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卷首语]《中国当代歌词精选》序
作者:乔 羽

《词刊》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展示半个多世纪中国歌词创作成果的《中国当代歌词精选》即将付梓,曾宪瑞同志为本书的选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与广西民族出版社又为中国词界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
       
  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称之为“当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歌词创作作品之多、作者之众、影响之广堪称前所未有。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歌词创作大体出现了两次高潮。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广大诗人、词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创作了大量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祖国、歌颂新生活的优秀歌词,经作曲家谱曲广为传唱、家喻户晓,不少作品至今仍广为传唱。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文化大革命”后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突飞猛进,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解放思想更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新的观念、新的思维让艺术家们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摆脱了历史的羁绊,反映新时代生活、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歌词作品层出不穷,老词家焕发了艺术青春、名篇不断,中青年词家朝气蓬勃、脱颖而出,我们的歌词创作队伍日益壮大,汇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因此,这次高潮的时间持续最长,至今仍在一浪高一浪的发展。这两次高潮,不仅诞生了代表各自时代特征的传世作品,还涌现了杰出的代表人物,引领着歌词创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第二次高潮中。歌词作者还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团体——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集结全国的新老词家,大有百川汇成长河之势。这个选本分为两个时间段来遴选作品,大体上是基于这两次高潮的形成,它反映了这两个时期的创作状况和特色,其作品都打上了各个时期深深的印记。
       
  歌词是为歌而写。好的歌词一旦经作曲家插上好的音乐翅膀,就会飞向人们心灵的天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开来,道途相传,家喻户晓,久喝不衰,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音乐文化生活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日新月异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听歌,还可边听边读歌词,这便为歌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其实,从文学的角度讲,这些通过音乐得到广泛流传的歌词,才是真正活在人民群众心坎上和口头上的新诗。有些好的歌词,即便因各种原因未能插上音乐翅膀。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意味无穷的好诗。
       
  1991年我曾经在《中国歌海词丛》总序中说过:“歌词最容易写,是由于它简短,因此从业者众。因此也便易于应付社会的迫切需求。歌词最不容易写好。也是由于它简短,不足百字却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世界。”后来很多文章引用这段话,足见已与词友们形成共识。因为容易写,所以写的人很多;因为最不容易写好。所以精品很少。据说现在每年产生的歌词达6万首之多,可真正称得上精品佳作的则寥寥无几。因此,我还是希望词友们重质别重量,要精益求精,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首歌词。同时还应从提高文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入手,扎扎实实练就基本功,用千斤之力去舞百斤之剑,自然是举重若轻,得心应手。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到自然成”嘛。
       
  这个选本由于时间跨度之大、作品数量之多、作者人数之众,选编的难度便可想而知。曾宪瑞同志曾经对我说了他的顾虑,怕遗漏名家和名作。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自古以来大凡各种各样的选本都难免会有遗漏的遗憾。比如唐人选的《唐诗三百首》,我见过四种版本。其中有两个版本连李白、杜甫的作品都没选。我看古人比令人要开明得多,所以我叫他不必担心。我注意到,选入本书的作品,除了名家之外。还有不少是出自词坛新秀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未名词人的笔下,这很好,说明我们事业后继有人,更何况名家也是从无名慢慢变成有名的嘛。
       
  在结束这篇序言的时候,我还要说几句关于曾宪瑞同志的话。他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潜心为歌词作品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主编了《中国当代百家歌词选》、《中国歌海词丛》、《中国歌海论丛》、《中国年度歌词精选》等等。他呕心沥血为人作嫁的精神,赢得了广大歌词作者的赞扬。在这里,让我对他道一声:“宪瑞。你辛苦了!”
       

       
  2007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