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术评论]前后固应无此作,一书上下二千年
作者:刘世南

《博览群书》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现在新出的古人诗、词集的注释本很多,由于注者学力关系,可称合作的很少。随便举个例子,如《翁同龢选集》第70页《三题章侯画博古牌刻本次前韵》首句:“文学何须笑大夫”,注为“言真正具备文章学问者,不必担心为官吏大夫们讥笑。”此注有误。照译文解,是大夫笑文学,这是由于注者不懂此句出处导致的误解。此句用《盐铁论》:始元六年,丞相御史与贤良文学争论盐铁酒榷均输事。
       次句:“上林古有牧羊奴。”注为“在帝王苑林内,自古就有身价卑微之民间志士。”全是照字面敷衍,其实此句用《史记·平准书》:“初,(卜)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为郎,布衣屦而牧羊,岁余羊肥息。”
       三句:“要知商战今宜讲”注为“言如今社会确需懂得战争谋略之才士。”其实“商战”是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的“贸易战”。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即有“商战篇”,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翁同龢正是受当时“新学”的影响,才写出这句诗,怎么是“战争谋略”(兵战)呢?
       再看第四句:“能得斯才亦本图。”注为“但能绘制如此画册者,同样不愧为杰出人才。”把“本图”看成“如此画册”,把“斯才”看成绘制如此画册的杰出人才。其实此句是说汉武帝能得到桑弘羊和卜式这样的人才,也是治国的根本大计。
       又如第73页《题欧阳文忠公像》开头两句:“布衣帛冠致(马来)牝,地员海王富组练。”只注(马来)牝:大母马。“《诗·(庸阝)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马来)牝三千。’《毛诗正义》毛亨:‘马七尺以上曰(马来),(马来)马与牝马也。”请问,单凭此注,两句意义就能使读者明白吗?我认为,注者根本就看不懂这两句诗。此诗首句“布衣帛冠”用《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致(马来)牝”,即兵车的马匹繁殖到三百乘(每乘四马)之多。次句“地员海王”用《管子》,“地员”、“海王”皆《管子》篇名。《管子》卷十九《地员》第五十八;《管子》卷二十二《海王》第七十二。“组练”见《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可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此句指齐桓公用管仲富国强兵之术而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我仅举上二例,因为我只略为翻翻,实在看不下去。但由此可以说明,注释实在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非根柢既扎实又博览群书不可。
       我所以特意取王国维《咏史二十首》之八中这两句作题,谈陈永正先生的《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一书,实在是出于对他的高度钦佩。陈先生不仅根柢扎实,博览群书,而且高度负责,力求深入浅出,让专家和一般读者都能获益非浅。特别可贵的,陈先生不仅是王国维研究的功臣,也是他的诤友。这使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代学人。
       为了使这一力作能尽可能完善,我也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来和陈先生商榷。
       下面分为两点来谈。
       (一)最能显示陈先生学力和学识的:
       第4页吸收新科研成果,否定“汉族西来”说。指出西来说者以《周礼·春官·大宗伯》郑注“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仑者也。”为据。
       第5页 蚩尤 不仅引《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所引《龙鱼河图》,而且引近代学者的新说。
       第8页 东欧 引《通志·氏族略》:“瓯氏,亦作欧,东欧王之后也。”
       第9页 巫咸 除引《离骚》王逸注,又引“学者谓即安邑巫咸河大神。”
       王国维诗“《春秋》谜语苦难诠”,引颜延之、郝敬之言释之。
       第18页 引刘壎《隐居通议》释王诗“争怪诸贤说攘夷。”
       第29页 引王氏《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所引巴尔善之言释王氏欲“远离希望与恐怖。”
