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书信息]新书信息
作者:佚名

《博览群书》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华东师大出版社
       《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史稿》该书对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发展史作了系统严谨的评说,旨在寻觅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演变的脉络,并随时以此印证骈文创作的实际发展状况。该书系统介绍分析了从魏晋至近现代中国骈文的有关理论批评著作,是开创这一学科的专史。(奚彤云著,2006年10月版,18.00元)
       《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北宋统一中国后,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尤其是工商业发展更快,城市普遍繁荣。词的创作和发展,适应了城市文化生活的需要,有很多反映当时城市生活的内容,在一定程度
       上可作史料借鉴使用。该书即对与宋代城市生活有关的宋词的生活背景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有较高学术价值。(杨万里著,2006年10月版,21 .00元)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该书用理性化概念分析了战国时期的军事和政治主线,指出正是军事的理性化产生了君主专制政治的理性化,从而为中国日后两千多年的社会结构奠定了稳定的基础。(赵鼎新著,2006年8月版,18.00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宋元禅宗史》禅宗产生于唐中期,兴起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代,进入元明以后仍是兴盛的宗派之一。该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两宋和元代禅宗传播和发展的中国禅宗断代史,对这个时期禅宗各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事件、禅法思想、著述,以及禅宗与儒、道二教的关系等进行介绍和评述。(杨曾文著,2006年10月版,68.00元)
       《新视野下的台湾近现代佛教史》该书通过对历史资料的钩沉与考索,对1895年以来的台湾佛教传播与变革及其学术史进行了探索,以台湾台南开元寺为个案探索了近代以前台湾佛教的源流与特征,并探索了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台湾佛教的发展与转型、殖民当局对台湾海峡两岸汉传佛教互动的操控、台湾光复后的“重建大陆佛教”、当代台湾地区的四大佛教事业道场的经营与转型、“人间佛教”思想的溯源与纠葛等,将丰富的台湾佛教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江灿腾著,2006年9月版,48.00元)
       《叶浅予画旅笔记》 叶浅予是享誉国际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该书是叶老生前在国内采风所得的随笔集,共十一篇,时间跨越建国前后,地域遍及漠北江南,集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的艺术情趣。旅途之中的所思所忆,不仅记录下了四十年风景异代的沧海桑田,映射出一个老文化人的内心所感;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文字还为我们保留下了解放前及建国初期青藏一带的历史风貌和人文背景。(叶浅予著,2006年10月版,36.00元)
       《文学与感伤》以往的文艺家们看到了“情感”之于“文学”的作用,但却止于“情感”,缺少对“情感”的具体分析。以往的文艺家们看到了“感伤”之于“文学”的意义,但却止于“风格”,缺少对“感伤”的价值提升。该书著者发现:在诸多情感形态当中,感伤更趋近于文学的本源,它应当是文学家心灵和生存的最高境界。感伤不仅仅是某一流派的风格,它更应当是文学艺术整体风格的呈现。(田崇雪著,2006年9月版,22.00元)
       北大出版社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罗志田是中国近现代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该书是他近期论文的汇集。其内容涉及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五四到北伐期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北伐前南北军政格局的演变、国际竞争与地方意识、中山舰事件前后广东政局的新陈代谢、帝国主义在中国条约体系的文化认知、李锦纶使美与中美促进南北合作谈判修约的尝试。(罗志田著,2006年9月版,36.00元)
       《俄罗斯文学简史》该书力求摆脱过去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思维定势和意识形态的羁绊,以客观、历史的角度审视介绍俄罗斯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产生及发展。该书全面、辩证地分析每个作家、诗人和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主要作品,对其创作给予恰当的定位和评价,是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史。(任光宣著,2006年9月版,38.00元)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诗话语言研究》 该书是程抱一的《中国诗语言研究》(1977)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1991)两书的合集。《中国诗语言研究》,以唐诗为研究主体,从中国表意文字的特点出发,以构成诗歌语言基础的宇宙论中的虚实、阴阳和人地天关系为依据,分别从诗句、格律、意向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符号系统在对文字的探索中如何进行自我构成。在《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中,作者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2006年8月版,30.00元)
       《繁盛之阴》该书是一部闻名于国际医学史界、人类学界的医学人类学名著。作者通过披辨大量的中医典籍、医案、秘方和手册式文献,完成了这部连一般中国学者都难以企及的中医妇科学著作。该书从社会与文化等角度,着力探讨了中国古代女性作为一种特殊性别,在中医学中所承担的文化角色。(【美】费侠莉著,甄橙译,2006年7月版,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