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科技工作者纪事]海水下的火焰
作者:孙晶岩

《十月》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金秋时节,我乘坐直升机在南海上空飞翔。从飞机上鸟瞰,浩瀚的南海时而像一块碧绿的翡翠,时而像一块带有花纹的毛玻璃,时而又像一块美丽的天鹅绒。直升机降落在北部湾的一个小岛上,阳光在沙滩上闪耀,绿树在海岛上歌唱,欢笑的海风扑面而来,把人的心都熏醉了;黄金的海岸撩人耳目,把人的魂魄都勾住了,原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涠洲岛。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具有中国最典型的火山结构,中国最丰富的火山景观和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多期火山活动。岛上的火山景观千姿百态,然而我此行的目的不是旅游,而是探寻南海上海洋石油人的心灵。于是,我再次乘直升机冲上蓝天,驾驶员仿佛理解我的心情,把飞机飞得很低很低,我看到了南海上的海洋、岛屿、沙州和礁滩。近距离地低空飞翔,我好像谛听到大海的呼吸。望着神秘莫测的南海,我突然有了这样的灵感:如果说天鹅绒般的海面是海洋的皮肤的话,那么海床就是海洋的心脏。很多中国人只知道脚下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是我们的国土,却不知道在祖国的海域,在幅员辽阔的大陆架、大陆坡下还有蓝色的国土。海洋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且还蕴藏着锰、铜、钴、镍、锡、钛等稀有金属矿产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是我国南海诸岛中最南的一组群岛。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其中的油气资源被誉为“另一个北海’’和“第二个中东”。它控制着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东盟各国都把这条通道视为生命线。南海辽阔壮观,是各国争夺的热点海区。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深,南沙周边国家都把开发海洋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掀起了抢夺、瓜分南沙资源的热潮。有关国家以本土邻近为依托,以吸引大国联合掠夺为手段,以抢先开发造成既成事实为策略,以拓展海洋国土疆域和掠夺海洋资源为目的,对南沙海区资源先下手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美丽的南海并不平静,它的丰富资源被许多国家所觊觎。所以我们在南海上搞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不仅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需要。
       南海上的莺歌海是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每个盆地都是一个聚宝盆,地质学家们估计,这里的石油资源量达五十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达十二万亿立方米。
       直升机在一个黄色的平台顶上降落,一行白色的大字映入眼帘:WZl2-1。这是涠洲12-1平台,是一座生产和生活支持的综合平台,也是涠西南油田群的集输中心。我跳向平台,平台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像一艘固定在海里的船。平台共有七层,下面三层是工作区,我沿着舷梯走向甲板,咸腥潮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底层甲板有压缩机、外输泵和注水系统;中层甲板有井口、采油树、分离器和中央控制室;顶层甲板有修井机和透平发电机。上面四层是生活区,宿舍里有电脑、电视和卫生间,二十四小时可以洗热水澡。伙食也很棒,早餐是牛奶、豆浆、鸡蛋和各种主食,午餐晚餐鱼肉、蔬菜应有尽有。衣服有专人洗,吃住免费。说实话,生活条件比我见到的守岛部队要强多了。
       我捧着一瓶刚刚开采出来的石油,黑色的石油暖暖的,还带着海洋之心的体温。思绪追逐着海浪翻滚,我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海洋,主人公是一个走遍中国近海,同海洋打了二十多年交道,为中国的海洋石油勘探作出过特殊贡献的人,他就是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经理朱伟林。
       枫桥古镇小桥流水养育了一个翩翩少年
       二○○五年九月十一日,当美国人在大洋彼岸悲痛地祭奠被飞机撞毁的亡灵时,朱伟林乘坐直升机来到了南海北部海域。南海北部近海有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和珠江口四个沉积盆地,像四颗珍珠镶嵌在浩瀚的南海上。朱伟林身穿蓝色的海洋石油工装来到平台,认真地检查石油开采工作。阳光在平台上一耀一闪,海风把浪花卷上平台。他侧着身子扶着舷梯,一处一处地巡视。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他的眼前幻化出一条绿色的小河,那就是他的家乡——苏州枫桥向街镇。
       一九五六年,当南海上的莺歌海盆地发现了油气苗的那一刻,一个男婴在苏州枫桥向街镇呱呱坠地。父亲给心爱的儿子取名叫朱伟林。还记得唐朝诗人张继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是个古镇,《枫桥夜泊》里说的枫桥就是朱伟林的家乡。向街镇离寒山寺有七里地,朱伟林的童年是听着寒山寺的钟声长大的。
       朱伟林五岁就上了小学,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性格内向不言不语年龄最小的孩子,学习成绩居然在同学中名列前茅。古朴的水乡古朴的小镇,古朴的人古朴的心。枫桥古镇的雨露滋润着他,小桥流水的环境熏陶着他,地灵人杰,朱伟林天资聪颖,学习出类拔萃。一九七三年初,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枫桥中学,在家乡当了农民。他是那种极踏实的人,修理地球也要修理得漂漂亮亮。正因为他干活肯吃苦,很快就选拔到向街中学当民办教师。民办老师的生活非常清苦,每月只有十几元的薪水。他当过数学老师、语文老师、音乐老师,白天在课堂上讲课,晚上备课结束后就拉二胡。二胡是中国的民乐,小桥流水似乎特别适合二胡演奏的意境。无锡出了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瞎子阿炳,苏州则出了著名的二胡演奏家王乙。王乙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每当王教授回乡探亲时,朱伟林就拜王教授为师学习拉二胡。王教授很欣赏这个小同乡,手把手地指点他。名师出高徒,慢慢地,朱伟林的二胡演奏也很有两把刷子了。那时候高考制度没有恢复,他为自己不能上大学而遗憾,也为自己当民办教师微薄的薪水不能替父母分忧解难而愧疚,便把心中的郁闷都倾注在琴弦上。他喜欢拉《江河水》《二泉映月》《三门峡畅想曲》等曲子,震人心弦的乐曲倾诉着朱伟林的情愫,激荡着朱伟林的雄心。
       母亲是朱伟林人生之路的第一位老师,她虽然没念过书,却勤劳朴实聪慧坚强。母亲用柔弱的肩头撑起了一个大家庭,一再告诫二儿子:“伟林,你要记住一辈子永远不要做对不起人家的事。”
       像一场喜雨从天而降,一九七七年,高考制度恢复了。他二话没说就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二胡专业。初战告捷,他顺利地进入了复试,却由于录取名额太少而落选了。考艺术院校失利后,朱伟林没有灰心,他及时掉转了船头,把目光瞄向了理工科大学。他向同学借了一堆高中数理化书籍,向理工科这个堡垒发起了总攻。民办教师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他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备完课就开夜车复习。一直到午夜,他才一头扑倒在床上驰入梦乡。
       当时在很多江浙学生的心目中,上海是中国最美的地方。报考大学,他们的首选不是北京的北大、清华,而是上海的复旦、同济。朱伟林也不例外,他憧憬着能到大上海念书,他想过
       学数学、学物理、学艺术,却唯独没有想过要面对海洋。对于这个在小桥流水梦境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海洋对于他太遥远了。真是命中有缘,虽然朱伟林对海洋一无所知,可海洋却格外偏爱这个翩翩少年。他的名字里有三个木字,却没有学林业;他的母亲叫陆海金,母亲的名字冥冥中预示了他的命运。经过半年的玩命复习,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海洋地质专业。
       在中国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中,集中了一批精英。他们很多人曾经饱尝过中断学业的痛苦,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上课时他总是认真地听讲,越听越觉得学无止境。海洋地质就是研究海底构造,了解地球的形成演化,地壳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地幔物质及其运动状态,地震的成因和形成机制、构造运动及造山运动,大洋的成因和发展等问题。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只处于初级阶段。原来茫茫大海竟然有这么深的学问,每当碰到弄不懂的问题,他都要缠着老师问这问那,直到弄明白为止。学校的图书馆座无虚席,晚饭后朱伟林总是早早地来到图书馆,拼命地吮吸知识的乳浆,直到夜阑人静才肯离去。
       一九八二年,学校组织海洋地质系的学生到苏北掠港实习,这是朱伟林第一次见到大海,觉得海特别壮观。弶港的海面很宽阔,退潮时露出大片的沙滩,足足有三四百米宽。老师带着学生涉水来到沙滩上,切开沙滩的剖面,研究海洋潮汐作用、波浪作用对沉积物的影响。有一天,三个老师带着三个学生来到一个海滩,老师拿出潮汐表说今天的涨潮时间是下午五点,咱们现在开始工作。朱伟林蹲在沙滩上聚精会神地研究着剖面,突然听到单勇堂同学喊道:“你们看,那边是不是潮水来了?”朱伟林老大地不高兴:“单勇堂,你别东张西望的,老师说了离涨潮还有两个钟头呢,快好好工作!”
