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点]真正满足顾客需求
作者:大前研一 黄柏棋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具有竞争力”这个词是这些日子以来,欧美国家经济决策部门最常挂在嘴边的。竞争力的恢复是广为使用的政治口号。随着1992年的到来和共同市场的统一,其中一个令人注意的焦点便是,欧洲企业有设有办法跟其全球性的对手相抗衡?在欧美两大洲,早在政治人物谈这个问题以前,企业界的主管就已绞尽脑汁了。他们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可以遵循的成功模式。其中除了少数的例外情形不谈,这些人所找到的模式和研究的案例都是日本。
       对好多西方的企业主管人员而言,日本人在竞争战略上的成就提供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就是成功战略的标志乃是借着击败竞争对手,创造实质性的竞争优势。假如说要有世界级的制造成就才能打赢,你就是把整个工厂赔上去也耍击倒对手;假如需要迅速开发产品,你就要马上动员实验室迎击;假如是要掌握分销渠道,你就要拿出一套合理的架构应战。不管应战的是何事。战略的目标就是在竞争中击倒对手。
       《孙子兵法》就谈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招。任天堂推出的“家庭电脑”游戏机,3年之间便卖了1200万台。这是因为其间没有对手的缘故。事实上是有一系列公司帮任天堂取得这场胜利的,理光公司供应Zylogs芯片,许多软件公司制作出特殊的游戏,像《勇者斗恶龙》(Dragon Quest)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财源滚滚而来,根本不用担心跟人竞争。
       我们所看到的公司之间的冲突(企业主管常以为这就是战略)事实上不过是整个战略的一小部分,冰山一角而已,战略运用的大部分是看不见的,沉在水面下的。看得到的部分是在经过面对面的竞争之后所起的泡沫而已。大部分的战略是有意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台面下较劲,根本不用竞争。若产品错不了,公司的方向也对,价值观也正确,企业主管就得跟同行竞争者放手一搏了。但在我的经验当中,主管人员太喜欢把自己搞进老式的竞争场,他们很难看到一种有效的顾客导向战略能完全避开打斗的场面。
       手指的新功用
       钢琴这种乐器自莫扎特以来就没有多大的改变。把全世界摆在客厅、书房、演奏厅、练琴房的钢琴加起来,大概有4000万台左右。这些钢琴大都只是放在那里而已,很少有人弹奏。说客气一点,市场已几近停滞。
       有些分析家在看到这种情形后,认为下一步棋一定是放弃这个行业,把它从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删掉。但雅马哈却有不同的想法。它不但没卖掉这一行,反而花时间用心地思考,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
       雅马哈的主管人员冷静地注视着产品与顾客的关系。他们看到,4000万台的钢琴当中,大部分只是摆在那儿,没人照顾,其结果是,琴音已经失准,无人再弹奏它们。现在大家好像都没有多少时间,而学钢琴又颇耗费时间。放在大忙人家中的钢琴变成一件专吸灰尘的家具,这一点甚至令人生出罪恶感来,所以钢琴已经变成功用不大的摆设。因此不管你的销售战略多高明,你还是设办法卖出多少架新琴。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品质再好也没用。假如你要替顾客创造价值,你就得为摆在那儿的千万台钢琴,找出能增加价值的方法。
       怎么做呢?雅马哈想到了改造老式的自动钢琴——创意虽好,但是这种琴的声音却不美。雅马哈努力地开发一种结合了数字与光学的精密、尖端科技,这种科技能将触键上面的速度和力量,从极弱音到最强音,分出92种不同等级,因为是数字科技,所以能够把键盘上面的每一次触击,极精确地录存下来。而雅马哈在这方面所使用的。是和个人电脑一样的3.5英寸的磁盘。有了它,你便可以把喜爱的钢琴大师的实况演奏完美地录下来——效果同你把钟爱的艺术家请到家,为你在自家的钢琴上演奏作品一样。雅马哈在战略上所使用的科技,已为其钢琴顾客创造了新的价值。
       此外,你家里若有台电脑,即使你住在剑桥,而你知道的某一位钢琴家住在加州,你也可以要他帮你录下所喜欢的奏鸣曲,然后通过电话将曲子传送过来,这时你只要将其录进你的电脑,再把复制了语音文件的磁盘插入你经过特殊处理过的钢琴,便可聆听演奏。你也可以加入这样的钢琴俱乐部,它们会把霍洛维茨前夜在卡内基音乐厅的实况演奏寄给你,你可以在自己家中的钢琴上听。
