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科技工作者纪事]力量与方向
作者:王 族

《十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也许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原因,在哈尔滨,人们经常会谈论到工业。
       比如地处“三大动力路”的哈尔滨电机厂,当人们从这条路上经过的时候,会被该厂机关楼上镀金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现为集团)四个字所吸引,看上几眼后,用浓浓的东北腔说:“哎哟妈呀,人家这个厂整的,全国第一!”
       任何赞叹容易因为被赞叹对象过于震撼人,而使赞叹者自然而然说出了赞词。的确,哈尔滨电机厂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不光在哈尔滨,乃至东北三省,甚至全国都令人刮目相看。
       而处于哈尔滨市中心区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是声名显赫。该校是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有意思的是,由于哈工大是一所开放型大学,有好几条路从学院内穿行而过,同时有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来来往往,使这所大学显得轻松,富有生活气息。曾有人对此不理解,说:“哈工大为啥要开放,没有一点学院高深莫测的架势。”
       看大门的一位老大爷马上作出了一个精彩的回答:“咋的啦?路多,说明哈工大的人才多呗!四通八达的路是留给人才的,是人才,在哈工大来来去去随便走,没商量!”
       笔者在哈尔滨曾听到一个故事,说一位搞专业的人,有一天碰到一位老朋友,由于他们俩多年未见,老朋友问他:“大哥,现在还在整专业吗?”
       他说:“不整专业了。”
       朋友纳闷,便问他:“你不是整得挺好嘛,咋就不整了呢?”
       他说:“现在整专业的人太多了,我不整了,我现在管那些整专业的人。”
       朋友一听惊呼:“哎呀大哥,还说不整呢,原来整得更猛了!”
       ……
       城市是工业城市,人是工业人。这便是哈尔滨的一个显著特点。相比较而言,是一群具备了工业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人,在改变着哈尔滨这座城市。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创新。所以,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在创新哈尔滨的工业。
       在这些从事专业的人中间,慢慢便涌现出了一些佼佼者。正如生活在黑龙江的达斡尔族人的谚语所说:“大雁总有一只在领头,群羊中总有一只会当头羊。”在哈尔滨,有三个在本专业和本职岗位上拔尖的人才,从众多的科技人员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课题组。
       他们是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的覃大清、魏显著,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洪杰。
       魏显著
       在这个课题组中,因为魏显著是工学博士学位,所以被王洪杰和覃大清经常称为“魏博士”。在哈尔滨电机厂,凡是了解魏显著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认真,勤于钻研专业的人。也许是因为从他的专业方面来谈论这一点不方便的原因,所以,人们经常通过谈论他的两件小事来证明他的性格特点。
       有一次,他和同事去二龙山滑雪。他是第一次滑雪,但却直接去了专业滑雪手才去的最陡的地方。不是他不知天高地厚,而是他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滑雪技能,让自己尽快适应技巧。结果,因为坡太陡,加之他又是生手,无法控制脚板速度,在巨大的惯力下,人和脚板分离,一下子被甩出了很远。他不服输,扛上滑雪板坐缆车又上到了高峰,接着又滑。上上下下折磨了五次,他终于会滑了。他想,如果在缓坡上学的话,可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学会,因为缓坡对人运动潜能的开发程度很小,但在高难度的地方却可以加快人的适应能力,在短时间内便可以掌握技巧。
       还有一次,单位组织职工去一个叫七彩城的游泳馆去游泳。魏显著不会游,进入游泳馆后,却并没有进入到他应该去的浅水区,反而直接去了深水区。他看见别人一个猛子扎下去后,在水里玩得很潇洒,很漂亮,于是便动心了,迅速套上救生圈,从跳水台跳了下去。应该说,初次进入深水区的他扎了一个很漂亮的猛子.在泳池中扎得很深,但因为他不知道进入水中后如何游动,致使救生圈挂在了脚脖子上,而且人的头朝下,不能向上浮出水面。他在水里折腾了近一分钟仍无济于事,救生员发现了他的举动,把他救了上来。但是,在从水中出来的最后一瞬,他却一下子开窍了,学会了游泳。
       以后每每想起这件事,他觉得人对每一种事物都是需要适应和感应的,一旦决定要贴近它,那么就从最难的地方下手,攻克了最难的东西,自己被提升的程度其实也是最明显的。
       而从滑雪和游泳这两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魏显著的性格中有那么一股“速成”的感觉,他乐于冒险,而且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摸清规律,以进入状态操作。
       然而在科研这个行当中,却不容许你“速成”。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努力修炼十年,才可能有一点成果;有的人修炼一辈子,也许却出不了一点成果。梳理魏显著的经历,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他对水轮机的热爱像一股气息一样,从他的自我介绍,以及别人评价他时的语调和用词中喷发出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到了后来,当他对水轮机的热爱无形扩伸,他对它有了一种幻觉。他希望它变得像一个神赐之物,完美无缺。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他必须从理论出发,通过冷静细密的操作方法,去一步一步地设计它,完善它。它既不容许你太过于浪漫,让它变得完美有余而力度不足,又不容许你太过于传统和保守,使它的作用在原有的状态中徘徊不前。所以,对待这样一种事物,人便会在内心体味到类似于在爱一个“冷美人”的感觉。而当你一旦爱上了这个冷美人,你就必须用十二分的热情把她爱下去,把她冰做的身体暖化,使之荡溢出一圈圈扩散开又聚拢来的爱的涟漪……
       魏显著1988年从甘肃工业大学毕业后,服从分配分到了自己的家乡——哈尔滨电机厂。当时,魏显著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应该说对自己设想了许多向往和理想。然而,当他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却发现仅仅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搞研制是不够的,还得再学。于是,他让自己的人生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在干的过程中学尚未接触到的,在学的过程中想着怎样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即将到来的实践中去。
       为此,魏显著工作了5年后,又在1994年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读硕士,他边工作边上学,边上学边研究对本单位有用的东西,如果没课,便返回厂里工作。对于魏显著这样还不到30岁的人来说,能把时间和精力都应用到学习中去,其实是一件好事。他底子好,再加上又好学,应该可以放开手脚好好地拼搏一番。
       硕士毕业时,魏显著要将硕士论文的成果应用到转轮内全三维黏性流数值分析技术的实际设中,通过内特性分析天生桥Ⅱ级5、6号A575C转轮。
       这件事让全班同学震惊。
       让魏显著的同学感到震惊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按常理说,一般人苦读寒窗数载,临到毕业都会有一种万事方休,赶紧完成论文答辩,离校去工作的心理。但魏显著却比别人想得多,他不光完成了学业,而且还把学业做了有机的延伸,让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样的事在学生中是不多见的。
       其次,他提出了那么高的设计数据,能达到吗?要知道,这仅仅是一篇毕业论文,谁都不知
       道该怎样做才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如果没有人重视,他便得不到做设计所必须有的设施,很容易变成一个空想。再说,即使得到别人的重视,他仅凭一篇毕业论文提出的设想,能达到那么高的数据标准吗?