       单勇堂大声说:“朱伟林,你快看,是潮水来了!”朱伟林抬头一看,汹涌澎湃的海浪像一头雄狮向他们扑来,他们赶紧叫上老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岸边跑去。海浪追逐着他们的脚步,等他们连滚带爬地刚刚上了岸,海水已经涌到岸边了。原来,那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潮水提前了两个钟头光临。那一幕现在想起来都令人后怕,多亏了单勇堂,否则他们师生六人肯定要葬身大海。从那儿以后,朱伟林懂得了大海静如处女,动如猛虎,海既有平静如镜海鸥飞翔的一面,也有波涛汹涌六亲不认的一面。
       同济大学给了他知识的力量,老师为他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四年寒窗苦读,他对海洋地质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为今后致力于海洋石油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老师的帮助下,朱伟林羽翼渐丰,渴望着展翅飞翔。
       地震剖面图是一部地质演化史书
       朱伟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涿县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海洋油气资源评价所工作。所长龚再升是个老石油,深知石油行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他立刻安排这批新来的大学生到华北油田地质大队实习。冬天的华北大地异常寒冷,卷毛风刮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朱伟林住在车厢式的帆布帐篷里,狂风把帐篷吹得摇摇欲坠。无孔不入的风沙把帐篷里床铺上弄得尘土飞扬,吃饭时汤里全是沙子。朱伟林是南方人,从小吃米饭长大,到了北方,最不习惯的是每月百分之六十的粗粮。到了井队可以暂时不吃粗粮,可细粮是那种又黑又硬的馒头,他咬着牙往下咽。只有到了星期天井队才做一锅米饭,他才能舒舒服服地吃顿饱饭。尽管条件艰苦,可他却非常乐观。
       地质大队位于河北省河间县。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河间县的驴肉闻名遐迩,可朱伟林却没有心思去品尝驴肉,他一门心思扑在打井上。那一年他跟着井队打了四口井,打井时钻头磨地层,并往下走,泥浆带着砂子往外走。打井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寒风呼号的夜晚,朱伟林身穿大棉袄与井队技术人员一道去捞砂,捞出砂子后还要烤干挑样,然后根据不同层位砂子的变化来判断下面是什么地层,记录井下岩性的变化。童年乡村的生活和下乡劳动锻炼了朱伟林,他不惧怕艰苦的体力活。他是个捞砂能手,活儿干得特别漂亮。干完后就把捞砂的过程认真地记了一笔账。除了捞砂,他对泥浆活儿也心里门儿清,用什么密度能捞出砂样,他了如指掌。他翻遍了岩芯库里的岩芯,看了六七十口井的岩芯资料,记了好几本笔记,详细地描述岩芯和地层情况,解释地震资料,熟悉了这个地区沉积相的变化。钻井、录井、测井……他终于从外行变成了内行。
       从华北油田回到评价所后,朱伟林心里有了底。他所在的沉积室是研究沉积物的环境变化,从地震剖面上来作解释。地震船产生地震波,穿透海水到不同岩性地层界面会反射信号,检波器将反射波接收下来,经过计算机处理就是地震剖面图。桌子上十几米长的地震剖面图,他觉得越来越亲切。地震剖面图给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激发了他的灵感,每一条剖面,每一组反射层的变化都让他引发出种种地质联想。
       朱伟林参加了东海盆地早期油气资源评价项目的研究,这是他毕业以来参与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他看了大量的东海盆地的地震剖面图,对此一一做出科学的解释。地震剖面图是一部地质演化史书,从东海盆地到渤海湾盆地、辽东湾盆地,从珠江口盆地到中国全海域……剖面图给了他很多信息,联想起来很有意思。哪里有异常,哪里有一个什么现象,哪里是砂泥岩,哪里有火山岩,他都统统记录下来,他整整看了几十万公里的地震剖面图,像熟悉自己手心手背那样熟悉了这些地层的特征。接着,他又参加了珠江口盆地地层划分项目的研究,他虚心向前辈和同行请教,熟悉了中国各海域和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基本地质条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勘探和研究经验,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朱伟林在这批大学生中年龄偏大,显得老练懂事。慧眼识珠的龚再升深知海洋石油事业要与国际接轨,英语不行是无法沟通的。大学生们从油田实习归来,他又送朱伟林去学英语。朱伟林没有辜负所长的期望,扎扎实实地打下了英语的基础。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要起步,必须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一九八六年,朱伟林进入挪威工学院石油勘探专业深造。挪威毗邻北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相当先进。朱伟林一方面认真学习挪威石油勘探开发的先进技术,把挪威在北海石油勘探的地震资料在机器上做解释;一方面了解挪威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从世界石油发展史,特别是世界几大石油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经验教训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他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与世界各地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融合、比较,对中国海洋石油勘探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来,海洋油气资源评价所从河北涿县搬迁到河北高碑店。高碑店花园式基地的环境虽然很美,但周围的学校毕竟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较差。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孩子上学要自己带凳子到学校,教室里没有电灯,孩子早晨要拿着蜡烛进教室,在如豆般的烛光下念书。冬天天冷,教室里的炉子没有烟囱,生煤炉子,把
       孩子们的鼻子下面熏得黑糊糊的。从高碑店到北京办事特别不方便,有一次朱伟林从丰台火车站上了火车,车厢里人满为患,不但没有座位,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他只好一只脚站在地上,另一只脚悬在半空中,整整站了一个多钟头,车上的汗味儿烟味儿熏得他头昏脑涨,他就那样金鸡独立地坚持着。直到到了涿县,才有了双脚站立的机会。高碑店和大都市城乡差距太大了,很多人考虑到孩子的前程,无奈地与高碑店告别了。同期分来的大学生出国的出国。调离的调离,只剩下了朱伟林一个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向往大都市呢?朱伟林来自于上海,同济大学母校要他回去当老师,中海油上海分公司也想调他,他还曾打算考母校的研究生,可当龚再升表示不希望他走时,他突然想起了母亲的话:“伟林,你要记住:一辈子都不要做对不起人家的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培养个大学生不容易,龚所长对自己够意思了,又是送井队锻炼,又是送出国深造。如今自己翅膀硬了,怎么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呢?想到这里,他便顾全大局,义无反顾地在高碑店这个偏僻贫穷的县城扎了下来,在基层一干就是十六年。
       十六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六年?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六年扎根基层,这其中需要怎样的坚守啊!这是意志的较量,这是信念的抗争。朱伟林在基层的十六年,不是默默无闻的十六年,碌碌无为的十六年,而是脚踏实地的十六年,大展宏图的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问,他担任了勘探研究部副经理,先后承担了珠江口盆地中新世碳酸岩盐生物礁相研究、辽东湾地区区域沉积体系研究、东海盆地沉积坳陷比较性评价及勘探方向、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勘探目标选择和评价、中国南海南沙海域油气资源评价等近二十个研究项目。他走遍了中国的近海,从北中国海的渤海、黄海到东海,从东海到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南海西部海域,到处都留下了他艰辛的足迹。他不仅学习了大量国内外勘探开发理论知识和成功的案例,而且在长期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对如何解决中国海域的勘探难题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他带领科研人员潜心开展科技攻关硕果累累,其中“东海盆地早期油气资源评价”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珠江口盆地地层划分”项目,获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东海盆地沉积坳陷比较性评价及勘探方向”,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优秀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的学术成就在海洋石油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每年都组织各国地质家开会,宣读有水平的论文。朱伟林是美国地质家学会会员,他觉得中国人应该去世界上展示自己。只有看到世界先进水平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他经常阅读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的学术刊物,上网浏览国际最新海洋地质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早在一九九。年,朱伟林就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过关于东海问题的学术报告,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反映说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好的一份报告。
       朱伟林应邀到休斯敦参观美国的石油公司,一个朋友劝他:“朱伟林,你这么好的学问在高碑店多埋没人才,你的好多同学都到了美国,你就不想动一动吗?”
