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艺术长廊]古诗别译
作者:吴守春

《散文诗》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王维:鹿柴
       五言绝句。窄窄的如进入辋川风景区的门票。
       没有什么比大自然更值得游览参观。
       题目,本身就令人神往。鹿柴,其实是鹿寨。神出鬼没的野鹿。在山林里走动,蹭落了一层厚厚的梅花,在皮肤上屯集;头颅那一小块面积。也被绿化了,是谁,栽了二株落叶乔木?
       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岩、泉、鸟、树、时间都被浸润出了叶绿素,石缝里嘀哒嘀哒如钟摆的模拟象声词,是空山挤出一丁点功夫。急匆匆追随小溪,要到山麓下的庄稼地。
       毛绒绒的青苔上,树林饱蘸夕阳涂抹,即使画如其诗的丹青高手,面对这幅一气呵成的油画,也自叹弗如,额手称是。
       我在诗外打坐,直至暮霭四合,还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他们,许是对这首诗流连忘返,莫非要到某一个花蕊里投宿,要在笋尖的养心水里洗漱?
       张继:枫桥夜泊
       艄公拎起比旅途更长更曲折的链,月牙儿,是链头锃亮的锚,哗啦一声,扎根运河岸边。
       而月是不会轻易堕落的,像枫叶,经霜也不凋蔫。
       渔火,和河里的鱼虾一起绝迹;因此,游人只能在张继的句子里翻找慰藉和温存。
       环境,被汹涌澎湃的工业颠覆了,连这首诗清澈的意境。也在浑浊的污染里沉沦。
       钟声,是寒山寺的商品。许是生产过剩,寒山寺的僧侣们,才把它贱卖。因此,很大一部分的钟声,已经贬值成了噪音。
       涛声依旧。毛宁先生,你哪里知道,这月亮已不是那月亮,这涛声也不是那涛声。
       惟有那座阅尽百舸千帆的石拱桥,括号似的,注释了雷电风云兴衰浮沉。
       司空曙:江村即事
       河汉像一个陈述句,拴在柳树的定语上面。
       月牙,尖尖,风波和涟漪总是喜欢咬钩,此刻,渔夫将下半夜收拢了,而月牙,钩不住湿漉漉的静谧和新鲜。
       寂寞难耐,凑近一枝荷焰点烟;碎银似闪烁的菱花,昭示了一个风调雨顺的艳阳天;冷不丁,惊飞一只水鸟,激荡了安详宁和的氛围。
       可能是太疲惫,来不及上岸,便在舱内枕着颠簸和衣而睡。捕鱼的人,一叶小舟,就是他们的家庭地址,宛似长满蒹葭的小洲,浮出水面。
       两把桨,恰似对仗工整的佳句,水乡,最寻常贴切的一副楹联。
       顾况:过山农家
       茅檐下,雄鸡踮脚抖脖的神情,像破土的芽,顶破了板结的平衡;又似格调很高的乡土诗人,喔喔地将朴素的生活礼赞。
       泉水急匆匆地朝哪里赶路?原来是那个叫谷雨的节气,要到冲畈考察墒情。
       村前舍后桃花杏朵,仿佛描红簿,炊烟饱蘸生活的底色,临摹,横撇竖捺,专注认真。
       柴禾燃烧,铁锅正在给山坡上的烟云杀青;老海碗烘托热腾腾的气氛,
       谷场腾出一块晴朗,好给猫了一冬的谷种,晒去陈腐阴冷,抖擞精神,俨如出征前的点兵,
       张籍:秋思
       落叶归根。叶片离大地只有一根茎杆的距离,却都铺开纸笺,写缱绻的深沉。秋风。只是绿衣使者,翻译成口头语就是邮差、送信人。
       触景生情,张籍把乡愁写在额顶,叠成一帙帙皱纹。面部表情,是特快专递信封,望穿秋水的两个眸子,一个是始发局的邮戳,一个是收讫局的邮戳,生动而又传神。
       行人临发又开封,就像抿紧的唇,忍不住开口、絮叨、叮咛;尚有什么没写清楚。意犹未尽,恨不得把整个洛阳城塞进信封里封存。
       幸亏托人捎带,要是邮发,超重的情感,一枚普通的邮票。断然无法支撑。
       王昌龄:从军行
       不知道唐朝的军服上有没有纽扣?如果我的臆想成立,那么,青海湖的风,把征夫的衣襟当成一支羌笛吹动,吹动离愁吹动别绪,那排纽扣,就成了笛管上的音孔,被冰凉的温度捏弄,
       烽火城西高耸的城楼,正好望远,极目远眺,目光与家乡茅舍上的炊烟挽了个死扣。
       伫立成一尊屯边的雕塑。
       南归的大雁,像寄白军营的信封上盖的义务兵免费的三角邮戳,军人家书里最沉重的嘱托和抚慰,也不应该列作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