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海存真]困难时期周恩来处理一封人民来信始末
作者:赵英秀

《文史精华》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封告状信及一幅漫画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山东省惠民地区(今属滨州市与东营市)、广饶县(今归东营市)均为重灾区。当时因疾病、饥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情况下,广饶县公安局干部曹树立,毅然写了一封题为《小干部与主席谈心》的人民来信,寄给国务院,反映上述问题及个人处境。信内言辞颇为激烈。
       曹树立家住广饶县城关三村,其父母因食不果腹,营养不良,于1960年下半年患水肿病和干瘦病,并于1961年8月9日、8月27日先后去世。而此时曹树立正躺在惠民专署疗养院的病床上,经受着晚期肺结核症的痛苦折磨。这一时期,他不仅陷于痛失双亲的苦闷之中,而且目睹周围老百姓,集聚一起风抢医院食堂的情形。深更半夜,疗养院大门紧闭,而群众在门外手持木棍呼喊,回头望望公路两边大杨树的树皮、叶子已被吃光剥光了。
       随之,住院病号饭也难以为继了。曹树立就自己到田地挖来野菜,回来剪成一段段,放进暖瓶以开水烫焖,撒点盐巴,做成野菜团子吃。天天以野菜充饥,致使病情加重,引起大吐血,曹树立濒于绝望的境地。于是他产生了向中央写信的想法,但又觉得担“风险”,转念又想:“反正我也不久人世了,死尚且不怕,还怕什么?”他伏在病床上开始动笔了。因住双人病房,只好晚上琢磨白天写,共写满10多页纸,装进自己糊的大信封,上写“中共中央国务院负责同志收”,寄时超重了,只得补贴邮票。这是1961年10月14日的事。
       曹树立这封信原文如下(有删节):
       小干部和主席谈心
       我们这里的死亡太惊人!您实在不该稳坐北京,专靠行文、指示、马列主义、政治工作了。以上这些都不是粮食,不是粮食就不能充饥,不能充饥就不能避免死亡。如何避免死亡,以小干部短见,就是怎样发挥群众劳动生产的自觉性,这是解决农业问题和避免人口死亡的根本道路,别的千条妙计,都是无济于事。您应该立即想出一个既不改变生产资料(土地)性质,又能接近符合群众的心理和条件,对土地使用的措施,从而很快的(地)发挥群众的生产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国家这样大,像我们这里的情况总是局部的,为了避免当前这种吓人的死亡,不管您想出什么高计绝策,先别强调农业税,或者极少量的担负农业税,应该先考虑他们的生存自给就很好。我连月失去双亲,真是万分悲痛,像我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触目皆是已不为奇了。在这个时期失去爷娘的人,失去儿女的人,失去丈夫的人,失去妻子的人,怎么能不暗下议论。有的说:怨党中央、毛主席、三面红旗……
       我这话您爱听也别高升我三级,不爱听生气也别叫我下牢,您不怪我好歹,今后咱就常谈心。
       山东情况再不能搁延了,马上行动吧,我的好主席。
       十一年的候补党员
       三十二岁的小干部
       患病吃不饱的人
       神经正常的人
        曹树立
        (1961年)十月十四日
       曹树立将信写好后思量再三,为防秘书阅信后扔掉,他又另用一纸写明:“负责同志:你若是保国的忠臣,爱祖国,爱主席,有良心,就一定将这份谈心书交给主席过目。(如果)你(不)这样做,把它掷到纸篓里,您可要扪心思量!”