       他诚恳地说:“美国的条件虽然好,可我不想在国外当二等公民。美国的石油公司里华人上不去,有本事发挥不了,而在中国我是主人。自己可以干事。高碑店所有中国海洋的地质资料全都有,我可以天天看地震剖面图,我们可以把世界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请到高碑店讲学,那里是个做研究的好地方。在祖国我可以在整个中国海巡回讲学。”
       朋友不死心,一个劲儿地好心相劝:“朱伟林啊,别死心眼儿,你别走了,你只要在机场的最后一分钟改变主意,给我打个电话我马上去机场接你!”
       休斯敦的夜晚喧嚣而热闹,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霓虹灯光五颜六色,爵士乐冲撞着人的耳膜。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现代化的都市风光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这里的烤牛排比比皆是,这里喝牛奶像喝水一样便宜,这里的学校比高碑店的农村学校不知要强多少倍,这里湛蓝色的天空比高碑店乌蒙蒙的天空不知要蓝多少倍,这里怡人的气候比高碑店寒冷的卷毛风不知要温暖多少倍。美丽的得克萨斯州伸出双臂热情地挽留这位东方学子,谁不想在富庶的地方生活呢?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为了心爱的女儿的教育,也该挪个窝了。可此时此刻,母亲的话又在他的耳畔回响:“伟林,你要记住一辈子都不能做对不起人家的事!”
       对不起人家的事不能做,对不起祖国的事就更不能做了!面对朋友的好意,他微笑着谢绝了。他忘不了自己的祖国,那里是养育他的摇篮,有他的父老乡亲,那里是他生命的根啊!
       大头针终于扎着了桌子下面的芝麻粒
       如果说石油产业是一条流水线的话,那么流水线上的第一道工序是勘探。朱伟林从事的工作就是流水线上的第一道工序——勘探。一九九三年,他担任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副总地质师兼珠三坳陷项目经理,主管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评价研究。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埃克森、英国的BP、英荷皇家壳牌等老牌的西方石油公司相继与中海油签订了石油合同,花了两三亿美元在中国南海海域的珠三坳陷里打了三十多口探井,做了大量的二维地震和少量的三维地震,结果一无所获。大多数西方石油公司都撤出了,只有美国的埃克森公司在海南岛附近的文昌凹陷发现了两个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小油气田。一九九四年,埃克森公司实在耐不住寂寞,无奈地与文昌凹陷“拜拜”了。世界顶尖级的石油公司都撤退了,中国石油人还要不要继续挖潜?有领导发话了:“外国石油公司像篦头发那样把文昌凹陷篦了一遍都没有找到石油,你们几个人还能找到吗?这不是白花国家的钱吗?”
       海上钻井比陆地钻井成本高多了,每钻一口井平均要花四五千万元。钻井的失败率是很高的,打十口井有两三口井有商业价值就算烧了高香了,所以一句上马并不是那么轻巧就能说出口的。中海油的石油勘探是按照海域划分的,按理说文昌凹陷的开发应该由南海西部公司负责,可当时湛江方面从人力上顾不上文昌凹陷,龚再升问研究中心总地质师杨甲明和文昌凹陷项目负责人朱伟林:“老杨、小朱,你们来研究研究,看看文昌凹陷这里到底有没有希望?”
       杨甲明和朱伟林斩钉截铁地说:“龚总,有希望。文昌前景相当好,应该坚持勘探,不应该轻易放弃!”龚再升严肃地问道:“朱伟林,你是文昌项目的头儿,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敷衍,你主张上马理由何在?”
       朱伟林在桌子上铺开了一卷地震剖面图,用红蓝铅笔指着剖面图说:“龚总,我们研究、解释、评价了多国石油公司做的地质地震资料,这个凹子确实是个富生烃凹陷,绝对值得打井。我觉得应该从文昌8—3构造着手干,它在石油运移的通道上。如果它成功了再接着往上钻,凸起上还有几个构造。”
       当时所有的外国石油公司都撤走了,主管
       南海西部海域的湛江方面又力不从心,真是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难耐的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海浪一浪高过一浪,一望无际的南海神秘莫测,谁也不知道文昌海域的海洋之心理的究竟是宝藏还是废品。杨甲明和朱伟林等科研人员顶着巨大的压力提出了井位,龚再升和中海油勘探部负责人茹克果断地拍板:别人不感兴趣,你们高碑店来啃这块硬骨头吧!
