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往事]太原战役密谋起义纪实
作者:王敬之

《文史精华》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解放战争中,太原是华北最后解放的一座孤城,迟于天津、北平,比解放南京还迟半天。
        从1948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下旬,解放军在晋中战役歼灭阎锡山军队10余万人,毙、伤、俘阎军高级将领82名;总司令赵承绶、副司令元泉福被活捉,解放县城14座。阎军龟缩于太原,解放军从四面已对太原孤城形成包围之势。
        解放太原的战役从1948年10月19日就开始了,此时东北战场传来特大捷报,辽沈战役已于11月2日胜利结束,歼敌47万,解放了东北全境。解放军对张家口至平津一线傅作义部队采取了“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略。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为适应全国战局急剧变化的战略部署,中央军委于11月16日电令太原前线暂停总攻,采取围城待命的战略措施。这一拖便拖到1949年的4月下旬才奉命发起总攻。
        太原前线我军的作战部队基本力量包括十八兵团的三个纵队一野的一个纵队,及晋中军区部队,统一由十八兵团司令员徐向前指挥。
       太原位于晋中盆地北端,太行吕梁两山东西相望。西山之下有5公里多的开阔地带,汾河距城1.5公里,水深不能徒涉;而城东近郊之东山,则居高临下,拱卫城东侧击城南城北。东山的得失是攻守太原决定性的关键。
        日本投降后,阎锡山即在东山之线大规模地筑堡设防,经上党、汾孝、运城、临汾等诸战役,阎锡山每失败一次就将东山的守备工事增修一次,构建经营历3年之久。晋中战役后,阎锡山在东山已完成纵深30公里的坚固设防工事,钢筋水泥碉堡星罗棋布,每个山头都有一单独据点,并将据点外围劈成高1丈至两丈的绝壁,各山头据点之间均可交叉射击,使每一个山沟小路均在严密火网的封锁之下。
       东山西麓一线高地则为太原市近郊的内防线,以城东北的牛驼寨、北黄家坟,城东的小窑头,淖马山,城东南的山头、双塔寺诸要塞构成,距城垣仅2.5—5公里。阎锡山将此防线称为要塞堡垒线,夸为华北第一,吹嘘堡垒神话,谓其3000碉堡足抵50万精兵。
        1948年10月19日夜间,夺取太原东山之战打响。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北夹击,一举插进东山核心地区,连克孟家井西北的榆林坪,以西的大窑头、大小北尖,西南的石咀子、麻地沟等险要据点。阎锡山的“雪耻奋斗团”千余人被解放军包围,在团长李佩膺率领下集体投降。
       
        扫清东山外围的阎军后,东山战役进入了关键阶段。牛驼寨、小寨头、淖马、小山头四大要塞,各个要塞都由所谓“平面四层、立体四层”的碉堡群构成密集火网,每个阵地、碉堡壕沟和火力点,均无法接近,易守难攻,无不经过逐步激战反复争夺,攻坚战与争夺战交织,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反复拉锯对峙到26日。是日夜暮,解放军向牛驼寨、小寨头、淖马、小山头4处同时发起总攻。
        敌东山形将失守,阎锡山严令官兵据险顽抗,不准后退一步,违者当场处决。仅淖马主阵地一处遭到处决者就有四十师三团团长刘永旺、八总队一营营长赵典章、三营营长房宗德等官兵数十人。但这一切,均无济于事,阎锡山的所有反扑部队均遭到解放军歼灭性的打击。11月1日,牛驼寨各个碉堡全为解放军逐一攻克,整个东山已全部为解放军占领,阎锡山的防御体系及其堡垒神话已被彻底粉碎。太原危城直接暴露于解放军强大的火力控制之下,作为太原屏障的东山已变成了解放军攻城时的前沿阵地,太原城内守军已成瓮中之鳖,夺取太原唾手可得。
       二
        东山防线失守,太原危在旦夕,阎锡山向南京政府告急求援。蒋介石答应增援3个军,即三十军、八十二军、七十二军。其中三十军为首援。
        当时三十军驻防西安渭南一线,归西安“绥靖公署”胡宗南指挥。奉命后黄樵松军长即率所部官兵万余人,实际上仅有三十军司令部及部分机构,二十七师的七十九、八十、八十一3个团和三十师的1个团,于8月中旬自西安空运太原。到达太原后,阎锡山命令该军负责对太原东山的防守。
        时我任二十七师七十九师团三营营长,团长徐全和是我13期黄埔同学。当时我已将离任,黄樵松军长已将我调升军司令部参谋处中校科长,接替13期黄埔同学姚彬之职。
       
