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怀念]巴金著作早期版本
作者:秦 杰

《博览群书》 2005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憩园》等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创造的丰碑。期望从巴金的创作中寻求复杂的“文本意义”的研究者或许会失望,因为巴金其实是单纯的,从《灭亡》到《随想录》一以贯之的单纯,他始终是一个五四知识分子,始终以青年时代确立的理想来拥抱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即使百岁也依然青春。
       我仅是巴金小说的爱好者。少年时被《家》《春》《秋》的激流在心头溅起的小小浪花早已归于平静,只有《寒夜》那冰凉的寂寞尚隐约萦回在心头。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国土时,巴金毅然投身抗日队伍,在上海编辑出版《烽火》,擎起文化界抗日大旗。他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坚持了14年之久,为培养文学新人甘当阶梯。1952年,巴金赴朝鲜前线,创作短篇小说《团圆》,后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我更愿意记住这样一位巴金,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被涂成金色,受人尊敬的世纪老人和文学大师。
       集艺术价值、文献价值、收藏价值于一身的巴金著作初版本,大多斑驳泛黄、饱经岁月风尘,成为重要的出版史料,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从收藏角度看,现在一些早期初版本已经难得一见,往往成为价值连城的孤品。名人著作首发的序言和后记,通常是信手写来,仓促而成的小简,自由畅快,言简意赅,往往数十字、百字即成一篇。这种情趣直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来之笔,既含语言艺术,又有史料价值。巴金先生认为随着作家的生活环境及时代的变化,其思想等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应允许作家改动自己的作品,他自己很多作品都有过不少改动,这种改动在1949年前就出现了。收藏作品的每种版本,不仅可能会形成一个单独的书刊收藏专题系列,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思想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