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时空]百官之趣
作者:张诒三

《博览群书》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上大学的时候,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专章介绍古代的职官制度,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用意,后来翻读了几本史书,才渐渐认识到职官知识对于阅读古籍的重要性。因为正史中的人物,没有官职的平民极少,且为官者大多一生多任,官衔中有实职、有虚衔、有品级、有勋级、有爵位、有谥号,如果对古代的职官制度了解不够,面对古人名字前面的“结衔”(即主要官衔的罗列)就只有茫然,例如:唐代丞相房玄龄的官职:“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司空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光是断句就够让人皱眉头的。
       《古代汉语》介绍的职官知识,仅仅是个简介,想要满足阅读古书的程度,还必须有专门的学习。但由于古代的职官知识丰富、复杂,想读一本既容易接受、又便于掌握的古代职官方面的著作并不容易。《古代职官漫话》一书就比较适合一般的读者,不仅在内容上巧妙编排,还以解释职官制度中的词语为重点,用散文化的笔调援引诗文实例,让读者通过轻快流畅的阅读,了解历代职官的演变,可谓是介绍古代官制的通俗读本。
       在内容编排方面,《前言》说:“这本小书中向大家介绍古代官制的方法与过去传统的方法不同,我不打算采取‘横式’法,而决定采取‘纵式’法。我所谓的‘横式’,就是……按历代王朝的秩序一朝一朝地介绍。这种方法……对于专业工作者比较适用。但……对初学者难以形成一个较深的印象,容易造成‘开卷了然,闭卷茫然’的结果。我所谓的‘纵式’就是将古代各类重要的职官及各种重要的制度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作重点介绍,将从周秦到明清的脉络顺序比较系统地介绍给大家”(《古代职官漫话·前言》第12页,以下引用此书只列页码)。
       书中把历代职官分成几类,每一类之中按从古至今的顺序来讲述,这就容易说清楚某一类官职的古今变化:或官职相近而名称各异,或名称相似而实质有别。全书主体共十八个专题,按内容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介绍各类职官,有九个专题:一、地方官;二、宰相;三、内阁;四、六部和九卿;五、监察和御史;六、将军和元帅;七、翰林;八、学官与公孤;九、宦官。第二组介绍历代的官僚管理制度有五个专题:十、入仕与回避;十一、退休和丁忧;十二、吏僚;十三、考核与奖惩;十四、品阶勋爵。第三组是与职官有关的知识,有三个专题:十五、官服;十六、任职调职与去职的若干称呼;十七、关于皇帝和后妃。第四组十八章只有一个专题:学习古代职官制度之后的“实习”,内容是罗列古籍中一些历史人物的官衔称呼,然后进行分析,目的是让读者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古代职官,突出了本书的通俗性、实用性特点。
       以第二个专题“宰相”一章为例,先解释名词:“宰相,或称丞相,类似的职务历代均有,但名称却各不相同。可能有的读者不会想到,在我国的多数朝代,他们的正式名称并不叫宰相或丞相”(第29页)。然后从殷代甲骨文中的“尹”和“宰”,说到西周时期的“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和太宰。春秋时,正式出现了“相”这一名称,而且有‘左相’和‘右相’。“所以称‘相’,根据著名学者刘师培的训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辅佐、襄赞;一是省视、观察”(第30页)。战国时,“官分文武”,也就是相和将分领文武,总理国政。“‘丞相’之称,其意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从文献记载来看始于秦国”(第30页)。“秦始皇统一宇内……秦朝中央设丞相……与战国时期不同的是,又明确规定以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并管监察。另有主管军事的太尉,并称三公”(第31页)。汉承秦制,仍立丞相。“由于汉武帝加强皇权,集大权于一身,又逐渐宠任外戚与近臣,于是外朝的相权逐渐降低,而皇帝身边的‘内朝官’尚书的权力日益扩大……到西汉末,就正式将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都是挂名宰相了”(第31页)。