       此外,曹树立又亲手绘制一幅漫画,附在信中。漫画的内容是:一位年轻的边防战士,守候在一尊大炮旁,他力举手臂,高呼“誓死保卫祖国”。大炮后边置有两口棺材,一口殓其父亲,一口殓其母亲,再后便是曹树立本人正躺在病榻里,奄息间吸着氧气。画中那位青年军人正是曹树立正在服现役的弟弟。
       周总理的焦虑
       
       曹树立的告状信如期寄达国务院。1961年10月26日,习仲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将此信先后送交李先念副总理、谭震林副总理过目,最后送周恩来总理批阅。
       10月30日,周总理于百忙中,亲自写信致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下达有关指示。在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总理奋笔疾书,心情是沉重的:老百姓吃不饱饭,是我们共产党员、我们各级干部的责任。曹信中反映的问题应认真对待,摸清实况,从速解决。
       周总理致谭启龙函的原文是:
       启龙同志:
       现附上曹树立来信抄件一份,并有他附件一纸,请阅后派得力同志去认真地查一查。不管这个人的情况如何,总要把惠民、广饶两地方的现象弄清楚,并且对曹本人也不要进行追究,让他把要说的话都能说出,因为这是我所看到的第一个署名给中央写信的,我们必须负责地看待这事。希望你将查得的结果告我,原件尤其是曹的附件也望一并退回。
       敬礼!
        周恩来
       一九六一年十月卅日
       周恩来写此信的历史背景在于,自1959年始,我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有15个省出现饥荒,尤其山东、河北等5省严重缺粮,人心惶惶。为此周恩来忧心如焚,正如总理的秘书李岩所回忆:“各省市天天向中央告急,搞得总理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于是周恩来呕心沥血,亲自指挥调运粮食,被誉为“粮食调度总指挥”。这一时期,他每周总要数次约请粮食部门的负责人谈话,据当年任粮食部党组书记的陈国栋回首说:“去总理处,主要是谈粮食问题。他一般都是晚上找我们去,地点经常是他的办公室。有时是晚上九点、十点钟或深夜十一二点去,谈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
       还需补充说明的是,中共中央在1961年5月21日至6月12日于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最后一日毛泽东作总结讲话,并作了自我批评,提出要对庐山会议后两年来批判和处分错了的人,进行甄别平反。会议决定,今后不再开展反右反“左”斗争,也不许戴政治帽子。所以,周恩来在信中特意指出“对曹树立本人也不要进行追究”,从而让群众讲真话,而绝不打棍子,扣帽子。
       省委书记的奔忙
       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后,于1961年11月1日亲自到惠民专署召开地区领导和县级领导会议。会上传达了周总理对曹树立来信的批示,并指派省委办公厅秘书方兴到惠民地区人民医院与曹树立晤谈,并到广饶进行详细调查。
       谭启龙则自11月1日结束惠民地区工作会议后,即踏上了到各县调查的行程,至11月12日,共计跑了博兴、桓台、邹平、高青、滨县、沾化、无棣、阳信等8个县,所到之处详细了解这些地区3年受灾的严重情况及老百姓因饥饿而患病死亡的惨状,焦虑万分,急如燃眉。
       方兴于11月13日将在广饶调查的情况以书信的形式及时向谭启龙作了汇报。方兴在信中说:从各方面反映看,曹树立是一个好同志,他自1953年患肺病,1955年春到惠民专署结核病防治所疗养,至今6年多,现在病入膏肓,他的父母在一个月内相继亡故……
       方信中说,“广饶县病人和死亡情况都是比较严重的。全县各种病人,今年(1961)一二月份六万人,五月份七万人,六月份八万人,九月份达到十二万人,占全县总人口(四十一万)的29%。一至十月份,全县共死人14272人,占总人口的3.4%。其中,八九月份死亡最多,每月都在2000人以上,十月份死1520人。病人多、死亡率高的原因,据我在城关公社调查,最主要的是连续三年灾荒,加上今年春季口粮特别紧(每人每天只有半斤),此外,秋季严重涝灾,腹泻、痢疾、疟疾等传染病发展,医疗跟不上,也是死亡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十月份以来,因秋收已接上口,病人和死亡现象都有所好转。县委目前正大力安排生活,对病人进行治疗。”
