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书点评]“组织中场”的自白
作者:崔卫平

《博览群书》 2000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不谙足球,但从人们热烈的谈论中学到一个词是“组织中场”,把它运用在丁东身上也许有“贬”于这位老兄本人的思想和文字,但想来想去,没有比这个词更能概括丁东这许多年来在思想界、文化界所做的突出工作。他的新作《精神的流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0年2月)这个书名中所用“流浪”一词其实正好相当于“中场的组织”。“流浪 ”的过程即寻求和创造机会的过程,尽管实际上更多的是给别人提供机会。这需要这个人有充分的敏感,灵敏的捕捉能力,能将四面八方的信息迅速整合,从中提取那些有意义的成分,将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样说肯定很多人会同意我的看法:近几年称之为“民间”思想界及其出版工作的大事件都和丁东有关。在真理的追求者的阶梯上,从前辈的探寻者顾准、孙越生,及至献出了年轻生命的同辈人遇罗克,丁东为传播他们一度沉寂无名的思想做了无人替代的工作。包括右派研究、“文革”研究、反思郭沫若、“世纪学人自述”这样一些专题,丁东在其中所处的“穿针引线”的角色,不仅发挥了“打捞”和“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无疑提供了一道坚实有力的民间和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和眼光。
       这样一来,丁东的文章就特别有看头。你想知道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话题怎么牵扯出来的,和什么人、什么场合有关,一个思想最初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怎么样,一个刊物(如原《东方》、《华人文化世界》、《百年潮》等)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选题怎么诞生的,丁东以一种平实和直奔要害的语言将这些娓娓道来,一目了然。思想的东西绝不是写在字面上的文字,它是如何产生、起源的,其具体的背景是什么,对真正掌握这些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我自己特别喜欢丁东的一些写书人书事的文字,他谈到那些具体的人(文化故人和新人),具体的事情,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既平易又厚重,很有分寸感,也很有人情味。我和丁东曾经谈到过,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诸多力量在很多年内由数不清的磨合而成的,其中存在着很多不管是外人还是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的细小的规则,读了丁东的这本书,在许多地方所发出的会心的微笑,更证实了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