       “东汉初仍设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都是宰相,却无多少实权。另一方面,却正式成立‘尚书台’,长官称尚书令(如果由宦官担任则称中书令),以尚书仆射为副”(第32页)。“由于尚书台(南朝刘宋时改为尚书省)的权力太大,威胁君权,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又添置了中书省、门下省与之分权,其职掌是: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发布政令,以中书监、中书令为长官;门下省驳议……以侍中为长官;尚书省执行。三省首长均称宰相,共议朝政。这种制度到隋唐时遂为定制”(第33页)。宋代的时候,三省长官又成为虚衔,“另设‘中书门下’为行政首脑机关,同时又有主军事的‘枢密院’和主财政的‘三司使’,宰相与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一起合称‘宰执’,共理朝政。”(第33页)最后总结道,“我国的宰相制度从东周到元末,共存在了将近两千年。其间变化很大,而且具有被有些学者总结为‘无定称、无定职、无定员’的特点……宰相这一官职明朝初年被朱元璋废除”(第39页)。这样,全面而清楚地讲述了“宰相”这一官职的历代名、实变迁。
       在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全书以词语解析为切入点,通过罗列、讲解、辨析、比较历代职官词语,清楚而生动地叙述了历代官制。书中把同类、同义的词语分组罗列。例如:“丁忧”一词,“就是辞官回乡为死去的父母或祖父母守制。……这里的‘丁’是正当、正在之义,如《诗·大雅·云汉》的‘宁丁我躬’。此后长期以‘丁忧’为辞官守制的代称,如《晋书·袁悦之传》的‘丁忧去职”’(第145页)。与“丁忧”有关的一组词语还有:“丁艰”,也即是丁忧;“终制”就是按礼制将三年守制坚持到结束。“夺情”是指个别官员本应辞官回乡丁忧,“但公务又确实不允其离任,就可以由朝廷命令其留任。但在应守制的时期内,只能穿素服办公,不参加吉庆的典礼。这种做法在古代被认为是未尽人情孝遭的,故称‘夺情”’(第145页)。丁忧之期未满,朝廷就命其离家任官,也叫“夺情”,或叫“起复”,“服除”是指守制结束,重新任官,等等。通过解释这些词语,讲解了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
       对于同义、近义而容易误解的词语,进行了辨析。如“致仕”一词,常常引起误解,“何谓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何休注:‘还禄位于君’……就是把国君交与的职务交还给国君的意思。例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第133页)。看来,“致仕”是“退休”、“辞官”的意思,同义词还有“致事”、“致政”、“乞骸骨”、“乞身”、“归老”、“归休”、“归养”、“退休”、“休致”等等。但是,同样是由“致”组成的词,如“致身”、“致治”、“致命”、“致效”等词,又不是“退休”的意思了,“‘致身’是献身人仕,与‘致仕’正好相对……‘致治’是达到天下大治之义;‘致命’是舍弃、牺牲生命之义……‘致效’是献身效命之义”(第133页)。这些词中,“致”大致是“给
       予”义,在“致治”中,又是“达到”义,同样是“给予”义,“致仕”是“把官职还给皇帝”,即“退休”;而“致身”则是“献身入仕”,即“开始做官”,如此复杂,一不小心,真是不好把握,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中说“大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便是争取科举致仕”(余秋雨《山居笔记》第225页,文汇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显然是把“致仕”误解成了“达到做官”。和“致仕”意义相反,也同样容易被误解的是“除官”,“‘除’,就是任官,无论新任,还是改任新职,都可叫‘除’,……如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不明此义者,很容易误解……将‘除官’误解为去掉官职”(第209页)。
