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往事]280年前的一场英国股灾
作者:[英]杰弗里·雷根著 陈海宏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是,如果他提前一个世纪出生。生活在1720年的英国,他可能会对这句话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因为彼时彼地流行着一个谎言,连平时行事谨慎、头脑清醒的市民,都像三月里的野兔一样为之发了狂。
       16世纪,西班牙人从墨西哥和秘鲁的金矿、银矿那里聚敛了巨大的财富。当时,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英国那样对财富充满了渴望与贪求。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人进行了多次努力去打人南美市场,但均无功而返。最后,英国利用自己在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的胜利,强迫西班牙签订了《阿森托协议》。该协议允许每年可有一艘英国船只与墨西哥、秘鲁或智利从事贸易。这一微小让步可能带来的收益,由于下列事实而进一步受到限制:船主必须把其利润的1/4交给西班牙国王。即便如此,新成立的“英国南海公司”还是在这些最吝啬的准许条件下,激起了公众的极大信心。由于某些原因,英国民众忽视了一个事实,即从西班牙国王手里搞到黄金,要比从铅矿石中提炼黄金更难。在他们的想象中,“南海公司”已站在了巨大的创业成功的边缘。
       当时,新国王乔治一世正在向议会游说,偿清国债有何种之好处。他邀请了当时的两大金融机构英格兰银行和南海公司,向他提供如何行动的建议。南海公司提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将从民间融资200万英镑,并用这笔资金作为认购全部政府债券的底金。虽然该公司与南海贸易往来极少,贸易收益也很低,但它的名头却唤起了公众对无穷无尽的财富的渴求,使得他们甘愿在这个投机项目上冒险一试。
       1720年2月2日,英国下院通过了该计划。从此刻起,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以惊人的速度上涨,一天之内就翻了3倍。在疯狂的投机期间,只有辉格党政客罗伯特·沃尔波尔还保持着心理平衡,他警告人们当心股票投机的风险,但是没人听得进去。他们准备把自己的房屋、生计全部押到这场对虚幻财富的徒劳追求上。甚至下院中那些向来专心听从沃尔波尔讲话的议员们,一旦知道他将就南海公司问题发表讲话,就都溜出了议院大厅。
       为了提高南海公司股票的价格,公司董事们到处散播利好的谣言(虽然是虚构的),说英国与西班牙之间已达成了令人鼓舞的条约。他们放风说,西班牙人虽然直到最近也不愿意让英国人去剥下他们那已发霉的奶酪的外皮儿,已经突然慷慨大度起来,愿意把秘鲁的波托西银矿交给英国独家开采,这样白银就会像钢铁那富足了。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显然十分醉心于英国的棉纺织品和羊绒制品,他们准备倾尽其全部金矿来得到这些商品。结果,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每一位伦敦人都似乎摇身一变,成了投资人。交易所周围的大街上人满为患,任何一辆马车都无法穿越,甚至那些最上流阶层也不得不徒步而行。董事们为提高股价继续散播谣言:西班牙人准备以南美的部分土地换取直布罗陀,《阿森托协议》已被废除,允许公司派遣商人们的全部船只前往南海。
