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叶笃正:给“天有不测风云”画句号
作者:余 玮 吴志菲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叶笃正,安徽安庆人,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开拓者。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出任过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主席、中国全球变化委员会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委员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委员会执委,当选过全国人大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每天对应的气温增加八九摄氏度,也许就是100年内地球面临如此的状况。而发出这个警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先驱叶笃正。
       2003年5月28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55届会议颁发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的典礼在日内瓦隆重举行。当大会宣布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荣获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时,精神矍铄的叶笃正老泪纵横。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声,掌声阵阵,叶笃正这位新中国气象学、大气科学和气象业务奠基人缓步走上颁奖典礼主席台……
       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做事
       1945年初,叶笃正被选送去美国留学。他只身一人从重庆乘飞机到印度,又乘船经印度洋和澳大利亚,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到达美国。当时,在芝加哥,他无心在风光旖旎的密执安湖泛舟,也无心去高耸入云的希尔斯大楼游览,而是终日投身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经过勤奋学习,1948年,叶笃正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师从世界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罗士贝,做研究工作。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深得师生赞赏,成为以罗士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罗士贝很喜欢这个性格文静的东方青年,很快请他主持了一个研究计划——研究夏威夷的气候。
       叶笃正留美学习期间,在欧美多种著名杂志上发表了重要论文十多篇。他的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受到各国气象学界的重视。在这篇著名论文里,叶笃正对影响天气发展的大槽和大脊的预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成果今天还在沿用,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一天,美国气象局派人来找叶笃正,提出愿以优厚的待遇请他到华盛顿工作。不料,叶笃正一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提出要回中国。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中美两国关系很紧张。因此,叶笃正的多次申请都遭拒绝。尽管如此,他依然归心似箭,四处奔走。
       有一天,他来到英国驻美领事馆提出申请去香港,想通过香港返回祖国。不料,英国驻美领事馆拒发入境签证。“为什么不给我签证?”“你不能到香港去!”“为什么不能去?”“你去问美同国务院!”叶笃正一听气坏了,质问那位英国官员:“你们是独立的国家,为什么要我去间美国国务院?”“那个我不管,反正不能发给你签证。”
       叶笃正气愤地回到工作的研究所,他的导师罗士贝教授告诉他:美国气象局又派人来过了,仍然希望他能到华盛顿工作,并且让罗士贝教授帮助劝说。结果,老师不但没有说服学生,反而被学生说服了。叶笃正沉静地坐在这位美籍瑞典老人的身旁,诉说了自己思念家乡、报效祖国的心情。
       罗士贝教授望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异国青年,深深地被他的一席话感动了。他思忖半晌,激动地说:“好吧,我支持你!我请你到瑞典去。你在那里等上一段时间,然后从瑞典去中国。”
       过了几天,罗士贝教授帮他弄到瑞典使馆的签证。正在这时,叶笃正听说有一条船要在香港靠岸,允许中国学者乘坐。于是,他连忙收拾行李,告别了罗士贝教授。现已到耄耋之年的叶笃正怎么也忘不了1950年8月27日这一天,“这一天,我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横渡太平洋,回到了祖国。到了罗湖这个地方,直接进来之后就进了中国港口了。当时人群沸腾又唱歌,又跳舞。我确实是非常感动,感动得我确实是流泪了。我说,Family,I"m here,I"m home(终于,我到家了)。”
       30年后,叶笃正重返故地访问。一天,一位美国科学家和他闲谈时,又提出了30年前那个曾经使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你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很后悔吧?”“噢,不——不后悔!”叶笃正摇着头说。那位美国朋友用惊奇的目光望了望这位年逾花甲、瘦削和蔼的中国老朋友,耸了耸肩,听他继续讲下去。“当然,如果不回去,我个人的生活会优裕得多。可是,准叫我是个中国人,我得回去给中国做事。”“但是,你如果在美国继续工作下去,你的成就会比你在中国要大得多!”“不,如果我不同去,我的成就肯定不如在中国大!”“为什么呢?”“当然啦,如果我留在美国,我个人取得的成就可能很大,我写的论文质量可能比较高。可是,我认为不应当这样看待成就。诸位都知道,中国的气象科学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非常落后。”
       在座的美国科学家很感兴趣地倾听着,叶笃正用满含自豪的口吻说:“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个国家的气象科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那么,这比他个人写多少论文所作的贡献都要大!”美国科学家听了,心服口服,并为他的科学成就、崇高人格所折服。