       一艘海上钻探船驶人文昌海域,面对蓝色海洋,当年朱伟林和海上石油人一道同台风搏斗的情景像放电影似的在他的眼前闪回:肆虐的台风打着旋子发出凄厉的狞叫,他们一边抛锚一边全速顶风。浪盖过了船舱,船舱里全是水,仿佛像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那样。人被浪头推到船头,又被巨浪卷到船尾。一个巨浪把人压在水底,刚要抬头,说实迟那时快,又一个浪头硬邦邦地砸了过来,砸得人半天都抬不起头来。人在船上见到什么固定的东西就要抓住什么,否则就会被浪头掀到海底。办公桌上所有的东西必须用绳子绑住,否则全晃悠到地下。甲板上待不住人,办公桌前待不住人,躺在床上也待不住人。船晃荡得厉害,人躺在床上滚来滚去,晕船吐得昏天黑地,有的人难受得都不想活了。
       亲临其境的感受使朱伟林对海洋石油人的艰辛有着切身的体验,为祖国找石油的宏伟志向使他一往情深地扑向海洋之心的怀抱。朱伟林穿着浅蓝色的工装站在甲板上,和蔚蓝色的大海交相辉映。这个弄潮儿死也不相信翡翠色的南海会一无所获。他紧紧地握着钻杆,向海洋之心发起了挑战。人生有时候就像赌博,钻探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如果连赌一把的勇气都没有,那就太可悲了。但这种赌不是赌徒盲目的赌,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赌,是对海洋地质心中有数的赌,是在拿青春赌明天,拿生命赌奇迹。随着钻杆的移动,8—3构造出油了。测试竟然获得高产。这说明文昌凹陷的确是个富生油凹陷,它的成功拉开了文昌海域勘探的帷幕。石油风云变幻无常,大伙儿还没来得及欢呼雀跃,朱伟林就发现这口井控制的储量少,独立开发没有商业价值。一网打上来的净是些虾兵蟹将,真是刚出海就遇顶头风,究竟还要不要继续钻探?
       南海的太阳热烈而坦率,把海洋石油人烤得汗流浃背。朱伟林的眉头拧成了“川”字形,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他抓起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水珠儿沾在他的下巴上,他用手抹了一把下巴,眼眶里蒙上了一层薄雾。浩瀚的文昌海啊,我对你这么一往情深,难道你对我就这么绝情绝意吗?不,爱是一种直觉,一种感悟,一种心灵的呼唤,一种精神的沟通,一种知己的寻觅,一种情感的撞击。爱不需要语言,一个眼神就可以心领神会。“莫名我就喜欢你,我已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爱是没有条件的,朱伟林对南海的爱就是这样一见钟情,这样走火入魔,这样不可救药,这样刻骨铭心。面对着一些人怀疑的目光,朱伟林觉得既然地震剖面图显示了这里有生烃条件,那么文昌凹陷里肯定有烃这种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按照物质不灭定律,浅层没有深层应该有,中间没有边缘应该有,构造里没有岩性里应该有。如果说一望无际的海洋是一张桌子,那么南海里的油气就是几个芝麻粒。朱伟林的工作就是用大头针去扎桌子下面的芝麻粒。扎不到芝麻粒并不意味桌子下没有芝麻,可浩瀚大海茫茫无边,扎到芝麻粒谈何容易?科学就是这样严谨,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科学就是这样艰难,需要锲而不舍的攀登;科学就是这样遥远,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科学就是这样高深,需要海阔天空的探索。在科学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科学家必须咬得紧牙关,耐得住寂寞,吃得了大苦,受得了大难,一往无前地向着奋斗目标攀登!
       朱伟林对南海爱得发傻,爱得发痴,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就是一根筋咬定文昌不放松。作为项目组组长,他始终觉得文昌海域的储油层是海相沉积,砂岩连通性好,岩石的空隙好,油气的流动性就好。文昌海域不仅有戏,而且单井产量会很高。直觉并不是凭空想象,它是经验的总结,知识的积累。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在办公室里,点灯熬油地完成了三份文昌地区钻探目标选择的研究成果报告,为文昌海域的勘探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勘探需要冒风险,而这个风险值得冒!朱伟林对南海爱得执著,爱得深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和龚再升、杨甲明的努力下,南海西部公司的科研人员也对文昌海域刮目相看。他们上下拧成一股绳,坚定不移地在文昌海域继续钻探。大海屏住呼吸凝视着海上石油人,海鸥扇动翅膀端详着海上石油人,钻头一米一米地向下掘进,岩层一米一米地向上裸露。钻杆的跳跃探索着海洋之心的奥秘,钻头的震颤谛听着海洋之心的呼应。这是一种只有海洋石油人才能听得懂的语言,朱伟林以超乎寻常的敏锐听到了海洋之心的回应。
       玉石商面对赌石,需要的是独具慧眼;地质家面对海床,需要的是胸有成竹。朱伟林坚信文昌海域有宝藏,他像一团火,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坚定了大伙儿往下继续打井的信心。钻杆每向海洋之心钻一米,就要花费大量的人民币。流进去的是金子,流出来的是水岂不成了千古罪人?胜利和失败往往就在方寸之间,从采集信息到处理解释,从发现目标到确定井位,从开始钻探到测井试油,真好比万里长征路途漫漫。井终于打好了,打了井就要测井试油,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万万没有想到,这口井竟然一天产油八百多方。面对这口有着极大商业价值的油井,他们高兴得心花怒放,一鼓作气又打了一口井,好事成双,朱伟林惊喜地发现新打的井又是一口高产井!沉睡了千年的石油苏醒了,凝聚了万年的精灵咆哮了。海浪翻滚,石油喷涌,当文昌海域的地层向外涌出乌黑油亮的石油时,石油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十年了,太不容易了!朱伟林等科研人员凭着十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南海发现了新的产油基地。这是心的呼唤,这是能的源泉,这是生命的放飞,这是梦想的实现。这两口井的钻探成功拉开了文昌油田群的勘探序幕,这是一个投产后年产二百六十万吨石油的新的石油基地,文昌油田是中海油效益最好的油田,一桶油的成本不到两美元。中国海洋石油人在珠三坳陷被外国人抛弃的地方找到了大油田!桌子下终于扎着了芝麻粒,大海捞针实属不易!
       北部湾要是能够像美国的墨西哥湾那样灯火通明该多好
       二○○三年,在中海油卫留成总经理的推荐下,朱伟林凭着自己扎实的学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竞聘,出任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总经理。朱伟林是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在勘探和研究上是把好手,全面搞管理,他能够胜任吗?
       湛江分公司管辖的南海北部大陆架内分布着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和珠江口四个盆地,二○○三年四月十六日,朱伟林到湛江分公司走马上任。上任还不到一个星期就上了北部湾的几个平台搞调研。一天晚上,他在平台上散步。看到远处孤零零的几个平台,不由得感叹道:“北部湾有这么大的面积和资源量,可是却只有这么几口油井,现在我们的油田太少了,要
       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北部湾能够像美国的墨西哥湾那样灯火通明该多好!”
       他拎着简单的行装挨个在每个平台、每个终端上住宿,和海上石油人聊到夜阑人静,接着又到其他油气田摸底。他甘当小学生,深入到技术部、勘探开发部和生产部听各个盆地的地质情况汇报,不露声色地用两个月的时间作调研,分析公司状况,处心积虑地琢磨油田究竟怎么管理更好,生产究竟怎样才能抓上去?他组织各路技术人员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进行了充分论证,对影响分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两个月后,朱伟林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湛江分公司宏伟的发展目标:到二○○八年,油气当量争取达到年产一千五百万方。新增原油年产能四百万方,新增天然气年产能四十四亿方,在保持桶油发现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力争在南海西部海域发现一批油气田,找到一批储量,为湛江分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时很多人怀疑他,觉得他是放卫星、吹牛皮;还有人替他捏了一把汗,南海西部石油勘探开发从一九五七年就在南海调查油气苗,直到一九八六年才在北部湾生产出了第一桶油。人家四十七年了才搞出七百万立方米的油气,你刚来就要在四年之内翻一番,能行吗?不仅群众怀疑他,就连卫留成也怀疑他。卫留成把朱伟林叫到面前,好你个朱伟林,你说要在四年内翻一番,一跃成为中海油四个分公司中油当量的老二,空口无凭,你得把你的设想说一说!
