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时空]保护水,保护我们的权利!
作者:田 松

《博览群书》 2004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炎热的夏季,走在街头,可以随便买一瓶矿泉水,按照包装上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相信,这瓶水来自某一处山泉,或者某地多少米深的地下。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平常得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然而,按照《蓝金》作者的思想,这件事至少意味着:1、水成为商品;2、某一处天然水体大量地离开了它在自然中的位置;3、这将损害水源处的人的权利;4、这将破坏水源处的生态;5、这将导致全球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是一部颠覆性的著作,每一个环境主义者都应该读,每一个政府官员都应该读,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读。
       一切与现实相关的理论必然建立在对当下现实的判断之上。《蓝金》的作者们也对地球水资源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判断,这个判断与我们惯常的想象截然相反。长期以来,水循环的概念深入人心,大部分人都相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就学过大自然中水的循环。海洋中的水分子蒸发,升腾为云,被各种季风带到全球,以雨和雪的形式降落到大地上,成为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最终流人大海。在我们以往的观念里,这种循环永不停息,不会因为人类的活动有所改变。虽然人们知道,能够为人所用的只是淡水,而淡水只占全球水量的2.6%,并且不能完全为人所用;虽然人们也知道,地球上的淡水已经遭到了人类严重的污染。但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科学和技术之上,相信污水治理、海水淡化等技术将会解决人的困境,并将满足人的更多需求。这种鸵鸟政策使人们依然乐观地保持着并加强着现在的生活方式。然而,在《蓝金》的两位作者看来,地球已经岌岌可危了——地球上的淡水已经到了临界状态,并且正在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如果不迅速地、果断地采取措施,人类将万劫不复。
       突然间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的淡水资源正在枯竭。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污染和消耗一切生命之源——水。人们对水的需要越来越大,而自然水源却不可能随之增长。(《蓝金》第3页,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注页码)
       《蓝金》提供了很多人们不常见到的资料和观点,不能逐一而述,只能举几个例子:
       比如关于淡水资源的紧缺,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节水宣传画,但是,淡水为什么会紧缺,多数人只有总体印象,没有具体了解。节水宣传的对象往往是普通公民,似乎缺水是由于生活用水造成的。这一点虽然也是缺水的原因之一——因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均用水量也在急剧增加,然而,“家庭用水和社区用水只占人类总用水量的10%”。(第7页)按照本书的观点,淡水资源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工业用水:不但传统工业、石油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作者还特别强调了高技术企业如硅谷地区对水的巨大耗费和污染。
       2、大农业用水:建立在过度灌溉之上的大农业其实是工业化农业,它使得很多江河水量减少,地下蓄水层抽空。干旱地区靠大量抽水强行绿化,在长时段看将导致土壤沙化,盐碱化,得不偿失。
       3、地下蓄水层中的水被大量抽取,得不到新鲜水的补充,导致地层塌陷,使全球蓄水能力不可逆转地降低。作者特别用一小节说到中国,“全国范围内,水井不断地神秘干枯,地下水位下降。”北京的地下水位在过去的40年里下降了 37米。(第21页)
       4、面积逐渐增大的城市、高速公路造成了地球表面的硬壳化,雨水不能充分渗入土壤,而直接流人大海,使陆地淡水缺少这部分补充。这部分估计的数字非常庞大:如果全世界都以斯洛伐克差不多的速度城市化,“意味着全球每年大约损失18000亿立方米的淡水,同时使海平面每年增高5毫米。”(第11页)
       5、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陆地蓄水能力下降。
       6、森林大量砍伐、湿地消失,也导致陆地蓄水能力下降。
       7、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大坝和水库改变了水的自然状态,产生若干后果:表面积增大,蒸发量大大增加,全球每年从水库蒸发掉的水量估计占人类各种主要活动淡水消耗量的1/10(第47页);剩余水的含盐量必然增加,导致水质和土壤变化;蓄水时淹没的植物在降解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重全球变暖;淡水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
       耗费与污染是并存的。作者也给出了造成大量污染的若干原因,除了我们熟知的造纸、化工、农药、化肥等工农业污染外,还有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比如:
       1、水库使土壤中的汞进人了食物链,富集起来,对人类直接造成了危害。如加拿大魁北克克里族人,他们吃了附近水库中的鱼,汞中毒比例高达64%。(第47页)
       2、大农场养殖的肉食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根本无法安全存放和排放,造成严重污染。(第32页)
       3、全世界每年生产2万亿美元的化学药品,其中大部分最终将进入水源。现在每个生活在北美洲的人身上带有至少500种一战以前闻所未闻的化学物质。(第31页)
       4、很多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比如,计算机工业需要大量的去离子水来维持其生产。仅在美国,工业用水将很快达到15000亿升,同时产生3000亿升的废水。(第7页)
       作者对全球水源的现状极为悲观,这从其部分章节的标题如“濒临灭绝的地球”、“充满毒物的世界水系统”等便可略见一斑。而对未来的判断同样不容乐观。因为人类目前的生活方式还在加剧水的危机。“除非人类根本改变目前这种用水方式,否则全世界在二十五年内将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极为缺水的状态。”(第3页)
       水的匮乏和污染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侵害。但是无论在富国还是在穷国,穷人遭到的损害更加严重。比如:在秘鲁利马市,穷人因不能享受到自来水,不得不从水商那里买水,并用可能已遭污染的水桶带回家,水价高达每立方米3美元;而富人家中相对洁净的自来水只需要每立方米0.3美元。(第56页)1994年,印度尼西亚大旱,很多居民水井干涸,但是高尔夫球场每天依然耗费1000立方米的水来保养草皮。(第56页)1997年到1999年,连续 3年旱灾使塞浦路斯河流断水,政府下令农村用水削减一半,同时却保证该国每年200万游客用水不受影响。(第57页)1996年,阿尔布开克居民被要求裁减 30%用水量,设在当地的一家软件公司——英特尔公司——却被允许增加30%的用水量。并且英特尔的水费只有该市居民的1/4。(第71页)
