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本刊特稿]聊聊“望子成龙”
作者:金元浦

《博览群书》 2002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的家长都对孩子有一种超值期待,其心之切,其情之真,其无偿付出的牺牲精神都是举世罕见的。而他们对孩子的专制。武断。纵容和溺爱也是举世罕见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因为"我爱你","我为你好"。这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专制。武断与纵容。溺爱相反相成,相需为用,构成了一种奇特的中国既定程式。
       中国家长的"望子成龙"观念,是有着深厚文化-心理积淀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在中国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家长,在潜意识中都有一种无法去除的"望子成龙"的情结。孩子一出生,家长们在取名字时就绞尽脑汁:对八字,凑笔画,要让孩子成为大富大贵之人,将来能够兴邦济世,做出一番事业来,光宗耀祖。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如此。
       然而一个无情的事实是,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能实现家长的宏愿,大多数家长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渐次失望,最后无可奈何地接受无情的现实。这只要看看我们现在一般教育的投入就能明白。家长投入最多的时候,往往是在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潜在地具有一种成为天才的可能性。家长为此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无论自己怎样艰苦,也不能亏了孩子。所以现在的好幼儿园"牛"气冲天,园方赞助费易得,孩子入门甚难。有名气的好小学,家长们争相趋鹜,舍以重金,择校就学。加之今天为孩子报名上奥校,明天请人给孩子辅导,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孩子累得东倒西歪。到初中以后,孩子的能力和成绩逐步稳定,除了个别特别突出的,相当一部分在升高中时被淘汰了。这时家长才开始比较冷静比较理智地面对现实。高中毕业考大学,有的孩子重读多次,仍然升学无望,家长才慢慢放弃"逼"孩子成龙的希望,投资才逐步降下来。
       中国的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希望是最殷切的,他们的付出也是最多最无私的。比如说贵族学校。不少家长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的思想支配下,罄尽家财,甚至债台高筑。这种时候,激情澎湃的家长们就在一般的常识面前"晕菜"了,他们既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这块料",又不全面考虑这种投资有没有必要,自己能否承受得了。他只觉得,只要是为孩子好,牺牲再多也是值得的;而且他不考虑孩子愿不愿意,完全武断地代替孩子去选择,当然也不考虑"逼"孩子做他不一定力所能及的事时,孩子的感受和这样对待孩子是否公平。"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呀。"试想,当年包办婚姻的家长,说的不也是同一句话吗。
       所以,谈到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情结,还是要追根溯源。说到底,中国人普遍的望子成龙的情结还是缘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它以家族为本位。在过去的时代,一些大家族总是以各种方式推举族人中的杰出青年,按照"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来达到参与政治。光大门楣。福荫族人。泽被后世的目的。江南农村的许多家族,每一代人中总要挑出一二个杰出的人来念书,其他的人从事劳动,来帮助供养他们,要他们最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家族赢得利益。一个人走出去,肩负着为家族争名望谋利益的大责任。这是封建时代的血缘家族制度的产物,这种风习一直沿袭到今天,还有遗风。
       另外,封建社会一般家族一般百姓的成功或腾达之路是非常狭隘的,这就是"学而优则仕"的从政之路。在和平时期,平民百姓也只有这一种改变地位身份的进身之阶。只有学而优,才能去做官,只有去做官,才能被社会从上到下都认可,其他的都等而下之,不算是非常光明的出路。这种血缘宗法家族制度与封建时代的科举选拔制度相结合,催生了中国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情结。
       原先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干部,毕业以后国家包分配,进入干部管理系统,这是和封建时代一脉相承的。科举--上大学,这几乎是过去时代青年们惟一的成材道路。这就造成了高考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奇观:世界上最为严格最为残酷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现在的大学教育仍处在精英教育阶段就是通过严格的选拔制度选出少数精英进入大学学习。这种精英教育制度与原来的干部选拔体制是相辅相成的,这样的体制决定了人们努力去上大学,吃皇粮,做干部。这就是"望子成龙"情结形成的第二个历史背景,是我们过去的干部选拔制度催生的。
       当然还有其他成因,比如经过"文革"与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曾被无情剥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把原先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为他们实现自己理想的方式与生命的延续。经受过被剥夺受教育权利的切肤之痛的一代人,对受教育机会极为珍视,因此望子成龙的心更切。
       但是,知青们的下一代与他们的父母完全不同了。这一代人面对的是全球化的时代,信息高度爆炸的时代,科技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大众文化流行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一个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物质主义至上。享受和娱乐至上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之间,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反差或代沟。家长们以为,通过我的牺牲,我全心全意的奉献,能令孩子们成才,将来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度竞争。当然也有一些人仍然存有农业文化时代的传统观念,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光宗耀祖,光大门楣,为父母争光,为村子争光,为地区争光。
