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时空]深入浅出的《现代经济辞典》
作者:赵京兴

《博览群书》 2005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那还是1998年,我与树成同志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而且这个墙还是石膏板做成的半截墙,所以,我们经常能够隔着那堵墙聊天,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不知就里的人还以为我们是在大声自言自语。那时,我就知道他正打算编一本经济类辞书。
       转眼间六七年过去了,树成同志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洋洋大观地摆在了我面前。看到这本包括了六千多个词条的鸿篇巨制,作为朋友,我真为他高兴。于公,庆贺他为中国的经济学界做成了一件大事;于私,高兴他终于放下了一个包袱——编写辞书是一件繁琐、细致的工作,而他本职工作任务就很重,在科研工作之余承担的这项工作,在我看来真是一个包袱。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感觉,经过六个寒暑编写成的这部辞典,的确独具匠心,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书。
       据说,在美国,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就是一本大学公共课教材。反观我国,面向大众的经济学著作实在太少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通过普及经济知识,使大多数老百姓也能了解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现在,不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刊杂志,经济类报道是越来越多了,专业性语词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新的名词术语。为了理解它们,早就需要有一本雅俗共赏的专门辞书。所谓“雅”就是要具有科学性,所谓“俗”就是要使非经济专业读者也能理解。经济现象虽然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对它的理论解释却愈来愈科学化,所以要做到“俗”,首先要“雅”。在这方面,《现代经济辞典》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国目前出版界的一项空白。
       本书的科学性我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词条选择广而不滥。这本书搜集了六千多个辞条,涉及我们当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编者并非一味求全,而是有着严格的界限。譬如,在这本书中就没有“技术经济学”这个词条。树成兄曾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多年,当然不是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学科存在。我在最初的惊疑之余,很快就猜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技术经济学早在几年前就被划人了管理学科。我想,这既说明了编者的独具匠心,也表明了编者一贯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二是术语的选取有利于标准化。一部辞书无疑会对术语的标准化产生重大影响。而术语的标准化又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在我看到的词条中,编者显然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作出恰当的取舍。譬如,收入了“前验性商品”和“后验性商品”这组词,与其意思一样的,还有“搜寻产品”、“经验产品”,“检验性商品”、“体验性商品”等用语则未收,我觉得,比较而言,前验性商品和后验性商品这组词意思一目了然,更明白易懂。
       第三是概念准确,释义可靠。就我看过的词条,绝大部分,都给出了准确的解释。而个别词条的解释之所以存在争议,则是因为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不同理解。例如产权与所有权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说到通俗性,最权威的评价者当然是广大读者。在这里我仅举一例说明我的看法。如果把理论经济学看作是现代经济学的王冠,那么,一般均衡理论就是王冠上的明珠。而对于一般均衡理论来说,不动点定理又具有关键的意义。本书对它的解释并来过多关注于对其内涵的说明,而是着眼于说明它在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我认为,对于非专业人士,这可能是了解其涵义的最好办法了。其他的例子还很多,可以说比比皆是,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而对于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的一些术语,在释文中把各种观点一一列出,例如,“经济计量学”和“计量经济学”。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本高质量的、雅俗共赏的辞书。学术性很强的辞书能深入浅出,让非专业人士都看懂、能用,证明了作者深厚的功力和一切为着读者的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