       怀疑和不理解的目光像一张大网一样,顿时笼罩在了魏显著身上。但魏显著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同学们因为他已经有了波动和反应,仍一门心思地沉浸于他的设想之中。其实,因为有了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过5年的经历,他在心中对自己提出的设想十分有数,相信一定能达到设想。
       结果出来后,魏显著的同学再次震惊一他的设计的实际应用效率达到了93.56%,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获机械部科技成果二等奖,节省了上千万美元的外汇,真机在运行中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在硕士毕业后,他又顺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然而在不久,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传来,当他从西安交通大学返回哈尔滨,严酷的现实像一座大山一样摆在了他面前,让他觉得无力从上面攀越过去。在他外出读书的这一期间,因为哈尔滨电机厂陷入低谷,效益急剧下降,加之他又是在外上学,每个月厂里只能给他发一百多块钱的基本工资。一百多块钱在当时连最起码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但因为他在上学,厂里无法再给他发其他补助,所以,他所面临的困难还必须得靠他自己去解决。没办法,他只好自己想办法,靠着向单位借钱的方法维持家庭生活。即使这样,他仍然决定把书读下去,他相信家庭困难是暂时的,如果因为家庭困难把学业放弃了,那就是一种下降和失败。
       人的心态调整过来了,但现实未必能够随之调整。对魏显著来说,那几年的生活情景,就像人常说的,屋漏偏逢连雨天,不久,爱人因为单位破产,回家待岗。这一待在家,便没有一分钱收入。
       这时候,魏显著的生活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他硕士博士连读,在别人眼里成绩斐然;而另一个极端是,他的生活几乎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要靠着向别人借钱才能勉强把日子过下去。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一个难题摆在了魏显著的面前一如果上好学校,就得交费;而如果不交费,那就只能上厂里的子弟学校。相比之下,厂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比交费学校弱一些,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交费的学校。但魏显著却还是选择了厂子弟学校。他之所以那样选择,原因有三:一、他不认那个理,如果孩子聪明好学,就是在厂子弟学校也一定能学好。二、他相信通过自己的辅导和教育,孩子一定能学好。三、因为经济原因所导致的被迫选择,但因为有了前面的两个原因,他觉得第三个原因并不足以在考虑范畴内。一番比较之后,他把孩子送到了厂子弟学校。正如他所预想的,孩子学习很用功,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一直是班上的前一二名。
       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魏显著也可以一门心思地去搞研究了。从1998年6月开始,他进行三峡左岸水轮机水力设计的培训工作,分别在挪威克瓦那公司和德国AEA公司学习基于现代技术的混流式水轮机水力设计和CFD软件。回国后,将引进学习到的水力设计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考虑并开始实施利用CFD技术对轴流式水轮机进行水力设计。
       在完成这些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过程中,魏显著的心态却仍然两极分化,一方面是专业创新带来的兴奋,另一方面仍是对家庭困境的忧虑和焦灼。当他进入试验室工作,尤其是进入某个程序的设计中时,他的内心很平静,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这项专业研究是多么的有意思。而当他完成一天的工作走出试验室时,来自生活的压力却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无法面对妻儿。有人曾劝他,以他那样过硬的专业才能,应该出国去挣钱,到时候不要说解决养家糊口问题,而且还会摇身一变过上另一种日子。他没有动心,因为他觉得一个人的专业才能只是一方面,如果缺少像哈尔滨电机厂这样让他施展才能的平台,个人的才能便也只能是个体的,并不会得到发展的机会。
       不久,他在日本和挪威经历了几件事后,就更加坚定了不出国挣钱的决心。在日本时,他发现日本人的工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常工资,另一部分是加班费。但凡是日本人加班,都可以得到一笔加班费,而在日本工作的华人加班后却得不到这笔加班费。另一件事是在挪威时,他在每天上班乘坐的火车上会遇到一位华人女士,她看上去神情忧郁,似有心事。后来经交谈才得知,她是四川人,是经黑龙江的伊春到挪威的,因为挪威是高收入国家,所以她的境遇相当不错,但她却在几次回国时发现别人看她的眼神有些不正常,她这才发现,她在国外虽然物质和经济满足了,但却因为缺少和人交流,精神变得空虚,导致神情恍惚,面色吓人。经由这两件事情,让魏显著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想从生活中得到慰藉,完全取决于他对精神价值的判断和取决;从惯常的现象看,人都是喜欢钱的,所以人人都去挣钱,但有些人在最后却因为钱而受到了伤害,因为钱而丧失了自己更大的价值。很显然,自己是不属于那种用钱就可以满足一切的人,如果一味地去挣钱,就有可能把自己的专业丢掉,到那时自己可能会空虚,会比现在经受生活的这一点磨难更痛苦。
       算了,收回心思,一心一意搞研究。
       也许真诚可以感动上帝,有时候,会出现与屋漏偏逢连雨天完全相反的连锁事件,好运会接踵而来。不久,魏显著爱人的工作问题在他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被哈尔滨电机厂迅速解决了。厂领导鉴于他家庭的实际困难,对他说:“你的困难我们都很了解,但国企无法为你单独增加收入,因为一给你增加,会带出一大批相关问题。但我们想了另外一个办法,把你爱人调入我们厂,这样就可以改善你们家的困难。”爱人在哈尔滨电机厂上班后,每月能领一份固定的工资,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没过多久,单位分房的喜事再次又降临到了魏显著的头上。当时,他刚从国外学习回来,听说厂里要分房,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去银行兑换在国外用节省伙食补助的办法省下来的美元,当天交款,拿到了钥匙。虽然只是一套三十五平方米的房子,但对他们一家而言,却已是令人振奋,喜形于色的事情。
       生活中的困难被逐一解决了,魏显著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也更能够将精力集中起来搞研究了。这时候,他把目光投向了三峡。三峡作为一个巨大的水能资源,曾牵动过几代人的心思,从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先后都提出利用三峡水能发电的建议,一直到李鹏主抓。所以,三峡工程对任何一个有志于投身设计、创建、开发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颇有吸引力的。因此,国家将三峡右岸工程采用国际招标方式,让有志之士均来竞标,而竞标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机组的稳定性。从2002年年末开始,魏显著作为哈尔滨电机厂派出的主要负责人开始攻关,2003年年末在中国北京水科院同台对比中取得佳绩,战胜了国外知名的VOITH公司,在三峡右岸项目中,提出变频转轮设计的新颖构思,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理论应用于实
       践,加工出变频叶片转轮,并进行了模型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变频叶片对改善水轮机的频率和振动成效显著。这一变频转轮设计对同行们来说,犹如晴天响惊雷,十分惊异魏显著的大胆设想和实际应用能力。后来,变频叶片转轮设计获得了国际发明专利。该项目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到了2004年,魏显著的研究再次步入辉煌。哈尔滨电机厂派他负责构皮滩水电站的水力设计,并首次到国际仲裁试验台瑞士洛桑进行试验。
       魏显著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与同事商量:“让这次试验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呢,还是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同事们被他突然提出的这么高的目标吓坏了,问他:“怎么个达到和先进?”