        三十军系西北军冯玉祥的嫡系孙连仲的部队,是一支在抗日前线战功卓著的部队,抗战八年中曾多次参加过诸如台儿庄战役等惨烈战斗,屡建奇功,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系国民党军对日作战中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但在每次战役后的补充整编时,都遭到南京政府的轻视对待,被视为非嫡系部队。该部官兵为此甚为不满,积有宿怨。太原被围已久,孤城势必不守。今将该部空运增援是投向火坑的置之死地。军令难违,勉强成行,但积怨更甚,起义之举已可预见。
        到达太原后,阎锡山将三十军置于防守太原东山之责。在此暂时安静对峙时期,通过曾任黄樵松将军秘书的中共地下党员丁行、单溪柳等人做工作,以及邯郸起义将领高树勋与黄私人关系来信的劝说策动,黄樵松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洞察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顺应时势,率部举行起义。
        我追随黄樵松将军多年,多蒙提携,由于他对古典文学、书法、京剧等爱好,与我情趣一致,三十军驻防临汾期间,我任司令部参谋处少校参谋时,即被调为其机要参谋,随侍左右,视为知己。抵达太原后,我营负责东山守备之处,与解放军东山前沿阵地相距最近,最适宜与解放军的联系。为此黄樵松曾秘密到我营防地亲自察看后,告我将通过我防地以与解放军取得联系,嘱以严格守密,并告诉我将派与我熟悉的王正中与解放军取得联系。抗战时我与王正中同在三十军二十七师八十一团,我任一营副营长,他在二营任副营长。
        1948年10月31日,黄樵松军长派出少校副官王正中通过我营防地,到对面解放军60军的前沿阵地取得联系。60军军长王新亭报知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后,决定由胡耀邦负责接洽处理,同时派出60军参谋处处长晋夫以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名义,带随员翟许友进城和黄樵松协商起义的具体事宜和计划。其间晋夫和王正中曾3次往返通过我营防地,均由我亲自秘密接送。这在太原解放后由我撰述的三十军沿革及起义经过的材料,以及我的个人历史档案均有记载。
        当黄部起义即将按期发动、太原就要解放、阎锡山也将被活捉的紧要时刻,却被部下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向阎锡山告密。此乃关于黄部起义后建制问题的洽商,往返3次贻误时日,使告密者有可趁之机。11月3日晚12时,阎锡山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为名,亲邀黄樵松去太原绥署开会将其诱捕,同时将晋夫、王正中等逮捕,专机押送南京。
       
        11月11日,南京国防部组成特别军事法庭,由余汉谋担任审判长,对黄樵松等人进行了第一次审判。11月19日特别军事法庭再次开庭,以“率部投降共军”的罪名,判处黄樵松、晋夫、王正中等死刑。11月27日黄樵松将军等3人被枪杀于南京水西门外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临刑前晋夫高呼“毛主席万岁”,慷慨就义。
       三
        三十军太原起义失败后,解放军决定对太原发动总攻。
       此时华北的19兵团、20兵团及四野的第1炮兵师奉命参加总攻太原,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前委,书记为徐向前,副书记罗瑞卿、周士第,委员为陈漫远、杨得志、杨成武、胡耀邦、李天焕,并以18兵团司令部、政治部为太原前线司令部、政治部,由徐向前、周士第、罗瑞卿统一领导攻城作战。作战方案如下:
       1.20兵团附一野7军的1个师,四野炮1师的一部。由城北及城西总攻,突破敌之防线。
       2.19兵团附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及四野炮1师的一部,分为两个集团。第6军、第7军为左集团,由大东门以北攻城。第62军、第61军为右集团,由大东门以南攻城。
        3.总攻前夕,集中炮火摧毁了敌双塔寺据点,俘虏了阎军军长曾卓之。这次攻城,解放军在火力、兵力、士气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准备之充分也是前所未有的,每一门炮都明确自己轰击摧毁的具体目标,全军蓄势待发。
       4.1949年4月24日早晨5时半总攻开始,1300门大炮从四面八方齐发,顷刻间浓烟升起,遮盖天日。由于炮手们对目标事先早已标定,如对破城的炮击、压制的炮击、拦阻的炮击等,炮群同时进行,炮弹似雨点般倾泻,密集轰击,使城内守军完全丧失了抵抗力。同时解放军强大兵团从太原东南北3面的12个突破口,像怒潮决堤般涌进了太原城内。阎军的孙楚、王靖国等十几名高级军政人员被生擒。
        太原解放后,起义告密的三十军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副师长许德厚被活捉。7月8日太原军事管制委员会将戴炳南判处死刑执行枪决,许德厚处15年徒刑。
        后黄樵松将军被追认为烈士。1967年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将黄樵松烈士迁葬至雨花台立碑纪念。1979年11月27日,山西省委有关部门和太原市委将黄樵松烈士的骨灰由南京移置太原市双塔烈士陵园,并隆重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薄一波、程子华等领导同志送了花圈和挽帐。
       
       初解放时,我因为不识时势及认识上的谬论,一念之差,一步之失,导致后半生的坎坷境遇,终生遗憾,追悔莫及。
       当时我的思想认识,一是自慰在抗战时期读了不少进步书籍,如《大众哲学》等,又曾经掩护中共地下党员毛豫恒、刘士俊等,并曾在经济上支援毛豫恒生活上的困难;此次随同黄樵松将军的起义,我是主动参与者,是顺应时势、弃暗投明行为,自宜参加我解放军的行列。今起义失败,前功尽弃,事业无成,功亏一篑。二是认为抗日战争既已结束,“投笔从戎、救亡图存”的初衷已达,历经抗日时期的多次战役,以“烽火余生”之躯不愿再羁戎马生涯。三即由于以上的错误认识,当太原解放后军管会的郎政委在得知我为黄埔学生,抗战时期始终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并参与了此次起义行动等情况时,告以时势,让我参加解放军行列,被我婉拒。在我人生的道路上错过了关键的也是终身遗憾的一步。
        责任编辑 谢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