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本刊特稿]《巨变》给我们的启迪
作者:毛喻原

《博览群书》 2002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拉兹洛的《巨变》,无疑是一本好书,因为它不仅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一种全球普遍弥漫的祛魅化、贬古典、扬物抑思、重商轻灵的所谓现代-后现代的时代氛围中,为麻木或兴奋、冷漠或偏执的我们凸显了人类面临的深刻危机,而且还为我们应对这些危机提出了一套可供探索的解决之道。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读过拉兹洛的《系统哲学概论》。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读过的几本有关系统论的著作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以为拉兹洛仅仅是美国当代的一位优秀的科学哲学家,一位学有所成的著名学者。但后来,当我得知他那令人惊讶的身世后(音乐神童,7岁入李斯特学院,9岁在匈牙利国家交响乐团钢琴独奏,14岁获音乐硕士学位,15岁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19岁全球巡回演出,27岁转入哲学获法国索邦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好几所国际知名大学任教,创建布达佩斯俱乐部等),我对他的钦佩可以说无以复加,并且认定,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已不多见的世界级天才。
       在当今这个迷物重商的世界,像拉兹洛这样倾心张扬人的灵性、积极推动观念更新、努力倡导意识革命的著名学者确实是不多见的,而在中国,除了非常明显且日益紧迫的经济、科技和社会改革外,恐怕更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得着眼于人之思想、观念与意识的转变。我不否认中国需要经济、科技和社会的改革,但我认为中国更需要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变革。因为正是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变革才会给经济、科技和社会的改革提供一个切入的平台和最佳的契机,只有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变革才能使经济、科技和社会的改革获得一种最本质、最长远和最理想的效果。
       《巨变》既是一本给人们敲响危机警钟的书,又是一本向人们展示惟有通过文化进化和意识革命才有可能战胜危机的书。《巨变》中的很多观点是振聋发聩、引人长思的。该书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全景式描述,不仅有轮廓清晰的大线条、大手笔,而且更有思维缜密、学养深厚的理据底蕴。我认为,对我们最有启迪、最富新意的还是该书的第二部分。尤其是其中拉兹洛对贻害目前我们人类的“五大迷思”及一些“次等观念”的剖析,完全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在拉兹洛看来,“五大迷思”尽管已经落伍,但它们仍在支配着我们的行为,所以应引起人们足够的警觉。“次等观念”虽然不那么根深蒂固,与“五大迷思”相比,危害性也相对较小,我们也应该毫不犹豫地弃之,因为它们同样对我们的感觉思维具有某种不可预测的毒化作用,从而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尽管中国的状况和欧美社会具有一种明显的不同,而拉兹洛对“五大迷思”和“次等观念”的批判又主要是针对西方的现代背景来进行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批判可能对中国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与西方相比,“五大迷思”和“次等观念”对我们更具破坏性和杀伤力。我认为,按照目前的走势,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西方化,是西方的物质-世俗层面化,即拉兹洛所归纳的“五大迷思化”和“次等观念化”。如果说这“五大迷思”和“次等观念”对西方社会已构成某种严重的困惑和伤害的话,那它们对东方,尤其是中国所构成的威胁和毁灭性打击,就简直可以说是无以复加,其破坏性甚至可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为西方有神理化、形而上学化和宗哲意识化的深厚历史,有可能动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精神资源来校正、调衡迷思的困境和观念歧义化的僵局。而我们在这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资源匮乏,并且手段阙如。
       通过阅读《巨变》的第二部分,必然会引发我们相应的联想,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我们的观念出了问题?是否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仍在沿着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相反的方向)疾奔?比如,拉兹洛在第二部分中指出,对于“五大迷思”,绝大部分西方人都认为它们陈旧过时了,并且其危害性已昭然若揭,在今日的西方世界几乎已没有什么市场。他们现在已开始对“次等观念”提出质疑,进行深刻的反思。尽管“次等观念”具有迷惑性,危害性不易被人们察觉,但许多人还是对它们提出了批判,并且认为应该弃绝之、封存之。(第72页~84页。)与之相比,我们的情况刚好呈现出一种错位的对应,形成了一种滞后的落差。我们对“五大迷思”的认识是不足的,对它的恶性内涵与毒性效果仍缺乏深刻的反省和甄别。比如我们中的不少人就仍把诸如“斗争哲学”、“市场万能”与“消费至上”的观念看作是金科玉律,奉为圭臬。至于拉兹洛说的“次等观念”,我们不但没有认识到它们的危害性、腐朽性和反动性,相反,还把它们作为一种似乎是惟一正确并且努力要去争取的目标来追求。可以说,我们不但没有对这些“次等观念”作出起码的反省和质疑,反而还把它们作为一种原则性、真理性与理想性的东西来接受之、奋取之。我认为,正因为有拉兹洛这一部分的论述,才使我们获得了一个当代中西方观念的对比系列,从而使我们有机会去反思自身,体会出一种首先在观念上的明显的落差,最终使我们有可能去寻得那个撬动经济杠杆的支点,找到那把开启精神之锁的钥匙。我认为,这就是《巨变》给我们最有意义的启迪,也是此书对于我们的真正价值所在。
       另外,除了该书第二部分的精彩内容外,《巨变》第三部分布达佩斯俱乐部十二位会员关于当代危机及其解决之道的讨论也是不可不读的章节。他们的观点不仅深刻而精辟,而且措辞雄辩而华美,充满了非凡的洞见和智慧。漏掉,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和损失。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对于书中拉兹洛给进化和巨变排出的四阶段时间表,我们大可不必太认真,因为关于十年见分晓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持保留的意见。按我的理解,拉兹洛之所以会这样做,其用意并不在此,他只不过想对世人表明我们所面临的危机的一种严重性以及强调我们应去克服这些危机的时间上的一种急迫性。此外,尽管拉兹洛在书的第三部分提出的应对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意识、艺术与科学的途径)听起来不无乌托邦的意味,有点太过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它仍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位睿智老人面对错乱时代的那种慈悲之心,让我们仍能看到这个疯狂世界所隐隐续存的那一线救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