土呈紫色,蒙语为乌兰木伦,上游称苍头河,源在山西朔县,经右玉县杀虎口附近,流入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西入黄河。用紫红色的浑水和土所筑的长城,应是地道“紫塞”之所在。具体说来,这道“紫塞”就是指循紫河之南而筑的又称“通溪长城”这一段,长200多里。北齐及隋再筑长城即是沿秦、汉长城走向而筑的。
       引这段筑城的史料是说,隋朝再筑长城是循了原秦、汉长城的方位,使用的紫河水及筑出城墙的颜色与秦、汉一般,从而证实晋人崔豹之言不假。崔豹在其著《古今注·都邑》中写道:“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辞海》第1171页里有关紫塞的词条内容。
       既然“紫塞”一词既体现了秦长城的特点,称之又朗朗上口,往下诸朝各代,对此也就无异议,皆称长城为紫塞了,到后来且也不只限于通溪长城那一段。在隋、唐时因争战原因,对“紫塞”方位多指西北、晋北一带的长城,说得最多的无疑是雁门关,因那是与胡人打仗最激烈的地方。
       吟读唐诗,“紫塞”二字,多在诗中出现。李白就有诗句:“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旁。”以及“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等等。这里的一个“旁”字,表明了这个“紫塞”不是指哪一片地方,而是一个建筑或山、水、林等,它得让人马或什么在其旁边呆住或停下。若指一片地方,就是“开营紫塞上”了。再从诗的全意看,这紫塞无疑就是指长城。 山西有个偏头关,关上有对联形容这段长城的重要及险峻 :“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 后明人崔镛再有《偏头关》诗句:“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南朝有个叫鲍照的,写《芜城赋》,内中有名句“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而清朝曹鉴微写得就更明了:“黄云万里雁横秋,紫塞千山拥戌楼。碛里月明人尽望,笛声吹澈古涼州。 ”一看就是指烽火楼林立的长城。站在城上,看得见水中的沙石和月亮的影子,笛声吹澈古凉州。连这段紫塞的方位都点明了。总而言之,古来对紫塞之所指,含义是很清晰的。在明长城未修之前,人们使用着紫塞一词很多。即使后来明重修长城,在北方多用砖石建筑,人们特别是文人墨客还是偏爱紫塞二字,以壮长城之色。
       
       再说塞。塞即要塞、关隘。在我国疆土上,横亘着一系列走向不同的山脉,这一系列山脉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壑口,在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的状况下,这些壑口成为人们穿越崇山峻岭的必经之路。由于这些天然壑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代当政者便在这里建军事工事,控制壑口的通行。因有堵塞之意,于是称为塞。万里长城,建于北方崇山峻岭之上,关口多位于南北(大体方向)通道之上,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作用,纯属要塞无疑;反过来说,倘若地无险要且无城无关无壑口,也就难称为塞或要塞。京城以北,险在长城沿线关岭隘口。而承德宝地(以避暑山庄为主)距此数百里,此处周边山川形势缓和风光秀丽,清帝在此建避暑山庄,亦是缘由之一。依此论来,承德远非是实际意义上的“塞”。
       
       综上所述,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承德区域南界有明长城乃至秦长城遗迹(在围场等处),从这点上说,承德境内是有“紫塞”的。但将承德及其所属辖的这方地域称作“紫塞”,就不准确了。将承德冠为“紫塞明珠”,也就等于说承德是“长城上的明珠”,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再说清康熙、乾隆等几位皇帝。他们一生大半时间在承德度过,在此作了大量的诗文,其中称热河(承德)多为“塞北”。如诗句“塞北无梅竹,炎天映日开”、“词客关山月休怨,来看塞北有江南”等。此外,从承德所处京城北部的大的地理位置上,还偶称“朔塞”、“玉塞”、“雄塞”、“上垣”等等。
       当然,在康熙、乾隆的的诗中,偶然也用了紫塞二字。但即使提到紫塞,也不能表明他们认定承德又称紫塞。这就需要细读全诗全文,看看写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比如康熙《巡幸出喜峰口过黄土梁》诗:“紫塞双厓出,丹梯百尺悬。草香遮细路,树老卧晴烟。地为时巡到,山当隘口偏。何年留石室,驻马看层巅。”“厓”,即山边。这诗比较好解,前几句的大意很明白的是:喜峰口的长城从两边山坡下来,红色的石阶百尺陡悬。草密遮小路,老树低垂于半空……在这里,康熙明白无误地点明紫塞即长城也。