       魏显著说:“如果只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说明与人家同步;如果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则说明是国际第一。”
       同事们觉得他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便鼓励他试一试。但魏显著不仅只想试一试,他想达到国际第一。但一个难题摆在了他面前,因为国内给水系统的稳定性,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过流部分的加工精度和密封水平以及轴承灵活性与稳定性等,都与瑞士国际仲裁试验台不同,所以试验结果很难一致。
       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怎样才能达到精确的预测呢?
       为了避免国内试验台与瑞士试验台发生误差,魏显著计算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字,把一切都限定在了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结果出来后,模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其中效率超过9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在溪落渡和糯扎渡等100亿元项目中将会发挥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哈电人的斗志,受到公司的嘉奖,奖励轿车一台,并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此,哈尔滨电机厂用大液晶电视将这一成果公示了一个多月。
       2005年,他被派到ALSTOM公司学习抽水蓄能技术,并负责组织500米和200米水泵水轮机国产化研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研究与设计,最终是为了应用到机械中去,让它发挥出力量。
       而对魏显著这样的研究者来说,这种力量首先是从内心滋生出来,向着一个梦幻般的方向延伸过去的。
       王洪杰
       三人组合,可成一伍。
       但因为人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外在表现也截然不同,比如这个课题组的核心人物王洪杰,其外在特征就与魏显著有些不同。魏显著给人的感觉是处于一种动态中的,而王洪杰给人的感觉是处于静态中的。也许,正是他们这样动与静的性格特点符合专业融合的规律,所以,他们才走到了一起,能够共同研究课题。
       任何一个人的身份和专业特长其实都与他所供职的工作单位有很大的关系。王洪杰是属于那种从学校到学校的知识型人才,1987年,王洪杰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学院把他分在了“流体传动及控制”教研室,任流体力学组助教。王洪杰所在的这个教研室的教风特别好,一天,一位老教授对他说:“明天你锻炼一下,讲一节课。”
       王洪杰一愣,觉得出于意料之外,因为按常规,助教是不能单独上课的。他对老教授说:“我现在只是助教,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老教授说:“我就是想让你尽快改变助教心态,走上讲台。”
       王洪杰说:“那好吧,我试试。”
       老教授鼓励他说:“不要紧张,要注意和学生交流,这种交流不光是在课程中进行,而且还要在感情中进行。”
       这似乎是当老师的一个窍门。
       尽管这位老教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但第一次上课时,他还是有些紧张,在黑板上写字时手有些发抖。但王洪杰在瞬间的一种感觉中还是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乐趣,当他看到下面坐了那么多学生,正在用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时,他的心一下子踏实了,他想起自己不久前当学生时,也是这样怀着求知的心情注视着老师的——这时候的老师,就是引导学生的一个航标。在短短的时间内,王洪杰经历了所有老师在最初必须经历的紧张,找感觉,再变得踏实的过程。
       那几年,王洪杰所在的流体力学组在全校教学中处于优先,被黑龙江省评为第一批精品课程。大家对王洪杰一致的印象是,这个小伙子好学,肯下工夫,对流体力学有一股狂热的钻研劲头。
       其实,王洪杰的这股狂热劲是他在内心进行过一番激烈斗争后的选择。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心思每天都在心里七上八下,折磨得他不得安宁。那个心思就是,是一辈子当老师呢,还是向科研方面发展?如果当老师,那就一门心思给学生教课,多带出一些优秀的学生,也算是成绩;如果想在科研方面有所发展,那就得往里面钻,就得把时间用在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中去。老师和科研,犹如两枚同样诱人的果子,让他一时难以取舍。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后,他决定还是向科研方面发展。他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因为他将二者进行了一番对比后,发现当老师是一种单一的发展,而搞科研则是多向发展,把科研搞好了,回头也可以再带学生。七上八下的心思犹如服了一镇定剂,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人要想干一点事情,心情必须安静下来。从此,王洪杰身在课堂心在钻研,为日后从事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洪杰这样的变化只是他在内心对自己进行的一次调整,他的同事们并不知道他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人,因思而变。慢慢地,王洪杰身上的优势凸现了出来,身上有了两种惊人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在课题组中,他从成员变成骨干,再从骨干变成负责人,这是身份的变化。在这个过程的变化中,王洪杰始终觉得又像那位老教授当时鼓励自己大胆往前走一样,有飞跃之感。人往往就是这样,当有人为你指明方向,并把你向前推动一把时,你便轻而易举地上路了。但是如果没有人推动你,你便只能让自己试着往前走动。那几年,王洪杰在课题组中已经是骨干,按说应该不错了,但他却像那位老教授当时鼓励自己大胆往前走一样,自己把自己往前推了一把。他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周既没有任何赞同的声音,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似乎一切都变成了注视他的眼睛,正在看着他将如何走动。呵,原来把自己往前推动并不难,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意识和胆略。
