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卷首篇]不完整性的电影美学观
作者:丁荫楠

《词刊》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次,我去油雕室找一位朋友,一走进院门便看到一尊五米高的雕像,是《冼星海在沉思》。我没有理会,因为“冼星海在沉思”太多了,引不起我的兴致。倒是在我离开时又一次经过雕像,使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构思的冲动:如果用超现实的手法,雕一尊写意的“冼星海在沉思”,除眼睛和手指是逼真的写实外,身体的其他部均变成一支海的旋律,那这尊雕塑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边走边遐想着……
       
  人们开始,也可以说早已开始不满足这种“实打实”的艺术了。总希望一个艺术作品给人以更多的想像的余地。目前观众欣赏要求,平衡的不如不平衡的,完整的不如不完整的,说清楚的不如不说清楚的,单纯的不如复杂的,后者往往更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孙中山》影片从目前构思的情况看,无论是编写剧本,构成镜头,造型设计,到摄制原则,表演风格……都已经纳入这不完整电影美学意识之中,应该从实践中坚持,并应取得经验来反证这一美学理论的合理存在。
       
  不完整性的构思,也可称做为删节号式的构思。删节号用于文学,实际效果不是“删掉”而是增加,增加了观众的想像,也是使内容更加含蓄。但如何应用得恰到好处,在影片中如何设计得准确,我认为关键在于情绪线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在前面编剧原则一节中提到的,心理线索,将是我们研究删节位置的根据。这关系到创作者的感觉天赋。从电影的综合性来看,每一种艺术把握自己的删节的尺度,应综合考虑,应互为弥补,相辅相成,应该是“你删我留”、“我留你删”,这样便能在含蓄的艺术中,非完整的处理中,给人以完整的总体感。没有总体的构思,是称不上艺术作品的。
       
  大凡一部优秀艺术影片诞生,都极为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表现出一个导演的“自我”。不论外国影片,还是中国影片,能给人以哲理展示,发人深省的,无不充满个性特色。失去“自我”的影片是苍白无力的。
       
  《孙中山》构思完全避免了传统的历史剧的创作方法,而是以史诗的格调,联成一部哲学性心理片的样式。艺术上的概括与诗化,使历史的庄严时刻得到升华。以震撼人心灵的造型力量,进行哲理的传播,构成《孙中山》独有的极具东方气质的个性。
       
  ——选自丁荫楠研究文集《电影不断被我发现》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