       第44页 引褚人穫《坚瓠八集》释僧寺撞钟之一百八声。
       第48页 《拚飞》一首屡引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的话作解释。
       第54页 王诗“面墙见人影,真面固难知”,引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设喻”说明二句来由,并指出王氏在认识论上受康德思想影响。
       第61页 王诗“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从韩僵“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惟少年”化出。
       指出王氏《蚕》诗是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图解。
       第71页 王氏“只分杨朱叹歧路,不应阮籍哭穷途。”指出古人常合用此二典故,引北周王裒《与周弘让书》为证。
       第77页 指出王诗咏玉兰花以辛夷作衬,与明人王谷祥《玉兰》诗用意略同。
       第81页 王诗“载得金陵马四娘”,引《众香词》卷六:“马氏同母姊妹六人,姬最小,呼四娘。”
       王诗“小石丛兰别样清,朱丝细字亦精神”,引明人王樨登《马湘兰挽歌词》为证。
       第86页 引铃木虎雄《追忆王静安》说明王国维东渡后与日本学人的学术交流。
       第121页 引王氏《周玉尺跋》释其诗“玉刀三尺光芒静”。
       第122页 引容庚《清代吉金书籍述评》释王诗“宝鸡铜禁”。
       王诗“六代朱文字”,注者指出:“检《匋斋藏石记》,端方所藏碑志中未见有丹书者。待考。”极见严谨。
       第128-129页 既指出王氏反对革命党人,又引吴庆坻《端总督传》以证王氏之诬。
       第135页 王诗“百世十世量”,引《大戴礼记·武王践阼》为出处。
       第136页 王诗“师尹既多辟”,不仅引《诗·大雅·板》,且引晋人干宝《晋纪总论》绾合贾充辈。
       第138页 王诗“塞北引弓士,塞南冠带民。”引《史记·匈奴列传》汉文帝遗匈奴书释“引弓”、“冠带”。
       第140页 王诗“所以天可汗,古今惟一人。”引《旧唐书·太宗纪》史臣曰“……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第145页 王诗“近揽信可餐”,注谓楼钥“浓翠真欲滴,秀色几可餐”,已以“秀色可餐”形容山水的秀丽。
       第166页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兰亭会诗》,全篇注释具见注者的书法家的修养。
       第174页 王诗“不关意气尚青春”,注引北宋陈师道“先生意气尚青春”为王诗所自出。
       第205页 《题徐积馀观察随庵勘书图》,注者引郑孝胥同题之诗相证。
       第207页 王诗“前有随轩后随庵”,注加按语,谓“随”本作“隋”,皆因藏有隋碑而得名。
       第213页 王诗“诗家包丘伯,道家浮丘公”,注引王先谦《汉书补注》,谓“包、浮声同”,包丘子与浮丘伯“即一人也。”
       第220页 《戊午日短至》,注者在解题中引《申报》1918年11月25日《中国特约电》说明当时国内形势。
       第221页 王诗“常雨常阴閟下都”,注引《尚书大传》《汉书·五行志》释之。
       第223页 王诗“抟土定知非妙戏,射妖何意失阴弧。”注者既引《太平御览》所引应劭《风俗通》释“抟土”,又引《汉书·五行志》释“射妖”,并指出应有所喻。
       又,王诗“国中总和元规乐,谁信文康是老胡。”注引《隋书·音乐志》释“元规
       乐”,又引《乐府诗集》释“老胡”、“文康”。
       第231页 王诗“莫认牟尼作末尼”,注引陆游《条对状》释之。
       第235页 《题敦煌所出唐人杂书,六绝句》,注者指出第六首写蒋梦蒴所藏敦煌所出地藏菩萨像,非唐人杂书。
       第237页 王诗“海内论忠孝,无如髯绝伦。”注引诸葛亮《答关羽书》,不仅标出“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而且指出关羽自古视为“忠义”典型,王氏于此即以关羽比梁鼎芬。
       第242页 王诗谓蚩尤“本出庶人雄”。注引《大戴礼记·用兵篇》:“蚩尤,庶人之贪者也”以见出处。
       第270页 王诗赞沈曾植之书法:“古意备张索,近势杂倪黄。”注中指出沈氏善章草,故王氏比之为东汉的张芝、西晋的索靖。又指出沈氏书法受明末倪元璐、黄道周的极大影响,其欹仄方折之处,实兼二家之长。
       第278页 王诗“篱护泥封得几旬?”注引欧阳修《风俗记》释之。
       第293-298页 多方搜集李太夫人张氏的资料以注诗,最后列出提供人名致谢。
       第305页 王诗“不分道销同甲戌”,注引《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齐王纪》:嘉平六年甲戌(254)三月(甲戌月)甲戌日,帝为司马师所废,迫令出宫。并指出王诗以此比冯玉祥逼宫事。
