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时空]良知对政治的裁决
作者:何 亮

《博览群书》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71年6月13日至15日,美国《纽约时报》连续在头版刊出一批美国国防部的绝密文件。文件反映了近二十年来美国的核心决策层是如何用掩盖真相、编造谎言的方式误导和蒙骗民众,将美国一步步拖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的。美国政府见状大惊,司法部通知《纽约时报》,要求立刻终止此一连载,并将文件交给政府。遭拒后,又由纽约地方法院对该报发布有关禁令。但与此同时,《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洛杉矶时报》等重要报刊亦相继刊出同类文件,法院禁不过来了。
       恼羞成怒的政府要员们对媒体奈何不得,便转而追查泄密者。尼克松总统亲口说“要将这家伙送人监狱”,还要“把审判的所有细节都告诉媒体,我们要在媒体前摧毁他”。
       事实上泄密者是谁已用不着追查。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这位前海军陆战队军官,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的高级助手,兰德公司关于越南问题的著名分析家,在将所有七千页绝密文件复印件分别交往各有关报社之后,于6月28日前往美国司法部“自首”。
       这就是当年轰动美国、震惊世界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
       泄密者的动机十分明了:就是要让公众知道政府和军方的欺骗行为,知道这些政客在“国家利益”的幌子下贩了多少私货,不能再为这些名为爱国实为祸国的妄人慷慨买单。
       在这本回忆录里,埃尔斯伯格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盘托出,三十年后再回首,不仅无怨无悔,而且更加坚定。“我希望以此类教训告诫今后处于同样情况下的官员,告诫今后对此类情况负责的所有公民,实话实说,揭露错误的秘密,可以产生一种非比寻常、高深莫测的能量。”
       作者曾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初到国防部时,他也相信政府机构的保密都是为了高尚的目的,甚至某些欺骗行为,也是“国家利益”所必须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帮助国会、媒体或是公众了解总统即将采取的行动”,“那些目光短浅、思想狭隘的个人或是机构很有可能就会进行干涉,而这些问题他们根本理解不了,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可是,当他目睹了约翰逊总统一面在竞选时提出“不扩大战争”的口号,一面却任由参谋长联席会议秘密制订扩大战争的计划时,当得知他们还采用“引蛇出洞”的办法,即想方设法挑起北越军队对美军的攻击,然后实施大规模的“反击”时,他有些疑惑了。尤其当他亲临南越对驻越美军、南越军队和当地民众进行深入考察之后,更加感到美国是在进行一场没有正当理由也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美国青年的热血仅仅被用来保护一个失去民心的傀儡政权和避免“不体面”的败退。为了不输得精光,只能不停地加大赌注,而每一次加大赌注,都要对美国人民进行欺骗宣传,说这将是决定最后胜利的时刻。后来美国军队甚至完全不顾国际法,把轰炸扩大到柬埔寨和老挝境内,当然这些事多是偷偷干的,故属“绝密”。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作者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无忌惮的欺骗行为,不愿意看到有更多的美国青年因政客们的愚妄而无谓地流血。他冒着被终身监禁的危险,决心将他所知道的真相告诉公众。这是一段从愚忠到觉醒、从盲从到反抗的心路历程,是良知对政治的审判。
       《纽约书评》也认为“这本书应该和伊拉克战争对照着读”。
       值得一提的是泄密事件甫出时尼克松总统的心态。他最初是感到窃喜的,因为文件提到的主要是前两任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约翰逊)的阴损,所以他觉得不妨让媒体折腾一阵;但在与基辛格交谈后转而又感到须对这种泄密行为严厉制裁,以儆效尤,否则他本人一向喜好的秘密决策岂不也会受到威胁。但尼克松最终也没能如愿,原因是他手下的人像小偷一样去窃取民主党总部的机密时被人逮住,他却装作不知情,最终还是让媒体揪出了狐狸尾巴,被迫辞职下台了。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等高官则相继被关进了监狱。鉴于由“水门事件”牵扯出的政府在埃尔斯伯格泄密案中有一系列违法行为(隐藏证据、非法监听、销毁相关文件等),埃尔斯伯格泄密案最终被美国联邦法官撤销,作者获得了自由。
       注:“吹哨者”(whistle-blower),指的是在某组织内部任职,但为揭露组织的不轨行为挺身而出的人。
       (《吹哨者自述——五角大楼文件泄密者回忆录》,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著,李杰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8月版,3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