       时代变了,大家庭解体了,那种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族兴旺的最高理想破灭了,集体主义也大大地衰落了。过去那种使命感。责任感,上一代为下一代人的无偿奉献,在这个时代都会逐渐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现代青年,需要自己的空间,个人的空间。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态度凸现出来了。那就是:作为家长的"你",与作为孩子的"我"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不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在独立价值越来越被尊重的时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变得相对平等。以前家长对孩子奉行的完全无私奉献。孩子全面索取的关系无疑将发生变化。这种关系将会变成是两向的。今后的家长在完成抚养的义务时可以更多地发展自己,不必押宝式的将自己的一生和孩子的一生作为"赌注"。要学会更多地尊重孩子,留给他们更多自我选择的空间。
       过去社会给予普通人的机会太少。机会的惟一性使人们对它极为珍视,是否抓住了机会往往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现在,个体的凸现和人与人的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改良,单位所有制的变革,大家庭的解体,甚至小家庭的松散化,个人经济上的独立,人作为生命的个体的惟一性意识的觉醒,都使我们的社会意识迅速地变化着。人们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成龙"的时机。方式和种类大大增加。而所谓"成龙",也更多地是自己作为社会成员或公民的自主选择。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处在一个巨大变化的过程中,新一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达到25%至30%(且不说像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生达到40%以上),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精英式教育的模式。社会受教育机会的多样化,成材模式的多样化,都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家长们的成材"投资"模式,而家长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到那时,望子成龙还会有,但那可能更多地是望子成"人"的祝福与祈祷,它将主要承担一种情感交流的功能。
       目前,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人们望子成龙的形式没变,但望子成龙的"目标"变了,这就是"向钱看"--谁能挣到钱谁就是龙。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当了干部,做了官,才是成材,才是进步,才是成龙。现在由于经济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所以只要我能赚到钱,我就成"龙"了。这是我们特定历史阶段产生过的另一种偏颇:不尊重知识,不尊重文化。这里有一个必然经历的过渡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必将发生变化。东方社会像韩国。我国的台湾。香港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在六十年代,韩国。日本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都经历过遭受歧视和忽视人文的阶段。就像我国前几年,大学教授的收入比不上卖茶叶蛋的一样。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日益商业化和日益物质化的时代,缺乏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体现到我们家庭教育里就是人文因素的匮乏。我们的家长理解的素质教育,首先是学些东西。比如学好外语,学好计算机,将来好与外界交流,出国和进外企,这些都是很实用很实惠的。再比如考什么级,什么证,大家趋之若鹜。家长们总是把最实用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多种技能。其实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培养一种人文品格或文化精神。中国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英国人讲培养一个绅士要经历三代,说的都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它是要解决的是人心灵深处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把素质教育变成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就使素质教育变味了。人的文化的素质和知识的掌握是有区别的。知识是一种信息,一种工具性的重复性的东西,它往往不具备创造性。而文化素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能力,它能产生增值效应,产生精神飞跃。
       什么是成功的标志呢。在我们的社会里,凡是个人愿望在社会允许的范围里得到了充分的实现,这就是成功。所以成功的定义是多样的,它会变化。现在我们谈的人文主义教育,依据的是可以拥有多种选择的社会基础,这与过去的时代大不相同。将来我们的社会中就会有孩子自愿地去森林,到山里去种树,过很简单的生活(这种人现在已经有了)。勤勤恳恳地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平平常常不也很好吗。为什么非要做"大官"。"巨贾"呢。只有社会成材的标准多元化了,家长才不会把他的意图。愿望甚至一切未实现的理想都强加给孩子。
       人文主义的教育,是为了孩子整体素质提高。有些家长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并不期望自己的孩子一定成为钢琴家,但仍希望他能弹弹钢琴,拉拉小提琴......但不要把这一切变成孩子谋取职业考试加分的工具。一种本来很好的东西,由于整个社会对它的实利化改造,已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了。不要一提到艺术教育就是学钢琴。学小提琴,而且一定要考到十级,把艺术当成实用工具,有意地制造。培养所谓"天才"。有引导。有设计当然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违背孩子的天性,剥夺他们欢乐的权利。望子成龙,结果恐怕是教子成"虫",这样的例子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