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爱怨交加 冷热兼融
作者:许自强

《词刊》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十五月不圆,还有十六》是一首讽刺性歌曲。
       
  对于擅长抒情的歌词而言,讽刺非其所长。这是因为讽刺的对象无论正面反面,大多带有短暂性,时过境迁,便会影响歌曲的长久效应;再者,讽刺所常用的高度夸张手法,与歌曲抒发真情有所抵牾;尤其是幽默性的讽刺,分寸的把握不太容易。俏说对于反面事物的讽刺,可以进行无情的冷嘲热讽,(如解放前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你这个坏东西》),那么,对于正面事物的讽刺就更难把握恰当;既要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要批评适度,还不能撞上某个禁区。曾广受欢迎的幽默歌曲《女人是老虎》,就因受到宗教界的异议,而难以流传。
       
  《十五月不圆,还有十六》是一首成功的幽默讽刺佳作。它的副标题把对象说的很明确,是“献给中国足球”,这本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敏感话题。提起中国足球,国人真有说不出又说不尽的心里话,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可惜又可气。这首词把“中国足球”,同“臭豆腐”相比,称之为中国的“双绝”,我以为,这一比喻本身也可谓之“一绝”,它绝妙地指出了中国足球的两面性。臭豆腐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在中国人里有相当的市场。中国足球也是如此,一方面它常战常败,总令人叹气失望:“一番番泪洒绿茵场,一次次梦儿不曾收”,“叫你盼白了少年头”,名声实在不香;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对足球关爱倍至,难以释怀:“提起上眉头,撂下压心头”。这是因为足球运动特殊的魅力是其他球类无法相比的。无论是前锋带球飞奔的荚姿,临门一脚的绝技,还是守门员飞身扑球的惊险,它那瞬息万变的精彩场面,分分秒秒都扣人心弦。再别说球星那帅酷的风采,精湛的表演,也常令球迷(尤其是女球迷)崇拜的五体投地。更何况我们中国还是足球起源的老家,历史悠久,(宋朝时《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以踢得一脚好球而步步高升的)。有此种种,难怪国人对足球如此痴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中国足球比起“臭豆腐”来实在有过之无不及,应该说,这一比喻新奇、贴切、诙谐、风趣,它是构成这首歌词幽默讽刺的核心。
       
  必须指出,幽默是一种善意的讽刺,它不是无情的“冷笑”,而是一种充满爱心、同情、关怀的“热笑”。因此,它的审美效应应当是给人以希望和热情,其成功关键主要在于讽刺分寸的准确把握。这首词,作者就处理得比较巧妙恰当。明明是批评中国足球的弱点,怨其不争,叹其无能,然而,通读全词,只让人感到暖意融融,爱心浓浓。在这首词里,除了“臭豆腐”的比喻,本身就是褒胜于贬,爱多恶少外,作者还采用了三种重要的手法来强化肯定因素:一是全词的切入点是通过球迷视角和观众心态,来表达对中国足球的批评,避免了矛头直接指向球队的锐利性。其二,始终把热心和希望贯穿其中,“信只信:十五月不圆,还有十六”。歌词的题目和尾声就是一种火辣辣的期盼。其三,这首词多处采用了对比手法,(如以“小球”来反衬大球的落后,以中国源与“洋教头”对比),它在体现幽默讽刺特色的同时,既突出了爱怨兼有的矛盾心理,还含有激励士气的积极作用。
       
  应该说,当前能够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讽刺歌曲为数不多,这首词虽写于十多年前,至今读来,仍觉句句切实,处处击中中国足球的要害,说到了国人的心坎上,确实难能可贵。
       

       
  十五月不圆,还有十六
       
  ——献绐,中国足球
       
  俺中国有一绝是那臭豆腐,
       
  闻起来摇头,吃起来点头,叫你戳穿了筷子头,
       
  俺中国再有一绝就数足球,
       
  提起上眉头,撂下压心头,叫你盼白了少年头。
       
  小球它谁敢小瞧;大球愣是玩不溜,
       
  中国球的传人,落得个反聘老外当教头!
       
  赵钱孙李为你尝遭了酸甜苦辣,
       
  东西南北被你折磨得喜怒衷愁。
       
  一番番泪洒绿茵场,
       
  一次次梦儿不曾收;
       
  信只信:十五月不圃,还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