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民风.士风.仕风
作者:朱蓬蓬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4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民风,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气;士风,知识分子的表现倾向;仕风,官场中仕的行为风范。这三个方面的好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国之道,就是把官场中的仕放在第一位,把知识分子放在第二位,把人民老百姓放在第三位。 因此,明吕坤《呻吟语·治道》曰:“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仕风难。仕风变,天下治矣!”
       吕坤这段话的意思是:民风比士风易变,仕风比士风难变。因此,归结点在“仕风变,天下治”
       毫无疑问,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朝朝代代的君王,都用仕风的变与不变,来衡量天下的治与不治。人民老百姓也一辈又一辈地盼念着包青天式的清官大老爷, 以求有伸冤气、告不平的地方。遗憾的是,数千年的历史证明,即使是仕风变了,也不过是新一轮改朝换代的开始,所谓国泰民安,只不过是几十年,那以后,重复的仍然是饥馑和动乱。
       为什么呢?因为士风未变,或者是士风略有变化,并从根本上说民风未变。
       孔子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意思就是民风难变。其实,秦始皇是最懂得士的,他知道士难变,所以干脆,焚书坑儒,一杀了之。至于仕,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变与不变,由君定夺。仕硬要搞“维新”是很难有成就的。
       由此可见,吕坤的话,应该略有改动才行。即:“变仕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民风难。民风变,天下治矣!”
       是不是这样呢?我看是的。
       现如今,党中央下决心治理腐败,已见显著成效,仕这个阶层的行为,也已经大有收敛,特别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以后,要求仕充分体现,身体力行,仕变的大局已定,郑培民(湖南省委副书记)式的好干部,成为了学习的榜样。现在就看士——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如何变了。
       中国的知识分子喜欢扯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观点,这不可怕,因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个扯皮的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344页)。不过,知识分子必须“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如今仕变后,知识分子的变,总的来说应该不成问题,但必须克服文人相倾,互不服气,空发议论,不求实际的毛病。
       士风变了,民风才可能有变。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愚公移山》)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为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习俗、意识和行为,要变是不易的。胡锦涛同志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的仕和士,既要善于启发人民群众自觉的变,也要善于带领人民群众走上正确的变的道路。这就是一切事情的关键。
       从仕风变,到士风变,再到民风变,一步一步来,天下就有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