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知识]人之寿夭在撙节
作者:陶御风

《中外书摘》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医养生之道虽有种种学说之不同,但在强调节护精气神方面,则是基本一致的。用长寿医家孙思邈的亲身体验来概括,就是“人之寿夭,在于撙节”。
       “撙节”一词,出《礼记•曲礼上》。孙希旦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谓之撙,有所制而不敢过谓之节。”现一般理解为节省的意思。《吕氏春秋•情欲》打了个通俗譬方:人之一生好比斟满酒的“尊”(酒器),“酌者众则速尽”。孙思邈亦把人身的节护与否,喻作焚“膏用小炷之于大炷”,认为人的精气神是有限的,只有尽可能减少消耗,才能获享高寿。
       中医养生强调撙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曰“啬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思维活动的主宰,凡一视一听,一言一思,任万物,理万机,无不受神的统驭,故神气易动而难静,易耗而难守。为了使神气充盛而不无故损耗,古代养生家都主张恬儋虚无,清心寡欲,做到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身不妄动,心不妄念。这里强调不妄视妄听,是因为耳目为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若人“目惑玄黄,耳务淫哇”,则心扰不宁而神气外驰。
       为了“啬神”,起居动静要顺应四时自然变化的规律。如冬三月主藏,则此际宜早睡晚起,静秘神志,避寒就温,减少运动,以应潜藏之气。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其中“神”统驭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标志,诚如《摄生三要》所说:“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
       二曰“惜气”。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寿夭。因此,古人摄生十分强调惜护元气。中医认为,言为心声,声由气发,故惜气要在节言少语。金代名医李杲还专门写了一篇《省言箴》,将“省言”视为惜护元气之大法而加以提倡。若属必要的言谈,孙思邈主张“众人大言而我小语”,“凡言语读诵,常想声在气海中”,以防止元气耗散。此外,古人还认为吃饭、睡觉、走路时多言笑,会耗气伤食,故亦在所忌之列。
       人的七情是由五脏之气化生的,七情违和则易导致气机异常而损伤元气。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等。其中,又数暴怒伤气为最甚。如《老老恒言•戒怒》上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可见要惜护元气,又须时时调和七情。
       三曰“节劳”。适当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可以宣畅气血,壮筋强骨,调神健脑,促进健康,但必须掌握“劳而不倦”的原则。祖国医学的病因学说认为,“劳倦”是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陶弘景说过:“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养性延命录•序》)即指明了精神和形体过度劳累的严重危害。精神之劳,多为用心过度,思虑过极而起。《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故曰五劳。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预事而忧则肺劳,矜持志节则肾劳。是皆不量禀赋,临事过差,遂伤五脏。”至于强力负重,终日役役,无有休息,一方面可引致形体劳倦和筋肉骨节的劳伤,另一方面也会累及脏腑,损耗气血而致病。古今历来有“积劳成疾”的说法。拿秦始皇来说,49岁就离世了,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与他每天工作量安排过大,经常抱病外出巡视不无关系。诸葛亮也仅活了54岁,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固然值得称颂,但其长年夙兴夜寐,事必躬亲的处事方式,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似不可取。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即过劳固属不当,而过逸也是导致“劳倦”的原因之一。《素问•宣明五气》说的“五劳所伤”,就包括“久卧伤气”和“久坐伤肉”在内。很显然,如果把“节劳”误认为可以养尊处优,贪逸恶劳,那就是南辕北辙了。
       四曰“省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的确,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一切生理活动,一刻也离不开饮食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但饮食必须节制,才能收到养生的功效。《内经》最早提出了“食饮有节”的原则。孙思邈承《内经》之旨,进一步阐明了节制饮食的重要性。他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又说:“厨膳勿使哺肉丰盈,常令俭约为佳。”主张饮食不宜多,最好在“不饥不饱之间”。他还据调查观察到的社会实录,来印证饮食宜从简省的观点:关中上地,俗好俭啬,厨膳肴羞,不过殖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土俗多病而民早夭。中医说的节制饮食,还包括反对五味偏嗜,提倡进食清淡之物,以及注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等内容在内。《养生肤语》说:“人生食用最宜加谨。……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坠,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修真之士,所以调燮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量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也。”关于饮食习惯,古人常常强调的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可多;暮无饱食,晦无大醉,及忌因喜食而多食,因饥饿而急食等,亦多寓撙节的含义在内。
       五曰“葆精”。重视秘啬精气,以求益寿,是我国传统养生学的一大特色。中医认为,精是生命的基础,亦是健康长寿的根本。《类经》说:“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左传》记载,春秋时的名医医和曾给晋侯看病,诊断他的病是因近女色,已不可药救。晋侯问医和:女色不可以接近吗?医和回答:应有节制。这则记载说明房事过度可致人于死命。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精的作用除有生殖发育功能外,还能营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若恣情纵欲,不知葆涩,则必耗损肾精而累及脏腑,这便是多病和早夭的根源。现代研究亦认为,性生活过度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和免疫防御功能减退,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
       为了避免房室劳伤,古人提出了“欲不可绝”、“欲不可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等比较切合人体生理实际的原则性主张。孙思邈还对已婚之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房事次数作了探讨,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坚持“撙节”,是我国古代养生长寿学说的精髓,对此,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作了执简驭繁的归纳。他说:“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由此看出,不惟忧愁恚怒,即喜笑欢乐亦以少为佳。其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将精气神的耗损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一养生要诀,虽说没什么奥秘,但其效验却已为历代养生家的实践所证实,故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弘扬光大。
       《中国传统医学漫话》
       陶御风 洪丕谟 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责任编辑:章盈
       定价: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