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投机者的欢歌
作者:征 宇

《词刊》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那么一种歌曲:喜洋洋、美滋滋、轻飘飘、甜腻腻……极尽浮夸炫耀,自鸣得意之能事,若让并不了解俺们国情的老外听了,会以为中国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而中国百姓的生活状况也何止是“温饱”或“小康”,其幸福指数恐早已直抵共产主义彼岸了。这种“甜美”的欢歌最常见于各地的电视歌舞晚会中,尤以逢年过节之时最为盛行。
       
  有那么一些作者:假惺惺、酸溜溜、赤裸裸、急切切……摇动歌功颂德、投机取巧之长舌,孜孜不倦地炮制着这类虚妄无稽,故作欢快的******,置真理、真实、真诚于不顾,颇令尚有良知的同行们迷惑不解——难道是俺们感觉迟钝,生在福中不知福吗?于是便有更多唯恐落伍的作者群起而效尤:你那厢不是“开心的锣鼓敲呀么敲起来”吗?俺这边就是“甜蜜的日子过呀么过起来”;西南一带甭管还有多少失学儿童,那也照样要“吉祥的米酒喝呀么喝起来”;华北、东北就更不能示弱,怎么也得把“小康的饺子包呀么包起来”……一时间轻歌曼舞,欢天喜地,真让咱老百姓“真呀么真高兴”。
       
  可也许是俺的耳朵不太正常,每一听到此类欢快的小曲儿。俺不仅什么都起不来,反而会在眼前晃动出一堆“穷人乍富”,“小富即安”的脑袋瓜儿,就像那穷困潦倒却还要到处吹牛的阿Q一样。俺时常暗自琢磨,这种虚幻、轻佻的歌曲到底是唱给谁听的呢?除了傍晚街边那些涂脂抹粉,花枝招展,扭着秧歌,妨碍交通,制造噪音的大爷大妈爱用这类曲调做伴奏外,还有谁会喜欢这种明知是美丽谎言的欢歌呢?
       
  俺听过不少中外歌曲,古典的、现代的都有。印象中即使是那些中产阶级已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好像也没有哪位音乐家会如此津津乐道于自家的那点儿幸福小日子。包顿饺子,喝点小酒,太平常不过了,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山歌海唱吗?再说俺们身边不还有几千万尚未脱贫的同胞,以及无数失业下岗的兄弟姐妹吗?您没完没了地老唱这种并不靠谱的喜兴歌儿,就不怕人家心烦?俺就曾在多种公开场合听到过群众对此类歌曲的嘲讽与叱骂:“去他妈的,老子明天的饭还没地方吃呢,有啥可开心的……”
       
  最有可能喜欢这类歌曲的听众,大概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了。从他们端坐于贵宾席上兴高采烈地叉开十指鼓掌的动作来看,他们必定是受到了莫大感染,因而深深陶醉于自己的卓越政绩给百姓带来如此幸福美满生活的赞颂之中。这也必然就顺带提携了这些“****”的炮制者和传播者,使他们得以因此而扬名立万,飞黄腾达。
       
  前些天央视春晚彩排时,又有一位主持人满嘴跑舌头:明明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致使南方的交通陷于瘫痪,许多城市断水断电,大面积农作物损失殆尽,数百万急于赶回家乡过年的旅客,被无情的冰雪阻滞于寒冷的归途,可央视这位女主持却依然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笑容可掬地还在那里抒发着不知是哪位撰稿人的豪情:“此刻,南方春意盎然……”从报上读到这则报道时,俺没能像当时在场的观众们那样哄堂大笑,反而感到了一种无奈的悲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用人民的血汗所养活的这些艺人,当人民又一次遭受灾难时,当千百万同胞正在冰天雪地中忍饥挨冻,苦苦挣扎时,他(她)们怎么居然还能自以为优雅地露出只能使人民感到寒心的微笑呢?
       
  歌唱,是人类抒发情感的本能需要,不具备真实情感基础的歌曲。当然不可能得到最广泛的认可与共鸣。至于某些在强势媒体强力传播下得以“唱响神州”的歌曲,其最终结果也就是在某一时段内“唱唱”而已,放到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下,就终将被证明,它们一文不值!
       
  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自觉服务于人民大众,而不该把自己变成一个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的麻木机器。
       
  在央视演播大厅照例是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时,俺们的总书记、总理以及新一届党的领导核心成员们,却早已面色凝重,焦虑万分地纷纷冲上了抗击冰雪的最前线。望着他们忧国忧民,爱国亲民的忙碌身影,使俺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真正希望。这种希望正在于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扎实进取之上,而绝非唱几声高调,吹几个泡沫那么简单。
       
  作为一位文化工作者,一位中国公民,在祖国又一次遭受自然灾害的重创,人民又一次蒙受巨大损失的时刻,俺只想直言相告:中国音乐并不需要那些虚情假意,粉饰现实,“只报欢喜不报忧”的作品来添乱;中国大众更不需要那些盲目乐观,沾沾自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歌曲来添堵。俺们国家还远未到达可以歌舞升平的发展程度,俺们众多的同胞还依然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存危机。因此,俺决定再听到那种阿谀奉承者出于投机心理而违心编出的所谓“幸福欢歌”时,俺这一向斯文的人,也要像前面提到的那些百姓们一样,痛斥一声:“去你妈的吧!”
       

       
  写于2008年1月春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