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往事]回忆慰问孙越崎老人
作者:王玉楼

《文史精华》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孙越崎是我国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1994年春节前夕,我有幸与河北省委统战部的同志代表河北省政协、省委统战部赴京慰问孙越老。翌年12月9日,孙越老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回想起14年前的事情,孙越老的音容笑貌,他对祖国的伟大贡献、对河北的殷殷期望,仍历历在目,感念至深。
       惊世贡献
       孙越崎老人住在北京木樨地24号楼13层526号。这座现在看似寻常但当年却非同一般的“部长楼”里住着不少部长,但也有一些住户不是部长级的人物,如大名鼎鼎的孙越崎、梁漱溟等。
       1994年春节前夕,当时任河北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的我和河北省委统战部的张宗豪同志,按照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每年都要慰问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传统,专程去北京慰问孙越老,当年他101岁。之前我们只是在电视或图片中见过他,没有机会目睹尊容,心想这把年纪,不定老成什么样子。见面后,我们惊异了:孙越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谈吐自如,一点儿也不像年逾期颐之人。他个子不高,皮肤白净,略有老年斑,嘴角的浅笑透出平稳和自信,虽身居高位,享有盛誉,却毫无骄矜之态;沉稳的步履蕴含着坎坷的经历和辉煌的业绩。
       孙越老1893年10月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一个殷实的耕读世家。1919年5月,他以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的身份,参与组织了天津学生联合会,被学校开除。后得蔡元培先生帮助,进入北京大学采矿系继续学习。1921年从北大毕业,获工科学士学位。
       作为一位跨越世纪的老人,孙越崎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创办煤矿开始,到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担任煤炭部顾问,70多年来一直在为发展我国的煤炭工业呕心沥血,成为我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
       1924年1月,他怀着“实业救国、强盛民族”的抱负,奔向黑龙江穆棱,奋斗了5年零8个月,到1929年,把穆棱建成黑龙江当时唯一的现代煤矿,年产量达30万吨以上。
       1937年7月,日寇入侵,时任河南焦作中福煤矿公司总经理的孙越崎决定:将机器拆下来迁走!他冒着极大危险,做了大量的说服和发动工作,使机器全部拆迁。当日军长驱南下时,孙越崎已把7400多吨机器设备,连同1000多名员工和家属安全地撤往汉口。迁入后方的焦作矿工利用这些设备,在湖南谭家山边勘探边采煤,短短时间出煤4.2975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8年3月,孙越崎与四川天府煤矿董事长卢作孚商定,将中福的机器材料及技术管理人才迁往四川,相继开办了年产50万吨煤的天府煤矿和年产10万吨煤以上的其他3个煤矿,孙越崎兼任4个矿的总经理,为抗战后方的能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他出任甘肃油矿局总经理,领导开发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石油基地——甘肃玉门油矿,为前线、后方严重油荒的中国抗战提供了新的能源保证。他由此被人们誉为“煤、油大王”。
       1945年8月,孙越崎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资源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经济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等职。1948年10月,他利用国民党社会部在南京召开全国工业总会成立大会的机会,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将三四十名重要工矿企业负责人召集到资委会礼堂开会,叮嘱他们回去后做好弃暗投明的准备。凭他的洁身自好及其表率作用,获得了同仁的支持。这次秘密会后的第二个月,蒋介石突然召见他,命令他把南京的5个工厂拆迁到台湾去。孙越崎借故拖延,想尽办法拒迁。在蒋介石怀疑他被共产党左右着,并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催促之时,他担着杀身之祸的危险,仍然拒迁。后来国内形势迅速变化,蒋介石也顾不上过问迁厂之事了。
