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茶座]他能否力挽狂澜?
作者:叶子南

《博览群书》 2003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关文字,我已经说过一些话,再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就免不了“炒冷饭”,很难有新意奉献。可这次还想补充几句,不是我自己的观点,而是别人的看法。
       《时代周刊》2002年7月22日刊登了一篇并不引人注目的短文: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讲述他一生与文字结下的渊缘。这位犹太裔美国人从小就浸泡在纽约市的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内,读莎土比亚、读密尔顿、读布莱克,读一切能在那个小小的图书馆找到的好书。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可读的书已经没有了,当时他十五岁。这以后,他只好去四十二街的纽约市图书总馆,继续过他的读书瘾。十七岁他人康乃尔大学求学,四年本科,仍一如既往,读书不止。二十一岁那年他进了耶鲁大学研究生院,从此就一直呆在耶鲁。回首读书的历程,他在耶鲁已经五十年了。
       这位读书老人当然不只是吸收,他丰富多产,著作等身,写了二十五部文学评论集,编了一千多册文学批评选集。去年他出版了一本独特的选集,题为《古今绝顶聪慧儿童必读的故事与诗歌》(Stories and Poems forExtremely Intelligent Children Of AllAges)。这位学界的长者自称,这书是专门为了对抗哈利。波特(Harty Potter)系列而编的。说起目前被少年儿童们爱不释手的哈利·波特,这位饱学之士掩饰不住他极度的蔑视。他甚至出言不逊,认为哈利·波特那类书实在是不可救药,遣词造句都是陈词滥调,既谈不上思想性,更无文笔可言。他断言,哈利·波特虽然出书上亿,但不出五六年,便会无人间津,只能属于垃圾堆中可以找到的读物。
       这位文学批评家不无骄傲地说,儿时记住的不少诗歌至今他仍能脱口而出。他这一辈子用文学教书育人,应该是无可争议的饱学之士,但他却认为,真正有分量的文字,解读一辈子都无法穷尽其深刻的涵义。
       他最为感叹的是当今诗的命运。现代人冷落诗语言已经到了极点。他说忙碌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不会读诗,即便是最简单的诗,读起来也会感到困难重重。他断言,在说英语国家的大学里,富于想象的文学(1magana·tive literature)已经基本“死亡”,而且将无法起死回生。虽然偶尔还能找到几个专情于文学,轻薄于理念的人,但他们已如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人只对理念更感兴趣。但他认为,以理念为基础的文化研究目前虽然十分走红,甚至挤掉了文学,但实际却并无多大价值。
       这位耶鲁的大学者对传媒和信息的现状极度不满。他说,时下电视一统天下,信息如洪水泛滥,因此教人读书恰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不知道面对如此强大的现代潮流,是否还有人能力挽狂澜。难道这位老人只能是“沉舟”、“病树”,任由一个崭新的世界抛在后面,还是……?
       耶鲁大学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此刻大概正在耶鲁图书馆皓首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