       第二个变化是,他的专业逐渐从基础转变到系统,从普通的研究转变到承担课题,这是专业上的变化。1999年,一个消息传入了哈工大,国家有可能将哈工大的流体力学组列为教学基地的建设单位。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的心里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如果能被列入进去,将对流体力学组的实力起到肯定,对声誉起到提升的作用;担忧的是,全国工科类大学林立,流体力学方面的强手如云,哈工大因为处于黑龙江,应该说是边缘地区,不知道在不在考虑范围内。
       那一段日子里,兴奋与担忧缠绕在一起,让王洪杰和他的同事们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煎熬。但最终的结果抚慰了他们所经受的煎熬,哈工大的流体力学组被评为“国家功课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的建设单位之一,王洪杰任流
       体力学课程负责人。2004年,该基地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成为国家教学基地。
       任何事情都是经由人的推动而发生变化的,在科学研究领域,这一事实也不容改变。哈工大的流体力学组能够发展成国家教学基地,人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这背后有许多像王洪杰这样的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得到了一次耀眼的“上升”。人的力量决定了事物的嬗变,这一事实无外乎说明,力量是一种方向,是可以带动事物发生变化的。
       在流体力学组的那几年,王洪杰实际上主要在从事教学,所以,经常会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含义。毋庸置疑,这四个字是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一种鞭策,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境界。王洪杰把这四个字分开理解,认为一个当老师的人,教书是一方面,育人是另一方面,不能只做其一,而忽略另外的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们完成教书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何引导一个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品质,则往往被忽略。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的成绩很好,但走出学校后,生活能力却很差,甚至在对待一些事物的变化时,没有判断能力和把握能力,致使自己不停地摔跟头,无法发挥专业上的优势。
       基于此,王洪杰认为育人比教书显得更重要,因为当你把一个学生培育好了,实际上就是让他具备了生活的能力,只有生活好了,才可以把事情做好。有一个学生,因为迷恋上网打游戏,致使成绩急剧下降,考试时好几门功课都不及格,面临被开除的危机。王洪杰觉得这个学生就是典型的把握自己能力弱的例子,于是找到他,悉心开导他,让他从电子游戏的怪圈中走了出来。同时,他建议学院对这个学生实行试候期。所谓试候期,就是先让他补学,学院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他的考试好了,就留下,不好,再开除。这个学生被王洪杰的热心帮助感动了,收回所有心思,认认真真学习,很快,就让所有的成绩都好了起来。
       在平时,王洪杰很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造。比如哈工大有一些老专业,常常会遭到误解,不光社会上不理解,就连学生也不愿意学这个专业,认为自己好不容易从农村考上大学,走了那么远的路到了哈尔滨,临了却面对的是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专业,学了这些专业,以后就默默无闻。
       一次,他在校园内听到几个刚入校的学生在议论:“听说哈工大有个锅炉专业,学出来后,不就是烧锅炉嘛,有什么前途?”
       王洪杰听到这番议论后,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他觉得学生对专业的误解和偏见意识已经很严重了,以前自己虽然只是有这方面的意识,但还没来得及疏导学生的观念,今天无意间听到的议论,让他觉得必须马上对学生进行专业观念教育,否则,将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于是,在第一节课上,他告诉学生们:“咱们学工科的人,不就是为了毕业以后进入一个能让自己发挥专业特长的单位搞设计,搞研究吗?尽管是老专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融入人类最新的成果,也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尤其在目前中国大力发展能源的时代。能源是国家工业的心脏,所属单位是国家的基础支柱,如果毕业后进入这类单位,一定会因为它在国家的地位而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学生们心头的疑惑被他的这番话消除了,从此端正了学习态度。
       几年后,王洪杰从教学转入了科研。在哈工大这样的大学,其实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从事教学工作,但随着对专业兴趣的加大,以及意识到自身需要去一个更大的领域拓展时,往往都会去搞研究。
       1998年,王洪杰所在的流体传动机控制教研室经过改制,变成了研究中心,由原来的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的研究方向变为流体机械研究方向。虽然专业有一定的变化,但王洪杰意识到以后自己的主攻方向更加明确了,那就是搞研究。这让王洪杰感到兴奋,因为研究中心的成立让他感到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同时,还有一点也让他感到兴奋,那就是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在当时属国内一流的,让他觉得有一种被提升的感觉。
       不久,他被任命担任该研究中心主任。
       但他却为研究中心头疼起来。让他头疼的原因很简单,但却让他感到很棘手,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那就是研究所缺人才。很显然,如何引进人才,如何加大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均是不属于专业范畴内的事情,这就是让刚当上主任的王洪杰感到头疼的症结所在。
       为此,他变得像一个猎头公司专门搜集人才的人一样,处处留意和研究所有关的人才的信息。一天,他听说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的一位博士正在和哈工大联系工作。他心头一动,觉得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来了。他从侧面打听这个人的情况,原来,这位华人博士,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后,到东京大学当了三年研究员,现在想回国内发展。王洪杰决定把他引进研究所,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但很快又传来的消息让他感到紧张,这位博士到哈工大人事处报到后,哈工大的两个学院都想要他,都正在忙碌奔波有关进人的手续。不行,得把这个人抢过来。王洪杰找到那位博士,对他坦诚介绍了研究所的情况,并晓以大义地介绍了在研究所发展专业的优势。因为他的坦诚和愉快的沟通,那位博士被感动了,当即决定到研究所去。