       正当那些假冒南海公司董事的无赖们大肆欺诈绝大多数伦敦市民时,其他一些企业家——一些是合法商人,另一些则是纯粹的骗子——开始从阴暗的角落现身出来。被称为“泡沫”的数十家新生的联合股份公司开始在交易市场上市。“泡沫”一词,用到这些高投机的商业项目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它们当中很少有维持一个周的,绝大部分历时极短。威尔士王子就曾当过一把这种“泡沫”公司的总裁,在赚到4万英镑之后,他还恶毒地咒骂那些血本无归的可怜投资者。引人注意的是,许多贵族成员都参与了一些最坏的“泡沫公司”,在任何时候都有一百家以上的这类公司存在。有一家公司,聚集了大量资本,声称其业务是用锯木花制造杉木板;另一家公司的业务是完善“永动轮”;第三家公司——肯定是最荒唐可笑的——是“一家从事获利甚丰但又不为任何人所知的业务的公司”。最后提到的这家公司肯定为其总裁赚取了几千英镑的钱财,因为他早上在科恩黑尔开了一家办事处,这是大批急于投资的人的产物。在把钱搞到手之后,他当天晚上就马上离开了英国。迪安·斯韦福特很快就对其同胞们的愚蠢进行了谴责,并做诗一首,予以嘲讽:
       成千上万的股民啊,成千的新公司
       你推我搡忙投资
       可知你踏上的是漏水的船呦
       没钓着黄金,自己反被淹死
       英国的上流阶层,不管是男是女,都沉迷于金融投机之中。男士在酒店和咖啡屋里与自己的经纪人会面,女士们则在女帽专卖店和小商品缝纫店里忙于同样的事情,一时间成为一种时尚,但实际上是纯粹的黄粱迷梦。
       6月11日,国王宣布,“泡沫公司”有害于公益,其所从事的股票买卖行为不合法。直到此时,“泡沫公司”的董事们才受到起诉和罚款。然而,“大鱼”早已携其所得逃之夭夭,只留下“小鱼小虾”来收拾残局。尽管国王开始干预,还是有一些“泡沫公司”的股价扶摇直上,许多愚蠢的投资人还想注入资金。比如,有一家公司就声称其业务是从铅矿石里提炼白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另一家古怪的“泡沫公司”是“普考机器公司”,从事“销毁圆形和方形炮弹、子弹,使战争艺术全面革新”的业务。
       与此同时,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仍在上升。5月间,股价几乎翻了一番。那些没有完全被贪欲蒙蔽的投资人大都看得出来,其股价已超过了任何实际的水平,随时都注定要大幅下跌。结果,许多大的投资人在获利之后,把自己的股票抛售一空。6月3日这天,大批的卖方出现在交易市场,准备出手,买进者却如此之少,结果股市一路下跌。董事们被迫介入,为了防止崩盘,买下了大量的出手股票,信心一时间有所恢复。到8月份,南海公司的股价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价位,是4月份上市之初的10倍,但其他那些“泡沫公司”则“战战兢兢,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恰值此时,消息传开:公司总裁约翰·布伦特爵士以及他的许多董事们早已把自己所持的股票抛售一空。骗局开始走向终结。随着股价的一路下跌,许多普通人面临着毁灭。公司董事们在大街上遭到了围攻,政府担心公司的破产有可能引发整个伦敦地区的暴乱。国王乔治一世缩短了在汉诺威的行程,于晚秋时节急匆匆地赶回英国。随即召集议会,商讨应对危机事宜。公众集会遍布全国,股票持有人愤怒声讨公司董事。各地的抗议者纷纷涌向伦敦,要求对南海公司的邪恶行径进行法律制裁。5位董事被捕,但公司财务主管奈特先生却把账本装进箱子,拎着逃到加莱去了。国王于是向驻各国使节下令,要求他们把这位财务主管从他想潜入的任何国家抓回来。
       财政大臣艾斯拉比爵士在1720年2月的国会辩论中,曾站在南海公司一边说话,现在被怀疑有财务问题而被迫辞职。然而,他还是难脱其咎,不久就被剥夺了下院议员身份,并关进了伦敦塔,以防他与奈特先生一起外逃。可怜的艾斯拉比在被押往伦敦塔的途中,遭到了塔山上大批无法控制的暴民的讥笑和嘲弄。由于不能在这位已垮台的政客的身上发泄愤怒之火,他们就点起火堆,焚烧他的画像。罗伯特·沃尔波尔在这次危机中显然要比其他政客聪明得多,他坚持认为,恢复公众的信心是目前政府的第一要务。在他的努力下,投资人挽回了不少于1/3的损失,但这并不足以把几千人都从由他们自己的贪婪和欺诈造成的后果中挽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