       对于看起来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意义,进行了比较。如“赐紫金鱼袋”的说法,多见于唐宋时期历史人物的官衔中。原来自殷周以来,贵族就有佩玉的习惯,汉代又有佩带虎符的。“唐代建立之后,因为要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虎的讳,不能再用虎符,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开始,遂以李、鲤同音,改用鲤鱼形的鱼符,来代替过去的虎符。并把鱼符作为实用的符契,可以用作合符、出入宫廷的凭证;又沿古代佩玉、佩印的习惯,规定五品以上官必须随身佩带鱼符……为了装鱼符,又相应地颁发了鱼袋……鱼符就逐渐成为皇上赏赐的物品,凡受赏者都可以佩鱼袋,‘着紫者金装,着绯着银装’(《旧唐书·睿宗记》),金鱼袋、银鱼袋就成为高级官员的一种荣誉性的服饰……也就是说,凡赐紫,一般也就赐金鱼袋;赐绯借绯,一般也就能佩银鱼袋”(第197页)。“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避免以下两种误解:一是误将‘赐紫金鱼袋’连读,以为‘紫金鱼袋’是一种东西,不知应是‘赐紫、金鱼袋’,这是两样东西;二是误将汉魏的‘金紫’与唐宋的‘金紫’、‘紫金’混为一谈。我们在前面谈过,汉魏的‘金紫’是指金印紫绶,而唐代的‘紫金’、‘金紫’是指紫色袍服和金鱼袋”(第198页)。
       在行文风格方面,全书充分体现了“漫话”特征:即以随笔、随谈的方式娓娓道来。不难看出,作者对历代官制了然于胸,同时也对与职官有关的历史掌故、有关诗文非常熟悉,因而能够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关于“乌纱帽”,书中说:“所谓‘乌纱’,即黑色的麻纱所织的布,古代常作为头巾或幞头(一种冠名),‘乌纱帽’之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将它列入‘服妖’即奇装异服之内,予以抨击的。在这以后,除了隋代初年曾因‘高祖常著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隋书·礼仪志七》),成为官帽之外,长期都不是官帽,而是平民所用的便帽……在白居易的《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一诗中,妓女头戴乌纱帽;在《水浒传》第七十回中,梁山好汉之一的圣手书生肖让也戴着乌纱帽。只是在明代,乌纱帽才成为官帽”(第205页)。
       关于“翰林”的解释,也颇有趣:“翰字从羽,其本义是锦鸡,《说文》训‘天鸡赤羽也’,就是今天在山区还可以见到的以红色羽毛为主的野鸡……引申之,鸟的羽毛称翰,而以毛笔所写的文辞也就称翰。故而《南史·萧介传》有‘染翰便成’之文,这里的‘翰’应当训为笔;同书《王俭传》有‘甚娴词翰’之文,这里的‘翰’就应训为文辞了。四川的大文豪扬雄在《长杨赋》中第一次以‘翰林’二字为词,表示文章词赋之多如林……于是,‘翰林’一词日渐流行,凡文章或文士之盛均可成为翰林,又如今日之‘文荟’、‘文汇’、‘文坛’、‘士林”’(第79页)。这是“翰林”一词的来源,“翰林”变为官称开始于唐代,“就在翰林一词广为流行的唐代,玄宗初年在禁中设置了‘翰林院’……到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从翰林院中分出学士院,将翰林院中的翰林供奉,即长于诗文的学者,或者说当时的笔杆子集聚于‘学士院’中,成为‘翰林学士’,其职责是作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备顾问,拟文稿,……大诗人李白就是唐代有名的翰林学士。严格说来,唐代的翰林学士并不是正式的官职,既不计官阶,也无办公的官署和固定的薪俸。但是他们既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又是皇帝的顾问班子。故而地位颇高”(第80页)。宋代“翰林”成为正式的官称,“宋代翰林学士院中的翰林学士是正三品的实官,大文豪苏东坡就当过翰林学士,故而后世有称他为苏学士的”(第81页)。
       可见,作者以娴熟的文笔贯串丰富的知识,让读者在轻快地阅读中了解复杂的官制,体现出作者一心为读者着想的著作意向。书的“后记”说,书稿写成于1987年夏天,交给几家出版社,都因为怕销路不好而退稿,到1989年冬天才由巴蜀书社出版,看来,书稿是在未必能够出版的情况下写成的,因而无仓促草率之弊。这次是由山东画报出版社收入“说古坊”系列丛书的新版。
       附注:关于房玄龄的官职应断句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司空、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是文官的最高品阶,在唐代为从一品,至于字面意思:“开府”即自辟僚属,开府治事,“仪同三司”即“仪仗同于三司(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傅”是“东宫三师”之一,“司空”是唐代“三公”之一,这些都是荣誉性虚衔;“尚书左仆射”才是实职,因唐代尚书省不设“尚书令”,左、右仆射即是实际的宰相。“魏国公”是封号。
       (《古代职官漫话》,袁庭栋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9月版,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