       是人才,必然会发挥出作用。这位博士到了研究所以后,由于他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很快就带动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之后,又有一位博士被引进了研究所。研究所开始产生凝聚力,队伍不断壮大起来。有一位哈工大硕士毕业的学生,因为学历不够进不了研究中心,到社会上工作半年后,又返校读博,准备三年后留校进入研究所。研究所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为王洪杰营造出了一种向上发展,体现专业特色的气氛,所以,对外界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
       王洪杰目前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按常理说,这个职位会让他更忙,因为每天有很多行政事务等着他去处理。组织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他全身心搞好学院建设,发挥出带动学院的作用,至于专业研究,就不一定再从事了。但王洪杰却割舍不下研究,在处理好学院事务的同时,将所有的空余、休息和节假日时间利用起来,继续做自己钟情了很多年的研究工作。
       为此,他觉得时间经常不够用,自己似乎变成了两个人,分别在行政和研究两个领域中奋力跋涉着。
       其实,这种状态对他而言是习以为常的,因为自他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留校后,多年来他一直就这么干过来了,只不过以前是边教学边研究,现在是边搞行政边研究,在本质上发生了转变,但形式却似乎并没有改变。
       脚下的路,对于敢于迈出步伐的人而言,会变得更宽。
       覃大清
       覃大清与魏显著同属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覃大清任该所副所长,按级别而论,覃大清是魏显著的领导。覃大清平时不爱说话,如果遇到兴奋的话题,他则变得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顿时妙语连珠,健谈过人。比如说到中国的足
       球,他形象地总结出一条:踢得太臭,不光是脚的原因,所以光洗脚不洗脑是不行的。
       与他闲聊,他会时不时地谈论到一些人生哲理,比如,他认为人时时刻刻都必须要让自己保持住“两下子”——当别人把你捧得太高时,你就说我只有这两下子;当别人把你贬得一文不值时,你就说我还有两下子。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覃大清是一个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但他不属于那种光说不练的人,正如这些颇有覃氏风格的言论都是他经过长期琢磨事物总结出来的一样,他在专业方面显示出来的执著精神,同样也很打动人。在哈尔滨电机厂,你要是在熟知他的人中间了解他从事专业研究的事情,大家都会说,那家伙,成天都泡在研究所里,你要是有啥事找他,他穿着工作服就来了。
       覃大清是广西壮族人,上中学时成绩颇好,对机械电子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高考时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但还是考了全县第一名。报志愿时,他感到世界突然一下子像万花筒似的呈现在了他眼前,各个院校五彩纷呈地闪现,让他体味到了人生选择的幸福感。刚开始,他想报医学院和师范学院,因为他喜欢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职业,后来他又想报军医学院,他觉得如果从军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军人、医生和老师的三个身份共得,岂不是美哉!但在最后他还是报了华中工学院,下决心学水利机械专业。致使他下这个决心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高三班主任认为他学工科有前途,对他进行了一番劝告,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内心将各个志愿进行了一番比较后,认为其他志愿都只是喜欢而已,而工科却是最爱。上大学时,学院组织他们那一批学生去葛洲坝参观,站在水库边,听到发电机发出的轰鸣声和水流从排水闸门翻卷而出的滔滔喧响时他很欣慰,觉得这些声音似乎在对自己诉说着什么。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庆幸自己选专业选对了。
       大学毕业时,覃大清面临着去哪里工作的两难抉择。广西省有两家单位想要他,如果他选其中之一的话,就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好好照顾他们安度晚年了。但相对于他所学的水利机械专业而言,最佳对口是哈尔滨电机厂。在当时,关于这个专业归口有“两大元帅、八大金刚”之说。所谓“两大元帅”,指的是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而“八大金刚”则指的是天津、兰州、武汉、重庆、昆明、南宁、冷水潭、韶关等地的厂子,学水利机械专业的人,毕业后的最佳选择便是去这些地方,而如果能去“两大元帅”所在地的哈尔滨电机厂或东方电机厂,无疑预示着将走上从事专业研究的路子了。一番比较之后,覃大清决定北上哈尔滨,去实现自己自小就幻想着要当科研人员的愿望。
       到了哈尔滨电机厂后,他被分到了研究所。报到的第一天,别人对他说,所里把你分配给一位师傅,让他先带你,但他现在正在实验台上,你先回去,明天来吧。没想到第二天他到研究所时,那位师傅却因病住院了。他只能一边看资料,一边等那位师傅病好后出院。然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传来了一个坏消息,那位师傅去世了。那天,哈尔滨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空气变得极其寒冷,整个研究所都为那位老师傅的去世而沉浸在悲痛之中。覃大清的内心也像是落进了雪花似的在寒冷地战栗着,他觉得去世的老师傅这一代人很苦,为了家庭和孩子,舍不得吃和穿,生活很清贫,最后把身体累垮了。
       老师傅去世了,便没有人带覃大清了。而这时候,研究所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十二月份要接受一个验收,而实验却因为这位老师傅的去世,被耽搁着一直还没有做。这时候,研究所水轮机室的副主任傅宪章把希望的目光投在了覃大清身上,想让覃大清试一试。他之所以想让仅仅来研究所一个多月的覃大清试一下的原因是,他发现这个小伙子很好学,自从来研究所以后,成天埋头阅读资料,一副沉浸于中、乐不思蜀的样子,一看就是搞研究的好苗子。他问覃大清:“怎么样,有没有困难?”