       1961年11月23日,谭启龙根据自己调查的情况,给周恩来写了汇报信。
       
       谭启龙在信中,一是对总理关切深为感动,然后具体写道:“这些地区(指包括广饶在内的惠民地区数县——笔者)由于连续三年受灾,情况是严重的,尤其是今年旱涝灾害程度比我们原来估计得还要重一些……但只要做好工作,加上中央和省的一定支援,灾荒是可以渡过的。我们准备再派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组前往,并在物资方面再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支援。”
       至于曹树立的个人情况,谭启龙向周恩来如实报告:“这个同志是一个好同志,他反映的情况是属实的。我除要方兴同志代表您向他作了慰问,并将当前中央的许多重要措施告诉他以外,还向他作了一些解释工作。原来他思想沉闷,现在表现很好。”
       谭启龙致周恩来的信写毕,又将曹树立的来信及附件与谈话后的曹信和有关曹树立情况的调查材料等,一并寄给周总理。
       紧接着,中共山东省委针对广饶县严重受灾情况,拨放救灾款68万元,拨放救灾补助粮120万公斤。广饶县委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并以“自留田”、“责任田”形式,分给广大农户自耕自种,尤其提倡多种收效快的蔬菜类食品,使全县救灾形势根本好转,终于渡过难关。
       小干部的大福祉
       曹树立于1961年10月14日以《小干部和主席谈心》为题,向国务院发出“告状信”之后,心情一直忐忑不安,疑虑与苦闷折磨着这个病体之躯。
       11月1日,方兴遵照谭启龙的旨意赶至惠民专署干部疗养院看望并慰问曹树立后,使曹树立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渐趋平静,使他一颗冰冷的心感到无限温暖,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于11月5日提笔给方兴写了一封感谢信。
       在信中,曹树立秉笔直书:“我家破人亡的怨气,叫省里这四轮小车一转,给碾得烟消云散了,同时还把主席、总理、谭书记与您对灾区病亡家属的一颗热心,一颗关切的心送来了。我好像服了一次革命意志发愤剂一样。说真的,我曾一度不想活下去……我保证一定把病养好来回敬主席、总理、谭书记和您对人民的好心!”
       方兴接到曹树立的信后,当即将信转给了谭启龙。谭启龙阅完此信后,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唯独关于曹树立肺结核病的治疗问题,一直牵动着谭启龙书记的心。
       1962年3月,根据曹树立的病况现状,省委决定安排一处条件较好的疗养院,让曹树立进行更好的医疗和休养,并责成山东省委组织部协调办理此事。
       省委组织部经多方联系,落实了一家条件优越的医院——青岛北九水干部疗养院。1962年4月初,曹树立在中共山东省委的直接关怀下,由惠民专署疗养院径直转入青岛北九水疗养院。为根治曹树立的肺部疾患,院方特意聘请了北京的专家为其动了手术,终于止住了长期难以控制的咯血。曹树立在此院业经3载的精心医疗与护理,终于康复,于1965年7月健步出院,重新返回广饶县公安局的工作岗位上。
       
       曹树立病愈出院是一个奇迹。因他害的是严重肺结核,病史长达10年之久,跟他一起住院的人都已先后谢世,原来医院的人见到他瞪着眼睛好奇地问:“你是曹树立吗?你还活着呀?”
       现年76岁的老人曹树立早已离休多年,他与老伴刘庆云身体都康壮。两个儿子,一名曹愚,一名曹笨,但都不愚笨,他们大学毕业后,均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着贡献。另有两个孙女,一个读高一,一个读初二,祖孙3代,8口之家,融融乐乐。曹树立现在每月拿离休金3700元,他高兴地说:“国家对我照顾得很好,每遇身体不适,一个电话县公安局就来人来车,接我到医院就诊。”当年的“小干部”,今日享受到了“大福祉”。
       对于周总理的巨大关怀,曹树立永远铭记在心。在他家客厅,悬挂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像,周总理致谭启龙的批示信复印件,至今用镜框镶着挂在曹树立的卧室里,每逢周恩来的诞辰或逝世纪念日,他全家人都要进行祭奠。每遇来访者登门,曹树立老人总是感激涕零地说:“没有周总理,我就活不到今天,没有周总理,就没有我们全家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杨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