       当时,中海油的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渤海湾,根本没想到湛江庞大的基地队伍究竟怎么安置?浩瀚的南海西部海域究竟如何开采?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卫留成亲自听朱伟林汇报。朱伟林呷了一口绿茶说道:“我们湛江分公司的命运,有一条傻瓜线和一条聪明线,根据油气递减率算出一条曲线叫做傻瓜线,按照这条曲线走,产量会越来越低。油气递减是必然的,但是通过创新思维,动脑筋想办法,油气产量就不会下降这么快。这条曲线就是聪明线,这就需要我们有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工作。老油田要稳产,新油田要开发,油气并举,才是出路。”
       卫总经理说:“别玩虚的,我不相信你小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产量翻一番,你能不能具体地说说你这一千五百万究竟从哪儿来?”
       朱伟林胸有成竹地说:“湛江分公司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公司管辖海域面积大,勘探区比渤海湾大多了,正因为勘探程度低,所以勘探前景好。南海西部海域盆地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勘探海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石油总资源量55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12万亿方。到去年底,仅钻探井222口,找到的油气储量不多,大量的储量有待我们去发现;二是已经发现的一批小油气田有望投入开发。这些小油气田储量少,单个开发没有经济效益,但可考虑联片开发,提高开发效益;三是可以利用现有油气生产设施迅速新建产能。涠洲终端年处理能力270万方,南山终端年处理能力60亿一70亿方,南海奋进号年处理能力300万吨。这些油气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均有较大的富余,我们可以利用富余的油气处理能力,把现有装置周围发现的油气构造迅速开发起来;四是我们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研究队伍和作业管理人员,经过本次流程再造的改革,有促使分公司迅速发展的愿望和信心,工作主动积极性高。四年后石油我要年产达到七百万方,天然气年产八十亿立方米,相当于八百万方石油,油当量加在一起就是一千五百万方。”
       朱伟林整整汇报了两个半钟头,卫留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你们制定的目标是实实在在的,通过你们的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你们创造性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中海油的执行文化!”
       纵观世界石油发展史,很多地方苦苦勘探却收获不大,但思路一转,便迎来发展高潮。朱伟林认为南海西部海域的勘探也跳不出这条规律。过去的思路,迎来发展高潮,也会出现低潮。但只要我们换个思路,又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储量是基础,南海西部海域经过几十年的勘探,目前掌握得大的、浅层的构造圈闭所剩不多,加上二氧化碳分布规律非常复杂,要找可供开发的油气储量很不容易,因此要靠创新思维发现油气储量。
       一个单位搞不好,并不是那里的人不行,而是那里的领导不行。一个人来到世界上走一遭,在地球上活几十年,一定要给社会留下点什么。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有能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湛江分公司的发展目标,不是一伸手就能拿到,而是要通过助跑,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群雁高飞头雁领,首先要调动领导层的积极性。副总经理谢玉洪走遍了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每个海区的地震都亲手做过,潜心研究南海油气资源。作为一个地质家,他格外关注南海西部的勘探开发。朱伟林鼎力支持谢玉洪,放手让他负责湛江分公司的勘探、开发、钻井、外事、科技、学会和标准化工作,负责对外合作勘探开发及其石油合同的管理工作,分管勘探开发部、技术部和钻井部。
       南海勘探开发虽然潜力很大,但也面临不少难题:莺琼盆地的高温超压钻井工程问题。北部湾油气区断块构造的破碎问题,产量递减快。储量不足的问题……谢玉洪最头疼的问题恰恰是朱伟林最擅长的问题,朱伟林用一个地质家的眼光高瞻远瞩,站在总经理的位置上出谋划策,在管理上理顺关系。油气藏在海洋之心,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不是拿着铁锹到海里去挖,而是靠钻井到海洋深处探寻。以前湛江分公司是生产人员管油田,油田的事由生产总监定盘子。朱伟林觉得地下有没有油,有多少油,只有油藏人员最清楚。他拍板让油藏人员管理油田,因为他们会根据地下油气的蕴藏量决定怎么开采,保证油田的长久命运。
       朱伟林的这个决定是很英明的,生产和油藏之间就好比内科外科,二者只是专业不同,无所谓谁高谁低。生产人员好比内科医生,油藏人员好比外科医生,而开采油田好比做外科手术,生产人员不懂得地下油藏情况,让他们决定产量就好比让内科医生做外科手术,肯定是赶鸭子上架。而让油藏人员管理油田就好比让外科医生做外科手术,那是人家吃到心里的活计,自然手到擒来。朱伟林的这一招儿给湛江分公司带来了战略上的转折,现在是油藏人员决定公司的产量,所有的开发井和探井最后都要由谢玉洪拍板定。
       开采石油天然气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突出某一个部门,一个公司运行得好是由于各个链条都运行得好,不能有一个链条闹别扭。每个专业都有每个专业的特点,油藏、地质和钻井都要放弃本位主义,不能自以为是,应当协调共事。大伙儿觉得朱伟林让油藏人员管理钻井的决策很英明,在他手下干事心气很顺。于是便甩开膀子大干苦干。真正的智慧蕴藏在群众中,朱伟林鼓励员工用创新思维做好地质研究,以最好的研究成果吸引勘探工作量,掀起油气勘探高潮。湛江分公司召开了多次油气勘探头脑风暴会,研究如何使文昌油田稳定年产二百万方石油。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众说纷纭,提出了不少好点子。朱伟林刚到湛江分公司时,
       大伙儿上班来下班走,日子过得很悠闲,年产油当量700万方。自从他走马上任提出四年内年产油当量翻一番之后,悠闲的生活节奏被打破了。人们都在琢磨:朱总要这么多储量,圈闭究竟在哪里,储量究竟又在哪里?怎样才能说服上级同意在我们这里打井?