       1949年11月,孙越崎组织了资委会香港贸易事务所员工起义。当时,资源委员会是国民党政府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单位,是国民党政府中唯一全体留在祖国大陆的部级单位,拥有121个总公司和总机构,下辖生产单位上千个,职员3.28万人,其中40%以上是大学毕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仅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高级人才就有3000多人。这些机构、人员以及企业的设施、资金全部完整保存下来,成为新中国重工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蒋介石恼羞成怒,宣布开除孙越崎的国民党党籍,并下令以“叛党、叛国罪”通缉他,甚至在他离开香港时,还派出4艘军舰在海上拦截他,不料截错了船只,孙越崎幸免于难。
       孙越崎为祖国革命和建设所作出的惊世贡献,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在孙越老简朴明亮的会客室,挂着江泽民同志送给他的大幅合影彩色照片,照片上有江泽民的题字:“孙越老百岁寿辰留念——1992年10月16日”,格外引人注目。邓颖超生前留下遗言,要为孙越老的百岁寿辰送一尊寿星。邓大姐逝世后,这尊寿星和那幅人们十分熟悉的周恩来坐像一直安放在孙越老的会客室里,默默地向孙越老祝福。
       殷切希望
       孙越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煤炭部顾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对河北省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我们的来访和慰问,老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我们走进孙越老的寓所时,他正在和他的女婿给台湾、香港等地的亲朋好友写贺岁卡。听说我们是河北来的,孙越老急忙站起身,微笑着同我们一一握手。“春节到了,我们代表河北省政协、河北省委统战部向您拜年,祝您身体健康!”说着我们送上行唐红枣和藁城宫面,解释说是河北的土特产,是河北人的心意,老人非常高兴。
       
       孙老与我们亲切地交谈起来。他说,河北省这几年干旱,焦裕禄有一大发明叫“沙地里种泡桐”。泡桐也叫桐树,好处很多:生长快,木材轻软,不翘不裂,叶子大,可以吸水分,还遮太阳,耐水湿耐腐蚀,是制造箱匣、乐器、锅盖、木屐的良材。河北可以试验一两个县,取得经验后推广。
       话间,孙老提及白洋淀和赵州大石桥。
       驰名中外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著名的旅游区。这里碧水连天,荷花满淀,有一望无边的芦苇荡,有绿树成荫的千里堤,景色秀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安济桥,又名赵州大石桥,坐落在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1年),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年,孙老就曾亲临这两地进行过考察,这次他又问起这两地的建设情况。他说:“白洋淀旅游区要建设好。现在白洋淀有水了,多种芦苇,搞好深加工,人们吃饭要紧么!”他说:“赵州桥是古老的石拱桥,它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驰名中外,一定要保护好。拱桥下的污水一定要根治!”我们告诉孙老,去年10月,副省长郭世昌率省直有关部门到赵县现场办公,确定了以保护古桥为主,兼治理旅游小环境的目标。治理方案现在已确定,在赵州桥上游打机井或上游提取清水注入桥下河道。工程总投资约650万元,1994年6月底以前完工。孙老闻之,欣慰地笑了。
       我们握别时,孙老叫女婿给河北省政协、河北省委统战部写了贺岁卡,并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桌前,亲笔在贺岁卡上写下“百岁孙越崎”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还念给夫人王仪孟听。
       在孙越老简朴的会客室里,写字台上堆放着许多书,他夫人说他每天还要读书看报写文章,身体比去年好。我们对孙老说:“您对河北的建议我们一定转达;您的功绩河北人民永志不忘。衷心祝愿孙老健康长寿!”
       孙老逝世后,1996年春节前夕,我与省委统战部的同志又一次赴北京孙宅慰问。客厅里,孙越老和夫人王仪孟的遗像挂在洁白的墙壁上,下面有许多鲜花簇拥着。孙老长子孙竹生沉痛地对我们说:“我父亲在去年12月9日,也就是在他度过102岁生日后不到两个月去世了。31天以后,伴他70年的我母亲也随他而去。”在大家对孙老及其夫人痛惜和哀思中,我内心深感有幸前年与他和夫人见面、谈话,了解到他们许多动人的故事,可以传于后人。
       孙越崎老人令人怀念,他对祖国的巨大贡献广为传颂,爱国主义精神在亿万人民中发扬。他对河北省的希望已变成了现实:沙地里种泡桐的经验在推广,木材得到更广泛的合理利用;白洋淀已成为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水域更广了,水质更清了,芦苇更密了,荷花更美了,中外游客更多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州桥的周边环境,已成为世界著名桥梁中难得一现的秀美景区。
       愿孙越崎老人安息!
       责任编辑 齐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