       覃大清说:“专业方面倒没啥,我想干。但有一点,就是饭不够吃。”原来,1987年大米限量,每人每月发7斤米票。刚开始,覃大清以为是7斤米,后来才知道是7斤米饭。由于他喜欢吃米饭,所以7斤米饭常常撑不到月底就被吃光了。
       傅宪章当时没说什么,过了几天,他拿了50斤米票给了覃大清,让覃大清好好干,吃饭的问题由他解决。
       这件事让覃大清很高兴,但高兴的原因并不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是经由这件事让他来了一个人生大飞跃。按规定,刚分来的大学生必须见习一年,在技术员的岗位上锻炼一番,才能搞设计。他刚来一个多月就马上要上实验台了,这是让他最为高兴的事。
       以上的这些事情虽然都是一些小插曲,但在覃大清的记忆中却久久不曾忘却,让他觉得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初始阶段,便经历了忧与喜的事情。忧的是,第一个被指定带自己的师傅尚未谋面就去世了,让他觉得遗憾无比;喜的是,在短时间内又碰上了傅宪章这样的好人,他轻轻推自己一把,自己就开始步入了设计和研究的人生历程。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覃大清虽然得到了傅宪章的赏识,给了他一个机会,但具体的难题还得他自己去解决。不久,一个更严峻的考验又摆在了他面前。研究所的实验台是从美国进口的,价值99万美元,应该说是一个值钱的玩意儿。而在当时只有傅宪章了解与这个实验台相关的资料,但因为他在搞别的设计,所以,重担就全部压在了覃大清身上了。覃大清知道这事不敢马虎,而且因为是自己参加工作所要打的第一炮,相对于一生都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做好。他把有关那个实验台的资料收集起来,放在一起都快有一米厚了。他在心里鼓足了劲,然后开始一份一份地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也不轻易翻过任何一处熟知的地方。资料看完了,他的双眼变得有些生疼,但心里却有数了。
       刀枪磨得锋利与否,只有拿到战场上一试才可知方晓。通过阅读资料,覃大清觉得自己一下子被放在了一个位置上,自己的多种因素,比如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等都被激发到了一种非常好的状态中。紧接着,他开始编程序。因为当时的电脑内存很小,仅有512K,编不了几句就得删除多余的东西,否则,电脑的速度就会很慢。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很到位,所以,程序编写得很顺利,时间不长,便全部完成了。
       到了十二月份,哈尔滨的雪下得更大了,但覃大清却迎来了自己在专业上的第一个收获,他做的验收方案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那台从美国进口的实验台的验收顺利通过。他的内心在那个冬天变得温暖无比。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覃大清觉得自己很贪,碰到什么都想弄懂。当时,计算机、测试器等都不属于自己的专业,但通过自学后,都很快掌握了使用方法,并对其性能摸索得一清二楚。
       在之后的几年里,覃大清一直在做实验工作。在一些人眼里,实验工作好做,因为从专业价值的角度而言,实验不如设计有价值,其工作性质也颇为简单,无非就是别人把东西设计好
       了,你给测试一下它的受力程度而已。但覃大清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设计和实验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二者之间缺其一便不可为。不论你设计的是飞机、卫星、船、桥梁、鱼雷,还是常见的房子等,都必须先做一个小模型,放在一个风洞口让风吹,以此来试验它的受力程度。所以,设计对实验是有依靠性的,而且必须得分两步走,无论是什么项目都要先做一个小的,然后再推测大的。这一规律连牛顿都十分重视,他总是从实验人手,最后得出理论。
       有人曾说,搞研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琢磨。有时候,“琢磨”二字其实就是专业状态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因为有些事物的变化并不遵循规律,在书本或知识体系中也并不一定能够涉及到。所以,遇上以前没遇到过,而且书本中没有介绍过的难题,就得靠个人的经验琢磨了。
       覃大清对此深信不疑。
       一次,研究所派他去四川的一个工地,做一个叫“叶片”的测试。由于在这之前他在广西老家探亲,研究所的其他同志提前去工地打前战,并设计了一个测量方法,即对叶片搭架子测量。他到达工地后,认为这个办法不妥,提出可以不搭架子,但大伙因为已经多次使用过这个办法,还是要坚持使用。结果,测量到一半的时候,工人不干了,因为太危险,而且还太费力。不得已,大家改用覃大清的办法,在平台上进行测量,通过对叶片不同位置测量时基准的变换,非常顺利地测量完了。回到哈尔滨后,他所在研究室的主任一听他使用了那样一个办法,大声叫好。同行中的人听了以后,说,这个办法了不得。但覃大清却觉得那只是小试牛刀,不足以称奇。
       虽然搞研究设计是纯个体的业务工作,但一个人的成长总是缺不了好心人的帮助和指引,当他成长起来后,就会因为自己曾受到过别人的帮助而心生感恩之情,并由此去帮助别人。1990年,覃大清所在的研究所分来了一个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他发现这个小伙子肯学,身上有一股钻研业务的劲头,很像当年的自己,就把自己这些年搞测试的一套设备全交给了他,让他去发挥。
       让覃大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出于好心的帮助很快便变成了真正的交接。研究所“泥沙磨损组”的一位工程师退休后,该组主任发现覃大清思路灵活,有独到的见解,便决定调他过去研究水利如何抗泥沙磨损。从此,覃大清从水利机械转为泥沙磨损。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次在大专业背景下的小转变,对于从事专业研究的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对于覃大清这样要求自己处处出成绩的人来说,他认为这不是一件小事。他一向的原则是,不干便罢,要干就一定要干好,专业从不打折扣。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泥沙磨损专业的钻研中,并很快就在“泥沙磨损组”中挑起了重担,发挥出了攻坚骨干的力量。
