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序与跋]《像风一样》自序
作者:刘 兵

《博览群书》 2005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给自己的文集起名字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幸而,在编这本文集之前,曾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潘涛先生和科学时报读书周刊主编杨虚杰女士有一次谈话,谈到了给这本集子起一个什么样名字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背景,即这本集子是收入“八面风文丛”的。而且,当时正好张艺谋拍的电影《十面埋伏》上映不久,我也刚刚看过。我说,虽然许多人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我却有些不同的感觉。而且,我非常喜欢电影中主人公的一句道白,说向往“像风一样的生活”。在相互启发中,潘涛最先讲出:“干脆就叫《像风一样》得了”。其实,有时一个书名一经提出,在一种感觉的支配下,马上就会得到讨论者的一致认可。这次也是一样,于是,这本集子的名字就叫《像风一样》,当然为了不致过于虚飘,加一个限定性的副标题,即“科学史与科学文化论集”。
       说到风,人们可以有许多联想,这些联想有好有坏。往好的方面说,可以有风采、风尚、风姿、风景、风华、风雅、风趣、风度、风骨、风光等等许多意象,往坏的方面说,也可以有诸多的反面寓意,包括写书写文章的追风。不过,抛开那些更复杂的延伸含义,我倒更喜欢“八面风文丛”弁言中那位署名风清扬者的说法,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八面风文丛’旨在融社、史、哲,贯通科、艺、人”。“风自八面来,际会风云处。”由此说来,这本集子至少从内容上看,大致还是很符合此文丛的主旨的。
       其实,做学问,搞传播,也完全可以按照那种风一样的风格。这包括像风一样,可以无孔不入地穿行于各个领域之间,实现一种贯通,但又有着风脉作为线索。不过,真正的高手,却不会像我这里这样把个风字说得没完没了,而只是隐行于字里行间。许多年前,我曾学习曲艺,在传统的单弦中,有一个经常为演唱者吟唱的经典岔曲段子,名字就叫《风》,其中便是说出许多风的景致,却不露出一个风字。这里不妨将此段子录于此处:
       烛影摇红焰
       透纱窗
       雨后生寒
       荡而悠
       扬花舞柳
       雨打河轩
       芭蕉弄影
       竹韵悠然
       到深秋
       寒夜钟声闻远寺
       送扁舟
       帆挂高悬急似箭
       牧童牛背放纸鸢
       松涛恰似水流泉
       柳絮颠狂如飞雪
       最可爱
       麦浪清波万顷田
       像这样的传统曲艺中的意境,也正是做学问和摘文化传播的人应该在工作中所追求的。既然“像风一样的生活”令人向往,做学问写文章自然也可以体验那种风的感觉。尽管不太容易,但至少应该作为努力的目标吧。
       再加几句最简要的说明:此书中的文字,有学术论文,也有短文随笔,甚至收入了不多几篇谈话,这些文字也都是近年来曾发表在不同的刊物、报纸和书籍中的,在此也是首次结集。
       好,打住吧,再多说,就不是像风一样的意境,而是有“像疯了一样”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