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书新评]冲突之维
作者:朱 琨

《博览群书》 2003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是一本久负盛名的国际关系教科书,可惜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未与中国读者谋面。现在这本书终于由北京大学的张小明教授翻译付梓。该书作者小约瑟夫·奈教授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曾任负责国际安全的助理国防部长。该书源于他在哈佛大学教的一门关于现代世界中国际冲突的核心课程。虽说只是一本教科书,但奈教授在其中所展现的深厚的学术底蕴、敏锐的学术嗅觉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丝毫不逊于他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一鸣惊人式的表现。
       国际冲突是人类文明中一个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一百多年前,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提出:最好把社会行为视为冲突的过程——个人或群体努力地去控制他人,同时避免为他人所控制。然而,马克思主要侧重的是对等级制的国内社会中的冲突进行分析,并认定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冲突和斗争的历史。这不能完全解释世界政治中各种类型的冲突尤其是国际冲突。不可否认,马克思提出一种研究冲突的范式,适应了当时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精神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要求;但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使马克思根据先人为主的观念来选择史实和解释历史,对人类历史进行简约化的分析,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理论的解释力和普遍性。奈教授的著作,则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希望避免政治学家的错误,“他们孤立和沉迷于抽象概念的迷津之中,把自己头脑中的构想当作现实”;也希望避免历史学家的错误,“那些主张通过叙述事实来理解问题的历史学家,没有告诉我们他们在选择事实时所遵循或隐藏的原则”,本书就是要提供一个历史与理论进行对话的范例。当然他在进行研究时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和公正,但他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由此导致的历史与理论的固有矛盾,并尽力调和这种矛盾,这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现实主义的魅力
       复杂性是国际政治的根本特点。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完全规则的世界和完全无序的世界都不复杂,复杂性的测度在这两种境况下都很小,今天的世界处于混沌和秩序之间,它是自组织临界的,是包含了无序与有序交互作用的复杂世界。”(转引自吴彤《复杂性、聚变和进化》,《博览群书》2002年第8期,第6页)深入考察国际政治也会发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国际政治既非完全等级制或大一统的有序状态;另一方面也绝不是完全无政府的自然状态,借用苏长河博士的一句话即:“虽然目前国际社会还不存在全面的秩序,但是放任自流的状态已不复存在”。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一些研究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说实在的,我们应当好好想一想,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研究者们对国家行为的了解,是否超过了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修昔底德及其同胞的认识水平。”(罗伯特·吉尔平)
       从复杂性的角度思考国际政治,我们会发现它与拉兹洛在《巨变》中所描绘的复杂系统的进化特征不谋而合:安定与不安定、延续与中断、混沌与无序。奈教授也认为“二十世纪末的世界是一个由延续性和变迁性所组成的奇特的混合体”。据此考察国际政治,一方面,千百年来,国际政治的某些方面并没有变化或发生根本变化,国际政治中存在着一个冲突的逻辑,一个与国家生死存亡紧密相连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甚至自修昔底德迄今,同盟、均势以及战争与妥协的政策选择行为也一直长盛不衰且日益巧妙和精致;另一方面,核武器的出现,信息技术的飞跃,相互依存的增强,国际制度的发展,全球化的冲击又使国际政治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这两个方面并行不悖又相互作用和渗透,且各自包含不可计数的因素,所以国际政治系统的复杂性远超出其他类似系统。
       —。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以“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风行世界的奈教授作为新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本书中却俨然一副正统的现实主义面孔。用他自己的话说,目的在于“想让学生转向冷战后比较流行的自由主义理论及其他较新的研究方法、《比如冷战后十分流行的建构主义)之前,先掌握好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以理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这就等于承认,现实主义在理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时,比其他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更符合理论的“简约原则”(role of parsimony),其实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魅力所在。
       对必然性的质疑
       我们常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我们的意思是说战争的可能性很大。然而可能性很大并非意味着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奈教授的观点,可能性很大意味着造成一种情势的几种原因同时存在,而且每个原因都是充分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情势是“过于确定的”(overdetermmed)。
       比如以一战为例,德国的崛起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惧,从而形成两大同盟体系对立,由此导致国际体系的过程逐渐失去和缓性和灵活性,使危机不断升级。我们从而可以认为一战是过于确定的,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它是不可避免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一直到1914年8月战争真正爆发的时候,这场战争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接下来的四年大残杀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在危机面前,人有选择的余地,人的抉择有时能够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在这里奈教授还设计了一个“选择漏斗”的模式,他指出,“历史的发展取决于道路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越来越迫近,选择的余地就越来越小,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直到战争爆发的最后关头,、人们仍是可以选择的,“可能”不等于“不可避免”。
       有时候,对战争必然性的宣传会导致自我实现的结果。这种宣传源于人们与生俱来的对战争的崇拜和渴望,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曾这样赞美战争:“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应当知道战争对一切都是共同的,斗争就是正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户生和消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也认为人们应当欢迎战争,因为战争就像暴风雨一样,可以净化空气。于是在1914年,当人们都在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衷心欢迎战争时,战争真的来了,其结果是使欧洲一代青年人永远长眠于地下。而今天西方宣扬的“中国威胁论”,鼓吹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同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和重视。
       理论上的创新
       第一,我认为本书在理论上一个突出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全面分析国际冲突起源的范例。国际政治大师肯尼思·沃尔兹把战争的原因分为三个层次,即他所说的“三个基本概念”: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然而沃尔兹为追求理论的简约,过分偏好体系层次的分析,对前两种基本概念有所忽视。而奈教授则认为“我们必须避免对历史简单化的解释”,不能为了理论的简洁和完美而削弱其现实性和科学性,过去、现在、未来的世界都不是那么简单,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他主张,有意义的解释通常需要将三个层次结合起来,体系层次是个很好的分析起点,但如果该层次的解释被证明是不恰当的话,我们就应该把注意力转向体系内部的单位,增加分析的难度,直到得到合理的解释。
       第二,奈教授进一步阐发了他关于“软权力”的理论。他认为,除了直接或强制迫使他国改变行为的“硬权力”外,还存在着“第二种形式的权力”,即让别人自愿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他将其称为“软权力”。联系他最近在《经济学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新罗马帝国面对新野蛮人:美国应如何使用力量》),他把当今的世界政治比喻为一盘“三维的国际象棋”,国家需要在不同的维度投下棋子,一国的兴衰取决于其力量在各个维度的综合作用。为使美国下好这盘棋,他根据“软权力”开出一个方子,即发挥软性的、有吸引力的力量是实现美国愿望的重要手段,其中如何使“软权力”与“硬权力”互补是挑战外交政策的关键。在我看来,所谓的“软权力”实际是以西方的价值标准、市场经济和基督教文明为核心,以美国的信息霸权(包括商业信息、战略信息和文化信息)为后盾,其中信息权力集中体现了“软权力”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奈教授“软权力”的理念实际反映了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关系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动向,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很值得中国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一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简洁明快、深入浅出、文采飞扬,集中体现了奈教授的学术风范,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译者张小明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杰出的翻译水平。最后,正如张小明教授在译后记中所言,“这本富有特色的教科书一定会给从事国际关系研究、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中国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帮助正在学习和准备学习国际关系的中国读者掌握基本的相关理论概念、历史知识以及分析方法”。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