       以上是诗注部分,下面再谈词注部分。
       对于王氏的词,注者于注释外加以点评。如:
       第317页 “静安盛称美成‘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此竟力拟之(指王词“唯有明月霜冷,浸万家鸳瓦”)。其《欲觅》诗亦云:‘起看月中霜万瓦。’足见深赏此景。”
       第332页 注[3]引明人陈鉴《游硖山》诗,证明王词写出了雨后朝霁的山景。
       第334页 王氏登硖山词有“鸟飞不到半山昏。”注引明人张宁《游硖山寺》诗“鸟飞不到梵王宫。”
       第339页 王词《蝶恋花》(辛苦钱塘江上水),注者解题时,引缪钺、叶嘉莹说,再提己见,然后指出:“近人说词,每愈唱愈高。即使起古人于九原下讯之,亦当结舌。”显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态度。
       第346页 王词《满庭芳》(水抱孤城),注者解题时指出:“静安长调,每苦意少而语繁,笔力欠重,境界欠大,通体浑融者甚少,盖未于南宋诸家深下工夫所致。”
       第347页 王词“香尘随马,明月窥车。”注谓本唐人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第380页 王词《蝶恋花》(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近。”注者引古乐府《钱唐苏小歌》、韦应物《长安道》,以为车马皆分属男女骑乘。近人诗词注本,每以“宝马香车”专属女子,多误。
       第408页 王词《祝英台近》(月初残)有“徒御喧阗”。注“徒御”意义后,指出:“词中用此,似嫌太古硬。”
       第422页 王词《蝶恋花》(帘幕深深香雾重)有“漾漾一气双烟共”句。注引李白《杨叛儿》诗“双烟一气凌紫霞”,又引陈沆《诗比兴笺》释两情固结。
       第430页 王词《浣溪沙》(似水轻纱不隔香),注者解题时谓“秋宵清会,黄菊佳人,知静安此时乐也。”大抵永正先生解静安词,每如与其共语,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第439页 王词“落落盘根真得地。”注引孙绰《游天台山赋》、庾信《枯树赋》、沈约《高松赋》释之。
       第445页 王词《醉落魄》上片:“柳烟淡薄,月中闲杀秋千索。踏青挑菜都过却,陡忆今朝,又失湔裙约。”注引宋人贺铸《凤栖梧》词:“挑菜踏青都过却,杨柳风轻,摆动秋千索。”以为王词由此化出。
       总之,静安词的意境,或深婉,或高远,全仗永正先生点透。研究《人间词话》者,能读此诗词校注本,对王氏的诗词及词话,必可加深理解。
       永正先生之所以能注好此书,最关键处是他本身就是古文献学者、诗人、词人、书法家,而且在上述各方面造诣都很高。因此,他才能平等、深入地和这么一代学人对话。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永正先生能把黄节(晦闻)、陈三立(散原老人)和郑孝胥这三家诗加以笺注。以我孤陋,当今中国能胜任此责者,恐无第二人。
       (二)校注本应补、应删的:
       第38页“亦以示吾党”,注引黄庭坚“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此二句实从《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黄诗正用此。引书当用其最先者。
       第39页“干卿何事苦依依”,应引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南唐中主戏延巳语。
       第52页 “熹微知天曙”,应引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恨晨光之熹微。”
       第89页 “近市一廛仍远俗,登楼四面许看山。”“赁庑佣书吾辈事。”“近市”用《左传》昭公三年:“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登楼”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表示京都虽好,终是异国,意图复辟。“赁庑”用《后汉书·梁鸿传》:鸿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乃易姓名,与妻子先居齐鲁,后又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王氏用此写己避难出居日本。“佣书”用《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第112页 “食肉”不必引《左传》“肉食者鄙”二句,因“食肉偏云马肝美,取鱼坐觉熊蹯贱”乃写“士风变”,无关庙堂之纲纪弛(“百僚师师学奔走,大官诺诺竞圆转”才是写庙堂纲纪弛的)。
       第115页 “良医我是九折肱”,注文只注“三折肱”,其实应用屈原《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良医兮”。