       南海是中国海域最宽的海,也是最年轻的海,早期由一系列的湖泊组成。当时的南海是一个开放性的淡水古湖泊,面积大,油气储量也大,仅莺歌海盆地的沉积层就有十七公里,被称为中国海域的第二个聚宝盆。现在开发的七个海上油气田围绕着海南岛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其中北部湾有三个油田,文昌海域有两个油田,莺歌海有一个气田,三亚以南有一个气田。这是湛江分公司油气田的第一梯队。
       王振峰是山东海洋学院地质系七七级本科毕业生,专业知识很扎实。可由于性格耿直,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一直没有被重用。朱伟林上任后,大胆提拔王振峰为技术部经理。王振峰感激朱伟林的知遇之恩,带领总地质师李绪深、总地球物理师陈志宏、油藏总师劳业春、开发总师姜平等人整天泡在办公室里,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做储量研究,绞尽脑汁琢磨究竟怎么合理开发,能不能打加密井把产量提高上去?众人拾柴火焰高,二○○三年下半年打的四口井都获得成功,一扫多年沉闷的勘探局面。由于技术部办公室双休日半夜三更总是灯火辉煌,人们开玩笑说你们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不保证休息。主动轮带动了从动轮,王振峰觉得朱伟林来湛江分公司的这两年,是他干得最舒心的两年,也是勘探开发硕果累累的两年。二○○四年年初,湛江分公司向国家储委申报了九个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4300多万方,一次申报油气田储量个数在中海油总部创造了纪录。
       三年前北部湾盆地年产只有一百五十万方石油,朱伟林一上任就召集总地质师、地球物理总师和北部湾盆地项目经理开会,给北部湾提出了二○○八年年产四百万方石油的定额。北部湾的油气蕴藏确有潜力,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产量就要翻一番,难度太大了。朱伟林把老婆孩子扔在北京,在湛江过起了单身汉生活。他和大伙儿一起冥思苦想,连吃饭时都用筷子比划着讨论如何在北部湾挖潜。北部湾盆地断层多,陆相沉积横向变化大,地质破碎,像一个盘子摔碎了又被人踹了一脚,不知道哪块接哪块。这里即使找到油也是小块,很难找到整装油田。勘探上谁也不愿意干赔本的买卖,中海油总部的态度是:我给你多少勘探投资,你要给我拿出多少储量。既然北部湾地质情况不乐观,咱们就在这儿少投资,以免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深谙海洋勘探门道的朱伟林却觉得北部湾是一个富的生油凹陷,虽然复杂但找油潜力大。他主动请缨说:“北部湾虽然勘探投入大、成本高,但是这里已经有了海底管网,开发成本低,请中海油总批准我们在涠西南滚动勘探开发。”
       他据理力争舌战群儒,中海油终于批准了他们的方案。二○○四年,湛江分公司在北部湾滚动开发,钻井工作量一上来大伙儿都睡不踏实了,打井时科研人员要随钻跟踪,井钻到什么深度了?钻探的情况和预测情况有什么偏离?对下一步钻井有什么影响?钻井时不同的地层需要不同的泥浆配比,钻井下套管下到一定深度,泥浆用什么配比,要不断征求勘探部门的意见。朱伟林一再叮嘱技术人员:涠洲组二段目的层的上面有一套容易垮塌的泥岩,一定要选好泥浆,防止泥岩垮塌。你们这些骨干的手机一定要二十四小时开机,连睡觉也要睁着眼睛。一天,北部湾的一口探井钻到半夜十二点突然碰到了难题,他们立刻打电话向北部湾盆地勘探项目经理刘明全询问。刘明全正在梦中酣睡,听到电话铃声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接完电话,他披上衣服打着摩的来到了办公室。他在办公室里一边看资料,一边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告诉井队的人打井要取岩芯,岩芯的不同提示地质构造的不同。电话热线昼夜不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
       二○○四年是湛江分公司形势严峻的一年,老油田产量在下降,新油田还没有开起来,涠洲的一个油田投产滞后,另一个油田由于钻机没有到位影响了三口调整井的钻探,少说也要损失二十万方石油。风云滚滚来天半,朱伟林却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他的率领下,湛江分公司这一年在莺歌海东方气田打了三口调整井,在北部湾涠西南油田打了四口调整井,在文昌油田又打了三口调整井。这十口调整井非常壮观,油龙舞干戚,油雨飞来急,南海的油气勘探开发打开了新局面。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像升了温的水银柱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历史性地达到年产九百一十八万方油当量。
       最美丽的花朵是创新思维的精神
       朱伟林的学术声望和奉献精神是无价之宝,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他的上任给湛江分公司注入了新鲜的活水,像施了魔法似的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勘探开发部经理易平是一个高大英俊的江西老俵,经历了湛江分公司的潮起潮落。整个海洋石油是一盘棋,勘探开发是龙头老大。朱伟林狠抓油气田开发建设,又搞了个第二梯队。他对易平说:“你们大胆干,技术问题我担责任!”
       易平看到朱伟林这么信任自己,便使出了浑身解数,绞尽脑汁算储量,终于拿出了一份出色的报告。朱伟林亲自把关,不合格的报告毫不留情地打回去,直到他觉得满意为止。他不是跟哪个人过不去,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就无畏,无私就服众。在他的严格把关下,湛江分公司交给国家储委的十个油气田储量报告全部一次通过了。
       林金成原来在研究院工作,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朱伟林上任后,发现林金成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强,就提拔他为勘探开发部开发经理,负责整个开发与油藏,同时兼任生产部经理助理,负责油田的生产和管理。林金成觉得领导给项目比给资金鼓舞人,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他绞尽脑汁计算储量,湛江分公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交出十个油田的储量,林金成功不可没。
       朱伟林任人唯贤,用人用其所长,不搞小圈子。协调部经理是个十分重要的岗位,公司每年动用的车辆、船只和直升机,动辄上亿元,全归协调部管。朱伟林发现钻井主任工程师张勇公正廉洁,就大胆提拔他为协调部经理;商务合同部经理是个举足轻重的岗位,朱伟林发现张树华原则性很强,就大胆任用他为商务合同部经理;财务部经理每天大把大把的票子在手中转,朱伟林就选择了刚正不阿精打细算的陈光建当财务部经理。
       项目经理苏崇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四川小伙子,特别渴望能在南海发现大的油藏,可以前总是抓不到点子上。朱伟林来到技术部出谋划策,组织召开研讨会,逼着大伙儿出主意想办法,研究涠西南油田的挖潜。龙头动万事兴,他的热情点燃了研究人员心中的火,优秀人才的聚集激发出了灵感的萌生,苏崇华交出了涠洲油田潜力与措施分析报告,工程师成涛拿出了涠洲油田挖潜方案,工程建设部建设经理李大全提出了外挂井槽及涠洲各油田综合开发工程优化建议,北部湾勘探项目经理刘明全提交了
       涠西南勘探形势及在生产油田周边潜力的设想……点子一个接一个,思路一个连一个,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产生,全新的思维在探索中孕育。朱伟林特别喜欢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为他们搭建起一个事业的平台,只要他们对油田生产有贡献,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统统授予总经理特别奖。在湛江分公司,有突出贡献者奖励,好吃懒做者淘汰,公司内部有一个网站办得非常活跃,论坛上各抒己见,凡是有新思路贡献者,网站都给予表扬。湛江分公司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宏伟蓝图已经画好,现在是湛江分公司有史以来最兴旺的时刻,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为公司的产量而奋斗。二○○五年,湛江分公司又启动五个油田交储量,经过认真勘探有很多新发现,找到了新的出油点,这是湛江分公司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第三梯队。为了表彰朱伟林为祖国海洋石油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被评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优秀中青年干部”、“全国海洋石油工业劳动模范”,获得了“总经理特别奖”等荣誉。
       蓝色国土有蓝色国土的脾气秉性,只有认识了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才能加速发现海上的油气资源。十二个油气田的地质油藏研究成果,将给湛江分公司带来七百多万方油气当量的新产能。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心血凝聚的印证。朱伟林运筹帷幄,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让一盘棋上的每一个棋子都动起来,车该横冲直撞就横冲直撞,炮该一马当先就一马当先,小卒子过河还一个顶俩呢,一盘棋就这样被他激活了。朱伟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给女儿取名为朱祎聪,可见他对聪明的重视。聪明的标志是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透视力、记忆力要高人一筹。朱伟林每到一个地方,总能以超乎寻常的敏锐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并且很快就拿出解决的办法。
       在广西北海市对面,有个风景秀丽的小岛叫做涠洲岛,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而且是湛江分公司北部湾油田海底管网的陆上终端。涠洲岛一直有湛江分公司的人在上面长期驻守,过去,涠洲岛上所有的供给全部从湛江用轮船运输过去,或者用直升机从湛江应急飞行。朱伟林视察涠洲岛后说:“一艘轮船从湛江往涠洲岛跑一趟运输需要二十六个小时,这样劳民伤财。为什么不能在涠洲岛建立一个支持中心,把生活供给、物资供给和技术力量放在涠洲岛上,买菜买肉到最近的北海市去买呢?”