       此外,在承德溥仁寺碑文里,康熙也提到了“紫塞”,原文是:“历观往史,遹溯前朝,版籍有区,幅员未广。兹热河之奥壤,乃紫塞之神皋。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对这段话的解释,现有许多个版本,如《承德名胜》、《承德胜景》中,已解释得很清晰:“纵观过去的历史,回顾以往的前朝,他们统治下的户口不多,版图也不大。热河这个地方是‘长城’以北一个极为难得的名胜之区。过去中央掌管疆域版图的部门,并不知它的名字,这里的山河名胜,也不见于地理志书的描述……”在此,如将紫塞解释为热河,那就连念都念不通了。
       至于清朝官员们对承德的称谓,就不敢像皇上那样用那么多华丽的字眼了。《承德府志》是地方官员编辑的,用辞较规范。内中《巡典》六章,开头大量用的一句,即“上启跸巡幸‘塞外’。”应该说用“塞外”,绝对是“相当”准确的。
       说到这里就要问了,既然如此,那怎么就会出现了将“紫塞”与热河(承德)等同并成了“别称”了这等事呢?对此我也曾疑惑,先是以为系岁月无据口口相传所致。然再细读手头有关承德的书,才发现不是那样,将承德别称“紫塞”,只是前些年来才有,是事出有因的。
       事情大概是出在对普宁寺大雄宝殿三世佛前抱柱楹联(上联)的注释上。这上联是:“福溥人天阿耨耆阇开紫塞。”请注意,在这里,乾隆提到了“紫塞”。
       在1986年出版的《承德文史》(第二辑)中,有文章注释如下:“阿耨”和“耆阇”是佛教圣地,前者在西藏阿里,后者在印度。“这两个圣地的名字,在此指代普宁寺这座寺庙。”
       往下又注说:“‘紫塞’,指热河这个地方。塞是塞上,紫是指塞上土地的颜色。”总的意思是:“佛的福德遍及人间及天上,热河开创了阿耨和耆阇那样的圣地。”
       于是,许多年来,介绍承德文史的一些书籍就多这样写了,导游们也如此这般去讲。当然也就等于写给讲给了外地人和承德当地人,并渐渐传将开来。遗憾的是,我们这里有许多人致力研究清代留存下的每一个细节并多有见地, 但在许多时间里, 虽常来普宁寺常看大雄宝殿三世佛常看这副巨联, 却很少对此联注解解生发一问。
       我非清史、楹联专家,谈此可能有些冒昧。然多年习文却也养成认真之性。于是大胆追根溯源反复思考,我就觉得,对此联给出如此的注释,是不准确的,存在着极大的误区,很值得商榷。
       关于阿耨耆阇。先说阿耨,阿耨的一种解释是指阿耨达池。对此我和原注释无大异。阿耨达池,在《云台揽胜》一书里是这样记述的:花果山照海亭东有一小石池,池的上方镌有“阿耨达池”4个字。这“阿耨达” 乃印度佛经上的一个名词音译,是常见的佛教用语,梵语意思是“连通五湖四海”。“阿耨达池”在佛教中是个了不起的池子,是“仙池”,是“万水之源”,天下各地之水,都是由这流去的。饮“阿耨达池”的水,清凉而无烦恼。在现实中这个池子在西藏南部的普兰县内,是我国高原淡水湖之一。如果说对阿耨达池的解释我略有不同,那就是它更应该是“圣池”而非“圣地”。用白话讲,这里的水法力无边,流到哪哪幸福。
       再说耆阇,耆阇可解释为耆阇崛山,系梵语的译音﹐又可译为灵鹫山﹑灵鸟山﹑灵鸟顶山。在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为释迦牟尼说法之地,是圣地。对此我也同意原注释。
       关键就在于,一个圣池,一个圣地。按《承德文史》里文章的解释, 即是: 热河 (紫塞)就开创了这样的两个地方。
       这显然是说不通的,这两个地方,在佛教中都是至高无上的圣池圣地,理当是它们“开创”别处、别人,怎么能被别人、别处开创到别的地方去呢?即使说是一种意象而不是具象的开创,起码也得有些相像之处吧?而阿耨达池,是个高原湖泊,无论怎样想象,普宁寺也难以与其联系在一起。同时,“开创”什么什么“地方”,从词义上也是讲不通。
       再从语法上看,联中明白无误写的是“开紫塞”,却被解释成了“紫塞开”。倘若非如此不可,那么下联末尾亦有三字“拥金绳”,就应为“金绳拥”了。这样一来,连下联也解释不顺。故此,无论从佛法道理及汉语词义语法上,这种解释都难以贯通解晰,终将这副楹联的含义弄得复杂费解。
       那么,我又是怎样理解呢?我以为这并不复杂,我们也没有必要想得那么复杂,只要明确“紫塞”指的就是长城,这上联一念就通,即:那福德遍及人间天上,佛教的圣湖圣地,打开(或开启开通)了长城(紫塞)关塞。
       
       在这里,“开”是动词,开的是什么?就是“紫塞”。佛法(圣水流淌,大乘西来)无边,关塞是挡不住的。再接下联“妙涵空有旃檀詹卜拥金绳”,就非常通顺了。“妙涵空有”,大意指佛法包涵了一切。“旃檀”,指檀香木。“詹卜”,是西域白色的香花。“拥”,意壅塞。“金绳”,药师佛国金绳为界,泛指佛界。
       这副联总的解释,大意应该是:上联,那福德遍及人间天上,佛教圣湖圣地打开了长城关塞。下联,这佛法就包涵了一切,香木香花布满了它的圣界之内。
       这样解释,是不是更文理通顺?上下联相互呼应,与大雄宝殿的意境相近,还符合了清帝喜欢建庙不喜欢修长城的心理。众所周知,康熙是轻视长城的,有清一朝没在长城上花过钱。康熙、乾隆又皆认为建庙胜过修长城,故在承德建山庄建寺庙。承德(热河)及诸庙在清朝皇帝的心里,几乎是长城的反意词。想一想,他们又怎么可能称承德为紫塞呢?