       一个人,尤其是像覃大清这样搞研究的人,如果身体、家庭和生活方面没有什么牵扯的话,那么他就可以集中精力,一门心思搞专业了。而如果以上所提的其中任何一项对他有所牵扯,那么他是舍小而顾大局呢,还是先顾全身体、家庭和生活,然后再去从事专业研究?1991年,在覃大清正在忙一个与泥沙磨损有关的项目时,一个考研究生的机会摆在了他面前。同事们都觉得,对覃大清而言这是一个实属难得的机会,从他个人利益,以及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他都应该去上研究生。而且还有一个原因,他毕业刚分到哈尔滨电机厂不久,就有一次考研究生的机会,但因为研究所人手少,加之工作忙,所里没有让他去考,之后的几年里,他一直心存遗憾。所以,大家觉得这次他无论如何都应该去考。然而,他却作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放弃考试,把手头的研究做完。他的理由是,研究做了一半放弃的话,实在太可惜,就像一个机器组装了一半一样,它因为不能发挥出作用,实际上等于还是一个废品。大概是同为搞专业的原因吧,同事们都理解了他,并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既然不去上学了,覃大清就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专业发展上。现在回想起来,在泥沙磨损组的那几年,他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由原来的成员逐渐转变成了骨干,而且还敢于创新,常常提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建议。所以,他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样也为他赢得了声誉。一次,国家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一个由水利部长和总工程师主持的会议,通知哈尔滨电机厂派一个人去。傅宪章当即决定让覃大清去参加会议,到了北京后,总工程师一看他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有点不高兴,认为哈尔滨电机厂不重视这件事。但是,当他在会上听完覃大清的方案汇报后,很惊讶,他没想到这个小伙子在专业方面居然有如此独特的理解和判断。当他得知覃大清是所在泥沙磨损组的副组长时,就更加惊讶了。从此以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在之后的工作中,如果有什么事,总工程师就对哈尔滨电机厂说,让小覃来就行了。
       1995年,覃大清的专业又进行了一次转变。这一年,他去日本学习,本来是去学泥沙磨损的,但他却对水力发生了兴趣,所以,便在日本自学水力。回来后,他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在日本自学的东西要发挥作用了。他向研究所提出,必须加大机器的稳定性,虽然所有的机器都没有不振动的,但从水力的角度突破稳定性,是完全有可能出成效的。因为混流式水轮机在偏离设计工况运行时,会出现振动现象,所以他提出解决这一问题时使用形叶片。他的这一提议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开始寻找切入点,终于,突破点找到了,应用到三峡工程中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做设计,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它在工程中发挥出作用。这一点,在覃大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对从事研究设计人员的一个证明。朋友、集体或团队
       今年,在哈尔滨电机厂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传播着一个共同的消息,魏显著、王洪杰和覃大清三个人形成了一个研究课题组,要联合搞研究设计。
       他们三人中,魏显著和覃大清同属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在平时多有业务交往和接触,而王洪杰因为一直在哈工大工作,所以在以前并不认识。他们之所以能够走在一起,主要还是专业的原因。对于哈工大而言,哈尔滨电机厂是一个重要的学生输送目的地,每年的本科生毕业时,都有一部分要到哈尔滨电机厂去实习。一来二往,他们便熟悉了,随着业务上的频繁接触和对对方的进一步了解,他们发现彼此间除了专业一致外,三个人的性格也很相投,于是,他们便成了朋友。
       三人中最早成为朋友的是覃大清和魏显著。在研究所这样的地方工作,个人专业素质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一个人在所里的地位和人缘;你的专业好,大家便高看你一眼,喜欢和你交流;你的专业不好,大家便很少与你来往,因为搞研究的人都书生气,平时勤于钻研业务,很少与人聊天。覃大清和魏显著也正是因为彼此欣赏对方的专业,才成为朋友的。
       回想起来,也就是在覃大清刚将自己的专业转向泥沙磨损的那一年,魏显著分配到了研究所。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覃大清发现魏显著虽然话不多,但很好学。后来,因为在一起编程
       序,覃大清对魏显著的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了解,发现他各方面的知识都很渊博,在编程序和做实验时应用自如,是一把好手。慢慢地,覃大清和魏显著之间的交流多了,谈论的话题也越来越投机。
       朋友之间,除了在专业上会互相影响外,对方的人格力量也会对彼此起到影响作用。一次,研究所里的同事搞一个拧毛巾的比赛,魏显著显示出的执著让覃大清很是佩服。那个比赛很简单,但却很费力——一块湿毛巾,看谁能拧到不出水,谁就取胜。几番下来,有一位同志拧得毛巾鼓了起来,再也不出一滴水了。按规定,他应该就是冠军了。但这时魏显著提出要再试一下,大家看他认真的样子,便同意了他的请求。他双手抓住毛巾,一点一点用劲,毛巾又被拧得鼓了起来,但不见一丝水滴的影子。他继续拧着,毛巾由鼓胀又变得收缩了起来。这是在前面谁也没有达到的程度,大家顿时觉得小魏这个小伙子有韧劲,从这件事上体现出了他性格中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特点。过了一会儿,毛巾的一端沁出了一层明晃晃的亮色——水被拧出来了!但魏显著却没有停住,他仍在用力,要拧出水滴来。终于,一滴水从毛巾一端摇晃着,像一枚熟透了的果子一样掉了下去。魏显著虽然最后出场,但技压群雄,夺得了冠军。
       在生活中,魏显著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曾跟一位老师傅学过贯统设计,后来那位老师傅得了脑血栓,十几年不能动,魏显著一直坚持背他到医院看病,逢年过节,总是登门去看望,有什么困难马上解决,比他的亲生子女都认真。覃大清从这件事上看到了魏显著做人的本质,觉得他心地善良,懂得知恩图报。为此,在魏显著的爱人在家待岗,其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时,覃大清多次向领导反映魏显著的这些困难,最后,经过厂领导协调,终于把魏显著的爱人调入了哈尔滨电机厂。对此,善于总结的覃大清又发表了一番颇具覃氏风格的感言:我们这样做,好多人以为我们是朋友帮朋友,这一点不假,但还有一个原因在里面,我们是因为专业走到一起来的,家庭遇到困难了,我们同心协力解决掉,然后再接着搞专业研究。所以,我们之间还应该有一层因为专业而产生的情义。
       在研究所,覃大清和魏显著密切合作,有什么困难一起上,有什么难题一起去解决,这些年下来,两个人虽是上下级关系,但在私下里却是至交。
       王洪杰与魏显著、覃大清认识的过程说来其实也很简单。2003年,王洪杰带学生到哈尔滨电机厂实习,在和覃大清、魏显著的两次交谈中发现,这两个人在电机专业方面很过人,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见解。在那一段时间内,他们交流得很愉快,王洪杰深为覃大清的那种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判断风格而折服,同时,魏显著的那种深刻和一针见血的精致风格也让他十分喜欢,他觉得天赐良机,一下子遇到了两位可交的朋友。
       回到哈工大后,王洪杰向学院推荐魏显著,请他来给学生上课。魏显著从他多年的实际出发,给学生们讲解设计和研究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觉得焕然一新。