       一句话说得大伙儿心头一亮,是啊,广西的北海距离又近物价又便宜,干吗非要舍近求远跑到广东的湛江采购呢?哎呀,这么简单的道理咱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于是,大伙儿七嘴八舌献计献策,有人建议将涠洲岛作为涠洲油田群的服务基地,维修人员和应急材料集中放在涠洲岛,减少从湛江到涠洲油田群的应急飞行,及时解决应急问题;有人提出为了减少三用工作船的航行次数,从涠洲岛往油田送紧急配件等物品由使用三用工作船改为使用快艇,降低运输成本;有的人提出将三用工作船停靠在各油田旁边改为停在各油田中间共用,减少租船数量;有的人还针对油田修井作业量大、修井机租金高、动复原时间长的情况,提出购买一套钢丝作业设备放在涠洲岛,各油田修井时从涠洲岛调用。这些设想虽然不是很完善,但是很有新意,使管理更加精细。湛江分公司采纳了朱伟林的建议,立刻在涠洲岛建立了基地,配备了生产物料、通讯设备和仓储设施,有技术人员常年驻守,到广西采购生活用品,既方便了生产。又节省了大量经费。
       一天,生产部经理柯吕雄陪同朱伟林到涠洲某平台搞调研,看到海面上五颜六色泛着一层油花。朱伟林急忙问手下油花是怎么回事?油田总监梁英伟说:“我这个平台的污水处理能力是每天一万方,而这两天每天的生产污水量已经达到一万五百方。也就是说污水量超过了处理能力,所以没处理好的污水排放到海里就有油;你如果允许我每天减少五百方液体,我就能保证污水排放达标。”朱伟林心想:五百方液体最多增加三十方油,为了这区区三十方石油造成海洋污染是绝不允许的。于是,他果断要求关掉两口高含水的油井,使得污水排放度达标,海上再也见不到油汪汪的污水了。
       还有一次,柯吕雄陪同朱伟林听油藏工作汇报,部下向他汇报了涠洲某油田的一个油层的生产情况。柯吕雄没有发现汇报有什么破绽,可朱伟林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油层只布了一口井生产,而从汇报材料中看,这口井的累积产量已经大大超出了单井生产能力。通常情况下一口井在一个构造上生产,采收率高达30%以上是不太可能的。”
       柯吕雄感到很纳闷:这个油田的负责人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不会搞假大空啊!朱伟林说:“我说他们的数字不准确,不一定是他们弄虚作假。这里有两个可能:一是石油的储量搞错了,二是其他油层对它有贡献。”
       大伙儿说啥也不相信这里有个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油层,急忙来到现场看个究竟,果然发现在这个构造上有一个二十米厚的差油层在默默地作贡献。就好像别人打靶打到了你的胸环靶上,你面前靶子上的环数不都是你射击的一样。真相大白后,大伙儿在这个差油层中又打了一口井,初产每天产油二百八十方。柯吕雄心悦诚服地竖起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啊!”
       二○○三年下半年,朱伟林到文昌海域的奋进号油轮上视察。奋进号也叫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长二百六十二米,宽五十米,可以储存十五万吨原油。一登上油轮,朱伟林就发现船上的火炬冒着滚滚浓烟。他眯缝起眼睛看着浓烟,眉头又开始紧急集合了。看到他的这种表情,文昌油田作业公司总经理俞进的心敲起了小鼓:朱总今天会挑出什么刺儿来呢?果然,朱伟林立刻以职业的敏感对俞进说:“天然气干气燃烧时通常是没有黑烟的,而船上的火炬却冒黑烟。说明这把火在燃烧干气的同时,也烧掉了部分重组分轻烃。这么烧肯定烧了液化气,得想个办法看看能不能回收?”
       俞进不由得一愣:乖乖,我们天天看着火炬燃烧都司空见惯了也没感觉,朱总怎么一来就发现问题了?他组织人一测量,发现奋进号每天烧掉四十万方液化气。按照当时的价格相当于每天白白烧掉四十万元人民币。四十万元人民币,能填饱多少庄稼汉的肚子啊!俞进有点忐忑不安,朱伟林和蔼地说:“来,咱们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们都支点着儿,看看能不能在油轮上安装回收轻烃的装置。”
       油轮上安装回收轻烃的装置在国内尚无先例,朱伟林说中国没有不等于世界没有,即使世界上没有,我们也可以大胆创新!经过调研发现在油轮上安装回收轻烃的装置国际上已有先例,挪威、加拿大和美国的石油公司都安装过。于是,湛江分公司邀请外国石油专家来现场考察,经过认真论证一致认为技术可行,安上这种装置每天可以回收二百至三百方液化气,相当于每天多赚了三十万元。经过招投标,加拿大一家公司中标,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投产,装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一年就收回成本。不仅节约了大量的金钱,而且解决了海上的环境污染,对国内的很多油田都有示范作用。
       
       昔日一个平台旁有一艘守护船,大伙儿一合计觉得北部湾海上出险情的概率不高,两个平台之间距离不是太远,如果撤走一艘船,将守护船放在两个平台之间,哪边有情况到哪边救急,岂不是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吗?于是,朱伟林果断下令撤走一艘守护船,这样一年就节省一千多万元。
       中海油分为四大块:天津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和湛江分公司。所在地天津离北京总部近,上海是现代化大都市,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区形象的缩影。唯独湛江过去是一片渔村,远离大都市,生活条件最差,待遇、信息根本不能与兄弟公司相提并论。可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人却愿意在那儿干?因为湛江分公司给人创造发展的机遇,年纪轻轻就能够参与大的海上项目,只要你有才华,只要你肯卖力,你就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创新思维是油气勘探成功的源泉,最美丽的花朵是创新思维的精神。湛江分公司二○○八年实现一千五百万方油当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极目可望的一幅宏伟蓝图,手拿把掐的一个战略目标。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称赞道:“你们湛江分公司干成了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
       优秀的战略家总是下棋看五步
       朱伟林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地质家,而且还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勘探战略展开是海洋石油储量增长的主战场,关系到下一步企业生存和命运的大问题。毫无疑问,中国近海石油勘探的前景是乐观的。按照朱伟林描绘的蓝图,二○○八年湛江分公司年产一千五百万方油当量是可行的。下棋看五步,当别人还陶醉在欢庆一千五百万方的喜悦中时,朱伟林的眉头又拧成了“川”字形。他睿智的头脑在运转,他在思考一千五百万方之后怎么发展?
