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在一无所有中呐喊
作者:王生宁

《词刊》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自从在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而举行的中国百名歌星演唱会中“吼”出那首声惊摇滚世界的《一无所有》后,崔健开始迈出了自己摇滚乐的第一步,同时也开始了中国摇滚乐时代。
       
  撇开摇滚乐作为一种先锋音乐一贯坚持的先锋性取向不论,仅就崔健在其歌词中表现出的那种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个性意识而言,他开拓了一条当代青年奋起反抗传统文化之路,不仅在形式更在内容上,以颠覆性的行为和思想表现出年轻一代的觉醒。唱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一代人普遍存在的苦闷、困惑和失落的心情,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文化的屏障,唤醒年轻的灵魂。从而使他们为自己的未来不断地使劲呐喊。
       
  同样撇开崔健的其他名作不论,让我们回到崔健的创作起点,也就是他的成名作《一无所有》中,看看他是如何表现出他的个性立场和批判意识,看看他是如何表现出时代转型时期那一代人觉醒后迷茫困惑的心境。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否定”这两个字来概括这首歌的核心意念,“一无所有”的情境是表达一种艰难和痛楚的文化反抗处境,是对中国当时贫穷和落后的现状的悲叹,同时也是在对传统精神祭坛倒塌以后,即西方人所说的“上帝死了”以后的精神空虚的叹息。文革结束后,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渐解体,那一代的年轻人还一直相信自己的社会主义已经走进了新时代。但是伴随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日本电器巴黎香水德国汽车瑞士手表等处处在中国大地上开花,依然做着辉煌之梦的那一代人,醒来后看着自己的同胞依然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被眼前一片贫穷和落后所嘲弄着。人们发现自己除了渴望以外,物质和精神依然双重贫穷,终于在双重贫穷的压迫下诚实地发出“一无所有”的呐喊。
       
  在此背景下。“一无所有”意味着自我不仅失去了外部世界的支持。同时也失去了内部文化的支援,唯余下袒露和无助的个体心灵。此刻的歌者形象是一个怀着内心撕裂痛感的孤独者,除了空空如也的灵魂以外,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凭靠的事物和精神支撑。歌者对歌中的抒情对象怀有最深而又最无奈的情爱倾向。这就不可避免给他带来了焦灼的感觉,于是他就以沙哑凄凉的嗓子唱出自己的心声:“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通过这种带有冲突性的情感关系来表达出矛盾和纷争,同时也曲折地反映出歌者面时传统文化对他“一无所有”的嘲笑中,表现出自我的内心迷惘。但是这“嘲笑”最终并没有也不能压制歌者放弃个性立场和批判意识,反而使歌者在这种“嘲笑”中突显出他经历焦灼迷惘之后,对自由和个性追求的强烈渴望,进而使这种渴望转化为一种愤怒情感和更坚定的立场。于是就在“为何你总是笑个没够”中更加有力地反抗起来。此时歌曲转向末段,同时歌者焦灼的感受在明快的歌曲节奏中开始转变,从而呈现出其最终的意向:“告诉你我等了很久\告诉你我最后的要求\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这时你的手在颤抖\这时你的泪在流\莫非你是正在告诉我\你爱我一无所有……”崔健在其歌曲中真诚地表现心灵的困惑和激情,同时也表现出面对“一无所有”的反抗过程应有的信心和勇气。就在这场选择和反抗的斗争中,歌者最终以坚定的立场让自我所有的痛苦都表达为愤怒,所有的绝望都呈现出力度来。
       
  崔健的《一无所有》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转型时期的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一代年轻人,从传统社会文化中觉醒后挣扎着反抗的痛苦心境,以及在迷惘困惑中不断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艰难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