       紫塞长城,在历史上起的作用, 主要是阻隔、 堵塞。而承德和外八庙在历史上的作用, 则是打破阻隔疏通堵塞,促使民族相睦,华夏和谐。因此, 无论从典籍文献还是历史价值上看, 将承德称为紫塞, 都是不准确且不合适的。
       将承德称为紫塞不宜,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长城各关塞所在各地的“长城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内容,有的就直称“紫塞文化”。日前河北怀来对陈家堡一线长城有大量照片展出,其对外宣传的对联即为:“紫塞行空群山小,红日入暮孤月明。”再往西北,秦长城的遗迹更多,紫荆关城南门上方至今仍有匾额一块,就写着“紫塞金城”4个大字。如此一来,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史载厚重的承德就与长城沿线各关隘之地分不清了。这不仅对承德很不公平,也是历史不能接受的。其实,承德的别称还有许多,“避暑山庄”就是最大的别称、最闪光的金色名片。世人也早已认承山庄,没有必要因一句“紫塞”给弄乱了。
       关于承德是否可称紫塞,肯定会有不同看法,有争论是正常的。清朝几代皇帝在承德多有留言遗迹,单是诗作就说不清有多少首。从中找出几句称紫塞的,或说什么地方有过叫紫塞的墨迹,可能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就认定承德为紫塞,否则,对承德的那些称谓,对紫塞的那些典记就不好解释了。
       对历史的研究,终究是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一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原貌,完整解读典章本义。二是要划清研究范畴,注意解读分寸。如前年我在中央电视台讲承德是“不战之城”时,就与主持人详细探讨了何为“城”以及“战”之意。昔日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这就讲清了古来“城”与“战”之本意。城,指府治城环;战,指攻守之斗。纵然承德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但为一方首府,称城亦不为过。当年康熙在此建避暑山庄,不择川谷防御之固,不仗兵众刀刃之强,意在“和”字为先攻心为上。于是后来山庄及热河城就全然不占固守之利,终屡次出现守军先退攻者后来的局面。
       倘有人拿承德行政所辖区域之内战事或城内外亦曾有兵火乍起,来评说“不战之城”,实乃文不对题,争亦无益。如是,谈及承德该不该称“紫塞”,亦应文题相对,把文章做准做实,若能有一篇《承德应该亦称“紫塞”之我见》的雄文浩章,应是对我这篇文章的最好回应,亦为学术研究广开言路作了贡献。
       最后我说:上世纪80年代初,承德和全国一样百废待兴,文物领域尤为突出。文物工作者和许多原本在其他岗位后改行过来同志,为承德文物做了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对各寺庙历史、宗教、匾联等考证注释著书立说,就是其一。由此,世人方能领略久远拜读文字感受承德。对他们的功绩,我历来是十分敬重的,并从各位大作中学到不少知识。如今我冒昧于沙海中拣一粒而查其可圆,于山林间拾一叶而观其怎秀,目的全为承德今日之繁荣、未来之发展,除此别无他意。
       以上就是我对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别称”之辨。发表此文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注意到有不少地方的“别称”亦有不准确的,或依据不足、考略不实的问题。但愿抛砖引玉,能为盛世修史做点事,使文化传承根脉清晰,称谓弘朗,名正言顺,大业功成。
       责任编辑 谢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