       就钢琴市场而言,这样的一种新科技,假如可以为全球4000万台钢琴服务,以每台2500美元计算,对于前景黯淡的钢琴工业来说,实在是好事一件。事实上,其潜力还不止于此,因为这中间还有软件录音的市场。
       雅马哈是1989年年初开始为这种加入了新科技的钢琴做营销的,而其销售的情形真可谓火爆。这原本已经几近停滞的行业,过去5年来每年的销售量都下跌10%,现在可谓重生了,然而重生的方式却相当独特。雅马哈这次走的不是老路,像削减成本、扩大规模、删减经常性开支等,它是以全新的眼光找机会为顾客创造新价值。机会终于让他们给逮到了。
       此外,发现创造新价值的机会本身就具有感染性,并往外传开。比方说,顾客们在聆听钢琴所传出的霍洛维茨前夜的钢琴演奏会后,希望自己家的钢琴也保持专业的水准。也就是说,调音师每半年到顾客家调音一次。如此,便能产生实质的额外收益。(调音能带来实质性的收入。全球的调音市场每年大约16亿美元左右,这是一项久为钢琴制造商和经销商所忽略的大蛋糕。)雅马哈也可以对那些可能失业的钢琴工人,给予调音的专业训练。
       而一旦钢琴又受到欢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再去学钢琴。如此一来,钢琴私人教师、钢琴学校、录像带,以及其他可赚钱的相关行业也有好机会。总的来说,整个钢琴业所具有的潜在成长能力,不管是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要比任何人原先估计的市场要来得大。这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把钥匙所打开的。
       温泉浴
       日本花王公司年收入的4%是花在基本的研究与开发上,它研究的范围包括了皮肤、头发、血液的循环系统,等等。(这4%的经费,乍看之下,可能显得有点低,但这并不包括人员工资,这点关系很大,因为公司6700名员工中,有2800人加入了研究与开发的行列。)最近公司开发出一种能够复制出温泉效果的新产品。温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而这是在高压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出来的。即使你把正确的化学品丢到热水里,也不能自动地产生同样的效果。而花王新的沐浴添加剂巴布(Babu)真的会产生出洗温泉般增进循环功能的效果。巴布看起来像是一颗超大的Alka-Seltzer锭剂。你若把一颗巴布丢进洗澡水里,则水中的二氧化碳泡沫便开始嘶嘶作响,而矿物质则溶解于热水中。
       花王在战略上的运用,原来是想提供给消费者完全不同于传统沐浴用乳胶的东西,但由于巴布能够
       促进全身的循环与健康,所以跟其他公司的产品竞争根本是易如反掌。一年之内,所有日本老式的沐浴用乳胶和添加品全被逐出市场,现在整个市场完全转移到“温泉”的竞争上,但其他公司实在困难重重,因为它们本身没办法研发出像花王一样的产品,花王简直是在玩一场完全跟它们不同的游戏。
       像花王和雅马哈所推出的新产品,其在战略上的运用,并非意味着要在竞争场上击败对手,而只是努力地了解顾客固有的需求,想想应该创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其最终目标是要开发出完全针对需求的正确产品,而不是比竞争者更好一点的近似产品而已,事实上,花王对其他同行公司的竞争并不太在意,而主要把焦点放在研究皮肤状况、循环系统和护发等项目的跟进上。由于公司对于人体头发和皮肤的了解十分透彻,所以其最新的男士保养用品“成功”(Succcss)和女士保养用品“索菲娜”(Sofma)既非化妆品,也非医药用品。这样的一个中间地带,根本不用跟人竞争。
       熏出智慧来
       一切以战略为根本的意思是指对产品的用处有着深刻的了解。前不久,有一家日本家庭用品公司想要开发咖啡壶的市场。公司的主管人员想,是不是要来个通用电气型的咖啡壶,或者是飞利浦防滴漏型的呢?该大,或该小呢?我则力促他们探讨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要喝咖啡,喝咖啡到底想得到什么呢?假如公司的目标是想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一定要了解。为什么顾客要喝咖啡。在这之后,你才有办法为他们设计出合乎要求的咖啡壶。