       第117页 “对案辍食惨不欢”,应引鲍照《拟行路难》之五:“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第131页 “可但先人知汉腊”,注[3]此句的解释全误,乃用《后汉书·陈宠传》:“曾祖父咸,成、哀问以律令为尚书。”以“王莽辅政,多改汉制……即乞骸骨去职。及莽篡位……父子相与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王氏用此,以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比作王莽篡汉,其遗老气味极浓。
       第149页 注[5]末重印“《日下旧闻考·边障》……青龙桥”,应删。
       第159页 注[4]应补注“推袁”,此用《后汉书·袁绍传》:“初平元年,绍遂以勃海起兵”,袁术、韩馥等刺史、太守“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董)卓为名……约盟,遥推绍为盟主。”王氏此句以袁绍比袁世凯。
       第160页 “礼自百僚绝”,注[7]误,乃指袁世凯高居相位,礼绝百僚。《金史·文艺上·胡砺传》:“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祯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祯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
       第162页 注[13]“忍死”未注出处。此用《宋史·后妃列传·杨淑妃传》:“生建国公昰。宋亡,昰走温州,又走福州,众推为主,册妃为太后;封弟昺卫王。昺,修容俞氏所生也……昰卒,昺代立。(至元)十六年春二月,昺投海死。妃闻之,大
       恸,曰:‘我艰关忍死者,正为赵氏祭祀尚有可望尔。今天命至此,夫复何言!’遂赴海死。”
       第163页 注[2]“陪臣”应指袁世凯本为清臣,袁为总统后,梁士诒又任袁政府之外交总长,故于隆裕太后为陪臣。
       第236页 注[2]“道宏”应为《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以赞刘承干之藏书、刻书能宏扬国学。
       第238页 注[3]“终休”不能释为“终于得到安息”即死亡,而是指梁鼎芬劾奕勖及袁世凯而被撤职。
       第240页 “饰始终”即饰终,朝廷予已死之臣以“褒显名节”之礼。下两句“赠官如故事,诔德冠群公”即饰终之具体内容。
       第244页 注[8]“任土”应注。《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法”,郑玄注:“任其力势所能生育,且以制贡赋也。”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220:“皇初任土乃作贡。”王诗“所以禹任土,”不能解为“大禹管治的地域”,而是大禹根据九州的环境特征确定贡赋的品类和等级。所以《史记·夏本纪》说:“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又《河渠书》引《夏书》曰:“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书·地理志》说:“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盐铁论》文学言:“禹平水土,定九州,四方各以土地所生贡献。”
       第269页 注[1]“弥天”应注出《晋书·习凿齿传》“弥天释道安”语,以见王诗用语皆有所本。
       第281页 注[1]“贞馀起元”引李贽《四书评·论语·子罕》语,尚非其朔,应引四库全书本《文公易说》卷十五《文言传》。第313页:“元亨利贞无断处,贞了又元。今日子时便是明日亥时。物有夏秋冬生底,是到这里方感得生气,它自有个小小元亨利贞。气无始无终,且从元处说起,元之前又是贞了。”同书卷七第158页:“元了又贞,贞了又元,万古只如此循环无穷。”李贽“贞下起元,如环无端”即出自朱熹之说。
       第282页 《碧桃》注[2]“倚天”应引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为解。
       第296页 “大孝在永慕”注引李德林“徒有终生之慕”,非,应引《孟子·万章上》:“大孝终身慕父母。”王诗“永”即“终身”,如此即紧扣矣。凡引书必从其朔,除非后出者更切合诗意。
       第302页 注[3]“事去”,解为“事情已过去了”,非,应为“大事去了”,即清王朝的崩溃无法逆转了。
       以上是我的意见,聊供参考。
       最后,希望永正先生尽可能把这部书整理得更完善,让它永远嘉惠学林。
       (《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陈永正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