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你知道这些名字的意思吗
作者:谭汝为

《青年文摘(彩版)》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古今文人的名字,使用历史典故者为数众多。但在寥寥几字的名字中用典,显得深奥隐晦,所以当代人很难觉察知晓其中隐含的特殊语义。记得多年前,一位学生曾向我提问:“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中国语文》主编侯精一先生,这两个名字怪怪的,究竟有什么含义?”我回答说:“潘光旦之名和复旦大学的校名都出自《尚书》所载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日月光华既夜而复明,就是光明代代相传的意思。侯精一之名出自《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精粹纯一。”
       “光旦”、“精一”等名都是典故词语,要搞清其深层寓义须追溯源头,破译文化密码,才能理解这类名字的文化意义。例如: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之名,出于《易经·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意为“预知事物发展之几微”。
       北宋高官吕夷简之名,出于《晋书·曹志传》“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梁书·庾诜传》“性托夷简,特爱林泉”;“夷简”意为“恬淡质朴”。
       北宋高官高若讷之名,出于《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为“虽有辩才,但表面上却好像不善辞令”。
       北宋词人周邦彦之名,出于《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所谓“邦彦”,指国家的优秀人才。
       清代文人钱谦益之名,出于《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意为“谦虚谨慎,使人获益”。
       清代诗人沈德潜之名,出于刘歆《遂处赋》“处幽潜德,含圣神兮”;意为“品德高尚,但不为人所知”。
       清代学者王引之之名,出于《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为“子孙后代当不废而引长之也”。
       有些人的“名”与“字”同出于古书的一个成句。如:
       《茶经》作者、唐人陆羽,字鸿渐。其名、字都出于《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名与字搭配,比喻仕进。
       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其名与字出于《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元末戏曲家高明,字则诚,其名与字出于《礼记》“诚则明”。
       清代文人、研究李商隐的专家冯浩,字养吾,其名与字出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邵力子,其名出于《后汉书·樊晔传》“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意为“上天要酬报勤勉的人”。
       国民党要员陈诚,字辞修,其名与字出于《周易》的名句“修辞立其诚”。
       诚如《白虎通义·德论》所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则知其名。”可见使用典故词语的“名”与“字”在意义上的密切关联。
       有些人名含有深刻的哲理,如明末清初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其名源自《易经·系辞上》“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意思是:用蓍草占卜变化无常,是神灵的象征;用卦列爻各有定体是智慧的体现。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照为他取名时说:“蓍圆而神,卦方以智,藏密同患,变易不易。”“方以智”这个名字的文化意义确实很深邃,从字面上分析,就是道德方正不阿,为人聪颖多智,二者相辅相成的意思。
       谈到父为子取名,令人想到著名文献目录学家余嘉锡的名字,其名出自《楚词·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余嘉锡”意为“我这美好的名字是父亲赐给的”。此名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景仰,又与父为子取名的情境相契合,而且以姓连名成意,确实是以典故词语命名之上品。
       现代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原名恩润,后改名为“韬奋”,其名出于《晋书·慕容垂载记》“当隆中兴之业,建少康之功,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韬奋”意为“隐匿声迹,待时奋发”。邹先生曾向友人解自己的名字:“‘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
       有些人名的用典是很隐曲的,不细加寻索,很难体会其中包孕的深义。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礼权曾向笔者解释他的名字说,典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意为“既坚持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吴礼权先生的字是“中庸”,亦与其名用典之寓意相谐。
       中会//摘自新浪博客/