       1991年,叶笃正被美国气象学会选为荣誉会员。这是一个殊荣,因为这个学会自创办以来所有的荣誉会员不过40人,叶笃正是仅有的两位亚洲籍荣誉会员之一。美国气象学会在为他颁发证书时,对他的科学成就称赞不已。今天,我们翻开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也能找到中国人叶笃正的名字。
       结束“天有不测风云”时代
       的确,在叶笃正回国之前,中国的现代气象科学几乎是一片空白。“早在1500年前的《淮南子》中就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这在当时可谓了不起的发现,可是建国时中国的气象事业明显落后了,研究手段十分落后,真是百废待兴。”叶笃正感慨地说,当时的中国最需要懂得现代气象科学的人。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满怀参加建设新中围的热情,早出晚归,到处奔走忙碌着。他从怎样看天气图教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气象工作者。
       不久,中国科学院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央气象局共同建立了天气分析预报联合中心和气候资料联合中心,叶笃正参与了中心工作的领导。这两个中心随后发展为采用近代方法做天气预报的中央气象台和以近代方法整编气候资料的气候资料室。叶笃正教过的许多学生今天还记得他指着墙上挂的巨幅天气
       图,兴奋地告诉这些年轻的气象工作者说:“回国后我过得很充实,没有虚度光阴,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在我国该结束了。”
       叶笃正在纷繁的工作中,教书、育人、创业,年复一年地着手建设中国的气象科学。仅几年时间,他就和其他同志一起把大气物理学的主要分支都一一建立起来了。由他担任所长的大气物理研究所,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只做一些天气和气候研究,发展到数百人、门类齐全的大型研究所。
       平时,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想到什么就立刻记下来,即使是工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不例外。他在回国最初的几年中,和其他一些气象科学家一起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气象科学。他关心和研究的课题是:影响中国的是什么天气系统?控制中国天气的环流是怎样发生发展的?
       在研究中,他发现:在青藏高原以南和以北有两股强西风向东吹,青藏高原好比一个巨大的屏障使它们的位置比较稳定,越往东走,两股气流的距离越近,最后合成一股,到了日本风力最强。他还用当时最先进的手段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认为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不是像以往人们认为的那样是渐变的,而是有个突变过程。
       回国后的第7年,叶笃正把这些重大发现写进了《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一书中,并写了一些论文寄给罗士贝教授主办的《瑞典气象》杂志发表、许多外国气象学家看了都很惊讶,想不到中国气象专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东亚大气环流的许多基本问题摸清。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祖国并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在“十年浩劫”中却遭受到了种种凌辱和迫害。但是,“文革”中的种种倒行逆施并未挫伤叶笃正的一腔爱国热忱。“四人帮”垮台后,他重新走上了科研领导岗位,多次率团到国外作学术交流,“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引进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创造自己的东西,同时把中国气象科学推到世界上去”。几十年来,叶笃正为了使中国的大气科学与世界接轨并占领高峰,做了大量的工作。
       改学气象为圆“科学救国”梦
       1916年,中国开始有了第一份气候记录。这一年,叶笃正在天津降生。叶笃正的父亲叶崇质曾是清朝末年的一个道台,这位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任地方官吏娶了三房太太,并生下了15个子女,叶笃正排行老七。叶崇质很重视对于女的教育,他的众多子女都受过高等教育。
       然而,小时候,叶笃正跟同龄人不一样,在14岁以前没有进过学校,一直是受的私塾教育。对于父亲为什么会为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叶笃正说:“在我父亲没去世以前,都是家里头请老师,从这点上来看就知道,我们家里头不是很开明,就是说比较古板的。他认为,比如像《四书》、《五经》,像这些老的东西,你要学学。”不过,叶笃正认为私塾不如学校,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生活,还可以接触社会。
       家庭生活虽然富裕,但传统的封建气氛却很浓厚,加上叶笃正等五兄弟均为庶出,待遇上的不平等和思想上的压抑,使得他们对封建家庭深恶痛绝,因此父亲一去世,便先后叛离,走上自强之路,有的甚至投身革命。1935年,叶笃正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清华大学。那是民族危亡、兵荒马乱的年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叶笃正积极参加了“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
       坐牢,甚至杀头,更激起了青年学子心中的愤怒。“一二·九”运动后,北平各大学的学生纷纷走出校门,有的走向农村,有的走向工厂,到民众中宣传抗日救国。叶笃正毅然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他离开了沦陷的北平城,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学生救亡团,到卫立煌的军队里去做宣传工作。他们跟部队辗转在陕西、山西,经常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在延安停留的日子里,叶笃正到各处参观访问,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政民朝气蓬勃,使他耳目为之一新。
       后来,几经周折回到学校,那是由北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后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班上的同学同样不满现状,课堂内外议论纷纷,讨论怎样才能救中国,叶笃正主张走“科学救国”之路。叶笃正的中学和大学期间一直是处于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但一个人这段黄金时期恰是他人生观形成的最关键的阶段。对此,叶笃正说:“南开中学理科都很好,培养了我理科的兴趣,我要念科学,将来我一定要把科学搞好。但另一点,就是当时我特别感觉到,中国人实在是被人欺负得太厉害了。”他说他考进清华一心想学物理。后来改学气象,这个改变是他与钱三强的一次偶然谈话后形成的。