       油田产量递减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南海海上油田每年的递减率约20%。当务之急一是达到了一千五百万方之后产量如何稳住?二是到了一千五百万方后,如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油递减太快就要打天然气的算盘,天然气生产一直是南海西部海域的业务亮点,中海油的两大天然气田都在这里。油气并举是一条金光大道,找油是为了稳产,找天然气是为了上台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要想在一千五百万方之后继续辉煌,必须在二○○八年之前在南海西部海域找到几个新的大中型油气田,这样才能弥补油气产量的递减。否则,实现一千五百万方只是昙花一现。要上新台阶往哪里去?这是勘探家现在就必须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哪个地区、哪个国家勘探在某一地区获得突破,固然取决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勘探家头脑中的勘探思路的指导。非洲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的石油勘探的成功,是在几十年勘探失败后,由于勘探家应用滚动背斜理论做指导,在短短十多年里找到了一百二十多个油气田,成为国际著名的油气区。
       南海西部海域的勘探前景相当大,可是不论是从资源量的探明率还是勘探程度,这里都相当低。大中型油气田的远景不仅存在于勘探程度相对低的地区,还存在于像涠西南这样的公认的成熟区。过去我们的勘探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应该换一种思路来考虑。都说北部湾是一个打碎了的盘子,近年来湛江分公司将三维地震基本覆盖了这个地区,经过做全区的构造图,从宏观上可以看到原来的小区块实际上是一个大构造的某一部分,也就是说打碎了的盘子毕竟也曾经是盘子,我们是否能考虑立足大的构造,再分析解剖地进行勘探?
       在崖城区大规模的气田附近,在已经发现的松涛周围,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个一二百亿方的气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一是要有大构造,二是要有大储层。莺歌海盆地的储层相当厚,是有基础的。朱伟林不愿意当昙花一现的人物,在他眼里,南海西部海域是个聚宝盆,他坚信聚宝盆里有很多亮点,前途无量。对于勘探人员来说,不能随意放弃任何地区,应该把自己的家底好好理一下,排排队,逐步勘探。世界上海上石油勘探的成功率是30%,其中有商业价值的10%,也就是说干十件事情有九件都是错的。成也勘探、败也勘探,湛江分公司的发展出路取决于勘探上能否有大的进展。
       公海地区大多是深海大洋,对于公海里的油气矿产资源,谁先进去开采就是谁的。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减少,对于大洋的争夺必将愈演愈烈。现在,深海钻探技术已经不是向深海发展的障碍了。半个世纪之前,学术界前辈就提出“上天、入地、下海”的口号,指明了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方向。如果把海洋、固体地球和大气的研究比作地球科学中的海陆空三军的话,那么海军显然是最弱的,而海军中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是弱中之弱。
       与中国恰恰相反,世界地球科学的突破点主要在深海研究。中国有辽阔的海域,却缺少深海大洋的研究力量。深海大洋不仅是人类了解地球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在。深海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和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海探索和海底观测平台的建立,又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了更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中国的海洋石油勘探作贡献,一九九八年,时任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总地质师的朱伟林报考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古环境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师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授汪品先。汪品先是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近年来重点进行南海古海洋学研究。他觉得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不仅赶不上月球,甚至赶不上火星。朱伟林主要侧重于中国近海含油盆地古湖泊学研究。南海远古时代是个湖盆,朱伟林想用导师汪品先的古海洋的研究方法理论来研究古湖泊,他要用石油工业的眼光看海洋学。不同的湖泊环境与油气生成的条件不一样,要先搞清楚湖泊里有没有生油灶?
       在远古时代,地球几乎都是海洋,陆地的面积很少。找油最关键的是油源,不同的湖泊环境生油环境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湖泊能使大量的有机质保存下来呢?首先,湖水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温度和盐度,南海过去是个开放性的淡水古湖泊,湖里有大量的鱼类、藻类和植物类。地壳运动形成了盆地,湖水越来越深形成了保护层,湖水分层使湖底变成缺氧环境,植物和动物在缺氧的状态下就变成了有机质。经过亿万年的演化,鱼藻类就形成了石油,植物类就形成了天然气。
       南海是地质构造特别发育的地方,也是地质研究的试验厂。两个大陆板块相遇,接触线露出地表,这里受到强烈变形,构成山脉,就叫地缝合线。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地缝合线。通过研究,朱伟林发现中国近海两种类型的古湖泊分布在中国近海的南北,多由一系列的大型湖泊组成了湖泊群。渤海湾古湖为封闭的咸水湖,而珠江口古湖为开放性的淡水湖,这是由沉积物中大量分析资料证实的。这两类古湖的主要发育期多为始新世,在湖泊发育过程中渤海湾湖泊发育时间较长,并为多循环演化,而珠江口古湖为单循环演化。中国近海两种类型的古湖泊都存在着好的烃源条件。由于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咸水湖,既存在深度分层又有盐度分层,又为多循环
       演化的湖泊,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盆地到处都能找到油气的原因。
       以珠江口盆地为代表的南海北部陆架的诸盆地内,湖泊中只有深度分层,又为单循环,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湖泊中才能有好的烃源条件。烃源是油气的母亲,这就是渤海是中国近海第一大油气聚宝盆,而南海是中国第二大油气聚宝盆的真正原因。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开发南海资源的重要战略机遇,深海大洋有着无限奥秘,面临着世界能源危机的人类,不仅要向黄色国土要宝,更要向深海大洋进军。中国拥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一万四千多公里的岛屿岸线,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力和管辖权的规定,中国的蓝色国土面积约为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说,在深海大洋里,还有相当于三分之一中国国土的面积。这些蓝色国土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创造了辽阔的空间。这些蓝色国土是能源宝地,你不去占领有人就要去占领,你不去开采有人就要去开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黄色国土上的资源永远在自己的家里,别人眼馋也拿不走。而三百万蓝色国土上的资源却在家门外,你下手晚了,肥肉就有可能到了别人的嘴里。 我一直采访到最后一刻才恋恋不舍地告别海上平台,直升机已经启动,我刚刚跳上机舱.飞机就腾空而起。海上石油人站在直升机平台向我挥手告别,我急忙拿出照相机在飞机上航拍了告别的场面。直升机平台上有一个巨大的网,是停飞机的地方,平台舷梯口站着一些身穿浅蓝色工装的石油人。他们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那里,浅蓝色的工装在蔚蓝色的大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他们一出海就要在平台上待二十八天,过去一年要在海上待三百多天,有的人的海龄已经有三十年。这就是英雄的海洋石油人,他们的心胸像海洋一样宽广,他们的头脑像计算机一样精确,他们的英姿像椰子树一样挺拔,他们的人生像朝霞一样火红。飞机已经飞出很远了,我仍然可以看到海洋石油人向我挥手致意。我的眼眶有些湿润,这一尊尊蓝色的雕塑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采访海洋石油人之前,我印象中的总经理应该是西服革履,很威严、很矜持的样子。可是站在我面前的朱伟林却总是一件紫红色的T恤衫,一身蓝色的工装,很随意,很亲切的样子。他博览群书,爱好广泛,喜欢钻研地质,喜欢打网球。一见面就对我说孙作家你写了很多书。题材很棒。我说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上网查的。我的心涌出了深深的感动,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作家,他都要做到知己知彼;对于世界海洋石油大鳄,他一定是了如指掌了。同海洋打交道,应该有大海般宽阔的胸襟,大海般机敏的性情,大海般渊博的学识。朱伟林正是这样一个被海洋孕育熏陶同化了的人,他是一个头脑严谨的科学家,一个思维敏捷的学者,一个喜欢打网球的中年人,一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员。
       海洋之心有丰富的资源,蓝色国土是最璀璨的钻戒。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人类登月和海洋石油是二十世纪的两大奇观,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上从事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国家已经有一百多个,目前除了南极洲外,所有的大陆架都有世界石油军团的身影。谁开发海洋的能力强,谁就有可能多得到海洋的馈赠。海洋是人类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在辽阔的中国海域奋斗的中国海洋石油人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 晓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