       结果顾客反馈回来的答案是喝咖啡求的是好味道,我便要求设计工程师特别要注意,如何帮助消费者们品尝到一杯美味的咖啡。其实,工程师们只知道要设计出好咖啡壶。却不知道影响一杯咖啡的好坏问题到底何在,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答案。于是,我们发现影响咖啡美味与否的原因大致有三——咖啡豆、温度和水质。工程师们至此才找到运用设计战略的方向,也就是说,针对各项影响要素评估考量,比方说咖啡豆的品质与新鲜度,各种不同研磨咖啡豆的方法,咖啡粉粒到底要多大,要放多少咖啡来冲调开水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所有各项因素当中,我们最后发现,水质的好坏关系最大。然而,当时市场上通行的咖啡壶却没有把水质列入考虑范围,只认定顾客会用水龙头接来的水。我们也发现,咖啡颗粒的多少,从咖啡豆被研磨好到入水的时间,都很关键。得出这些结论后,我们开始考虑这项产品及其该有的新面貌:第一,产品里面要有脱氯的装置;第二,里面要配备有研磨机。顾客们只要放进豆子再倒进水就可以了,其余的全部由机器包办。如此可以保证煮出一杯美味的咖啡。
       一开始,你便要问对问题和定下正确的战略目标。假如你只考虑通用的咖啡壶10分钟内就可以煮出咖啡,你会要你的工程师设计7分钟便可煮好的咖啡壶。而假如你是顺着这样的逻辑思考,摘个速溶咖啡不就成了。假如你认为通用的机器省电,发明更省电的不就行了。
       传统的营销战略在此没办法解决问题,你随时都可以从一般的顾客当中得到你自己想要的答案。你若问他们,是要10分钟煮好或7分钟煮好的咖啡壶,答案当然是7分钟。这样等于事情绕了一圈又转回头,总是想在游戏规则内击败对手。假如你主要的着眼点是在竞争上,便没办法退一步,问问顾客固有的需求和产品的本质为何等问题。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与其做个1000人的问卷调查,倒不如找几位家庭主妇,请她们畅谈使用洗衣机的种种心得,因为如此,我更能把握住到底她们真正所要的是什么东西。
       快门相机拍不出好照片?
       从1970年起,单镜头反光(sin-gle-lens reflex,SLR)相机开始受到欢迎,而传统快门镜头的相机则急速地往下滑跌。对好多人而言,快门镜头的相机是非专业性的便宜相机,而照出的相片效果也差一些。由于这种看法甚嚣尘上,有一家相机公司几乎决定要放弃快门镜头相机的生意。那时候,大家只觉得单镜头反光相机是大势所趋,要拼的话,必须做出更好的单镜头反光相机才有前途。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是这样,所以便问了如下几个简单问题:首先,人们为什么会想去拍照片?照相时,到底要的是什么东西?这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所要的并非是好相机这一个方面,而且还要好的照片,是单镜头反光相机或快门镜头相机,是用什么底片,这些都不是消费者的关心所在,他们只想要好的相片。
       为什么用快门锗头相机不太容易照出好的相片呢?在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清楚原因。所以我们便到一家底片实验室去,把收集到的1.8万张相片样本摊开倣研究。这中间,我们发现有7%左右的不良相片。然后,我们便来分析这些相片失败的原因。我们发现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形,有些是焦距没有调好的原故。针对这一点,公司的设计师们便研究出两种对策:第一,加进塑胶镜头,让距离超过3米时,能永远对焦;第二,把对焦的过程自动化。
       另一个不良相片的共同问题乃是光线不够,公司便把镁光灯直接装在相机里面。如此一来,假如有人忘了带照明附件的话,也可以照出好的相片来。此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底片跟相机如何互相配合。因此,工程师们便在底片卷筒的边上加进了一些凹槽,让相机本身能由底片对光的敏感程度来做校准的工作。由于两次曝光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所以相机里面也加上自动卷片的装置。
       到最后,我们得出大约200个改进快门镜头相机的综合方案。结果可以说是对这种产品所做的一种全新的改革尝试,帮着把这一产品市场起死回生了。今天,快门镜头相机的市场事实上已大过单镜头反光相机,我们所以能做好此事,其实很简单,分析顾客的需求,然后想想什么样的相机才能满足这些需求。这种战略并非要跟对手拼个你死我活,我们也设有理由放弃这个市场。我们只不过又回到了真正的战略上而已一一建立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