       那一天,叶笃正和钱三强一起打乒乓球。这时,还是理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叶笃正对马匕就要在物理系毕业的钱三强说:“念完了一年级,我想念物理,你觉得怎么样?”钱三强兄长般地坦诚地说:“你不要念物理,还是搞点实用的学问吧!”接着,又说:“我看你还是学气象比较好。中国的气象科学太落后了。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叶笃正听了学兄钱三强这一番话,觉得很在理。他知道研究气象没有扎实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不行,从此读书更为认真。大学一毕业,便考进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成了气象学家涂长望和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的研究生,专攻大气学。两年后,通过论文答辩,经竺可桢介绍,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不多久,经考试被选送留学美国。
       大科学家爱从武侠小说中找灵感
       据悉,国际气象组织奖(IMO奖)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最高奖项,也是国际气象界的最高荣誉,授予在气象科研、业务、服务和国际气象合作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和知名人士。IMO奖是1955年WMO第二次世界气象大会决定设立的,每年评选一次,由WMO各国常任代表提名。提名的IMO奖候选人分别来自18个国家的18位科学家。WMO执行理事会于5月26日至28日在日内瓦WMO总部举行。5月27日上午,WMO执行理事会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获奖人。由WMO中国常任代表、WMO第55届执行理事会成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提名,经过投票,叶笃正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26票,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荣获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此殊荣。
       此前,叶笃正因几十年来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推动大气科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曾于1987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1995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时,叶笃正从这笔100万港币的奖金中拿出45万港币捐献给自己曾丁作过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所经过讨论决定,设立“学笃风正奖金”,用以奖励在大气物理科学中作出突出成就的年轻人。在这同时,叶笃正还和兄弟一起,给培养他们的母校天津南开中学捐赠人民币10万元。该校特设立了“叶氏五兄弟奖助学金”,以奖励学习成绩优良、家境贫寒的学生。叶氏兄弟还曾给他们的家乡安徽省安庆叶祠小学捐资赞助过。这些年来,叶笃正为激励快出人才做过多少善事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足见一位科学大家的拳拳赤子心。
       叶笃正从小就喜欢运动,打乒乓球,溜冰,探险;到了晚年,散步成了他每天的锻炼项目。“我走得快,她走得慢,我们俩很少能在一块儿散步”。老伴冯慧是和他乘同一艘船从美国回来的,相濡以沫已经半个多世纪,从来没有分开过。近几年,叶笃正的视力下降得很快,每天靠老伴读报,来了解外面的信息。这也使他放弃了多年以来看武侠小说的习惯。
       肯定没人想到,这位大科学家也是个“金庸迷”,并认定“看武侠小说跟工作有关系”。“看这些,我可以松懈一下脑筋,这是第一,这个不管它。我特别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头有一个,你看见这个人,一个很好的侠士怎么怎么样,他已经是死定了。他忽然一下子出来了,是绝路逢生。这个东西对我很有启发,就是说你做研究工作,想了半天不行了,不行了,忽然一下子出来了,这个绝路逢生”。
       随身带个小本儿,是叶笃正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思考的状态之中。有时,他会半夜爬起来,记下自己想到的问题,偶然闪现的灵感火花,往往是一些重大研究项目的线索。
       孩子都在美国,两位老人只能互相照顾。2002年,叶笃正因为癌症做了一次大手术,但他挺了过来。他的养生之道,除了身体运动,就是让自己多想问题,保持敏锐的思想。不久前,他突发奇想,带了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他说,我们是互相学习。
       现在,他还依然关注着大气所的工作,针对目前一些年轻科学家担心研究项目被人拿走的想法,叶笃正非常生气。“这个东西,我说一句,很苛刻的话,这么想没出息,没出息,投出息,没出息。你们想想,如果你做的东西,人家不Follow你做,你失败了,人家Follw你做,抢你饭碗了,你成功了,你应该从成功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应该从别人抢了我饭碗来看。像我们这个饭碗,就是让人家抢才好,你才做了工作了,人家不抢你饭碗,你就没做了工作,没有创新”。
       叶笃正虽然年近九旬依然好学不倦,他对记者说,现代各门科学不是截然分开的,我研究的是大气物理,同时也需要了解生物学、化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东西,特别是这些领域最新的进展。他认为,要从气候变化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来审视气候变化这一国际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促进世界上高水平的大气与海洋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交换科学思想,以共同寻找解决世界性科学难题的方法,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最近,叶笃正给中国科学院领导写了一封信,建议成立一个全球变化开放实验室,他希望能有一些固定的人员,充足的经费,把全球变化这个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的研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他说,把自己想到的问题,都做好了,这样的人生才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