       到了2004年,王洪杰协调魏显著到哈工大带研究生。这是他们开始合作的一个雏形,也就是从这次合作开始,他们意识到将自身优势与他人优势结合后,产生的作用明显地要比个人单独努力的作用大得多。比如,魏显著所在的研究所有实验台,可以让哈工大的研究生去做实验,让他们加强动手能力。
       而随着肩负研究所副所长职务的覃大清带着一些研究项目加入到他们中间来以后,三人为一伍的课题组的雏形又形成了。王洪杰为此总结他们之间的关系时说:“我们之间是朋友与朋友、专业与专业、学院与企业三层因素形成的关系。因为是朋友,大家彼此之间都很尊重,感情很深;因为所学专业比较接近,在有时候甚至涉及同一专业,所以大家互相鼓励,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因为大家分布在学院和企业中,各自具备不同的优势,所以强强联合,达到了双赢。”
       在如何缩短学院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解决二者之间的隔阂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个小插曲。由于王洪杰很喜欢魏显著的才干,加之哈工大缺少他这样的人才,所以,他想把魏显著调到哈工大。他为此上上下下跑动,不料却三年未果。原因很简单,是人才,谁都喜欢,谁都需要,所以,一个单位是不会轻易放走一个人才的。没办法,王洪杰只好把那件事暂时放下。这时,对此事一直保持沉默的覃大清发言了,他说:“这件事,如果让我站在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的位置上表态的话,我也不同意放魏显著走。但不放他走不等于我们的关系从此以后就不行了,我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王洪杰觉得覃大清的话中有话,仔细一琢磨,发现他的提示居然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既然调不来魏显著,则可以请他到哈工大当兼职教授。这样,大家还是朋友,同时还加强了合作关系,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关系捋顺了,接下来便可以放开手脚干活了。不久,覃大清接到一个任务,在半个月内完成一个叫“圆筒阀”的项目。这样的工程是厂里第一次做,领导要求必须成功,不能失败。覃大清接到任务后,感到有点头疼,因为从程序上来说,少了一个测试,而且做这个系统的测试的一个硬件还得去别的地方定做,要一个月才能到货。难度如此大,靠他一个人的能力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于是,他想到了哈工大和王洪杰。他之所以把目光投向哈工大,是因为学院以前做过相关的实验,有一定的基础;而王洪杰作为老朋友,在关键时候找他帮忙,还是能靠得住的。
       他打电话给王洪杰,介绍了情况后,问王洪杰:“大概多少天够用?”
       王洪杰说:“两三周时间差不多。”
       覃大清心里欢喜,但他还是说:“两周如何?你那边赶紧组织人动起来,我这边马上打报告申请经费。”
       事后,覃大清觉得自己当时是急糊涂了,他这边只是才想到应该打报告申请经营,能不能批下来还不一定呢,就让王洪杰那边动起来,万一经费批不下来,不就把王洪杰这边的人全瞎掰了吗?也许王洪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有可能出于对专业的热爱,或者是注重朋友的情义,二话没说就干了起来。
       在做测试的过程中,覃大清再次发现王洪杰不光业务能力强,而且协调人员的能力也很强。当时,正值春节期间,覃大清认为学院和企业不一样,存在研究生放假的实际问题。但他的担心却被王洪杰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王洪杰调来了最好的研究生,制订了一套严格的操作计划,运作得非常成功。
       很快,覃大清申请的经费批下来了,王洪杰的测试准备工作也做完了。一切都按预估的步骤开始实施。两周后,测试顺利完成,众人皆大欢喜。
       这是学院与企业的一次成功合作。通过这次合作,覃大清和王洪杰在内心产生了把合作范围扩大,引进更多合作项目,让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几次合作中,王洪杰充分发挥他在协调方面的特长,让每个人的强项都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007年元月,哈工大对学院的兼职教授重新评聘,王洪
       杰力推魏显著,让学校正式聘魏显著为兼职教授。
       不久,他和覃大清、魏显著碰头,商议成立一个课题组,大家一起做研究。实际上,通过几次合作后,他们发现,他们三个人中间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实质性的好的开端,完全可以做到学院和企业互补,人与人之间互补,争取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其实,对王洪杰、覃大清和魏显著来说,他们更明白专业合作的重大意义。因为,任何一项设计中,每个人只能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每个人在这时候其实仍然是分散的,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整合的话,集成质量就会降低。
       像是命运在冥冥之中帮助着他们似的,就在他们刚刚决定要成立课题组时,一个机会摆在了他们面前。哈尔滨市科技局开展职能部门为企业服务活动,问哈尔滨电机厂有没有什么难题需要攻关,厂里报了一个“汽轮发电机高效风扇”项目的设计。哈尔滨市科技局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让各有关科研单位来竞标,王洪杰、魏显著等代表哈工大课题组前去答辩,一举中标。当时哈尔滨电机厂有一个人也在竞标现场,当他了解到魏显著他们的合作情况后,连连说,好好好,你们这是人才资源整合!这个工程设计中标后,具体工作落在了王洪杰和魏显著身上,目前已开始运作,估计2008年8月可完毕。
       人与人走得近了,互相之间会起到影响。像王洪杰、覃大清和魏显著这样搞专业研究的人,变成合作伙伴之后,不光在专业上互相促进,在生活上也相互起到了影响作用。
       比如,魏显著就曾劝导王洪杰,要正确对待荣誉。王洪杰在荣誉方面显得很淡薄,往往在评先进、标兵时往后躲,一旦被评上便极力推辞。一次,学院评“三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先进工作者,院党委书记让王洪杰填表,他又开始推辞,劝书记报别人。为此,魏显著劝他,你这样做虽然是淡泊名利,谦虚的表现,但也反映了你对荣誉认识不够,对荣誉不负责任的态度。你想一想,如果你让给了一个水平低的人,让他拿了先进,别人以为你们的水平就是他那个样子,从此在心里把你们学院看扁了,你说,你这不是对荣誉不负责任吗?这一番话自有它的道理,但凡不是搞专业,对“水平”二字有刻骨铭心感受的人,是说不出这番话的。王洪杰被魏显著的这番话感动了,第二天便填了表。
       朋友与朋友、专业与专业、学院与企业的三层关系,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了一个特殊的团队。
       相对于一切而言,人都是“原动力”,有无穷无尽的可挖掘的潜能,他们通力协作,让自身力量变得像极具冲击力度的强流,向高新技术领域注入了进去。
       力量,本身就蕴含着方向。
       责任编辑 晓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