       因而,该书作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富人(富国)享受着人类目前这种生活结构的好处,穷人(穷国)承担着它的代价。同样我们可以推论,全球化对于穷国和穷人,很难是一个机会,而只是加速了一切物质的流通速度,从而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水的日益短缺使很多大公司认识到水本身作为商品的价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经销水资源。这种行为得到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WTO等国际机构的保护和支持。
       1999年,以向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和减免其所欠债务为交换,世界银行成功地迫使莫桑比克将其水服务私有化。此事的直接受益者是布伊格—索尔公司,它得到了向250万莫桑比克人提供水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长期合同,每年可得约900万美元收入。世界银行在向许多非工业化国家提供贷款时都采取这种模式。(第153页)
       资本主义世界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政府主持的公共服务存在腐败,效率低下,私有企业才可能真正高效率地利用贷款。对此,本书作者指出:传统的小规模水交易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今天大跨国公司进行水交易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牟取利润。”实际上,“大公司一旦介人水的交易,他们往往成块地买断一个地区的水权,把该地区的水都用光之后,一走了之。”(第69页)“瓶装水商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到处寻找水源。他们在世界上很多乡村地区购买含水井的农田,把井水用光之后一走了之。在乌拉圭等拉丁美洲国家,外国瓶装水商买进大面积的土地,有时甚至买下整个水源系统,作为将来的储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抽光的不仅是所买土地的水源,而且是整个地区的水源。”(第137页)于是,水的商品化就如所有矿藏开发一样,对原住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有鉴于此,作者主张:水不是商品,而是人的基本权利。
       商品还是权利?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析视角。我们可以做适当的延伸。比如住房,是商品还是权利?住一个宽敞舒适的房子,是不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呢?但是现在,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要在二三十年中把工资一大半交出去,而房地产商则享受巨额的利润,对于这个问题,但从商品的角度考虑是不够的。水也是这样。
       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应该把水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写到本国法律中,承担起供应本国公民基本生活用水的责任,抵抗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大公司的合谋。
       他们还呼吁:要让水保持其自然的状态,要全面反对建造大坝、开挖运河等大规模改变水的自然状态的行为。
       他们强调: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来逆转地球表面正在干枯的过程。我们必须学会在大自然可提供的资源之内生活。我们必须扬弃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浪费水源不是大不了的事,科技的发展以后将解决水源短缺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一个耗尽水源的星球来说,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将其起死回生。(第6页)
       作者对当下的水资源状态作出了非常悲观的判断,而这样一种状态又在现代化的全球化大潮中更加恶化。因而作者要对抗的不仅是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大型跨国公司,更是要对抗当下具有话语地位的世界潮流——现代化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现代化。作者在书中直言不讳,从种种方面对这种潮流的催动力量提出了质疑。比如直接反对被当下国际经济社会作为共识的“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是个经济学模式,其最基本的信条是,不受任何束缚的市场经济是全世界唯一的选择。这个“共识”的关键一条是要人类的共同财产商品化。换言之,任何东西都可作为商品出售,它包括社会服务和过去被认为是人类共同遗产的自然资源。很多国家的政府正在放弃保护其境内自然资源的责任,而授权给私营公司藉开发资源牟利。(第4页)
       于是,作者建议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银行这样各个国家迎之唯恐不及的组织保持警惕,他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
       世界银行在不发达国家贷款进行的大坝项目中,得益最大的还是那些建筑公司、设备公司、建筑技术顾问以及电力公司。“角屋”的报告还指出,这些公司与世界银行的人员交往密切,经常邀请银行项目负责人参加公司的讲座,并介入项目的具体步骤。而世界银行的官员们则经常扮演“教师爷”的角色,向第三世界国家政府鼓吹由修建大坝带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156页)
       事实上,这本书的总体观念对于现代化的诸多方面都具有强烈的颠覆性,按照他们的观点,我们目前的一切行为,关于发展,关于进步,关于现代化,关于生存的价值和基础,包括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在街边买一瓶矿泉水,都要进行价值重估。
       “在大自然可提供的资源之内生活”。我相信,这应该成为人类未来生存的一个原则,也应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基础。
       本书的作者也值得介绍。根据封底勒口。莫德·巴洛,女,现任加拿大人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是加拿大最大的公众公益组织,有10万以上成员。他还是国际全球化论坛理事和“蓝色星球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蓝色星球运动”是以制止水酌商品化为宗旨的国际性的民间社会活动。托尼·克拉克,男,加拿大人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全球化水论坛公司委员会主席。这些组织和这些活动,和《蓝金》一样,也同样值得国人关注。
       在国人不顾—切地奔向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需要这样一本书让我们警醒。美中不足的是,本书从出版的角度大有缺撼。作为一部颠覆性的著作,它的一切观点都应该有严格的谨慎的依据,但是中文版删去了原书应该有的索引,而注释 (不知何故被译成《后记》)中给出的文献却被画蛇添足地译成了中文,中文读者想要按图索骥,反而要自己译回英文。这使本书的学术价值大打折扣。希望再版时能够改正。
       (《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加]莫德·巴洛、托尼·克拉克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3月版,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