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流行歌曲中的父母情
作者:梁焕敏

《词刊》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有一种情,从我们出生就滋润着我们。从此,我们就在这种感情的庇护下,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这种感情,是春水,池满澄澈;这种感情是夏露,晶莹透明;这种感情是秋果,饱满蕴藉;这种感情,是冬雪,纯洁宁静。这种亲情就是父母情。
       
  父母亲情,不但诗歌文常吟咏之,而且在通俗歌曲里也是常闻其声。
       
  八十年代,一曲《妈妈的吻》(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唱出了多少妈妈的爱,也唱出了多少子女的情。歌曲中塑造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的形象,她在我难忘怀的时光里,“曾经给我多少吻”。“她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如今,想必女儿已长大成人,学业有成,衣食已安,而“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吻干她脸上的泪光,安慰她那孤独的心。”女儿也懂得,“女儿的吻”能使妈妈泪痕消失,孤独离去,能给妈妈心灵以温暖的慰藉和不老的亲情,将陪伴妈妈到永远。“妈妈的吻”是天下所有妈妈送给自己子女的最本色、最甜蜜、最温馨的爱,它不但使我脸上的泪花消失,更使我孤独的心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亲情的珍贵和母爱的伟大。同时,这种本色、甜蜜的爱伴随天下子女走向天涯,走向海角,在子女的心灵留下永远的抚慰和温暖。多年以后,子女的唯一心愿是把这给他最初之爱,伴他远走异乡,给他一生安慰的“妈妈的吻”还给已白发苍苍,或许是磨难多舛的妈妈。
       
  如果说《妈妈的吻》是细腻、动情的诉说,那么《烛光里的妈妈》(李春莉词谷健芬曲)则是一曲饱蘸激情,嘹亮悦耳的颂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妈妈的爱既是流泪焚身的蜡炬,无私、坚忍、宽厚、不张扬;又是光芒四射的烛光,温暖、温馨、体贴、感人。歌曲中塑造了一个烛光里的既慈祥又饱受艰难,既宽厚又平凡的妈妈形象。“烛光里的妈妈,为何你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烛光里的妈妈,为何你已满头白发;烛光里的妈妈,为何你的眼睛已失去了光华?”歌曲并未正面刻画母亲的任劳任怨、负重累累。而是通过“女儿”包含深情的发问,来提请人们对个中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然而,歌曲并未停留在对母爱的讴歌与称赞上。而是让女儿在此之上深情喊出了“烛光里的妈妈。女儿已长大,让我牵着你的衣襟走遍海角天涯。”这样就对母爱作了深化和升华。女儿对母亲的理解、报答,不仅让天下母亲安慰,更让天下儿女去读懂母爱,更去还情于母爱(虽然母亲本身不会去做任何奢求),唱晌人间真情,呼唤人间的真爱。
       
  我们再来看《儿行千里》(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要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流,妈妈眼里流。”这首歌曲如同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作者把镜头定格在“儿欲行”这一特殊时刻,通过这一特写镜头来表现妈妈对子女行千里而母心担忧的复杂情感。妈妈的叮咛,妈妈的抚摩,妈妈的忙活,一个个细小的细节,一句句平凡的语言,一声声质朴的叮嘱,更有那妈妈眼里流泪的特写镜头,把普天下妈妈的爱子之心推到了顶点。吟唱这首歌,面前映现的是普通的生活画面,琐屑的生活小事,而心底里却会涌出阵阵感动的浪潮,迸发出层层激荡的漩流……歌曲中的母亲形象,与孟郊诗歌中的母亲形象何其相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放飞子女与惟恐子女不安的内心矛盾在母亲的行动上表现得多么细腻而真实。这就是我们的妈妈。中国女人的传统美德,在妈妈的身上表现得最为典型,也最为完美。岁月的更迭,年岁的增长,使我们不仅理解了母亲,而且读懂了母亲。
       
  而歌曲《懂你》(黄小茂作词、薛瑞光作曲)就情深意长地喊出了这种心声:“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这是母亲的心痛,也是母亲的坦然。当子女无知时,母亲用一年一年的风霜遮盖了笑颜,以至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母亲的爱已无声。但是母亲的爱随着岁月的流失,在子女的心中生根发芽。纵然是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在我懊悔之时,“我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句句真情,声声呼唤,行行清泪,滴在母亲的手上,滴在子女的心里。青年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阐述了生命的由来和意义,同时追述了自己的母亲在得知自己的儿子瘫痪之后所度过的艰难岁月。作者从自己的母亲那里不但看到了母爱的坚韧、不张扬和宽容,而且从母亲的身上获得了人生的真谛,悟得了生命应有的颜色和意义。这些歌曲都在歌颂着母爱的品质,倾吐着子女的心声。
       
  而苏芮演唱的《沉默的母亲》(陈克华作词,钮大可作曲)更把天下母亲的这种美德从一个侧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你从不愤怒,当别人都不能忍受;为什么你从不抬头,一双手握不成拳头。多少年风雨默默承受,多少年付出不问收获,多少年苦难你都经过,多少年辛酸你都尝过……沉默的母亲,白天我们共同奋斗,沉默的母亲,黑夜我们共同度过。沉默的母亲,我要永远守护着你,沉默的母亲,风雨我们共同度过。”这首歌曲从母亲的“沉默”这个角度,来讴歌母亲的坚强、忍耐、坚韧。母亲的沉默是这首歌曲的集中点,歌曲正是抓住母亲的这一形象特点,并通过子女对母亲的理解来写出母亲的性格和胸怀。沉默不是软弱,沉默不是哭泣和眼泪,沉默对于母亲是忍,是坚,是韧,是扛。母亲在沉默中获得了生活,战胜了丑恶,赢得了尊重,收获了幸福。而更重要的,子女从母亲的沉默里,获得了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因为子女不仅要守护母亲,还要与母亲一起同舟共济。而这正是此歌的光彩照人之处。
       
