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往事]被搁浅了的“攻台”作战计划
作者:肖显社 沈丽文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继而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盘踞在中国南部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蒋介石早已预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并谋定了日后的栖身之处。在他看来,解放军当时既没有空军又没有海军,对沿海诸岛一时还鞭长莫及,因而早早地就把国民党的大本营由南京迁到了台湾。
       国民党残余军队龟缩到了台湾之后,国共两党的军事斗争仍在继续。
       毛泽东的目标是要解放全中国,无疑也包括了解放台湾。渡江战役胜利后,毛泽东预测到,南下两广歼灭桂系军队和肃清胡宗南及西北的马步芳集团尚需组织较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除此,大陆上已无更多大仗可打。相比之下,解放海南岛和台湾,一方面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跨海作战,困难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正依托台湾诸岛进行军事抵抗,并企图对大陆进行经济封锁,因而使得解放台湾更加具有极为深远而又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就不能不发起攻台作战。早在1949年2月1日至3日,深谋远虑的毛泽东,在同斯大林派来的代表米高扬的谈话中,就极富远见且不无忧虑地谈到了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在他看来,尽管当时中国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解放,但“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需要采取另一种较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再作最后决定。”毛泽东还谈到,“比较麻烦的有两处:台湾和西藏。其实,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现在估计国民党的残余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里去,以后同我们隔海相望,不相往来。那里还有一个美国问题,台湾实际上就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下。台湾问题比西藏问题更复杂,解决它需要时间。”
       考虑到在当时的条件下攻台作战只能主要依靠陆军,毛泽东在1949年6月14日致电华东方面负责作战的领导人粟裕和参谋长张震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攻台作战问题。电请他们:“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如果我们长期不能解决台湾问题,则上海及沿海各港是要受很大危害的。”
       攻台作战一经提上毛泽东的议事日程,他便连续不断地进行认真而紧张的战略筹划。时隔一个星期,即6月21日,毛泽东再电粟裕、张震、周骏鸣等人,指出:在目前几个月内,在你们面前有四件大工作:经营以上海为中心的苏浙皖赣新占城乡广大地区;占领福建及厦门;帮助二野西进;准备占领台湾。前三件工作你们已充分注意,用了大力或正在用大力进行中,后一项工作你们尚未来得及注意,但应从现在即开始加以注意。同时强调:不占领台湾,则国民党海、空军基地不拔除,时时威胁上海及沿海各地;不占领台湾,则数十万吨船只不能取得,沿海沿江贸易受制于外商航业界。电报要求,我们希望能于夏秋两季完成各项准备,冬季占领台湾。
       不久之后,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信中又指出,建立空军,掩护渡海,“准备在明年夏季夺取台湾”。无论是这年冬季还是第二年夏季,对粟裕来说,这个任务都是紧张而艰巨的。此后,粟裕便以极大的精力从事攻台作战的筹划和准备。
       要想夺取攻台作战的胜利,亟需苏联给予必要的援助和支持。于是,毛泽东在7月中旬,特派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秘密访苏。出访之前,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决定以政治局名义致信斯大林,以试探的口吻提出请苏联出动空军和海军援助攻台作战。不过,毛泽东根据自己同斯大林多年交往的体验,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因此,毛泽东还是立足于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海军。8月2日,为了将十分有限的海军力量集中于华东准备攻台作战,毛泽东决定“张爱萍海军系统暂时不迁青岛,并仍旧归华东系统即归粟裕指挥”。随后,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又亲自接见时任华东海军司令员的张爱萍和部分原国民党海军将领,及时向他们明确赋予解放台湾的战略任务。毛泽东说:台湾不解放,国家就不安宁。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也一定可以解放台湾。海军也要做好准备,准备配合陆、空军,在人民解放战争最后一战中立一功。
       刘少奇访苏的情形果然未出毛泽东所料。刘少奇同斯大林说明,人民解放军准备在1950年发起攻台作战,中共中央政治局希望苏联提供空军和海军援助。斯大林当即表示难以赞同,其基本理由是,这将引起美国的介入,甚至诱发美苏之间的冲突乃至战争。后经刘少奇反复陈情,斯大林答应由苏方提供部分飞机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训飞行员。
       自8月开始,为了翦除台湾外围屏障,毛泽东下令人民解放军发起了一系列夺岛作战。在不断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失利。总结胜利的经验和失利的教训,毛泽东深切地感到,渡海工具将直接关系到攻台作战的胜负。
       于是,毛泽东准备再度请求苏联援助。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16日,在同斯大林会谈时,他委婉地提出:“国民党的支持者在台湾建立了一个海空军基地,海军和空军的缺乏,使人民解放军占领这个岛屿更加困难。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的一些将领一直在提议,请苏联援助,比如可以派志愿飞行人员或秘密军事特遣舰队协助夺取台湾。”对于毛泽东亲自提出的援助请求,斯大林只是含糊其辞地表示:“这样的援助不是没有可能的,本来是应当考虑这样做的,问题是不能给美国一个干涉的借口。如果是指挥人员或军事教官,我们随时都可以派给你们,但其他的形式还需要考虑。”最后,斯大林向毛泽东建议:“是否可以先向台湾空投伞兵,组织暴动,然后再去进攻呢?”
       毛泽东心里很清楚,斯大林是不会为了中国而得罪美国的。颇具戏剧性意味的是,恰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分别于1950年1月5日和12日发表声明和讲话,声称“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和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的安全线既不包括台湾,也不包括南朝鲜,美国不会为了保护这些地方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
       美国政府的这种公开声明使斯大林可以不再过多地担心来自美国的干涉,因而同意毛泽东准备在适当时机实施攻台作战,同意将苏联援助中国的3亿美元贷款,一半用于购买攻台最需要的海军装备。不过,直到最后,斯大林也没有同意利用苏联的飞机和军舰直接投入攻台作战。
       毛泽东积极争取外援,但却并不依赖外援。1950年,攻台作战成了军事战线的首要任务。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决定由粟裕担负指挥对台作战的重任。
       攻台作战的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毛泽东对粟裕卓有成效的工作甚为满意,充分肯定“你们积极准备攻台湾是正确的”。同时又着重指出,“必须从各方面准备攻台,打破干部中的畏难心理”。
       就在加紧攻台作战准备的过程中,朝鲜的局势也在日趋紧张。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毛泽东在密切关注着美国政府的反应。不到四十八个小时,一个最令毛泽东担心的局面出现了: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悍然宣布台湾未来地位尚未确定,随之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确保台湾及台湾海峡的中立化,防止战争蔓延。与此同时,杜鲁门还宣布美国将出兵朝鲜。
       对于美国的霸道行径,毛泽东立即作出强烈反应,一面号召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一面告知全党,“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打台湾添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海峡挡着”。由于人民解放军尚无足够的力量在海上同现代化的美国海军较量,因此只好把“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
       不久,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攻台作战便在事实上无限期地推迟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责任编辑:陈敬山孙瑜
       定价: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