  歌唱母亲的歌曲如同母爱本身一样,多不可数,而闫维文的《母亲》不仅唱出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和无微不至,更是站在智者的高度呼吁天下子女要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情怀和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胸怀。“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歌曲通过一组生活情景的组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无私和宽容。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歌曲至此,曲锋陡转,呐喊的声音响遏行云:“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是的,我们不仅要记忆母亲,怀念母亲,歌颂母亲,还要理解母亲,尊重母亲,呵护母亲。报答母爱,勿以官高而数典忘祖,报答母爱,也勿因卑微而不前。母爱的无私与博大,母爱的深沉与内敛,母爱的温馨与含蓄让我们一生温暖,终生幸福。我们怎能忘记给我们生命的、平凡的却不失伟大的母爱;我们又怎能忘记给了我们一生温暖,体贴却不失坚韧的母爱。
       
  人生如歌,母爱是歌上的琴弦;人生如海,母爱如海上的浪花;人生如山,母爱如山上的秀姿;人生如画,母爱如画卷的诗意……
       

       
  (二)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父母之爱,如山水滋润着我们,庇护着我们,养育着我们。在浩如烟海的父母赞歌中,对父亲的赞歌也俯拾即是。如电视剧《咱爸咱妈》(赵耘颖作词、郭晓天作曲)中的插曲是这样的:“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哦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的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这是送给天下父亲的一首赞歌。歌词中没有惊天动地的话语,没有耳提面命的教诲,有的是父亲的慈爱,父亲的沉默,父亲的宽厚和父亲的质朴。父亲是儿子的梯子,是儿子的车板。子女记忆中的父亲没有喋喋不休的忧愁,没有怨天尤人的呼叫,而父亲却是把生活的这种烦租忧装进了半壶老酒,一袋闷烟,自己默默承受,坚韧地扛着,坚强地活着。这就是似牛一样负重的父亲,这就是似山一样坚强的父亲。等到子女成人,父亲的关爱和思念却一点也没减少。无论是想儿时的一封家书,还是受苦累时的三缄其口,都默默传达着父亲的爱和父亲的情,父亲的性格和情怀依然如旧。这就是父亲,这就是父亲的爱。它虽然没有母爱那样的温柔,细腻,却有着父爱的博大与宽厚。而另一首歌曲《爸爸的牵挂》同样也唱出了父亲的这般情怀:“儿女是朵牵牛花迟早要长大。只要花儿不离藤,根就扎在家。家中的牵牛花,爸爸的牵挂。捂在手里怕你热。含在嘴里怕你化……家中的牵牛花,爸爸的牵挂。你就放心走万里,爸爸在家有你妈。”这首歌曲不但写出了爸爸父爱的厚重和坚韧,而且写出了父爱的细腻和体贴。就此一点说,这首歌曲是一个创新。爸爸不但是花儿的藤,而且是家的旗帜,子女的寄托。其实父爱也有温情的一面,也有细腻的一面。父亲不但可以给我们以温情,更给了我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请看腾格尔演唱的《父亲和我》,“是你创造了这个家,然后又创造了我。是你拖着我的手,从昨天走到现在。啊……我亲爱的爸爸,你是我最崇敬的人。啊……我慈祥的爸爸,你是我未来的偶像……我要分担你的忧和愁不再让你为我总担心,你将永远牵着我的手,走向没有尽头的未来。”歌中的父亲不但关心自己的子女,在梦中还惦念自己的子女,而且父亲已经成了子女心中的最崇敬的人,甚至是子女的偶像。可以说是父亲的慈爱和坚韧造就了父亲的性格,也影响了自己的子女,以至使子女愿意分担父亲的忧和愁,不再让父亲为自己担心,并承诺永远奉着父亲的手,走向没有尽头的未来。父亲的爱如此,父亲的力量如此。再看这首吕继宏演唱的《唱给爸爸的歌》:“哦,爸爸。我的好爸爸。在爸爸的脊背上长大,在爸爸的歌谣里长大,在爸爸的呼唤中长大,我是爸爸手掌上托大的娃娃……爸爸像大地,能描人生图画。哦,爸爸。恩重如山的爸爸,情深似海的爸爸。我的好爸爸。”这首歌曲把天下爸爸的爱和爸爸的性格、性情写到了极致。作者把爸爸的爱作了高度的浓缩和升华。爸爸的脊背、爸爸的歌谣、爸爸的呼唤;爸爸的叮咛、爸爸的希望、爸爸的关怀……谁说爸爸只有累,谁说爸爸没有爱?然而这一切的爱都是爸爸在艰难、辛酸、曲折中依然给予子女的爱,载千吨大船的大海一样的爸爸;能挡地陷天塌的大山一样的爸爸;能容风雨雷电的苍天一样的爸爸;能描人生图画的大地一样的爸爸。正因为如此,这份爱方显得更动人、更震人心魄。这正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样,虽然他只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背影,刻画了一个背影,但是,父亲的爱却那样刻骨铭心。爸爸就这样对我们恩重如山,爸爸就这样情深似海。这是一曲爸爸的颂歌,邀是一曲爸爸的爱的礼赞。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